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的兩個世界(二)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背後的手(六)

藝術家的兩個世界(二)

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世界2:去冒險,也不要放棄溝通

(profile)花蓮阿美族人,根源於太巴塱(Tafalong)與壽豐(Cisanasay)部落。劇場編導演作品《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入圍第21屆台新藝術獎,文字創作亦曾獲台灣文學獎、後山文學獎、原住民文學獎等。

這其實不是一個截然二分的世界。

就現實層面來說,雖然團隊為了補助案會需要有完整的企劃支持,但是大家都知道企劃是寫給長官看的,最終執行出來的想法,目的還是為了與大眾溝通。因此,我會偏向選擇第二個世界——雖然說,倘若沒有任何補助的話,我可能要把家裡的「原保地」拿去換錢才能做完一齣戲。

其實,無論置身哪一種世界,都不影響我想要創作的核心議題,差異在於「溝通」。講直白一點,就是行銷方式。

我的創作面向,大多都是相對小眾的議題,例如原住民婦女權益,對此事有興趣的人偏少。大家進劇場可能都想要開開心心的,但藝術就未必如此。這點我覺得是台灣劇場還可以努力的地方,現在的台灣觀眾,普遍還是會期待能夠進去場看到「他所預期的結果」,否則就覺得浪費錢。但對我來說,藝術創作是有一個能夠冒險的地方,但創作者的冒險,不代表要放棄與大眾溝通,我覺得商業價值與藝術觀點,還是有機會找到平衡的。

選擇第二個世界,是因為它有機會讓我去面對不得不處理的難題。舉個(很現實的)例子,在這個世界中,我可能會在IG多下一點廣告,或者開始使用抖音。抖音這塊,以前我非常抗拒,但若它成為一種溝通的媒體,我就必須去了解,努力說服這個世界,為什麼這個作品對我這麼重要。我是個不善於社交的人,但劇場最終還是人的事情,要在人際上產生發酵,作品才有機會發散出去。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