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鏡頭走入音樂世界
一場場匯集各專業領域人物的精采表演,除了演出當下的極致完善之外,透過專業劇場拍攝者的記錄,留存下經典永恆畫面。
一場場匯集各專業領域人物的精采表演,除了演出當下的極致完善之外,透過專業劇場拍攝者的記錄,留存下經典永恆畫面。
二○一九╱二○樂季是NSO音樂總監呂紹嘉卸任前的最後一個樂季,是他對十年工作的總結,也是充滿離情的一季。翻開樂季手冊,可以發現節目的安排有多條脈絡同時進行,如為慶祝貝多芬的兩百五十歲安排了樂聖的多樣經典,也持續呈現呂紹嘉力推的巴爾托克與西貝流士等等。當然客席音樂家的明星級陣容也是不容小覷,樂團更一口氣邀了三位駐團藝術家,藉著不同背景的他們與樂團互動,期待帶給樂迷與眾不同的感受。
日本金澤,無疑是最閃亮的都市, 無論從穿著、用品到伴手禮,鑲嵌的金箔不但不俗氣,反而透露高雅氣質。 在櫻花片像雪一樣飛舞的季節,想起金澤的能樂,常被說是「從天上飄下來」。 但真正抵達,才聽到音樂從流行、爵士、古典到跨界 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出現在車站、飯店、街道、廣場與美術館舞台, 旋律飄揚整座城市。 在「平成」年號的最後一天,NSO今年的日巡從在首站東京創下歷史一刻,隨即前往石川縣的金澤市,參與一年一度「風和綠之樂都音樂祭」,最後到大阪劃下尾聲。在「令和」的新氣象中,樂團成功地散播音符、擴展了國際名聲。「就像風一吹,綠葉就開始發芽。」隨著NSO的旅行,我們聽見了樂團與當地交流,共同編織了一首跨世代的金色交響曲。
跟著國家交響樂團日本巡演的腳步,我們來到日本金澤的「風和綠之樂都音樂祭」。每年在春風之尾的五月舉辦的音樂祭以豐富的音樂企畫、親切的節目安排,擁抱各地到訪的人們,如同音樂祭名稱所示,希望讓音樂在這個春芽萌生的季節能「風一吹,綠葉就開始生長」。
暌違七年,國家交響樂團(NSO)於四月底再度踏上日本國土,展開七天三城的「來自台灣2019日本巡演」,以東京為首站,接著到金澤參與「風與綠的樂都音樂祭」,壓軸場則在大阪音樂廳。七天內演出六套曲目與七場音樂會,對樂團來說是非常嚴苛的考驗,但也驗證了樂團的實力,備受樂評與樂迷肯定,知名樂評家羅伯特.馬克爾更指出,從此次日巡的音樂表現來看,充分證明了呂紹嘉在掌舵的九年當中,將NSO「從卓越變成偉大。」
從小學習古典音樂、主修大提琴,作曲家李欣芸卻不願只停留在原來的世界,她選擇浸潤在跨界音樂中,享受創意爆發、自由自在的氣氛,衝撞、激盪、交流她追求的,其實是所有感官的刺激。愛拍照、愛美食、愛香味,都跟愛音樂有關,用各種感官體會的,最終都融合成她的音樂養分。而最讓她感受深刻的,還是孕育她的家鄉土地,長於台北的她,也透過創作來寫出對台北的深刻情感,把曾經感動她的景點,化為音符
燈光暗下,故事說起。儘管指揮在空中揮灑,音符仍無法被眼睛捕捉。但隨著耳際的樂聲起伏,仍能「看」見眼前一幕幕生動的畫面。演奏家窮盡機鋒的拋接、對峙或唱和,就像舞台上的一場遊戲,讓作曲家的思維飛翔──想像上千人比鄰而坐,在同一個空間度過同一段時光,那人生再也無法複製的經歷,才是表演藝術可貴的地方。 二○一八年十月底到十一月初,NSO與TCO不約而同赴美巡演。前者接續去年打響的名聲,在西岸再度展現實力、創下佳績。後者前往東岸,作為首次台灣的職業樂團登上卡內基音樂廳的舞台。為此,本刊特地帶您同遊雙團規劃精采節目、與獨奏家對談,並且近身窺探背後奧秘。當樂團用台灣的音樂獻「美」時,閉上眼睛,您也能在東西兩岸,聽見東西兩方的聲音。
繼二○一六年首度赴美巡演、得到當地肯定後,國家交響樂團(NSO)今年十月再度前往美國西岸展開四場巡演,向世界介紹自己。音樂總監呂紹嘉試圖打破競爭的思維,不朝演得「像」什麼,而是用經典曲目展現樂團高度的音樂素養,並且在這基礎上,再帶出屬於自己的一家之言。因此曲目的設計有樂團拿手的德奧經典、有首度在國外展現的法國曲目,有來自國外及台灣的兩位當紅的獨奏家為節目增添亮彩,更有彰顯自我文化的本土創作帶來話題。
由小提琴家胡乃元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長嚴長壽發起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年年邀請海內外傑出台灣音樂家共襄盛舉,從室內樂、絃樂團發展至大型室內樂團,成果豐碩,卻在二○一四年的活動之際宣告暫停。經過四年的沉澱,今年胡乃元帶著TC復出,不但有以「田園」為主題的巡演,也邀來國際名家一同演出,令人期待。
國家交響樂團在六月份推出兩場音樂會,分別名為「1905」與「一千零一夜」,看似數字密碼,其實源於兩場的主題曲:蕭斯塔可維奇以俄國一九○五年革命為主題的第十一號交響曲與李姆斯基-柯薩科夫的《天方夜譚》,兩者不約而同,都蘊含了對暴政的譴責,與盼望和平到來的期待。
今年的TIFA,NSO將在呂紹嘉指揮下推出「馬勒第七」音樂會,將演奏兩首重量級經典布拉姆斯的《命運之歌》與馬勒的第七號交響曲,兩曲都以一個節奏開始,並貫穿全作。在古典音樂愛好者耳中,兩部作品使用的節奏元素雖不同,但都會令聽者立刻與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連上線。
從《外套》的深沉、《修女安潔麗卡》的悲壯到《強尼.史基基》的瘋狂,浦契尼透過三種題材施展不世出的天才,完成了他生平最後一部完整創作的作品。而NSO也透過了這檔精緻的製作讓我們看見了《三聯劇》的極難與極美。相信在看過《三聯劇》後,你定會為當年這齣歌劇首演時所遭受的批評打抱不平,同時也能為NSO在成立卅周年之際推出如此精采的歌劇製作而喝采!
一百廿餘人, 跨越六、七個小時的時差, 飛行歐陸六趟、跨越歐亞兩次, 五個國家、六個音樂廳 他們無視時差與身體的疲累, 演出、打包、旅行、再演出 以《臺灣》交響曲作為介紹自己的名片, 再以經典作品展現實力。 面對西洋古典音樂發祥地,他們無所畏懼, 為了讓歐洲看到台灣, NSO帶著「台灣」,出發到歐洲去!
Dear NSO, 在翻過一個山巔之後,會是什麼? 當然是另一座更高的山峰! 彷彿才從美加巡演回來,現在,又要出門!廿來人的辦公室分成兩組,一半守著家,繼續每週演出的票房衝刺;另一半跟著出門,忙著打包樂器、整理各種「伴手禮」CD、專書,順便準備如何繼續幫你「寫履歷」、做紀錄片!一切都已經auto-pilot自動在軌道上運作。也正是在這出門的前夕,收到了《美國唱片指南》三/四月號雜誌傳來在美國加州及加拿大溫哥華巡演的兩篇樂評,這三頁小專輯的大標題:「臺灣愛樂(註)的北美首演」,副標小字「中國愛樂也在城裡!」兩個樂團當然各有所長,然而樂評家簡短兩個字的結論卻令人振奮:Advantage, Taiwan。(台灣,勝出!) 過去幾年團裡團外經常有人問我,「NSO的自籌款壓力這麼大,為什麼一定要出國巡演?」「在國內營運都已經負債了,怎麼還要籌措經費出國?」也有國外的媒體問我,「出國巡演的目的是什麼?」 是呀,為什麼? 為什麼二○○六年我剛上任時,堅持取消在國際性音樂雜誌買廣告,卻從此年年花錢邀國際媒體來台欣賞你的演出?為什麼次次堅持要參加亞太地區、歐洲地區的交響樂團聯盟與音樂經紀人年會?為什麼你可以從與其他亞洲樂團的(自費)「交流互訪」進展到讓歐亞音樂節、音樂廳場館、經紀人出資邀約演出?為什麼對「名字」那麼介意,介意到不斷地爭取「正名」從Philharmonia Taiwan到Taiwan Philharmonic!? 現在,讓我告訴你,為什麼?! 我跟你的十一個樂季裡,一起經歷了十次國際巡演,感受過卅個不同的音樂廳的音場。過去我們只看到歐美天團高貴的票價、昂貴的演出費,卻未曾深刻體驗其中可能的「各種風險」:體能、耐力、時差、天候可抗力與不可抗力的種種因素。這幾年咱們一起「冒險」巡演,配合在地主辦需求、場館的檔期、行程路線的不便性等,有的行程吃緊,有的倒吃甘蔗。我當然知道「演出者是沒有『時差的權利』」,逼著你在廿四小時內、在長途旅行後,立即面對六~十三小時時差,十~十五度的溫差,各場館舞台大小不同、寬窄深淺迥異、音響的殘響各有個性
NSO到訪的第三站,是以「電子藝術節」聞名、作曲家布魯克納的家鄉林茲,演出地點即為當地最負盛名的布魯克納音樂廳。在市民請願募款下才建成的布魯克納音樂廳,以高水準音響設計聞名,而除了古典音樂演出外,該廳更主動參與推動林茲新媒體藝術潮流等事務,傳承奧地利古典音樂文化外,也順應著國際當代音樂趨勢脈動。
帶著台灣的聲音,NSO來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據上次到訪,竟已經廿年!這次的演出場地,是廿世紀初建成的維也納音樂廳,以當時最時興的「新藝術」風格設計,「觀眾友善」與建築工法更為當時的建築立下新的標準。維也納音樂廳的節目方向「維繫傳統,投入創新」,也從開幕貫徹至今
里昂人常說,這個城市從來不缺音樂與藝術,苦惱的是選擇太多。在這座古老城市中,與音樂相關的景點比比皆是,有美麗精緻的里昂歌劇院、拉摩音樂廳,有造就許多音樂人才的里昂音樂院、國立高等音樂及舞蹈學院,還有值得愛樂者挖寶的音樂專門書店散步時用耳朵聆聽這座城市,里昂會回應我們它對音樂的熱情與摯愛。
繼二○一三年的歐巡,國家交響樂團在音樂總監呂紹嘉的帶領下,再度踏上歐洲大陸,這次走過五國六城,其中有五地是首度到訪且是應邀演出,可見NSO長期耕耘已獲得國際樂壇的肯定。這次的歐巡曲目,除了以歐洲樂迷熟悉的曲子來證明NSO的實力,呂紹嘉也還特別選了作曲家金希文的第三號交響曲《臺灣》,向歐洲樂迷介紹自己的家鄉。他們走過一站又一站的音樂廳,自信又驕傲地演奏給世界聽。
這些城市,NSO如此走過, 奧地利 維也納、林茲 法國 里昂、巴黎 德國 柏林 馬來西亞 吉隆坡 新加坡 新加坡市 日本 札幌、釧路、東京、橫賓 中國 廣東、上海、江蘇、北京、廈門、香港 瑞士 日內瓦 義大利 烏迪內、米蘭 韓國 大邱 加拿大 溫哥華 美國 橘郡 比利時 布魯塞爾 波蘭 華沙 期待,下一站
歡慶卅周年的國家交響樂團真的很忙!繼去年底首度遠征美加,三月底又將啟程進行二度歐洲巡演,將台灣的聲音帶到多個首度造訪國家與城市。呼應第一個巡演點「克拉勒國際音樂節」的策展主題「家,甜蜜的家」,NSO相應的曲目,除演金希文為二二八事件而作的交響曲《臺灣》,也邀請台裔小提琴家陳銳,在前五站演出。三月中的「來自臺灣」音樂會,就讓台灣樂迷先聽為快。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