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台灣的青年音樂家莊東杰,在獲得多個指揮大賽桂冠之後,便踏上國際樂壇,綻放光芒,音樂實力備受矚目,也因而於2021年受邀擔任德國波鴻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並接任樂團駐地的魯爾安妮莉絲.布勞斯特音樂論壇音樂廳藝術總監,從此他帶著全家落腳在此,融入在地,為自己在音樂世界扎根。本刊編輯應邀造訪這個百年樂團所在地,這次的波鴻巡禮,就從專訪莊東杰開始,請他分享他與樂團合作的種種,以及他對音樂之路的思考……
謝完幕走向後台,女兒雀躍地跑了過來,莊東杰牽著她的小手,不斷地跟所有的人致意、拍照。哪怕才在舞台上揮汗如雨,時而因為音樂皺眉、握拳,此刻已是點著頭,滿滿的笑容。遠遠地看著他,蓄了鬍子、有了另一半,擔著波鴻交響樂團(Bochumer Symphoniker)音樂總監,及樂團駐地——魯爾安妮莉絲.布勞斯特⾳樂論壇音樂廳(Anneliese Brost Musikforum Ruhr)藝術總監的重擔……回首2013年起旅居德國至今,倏忽10年。「這10年,恰巧是我從30到40歲,這段時間我覺得自己的成長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莊東杰真摯地說:「如果要形容我的心情的話,應該只有感恩吧!」
生涯的耐力賽,是跟自己的意志力拼搏
從2021年就任時,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舉家搬到波鴻,用行動訴說他要投入這個社區的決心。平日,即使不是自己的音樂會,他也會到場聆聽,在中場走入人群與樂迷認識、聊天,聽取觀眾的建議,貼近大眾。若是自己的音樂會,他則在演出前一身輕裝上陣,為觀眾導聆。作為指揮,他注定要背對著觀眾表演;但作為一位音樂總監,卻絕不背對著觀眾做音樂。
他謙虛地說:「我真是一個幸運的人!」但仔細想想,誰能真正地靠著幸運走長遠的路?與其說幸運,毋寧說是來自於堅韌不拔的努力。從2013年拿到班貝格馬勒國際指揮大賽銀獎前,他已經逐漸累積了養分,到2015年參加丹麥馬爾科國際青年指揮大賽終於榮獲冠軍。雖然歡喜,但考驗才正要開始。因為得獎是一種肯定,是裁判在年輕的他身上看到潛力,然而之後的經營靠的更是自己。所幸獎項安排在世界各地的28場音樂會,開啟了他實戰的經驗,也是他開啟「轉大人」的過程。
這段時間他跟不同的樂團切磋,面對著有幾十年經驗的團員、知名的樂團,不同的傳統、歷史、演奏方法,他不能膽怯,而是要大步邁向前方。「但其實有時候很難去知道下一次我如何做得更好?」音樂會結束了,優異的評價不一定等於樂團的再度邀請。要怎樣在3、4天的客席指揮時間內發揮最大值,讓樂團印象深刻?莊東杰苦笑:「那時,我有點像在做一個完全沒有對照組的實驗,像在黑暗中矇著眼睛探索一樣,什麼都看不清,你如何去修正?」幸虧他的心理素質夠強大,沒有否定自己,而是透過意志力自我加強,一次又一次地嘗試。直到2018年到波鴻擔任客席指揮之前,那樣磨心的時光長達3年。
人物小檔案
◎ 2007年完成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 - West Lafayette)統計學學士後,由廖年賦教授啟蒙學習指揮。
◎ 曾就讀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指揮研究所、寇蒂斯音樂學院,於德國威瑪李斯特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Franz Liszt Weimar),全額獎學金╱最高演奏家文憑。
◎ 曾獲班貝格馬勒國際指揮大賽銀獎(金獎從缺)、德國蘇堤國際指揮大賽銀獎、丹麥馬爾科國際青年指揮大賽冠軍。
◎ 2021年9月成為德國波鴻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暨樂團駐地音樂廳——魯爾安妮莉絲.布勞斯特音樂論壇音樂廳藝術總監,2023年波鴻市政府與他續約到20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