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伶芝(林政億 攝)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兩廳院35th 特輯—檔案的力量 「平行劇場:軌跡與重影的廳院35」雙策展人

汪俊彥X周伶芝

讓檔案成為美學和政治的重新提問(下)

由汪俊彥、周伶芝策展的「平行劇場:軌跡與重影的廳院35」,以戲劇院地下層、鄰近表演藝術圖書館的廢棄車道為主要展出空間,將於10月展出。兩位策展人從兩廳院35年累積的檔案之中汲取關鍵字,成為展間命題的設定,包括:「經典定義」、「自由、情感、世界的身體辯證關係」、「邊界、他者、歷史實驗與製造」、「城市景觀、新自由、戰爭、域外」等,他們透過這些關鍵字檢視35年來,在兩廳院這個國家機構帶領下的台灣表演藝術,意圖展現及彰顯的特質、樣貌與流變。

除了兩廳院舊有檔案庫,兩位策展人還從《PAR表演藝術》雜誌、舞團、劇團等外部借調資料,無形中擴大廳院的記憶庫,藉由文件、影像、聲音等展品的鋪陳,不僅提供了觀者重新閱讀歷史檔案的路徑,更期待著能為當代表演藝術創作者開啟不同的視野,並於未來提出回應的可能性。

由汪俊彥、周伶芝策展的「平行劇場:軌跡與重影的廳院35」,以戲劇院地下層、鄰近表演藝術圖書館的廢棄車道為主要展出空間,將於10月展出。兩位策展人從兩廳院35年累積的檔案之中汲取關鍵字,成為展間命題的設定,包括:「經典定義」、「自由、情感、世界的身體辯證關係」、「邊界、他者、歷史實驗與製造」、「城市景觀、新自由、戰爭、域外」等,他們透過這些關鍵字檢視35年來,在兩廳院這個國家機構帶領下的台灣表演藝術,意圖展現及彰顯的特質、樣貌與流變。

除了兩廳院舊有檔案庫,兩位策展人還從《PAR表演藝術》雜誌、舞團、劇團等外部借調資料,無形中擴大廳院的記憶庫,藉由文件、影像、聲音等展品的鋪陳,不僅提供了觀者重新閱讀歷史檔案的路徑,更期待著能為當代表演藝術創作者開啟不同的視野,並於未來提出回應的可能性。

Q:面對35年積累如山的檔案,展場設計上會有哪些側重?在展覽之外又延伸出「檔案演繹」,展、演兩者之間是如何銜接?

汪:廢車道是銜接地面和地下空間的廊道,很符合這次試圖作為中介、節點的策展構想,我們還蠻喜歡這種處在中介,但又孕育各種可能性的空間感。

以前展覽的方法,一個材料在這裡交代完,任務就結束了;這次展覽,同一個材料可能會在不同展間出現。每個檔案都有稍微的不等同性,但又可以有某些溝通的可能性,這種一直無法互相化約的狀態,是這次展覽最有趣的地方。我們試圖讓檔案誕生出更多的訊息,而不是把檔案歸類在訊息裡。我們拋出的訊息在展覽會出現之外,也可能會在「檔案演繹」的回應當中跑出來。

周:我策劃「檔案演繹」時,想的是具備自編自導自演能力、哲學性思考的創作者,會如何將檔案的閱讀與思索,轉化為身體和物質性調度的表演文本。因此邀請高俊耀、鄭尹真、許栢昂這3位創作者,從他們對各自關心的美學問題或檔案對象提問,例如對「經典」或「傳統」在界限和定義上的重新挪移,換個角度能否看到情感和意識形態的角力,或者能否探究歸類框架的意義,進而找到突破與重組的可能。

而我們在思考展場時,希望它具有未完成、不確定性和懸浮感,可能具有某種工地樣貌。在這裡,有機或隨機的閱讀、偶然和主動的關係可以怎麼構成?我的構想是從體感跟閱讀出發,透過光箱、聲音、透明片等媒介創造出閱讀的體感,觀者從影像、聆聽、閱讀的過程中,找到自身的刺點,這些刺點可能會創造出某種劇場感知或劇場之夢的召喚,進而對表演藝術產生新的想法跟解讀。我們提供的是平行的框架,讓觀者在每個展間的身體遊歷也能找到自己搭建的軌跡。

為此,我邀請影像設計莊知耕和聲音設計林育德加入展覽。莊知耕處理演出錄影拼貼下的技術時間、敘事流變的形式以及影像的脆弱性。林育德則把不同作品的聲音取樣集結在一起,觀眾會在同一展間裡聽到聲音的相互迴盪,可能是《牡丹亭》的唱詞、當代無調性音樂的樂句、劇本中的詩句等透過另類編輯的聆聽敘事,讓觀者對檔案擷取、摘錄甚至錯誤引用,也或是片段記憶的重新檢視,而得以對過往時空進行混雜閱讀。

這可以幫助我們去想,在這個時間的節點,我們怎麼樣持續面對身上「混雜」的文化脈絡,它其實可以有各種提問、迴返與詮釋。或把魏海敏的《樓蘭女》、《金鎖記》、《歐蘭朵》、《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等截然不同的扮相放在一起,當一位表演者本身就呈現劇場美學思想的流變,這些形象放在一起,對我們會產生什麼樣的刺激?

汪:我們談的「混雜」不是烏托邦式、天真的那種無限大的包容,而是像伶芝的提醒:當我們以為「單一」的時候,其實都是處在混雜的狀態裡。

換句話說,像聲音,我們以為聽到的是京劇,而當我們處在「台灣是京劇」時,台灣也同時是別的,所以那樣的聲音經驗,又再次回到「平行劇場」,不一定是現身的,不一定是你意識到的,但它卻是充斥在這個清楚的物質跟歷史時空當中。我們並非要烏托邦式的尊重歧異性和混合性,而是我們去正視或意識到那個歷史的物質的複雜程度當中,其實我們會感知有各式各樣的聲音訊息,在各種平行時空或同時代中,各式各樣的檔案正在發聲——重新建立起多層次的重影和多軌跡的認識,會是我們重新面對歷史的重要態度。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汪俊彥

臺大中文系學士、戲劇所碩士、康乃爾大學劇場藝術博士。曾獲菁英留學獎學金、傅爾布萊特獎學金等;現任教臺大,開設文化研究與藝術批評相關課程。長期撰寫劇評,研究涉及美學與文化翻譯。2021-22擔任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周伶芝

策展、藝評、劇場構作、文字工作者、劇場美學與創作相關課程講師等。專題編輯企劃,講座與工作坊規劃。​​​​​​以不同角色參與各藝術節、表演藝術創作、團隊和場館之研究計畫。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