:::
魏世芬:從聲音中聽見「人」 (林博楷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式音樂劇再開場! 歌唱詮釋指導

魏世芬:從聲音中聽見「人」

「歌唱詮釋指導」在魏世芬的描述中,如同一個抽絲剝繭的偵探,需要幫表演者偵破唱歌與說故事的方式,「文本創作者、導演、設計群,彼此都會對角色想像,而我會根據文本的線索和討論的過程,幫表演者找到更豐富層次的表演線條。這不只是把音唱準拍子唱對,演員自己除了要有基本歌唱能力,也要找到角色說話的方式。」

「歌唱詮釋指導」在魏世芬的描述中,如同一個抽絲剝繭的偵探,需要幫表演者偵破唱歌與說故事的方式,「文本創作者、導演、設計群,彼此都會對角色想像,而我會根據文本的線索和討論的過程,幫表演者找到更豐富層次的表演線條。這不只是把音唱準拍子唱對,演員自己除了要有基本歌唱能力,也要找到角色說話的方式。」

在理想狀況下,音樂劇的編劇、作曲編曲到編舞,都要在排練前對於角色有設計想法,往下工作才有機會創造、碰撞出更多發展。「拿到文本,我會期望大家先從溝通角色的形狀開始,一個角色可能會用什麼樣的心情狀態在說話。特別是大家愈來愈認識到歌詞要如同台詞,若能幫演員掌握到這件事,他的歌唱才更會取信於觀眾。」

如果歌唱技術明明很好,卻被觀眾反應「唱得不好聽」,很可能是整個創作組合沒找到適合角色的聲音,這問題不一定在演員身上。不同角色的形狀是要被慢慢雕塑出來的,包括哪一個詞可能要稍微放鬆哪部分的肌肉,哪一句歌要混多少比例的假音。先有了角色說話的方式,才會知道角色如何唱歌。

長期與台灣演員、藝人工作的魏世芬也對這幾年的環境變化有明顯感受、相較於早年,音樂劇演員已經成為更專業的職位。不管是主演、還是歌隊,需求的能力與訓練就算有些微不同,但都一樣很強調歌、舞、戲的整合,而這個觀念花了很多年時間建立和培育。即便愈來愈多非劇場出身的藝人或網紅開始回到劇場演出,但只要是以此目標來訓練表演方法,都能夠說服觀眾,給出說服人的表演。

從古典歌劇,到現代劇場音樂劇,再到流行音樂的展演,改變都正在發生。提及歌唱技巧的轉變,魏世芬興奮地分享:「共鳴一路從古典的胸腔到麥克風頭聲共鳴,再到Belting(註),然後是現代錄音室比較強調咬字口氣,集中在喉口腔的開發,這樣的轉變是很有趣的潮流。」

在聲音工作坊,魏世芬總會請學員說出自己的經歷,有人說話帶著保護膜,有人會帶著刺,有些人緩慢,有些人急躁,背後錯綜的成因都發自人心,也讓魏世芬長久下來觀察了很多不同的人相。「我希望有一天可以把這些人的故事集中起來,反過來成為一種表演的形式,透過聲音與歌聲、舞蹈重新詮釋。這算是音樂劇嗎?我開始不會特別在意這樣的定義。」

註:音樂劇場中常用的演唱技術,在高音時打開胸廓並混合喉音,讓高音聽起來更真實、更有情感投射力,並聚焦於主角想表達的意念。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魏世芬

美國西敏音樂學院畢,主修聲樂詮釋指導及鋼琴伴奏。歌唱指導經歷超過10年,曾指導合作多位藝人包括黃鶯鶯、趙詠華、殷正洋、賴雅妍等。重要劇目包括《天堂邊緣》、台灣音樂劇三部曲《四月望雨》《隔壁親家》《渭水春風》、《木蘭少女》、《情人哏裡出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