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之下看藝情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疫情之下看藝情

2021年OPENTIX與兩廳院售票系統數據觀察

COVID-19疫情迄今已逾兩年,對全球表演藝術產業皆造成重大影響。紐約百老匯迄今仍因確診案例而有程度不一的停演事宜(註1),學界亦有針對疫情下之觀眾心理與產業影響之研究(註2)。本文僅就OPENTIX與兩廳院售票系統之數據觀察,提出台灣表演藝術產業在疫情下之狀況分析。

COVID-19疫情迄今已逾兩年,對全球表演藝術產業皆造成重大影響。紐約百老匯迄今仍因確診案例而有程度不一的停演事宜(註1),學界亦有針對疫情下之觀眾心理與產業影響之研究(註2)。本文僅就OPENTIX與兩廳院售票系統之數據觀察,提出台灣表演藝術產業在疫情下之狀況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OPENTIX與兩廳院售票系統之節目銷售與會員購票資料。此二系統雖占台灣全體表演藝術售票系統一定比例,但顯然不是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的全貌,故所有推論皆僅局限於此售票系統。此外,本資料集存在如會員基本資料之填寫錯誤等潛在問題,此為作者需要先行說明的研究限制。

疫情對生產者之影響

台灣表演藝術市場繼2020年3月首度被COVID-19疫情衝擊後,2021年5月再次因三級警戒而受到全面性的打擊,且此次影響時間長度更長,約持續到同年10月,會員購票張數才回復到2020年同期水準。基於這5個月疫情,不論是演出場次、售票金額或售出票數,2021年整體數據皆明顯低於2020年,其中售票金額跌幅接近三成。

若再細部觀察不同類型節目之狀況,可發現戲劇類為受影響最大的類別,演出場次從2020年的1,957場,巨幅減少至2021年的1,264場,跌幅逾35%(註3)。造成之現象的可能原因有許多,僅列出若干可能性:

  • 戲劇類節目之中大型場館使用,相對於其他類型節目為多,因此受到三級警戒之相關場地緊縮影響,亦較其他類型節目為多;
  • 戲劇類節目平均而言之成本較高,因此如梅花座等措施所造成之「即使演出也無法回本,不如停演」之機率亦增加;
  • 戲劇類節目之製作期相對較長,排練場之使用量較大,因此即使演出不在三級警戒期間,其排練期亦可能在三級警戒期間內,從而造成潛在的無法排練,進而無法生產作品之狀況;
  • 此外,如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穗節等相關活動之停辦,亦造成大量戲劇類節目場次數的減少。

以上諸多可能性顯示,在討論疫情對表演藝術產業之影響時,並非只是場館封閉與否此一單一變因。各類型表演藝術節目之場地使用差異、預算結構,乃至於其所對應之活動類別,皆為影響幅度之可能因素。

疫情對消費者之影響

消費者行為上亦有所改變。從2020年至2021年,會員之網路購票比例,從89%成長至95%;但此背後原因為疫情影響,OPENTIX啟用,或僅是延續近年來網路購票比例逐年上升之趨勢,有待進一步釐清。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2021年會員單筆訂單金額與購買張數,皆較2020年為低。2020年,單筆訂單金額之中位數為1,485元,單次購買張數以兩張為大宗,購買單張票券之比例為33%;2021年,單筆訂單金額之中位數降到1,000元,單次購買張數雖仍以兩張為大宗,但購買單張票券之比例上升為39%。此是否代表著在疫情來臨後,大眾結伴觀賞節目之意願降低?是否同時也意味著,依賴舊觀眾帶新觀眾來看演出,進而拓展新觀眾群的可能性降低?此為作者建議團隊需要持續觀察之現象。

最後,2021年有53%的會員訂單集中在首演前30天內,較2020年的33%有大幅成長。然而,除了消費者可能因疫情而不願購買較遠期的票券外,亦可能是團隊基於場館封/解封等不確定因素而較難進行遠期的售票規劃,或甚至是基於OPENTIX啟用而導致啟用初期的節目有因系統啟用而造成的銷售期程限制。這部分亦是需要進一步詳細分析的;若確實為消費者對於遠期票券的消費意願降低,則團隊在行銷策略上,或許亦需相應調整。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