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剛以自己擔任劇本統籌、與YouTuber合作的《SC驚釀小酒館》創下秒殺售票紀錄的大資說:「音樂劇是很好的媒介。音樂本身就是個藝術性很高的娛樂形式,就算是聽不懂音樂好壞,也不懂門道,還是可以在歌聲裡獲得愉快的感受。」他希望能在顧好品質與藝術水準的同時,去擴展劇場觀眾的基數,找到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平衡。
「音樂劇就是另一種說故事的方式。」大資認為,若把音樂劇、舞台劇、影視等劇本當成不同文類,每種文類都有屬於它的文法,就像繪畫可以用不同媒材來作畫,但每種媒材都有它的特性,要掌握特性才能展現獨特的美感——音樂劇的特性是「音樂」。
「音樂劇是音樂要走在最前面,音樂是它極為重要的說故事媒介,也因為這個獨特媒介,就必須對音樂有一定的喜好跟掌握。」大資提到,撰寫不同類型劇本,牽涉其情感傳遞方式,腦袋會建構不同畫面,寫音樂劇時的腦中會有歌在哼,他笑說:「雖然最後曲子做出來是不大一樣的,但我腦子裡會知道哪裡該進入旋律與歌詞。」
與大資合作《熱帶天使》的作曲家雷昇說明,作曲是從編劇書寫大綱開始,一同討論人物的想像。音樂劇的音樂,像是在創造一個世界。大資認為:「音樂劇的編劇理想上必須是跟作曲一起完成的。」但這是比較理想的創作方式,多數台灣的音樂劇創作往往是在短時間內擠壓,而不一定能追求戲劇與音樂的契合度。
不過,音樂劇創作並沒有最標準的流程。以雷昇來說,到美國學音樂劇創作,是源於自己想在音樂裡找到說故事的方式,「就我所知,音樂劇沒有學院派的方式,主因可能是被歸類於大眾文化,比較不好被學院定義,甚至出現一個定義就會很快被新的作品推翻。」而音樂劇本身與大眾貼近的商業性格,也是大資選擇音樂劇創作的原因。
「想投入這個領域的創作者,某種程度上還是有很高的理想性。做商業劇場,成功的話會有很多觀眾,但要獲得藝術上的認可是辛苦的。」大資的創作轉向,來自於與阮劇團合作的《嫁妝一牛車》(2018),過去不一定看得懂劇場的親人跟他分享心得,讓他感受到「如果自己是對於『劇場能夠影響眾人』是有憧憬的,就應該做更大眾。」
成立「宅故事創作有限公司」或許也在這脈絡下,除了想讓創作本身不再只關注自身,而與產業連結,同時也讓創作者嘗試團體作戰,大資認為:「劇場編劇沒有產業化,就會太依靠個人才華在支撐,不一定能長久。再加上愈來愈多的作品是需要橫跨不同項目的能力,我就是把那些人組合在一起的人。」從影視產業習來的經驗,轉化到舞台劇、音樂劇創作,既符合客戶的需求,更強調編劇的專業性,著重於內容的開發與維持品質。他也笑說:「這是個實驗,哪天也可能失敗。」初衷不過是想講故事讓更多人聽到,更希望能夠成為這個世代、或下個世代想像編劇的模樣。
大資(林孟寰)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碩士。2019-2020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現為「宅故事創作Story Nerd Works」故事總監。劇本創作曾獲臺北文學獎劇本首獎、臺北兒藝節劇本首獎等。代表作有《野良犬之家》、《嫁妝一牛車》。影視編劇作品《通靈少女》曾入圍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