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演自己」到「詮釋他人」,是周定緯一路以來的課題。
歌手出身的他,最初開始耕耘演員事業時常喊:「隔行如隔山,剛當演員的時候,常常腦袋一片空白,只能把記得的台詞講出來。」然而漫長的琢磨之路,不只讓他成為一個能歌能演的人,亦懂得享受演出現場的美好——其一是「the show must go on」的堅持,其二是他生命中少數長銷式演出的經歷。
「談到the show must go on,有時候,觀眾在應該要笑出來的地方沒有反應,或者相反地、反應很熱烈;又有時候,則是對手演員忘詞,我們必須想辦法如何補救——無論是那些非預期的觀眾反應,或者是救場的時刻,都反而讓我們團隊培養出很好的默契,不會去怪罪對方,卻是會成為大家結束以後瘋狂討論之處。」周定緯笑者說,這正是演出與歌唱表演差異最大之處。
另一方面,則是2017年至新加坡出演30場《木蘭少女》。「我覺得很幸福。」周定緯說,「算是一種很另類的『上班打卡』吧,平常做表演、活動都不可能這麼規律,當時一天一場的生活,也會培養一些生活儀式,眼前集體暖身、謝幕後就回去休息。以台灣來說,這樣的過程很少見。」他描述台灣市場之劇作長跑不易,劇場多寡是理由之一,籌備一年半載的劇作往往只花一、兩週時間在舞台上曇花一現。
「雖然這麼辛苦,但還是有很多浪漫的傻瓜在做這件事情。而這幾年我覺得自己好像慢慢理解⋯⋯就是大家一起想要做一件事情的心意,再辛苦也想人成品完美,總覺得自己好像變成這樣的傻瓜了。」他笑著說。
2022年參與躍演劇團《釧兒》的重製,他克服閩南語台詞的罩門,突破舒適圈,「離開過去那種跟我形象比較類似的角色。」也讓他重新看見台灣劇場演員的努力,他說:「這齣戲每一次製作都會增添很多細節,所以像是女主角張芳瑜,演了那麼多次,但看她還是很緊張的樣子,我們一起練身段、下苦功,還有很多演員即便負傷也想讓舞蹈表現得很好。」
近年受疫情影響,有些演出迫不得已轉為線上呈現。然即便是出身影視表演的周定緯,也漸漸對現場的魅力不能自拔。「有時候離觀眾很近,講台詞的時候還可以聽見觀眾的啜泣聲⋯⋯」周定緯說,觀眾與演員的循環是緊密結合的,而這份循環正是劇場的迷人所在,也是他逐步成為「浪漫的傻瓜」的理由之一吧。
周定緯
參加《超級星光大道》選秀節目出道,主攻唱跳,能歌善舞成為音樂上的特色與強項。風格靈活多變的表演型態,如今在音樂劇╱舞台劇上擁有一片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