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芝苑紀念音樂會演出的地點——聖巴爾多祿茂教堂。(駐愛爾蘭臺北代表處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透過音樂 讓歐洲更認識台灣

郭芝苑作品 首度在愛爾蘭發聲

早期,西洋古典音樂雖是透過傳教士作為媒介進入台灣,但真正開始落地生根,則是在19世紀中期之後。日治時期,藉由日本人引入西化音樂教育,為藝術風氣奠基,也影響愛樂者赴日求學。在台灣接觸近代西洋古典音樂之初,前輩作曲家郭芝苑就以其廣泛多元的創作扮演了重要角色,成為當時代表人物之一。經過了一個多世紀後,古典音樂在台灣已有相當卓越的成果,不但有優秀的音樂家在海外爭光,樂團也屢屢在巡演中獲得極高評價。此時,該是由台灣反向發聲、讓世界聽見自我特質的時候了。只不過,如何傳遞?又該傳遞什麼?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早期,西洋古典音樂雖是透過傳教士作為媒介進入台灣,但真正開始落地生根,則是在19世紀中期之後。日治時期,藉由日本人引入西化音樂教育,為藝術風氣奠基,也影響愛樂者赴日求學。在台灣接觸近代西洋古典音樂之初,前輩作曲家郭芝苑就以其廣泛多元的創作扮演了重要角色,成為當時代表人物之一。經過了一個多世紀後,古典音樂在台灣已有相當卓越的成果,不但有優秀的音樂家在海外爭光,樂團也屢屢在巡演中獲得極高評價。此時,該是由台灣反向發聲、讓世界聽見自我特質的時候了。只不過,如何傳遞?又該傳遞什麼?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台灣到法國  以管風琴演奏璀璨聲響

1921年生於苗栗苑裡的郭芝苑,曾兩度赴日求學,並勤於創作。一生作品包含藝術歌曲、鋼琴曲、室內樂、協奏曲、合唱曲,甚至大型歌劇、管絃樂皆有。由於他是將大量台灣文化元素如南北管、歌仔戲、京劇、原住民、客家歌謠等融入作品的先驅,因此被尊為「台灣現代民族音樂之父」。去年適逢作曲家百年誕辰紀念,在台灣除了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共同主辦音樂會及作品展、座談會外,苗栗縣郭芝苑音樂協進會亦規劃音樂會演出,以慶祝緬懷。

郭芝苑音樂協進會音樂總監阮秀慈回憶,在規劃之時,就希望呈現郭芝苑管絃作品豐富多彩的聲響,因此除了安排鋼琴獨奏,也將管絃作品改編成管風琴演奏來表現,並在女高音與輕歌劇選曲的演出中,以管風琴改編呈現樂團音響。本身為大鍵琴、管風琴演奏家的阮秀慈表示:「將交響樂曲改編成管風琴曲,是西方300、400年前就開始的傳統。音樂家們如巴赫、李斯特、聖桑、古諾到杜普雷(Marcel Dupré)、杜呂弗雷(Maurice Duruflé)等都會將喜歡的音樂改編,便於傳播。」事實上,由於自己的父親與郭芝苑熟識之故,幼年起就即彈奏作曲家作品的阮秀慈也說:「郭老師本人非常樂意別人改編他的作品,其中也包括用電子琴與鋼琴搭配演奏的組合。」

最初策劃音樂會的另一個期待,就是將郭芝苑的作品推廣至國外表演,因此委託管風琴家菲德利克.里瓦爾(Frédéric Rivoal)協助。經過長久的研究、改編及演出後,他更決定在他其後於法國的演出中,設計一套音樂會來演出郭芝苑的作品。「在台灣演出的影片及法國音樂會的回響都非常好。」阮秀慈指出,法國弗雷斯納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de Fresne)院長暨作曲教授Geraud Chirol表示他聆聽時「因這些新的聲響持續感到驚喜,這些音樂並不炫耀,而是非常優雅又具幽默性」,前法國吉美博物館(Musée guimet)藝術總監Hubert Laot也說, 儘管他和台灣淵源深厚,卻從不認識這一位作曲家,他要趕快來搜索更多郭芝苑的音樂了!巴黎聖日爾曼德佩教堂(Eglise Saint-Germain-des-Prés)的管風琴師 Anne-Marie Blondel也說:「非常欣賞並享受這場音樂會,郭芝苑是個有很深度文化內涵的作曲家。」連目前被視為全世界最好的管風琴即興專家之一暨作曲家David Briggs也親自向里瓦爾表示對樂曲的高度興趣。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