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9~10 19:30
2025/5/10~11 14:30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2025/5/24~25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繪景工廠
2025/6/7~8 14: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邁入第17屆的「新人新視野」,今年將由劉唐成、郭鎧瑞、林陸傑,分別打造3齣風格鮮明、概念大膽的全新創作。讓小丑、乩童與魔術3種截然不同,卻又與「表演」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職業,以戲劇跨界探索劇場新視野。
直面成長與夢想,當《小丑與他的創造者》決裂
曾赴英國深造,與小丑大師菲利普.高里耶(Philippe Gaulier)等人學習的劉唐成,不僅是一位小丑表演者,也曾以演員、導演的身分多次參與劇場演出。在作品《小丑與他的創造者》中,他將直面自己的內心:「當一位小丑,隨著年紀漸長、自尊心愈發高漲,不願再接受失敗,開始抗拒曾經熱愛的小丑表演,那該如何?當一個創作者試圖逃離自己的初衷,最終能否與內在和解?」這齣類自傳式的作品,將會帶領觀眾碰觸成長與夢想之間撕裂時的結界,但是否能跨越,只能在劇場中一探究竟。

在《一炷香的時間》, 打開乩童與表演的多重宇宙
同樣以自身的經驗出發,來自宜蘭的郭鎧瑞本身就具有演員與乩童的雙重身分,這次他找來與他有相同雙重身分的許毅德,將從兒時學扶乩時不敢將背部傷痕給同學看到的切身經驗,到現在當演員的表演實踐,揉合交錯,在劇場中以一炷香40分鐘的時間,打造出一個「生命的信仰經歷與表演的多重宇宙」,試圖在戲劇中找到平衡。
「其實乩童和演員很像,都是透過自己的肉身,將神或編劇的話傳達給另一個人。」郭鎧瑞《一炷香的時間》將對信仰的疑問化為舞台上的儀式,以台灣民間信仰的「問事」出發,與觀眾一同探究這不可知的宇宙。而在這場跨越真實的演出中,他只盼那些未竟的遺憾、未說出口的話,能在信仰的庇護下得到救贖。

以《錯誤(的)引導》, 藉魔術審視世界
而林陸傑則是受到《戰爭魔術師》一書中改變二戰中盟軍命運的一場魔術啟發:「這是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非戰場的真實故事。主角是英國1930年代知名魔術師賈斯伯.馬斯基林(Jasper Maskelyne)。大戰時,馬斯基林利用視覺偽裝效果讓蘇伊士運河消失,並且移走了亞歷山大港,讓敵軍的戰鬥機無法有效攻擊;甚至在阿拉曼戰役中製造幽靈部隊,逐退氣勢高昂的德軍……他的魔術在當時不僅瓦解了德軍的攻勢,將令人聞風喪膽的隆美爾玩弄於股掌間,更讓希特勒的蓋世太保將馬斯基林的名字列入黑名單,急欲獵取他的性命……」
擅長將魔術作為戲劇敘事的核心手法、拆解虛實邊界的林陸傑,除了自己是一位優秀的魔術師外,也在劇場表演中成績亮眼。這次《錯誤(的)引導》,不只是一次魔術演出,而是將魔術與現在世界的緊張情勢投射在舞台上,企圖找出:若是戰爭爆發,他以一位魔術師與表演者的雙重身分,又該如何應對?
他企圖在觀眾眼前展開一場關於觀看與認知的挑戰,將魔術的「錯誤引導」概念轉化為敘事手法,交織個人生命經驗與歷史事件,讓觀眾在虛與實的交界處徘徊。這場演出提醒我們,每個人所見的世界,都是真實,但或許只是另一層視覺上的錯覺。讓觀眾在錯覺與現實中,重新審視我們所面對的世界。
「17th新人新視野」將從5月9日起陸續於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繪景工廠及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登場。這次也是首度創作者藉3種不同的職業,以戲劇的形式,在劇場中展開跨界探索,此外,也是一場表演者與自我的對話——關於現實與虛幻、信仰與懷疑、成長與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