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紐約
外百老匯求「升級」 藝術實驗性慘被犧牲?
不同於前代的藝術家甘之於蝸居在下城和外百老匯圈子,今天的外百老匯劇場,一站穩腳步,就想向百老匯進軍。最近不少外百老匯劇團蓋了更好的演出場地,但也有評論擔憂,這些劇團因為新工程背負了沉重的財務壓力,加上又要與百老匯競爭,在作品的選擇上,會不會走向保守和商業化?
-
柏林
想像國際偶劇節 河床劇團受邀演出《夢遊》
德國「想像國際偶劇節」是歐洲最負盛名的物件偶劇戲劇節之一,受邀節目涵蓋了當代偶劇創作的光譜,包括偶戲、物件劇場及意象劇場。因為前年在亞維儂off藝術節的演出,河床劇團被想像國際偶劇節的策展人相中,今年即受邀至德國,於三月中下旬的藝術節中,演出《夢遊》一劇。
-
倫敦
奧立佛獎提名揭曉 音樂劇《小魔女瑪蒂達》受矚目
倫敦劇壇的重要獎項「奧立佛獎」日前揭曉入圍名單,音樂劇《小魔女瑪蒂達》獲得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配角及最佳新音樂劇等十項提名令人矚目。而一同入圍音樂劇類新製作則多是改編自著名電影或動畫,也令劇評人擔憂原創製作欠缺的問題。
-
巴黎
總統大選將屆 候選人紛開文化支票
法國今年也是選舉年,在第一輪投票之前,各候選人也紛紛提出政策支票。尋求連任的總統沙科吉及社會黨候選人歐隆德近期分別在馬賽及南特市說明了各自的文化政策,前者拿出施政成績單說明對他對文化預算的重視,卻反遭業界嗆聲,後者則表示要保證讓更多的表演工作者能繼續保有新的勞基協議下的工作福利。
-
上海
復排《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 焦晃莎劇榮光轉淡
在「話劇王子」焦晃號召下,原上海青年話劇團在人民大舞台推出了莎劇《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一群年屆七十的表演藝術家,不計一切困難地為夢想的經典戲劇聚合。但現下盛行的是快、簡、喜、險的娛樂式刺激視覺的劇場文化,《安》劇票房的失利,也印證了莎劇悲劇美學的時不我予。
-
香港
歷史如何走進戲劇? 兩岸四地論壇交流經驗
長期以來忠於創作具人文與社會關懷戲劇的香港「致群劇社」,趁著二月底該社推出「辛亥」題材戲劇《占領凸手辦》之際,也舉辦了「歷史如何走進戲劇:以辛亥題材為例」的兩岸四地論壇,香港、澳門、台灣與中國的劇場工作者聚首,分別提出歷史題材的戲劇創作與詮釋觀點。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以駕駛訓練 比喻女性成長與自覺
由邱安忱、黃婕菲、陳佳穗、王珂瑤、陳雪甄及洪珮菁等六位專業劇場演員共同組成的演摩莎劇團,強調以「演員核心」為目標,引進當代先鋒新文本與各國的表演訓練體系,將於四月推出創團作《蘿莉控公路》。這齣由美國劇作家寶拉.沃格爾創作的劇本,曾於一九九八年獲得普立茲最佳劇本獎,劇情以駕駛為隱喻,展現女性如何擺脫父權的操控,從女孩蛻變為女人的心理成長與自覺歷程。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This is Modern! 現代芭蕾魅力迸現
去年帶來改編自韓國民間傳說的全本舞劇《沈清》,二度訪台的環球芭蕾舞團這次將展現全然不同的舞蹈風景四支舞碼分別是季里安、佛塞、納哈林三位當代編舞家的現代芭蕾作品,也是編舞家首度授權亞洲舞團演出。亞洲舞者如何以詮釋這些精采舞作?值得走進劇院一探究竟。
-
藝號人物 People 資深劇場編導
王友輝 溫潤有情的劇場人生
溫文和善,是資深戲劇人王友輝給人的第一印象,而身兼編劇、導演、演員、劇評人與教育工作者的他,多面向的才華與卅年不歇的劇場耕耘,也讓人敬佩他的創作力與毅力。去年他替秀琴歌劇團打造的《安平追想曲》,剛獲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肯定,也即將在五月初登上國家劇院殿堂他花了九年時間,終於完成了這個對秀琴的許諾。他說,他的作品或許沒有強烈的爭議性、不夠驚天動地,但他堅信,戲劇不管再怎麼實驗,情感,是不能拋捨的。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Can Dance Talk About This?
政治與生活息息相關,創作更與生活息息相關,那麼古今舞蹈創作者又是以何種方式與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政治對話呢?他們或是以隱喻手法呈現批判觀點,或是坦率直指政治真實,正因為「身體無法說謊」,創作者以身體為利器,發出內心的吶喊!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深入探討伊斯蘭教 就是要「事實」!
繼二○○五年首度來台演出,向來不畏挑戰禁忌、顛覆世俗美感的DV8肢體劇場,將在五月份帶來最新力作Can We Talk About This?。編舞家洛伊.紐森藉此作探討伊斯蘭教的言論自由、審查與著作自由等議題,舞作名稱一語雙關;表面上像口語話的「我們可以聊聊」;但也反諷著,這事我們能談、可談嗎?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伊斯蘭教國際新聞小辭典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團員的辛酸血淚爆笑重現
音樂家如何養成? 「頑皮家族2」告訴你
音樂家是怎麼造就的?NSO的團員們繼去年備受歡迎的「頑皮家族」之後,再度出擊,跟著作家九把刀《那些年》引發的靈感,推出「九把弓那一年我們一起練的琴」主題的「音樂家完全養成手冊」,把團員們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故事搬上舞台,讓觀眾再度感受這些音樂家的搞笑威力!
-
即將上場 Preview 天才法國號手 與NSO獨奏家群合奏
巴伯羅柯 黃金號角的室內呢喃
待過慕尼黑愛樂、擔任過柏林愛樂法國號首席七年的法國號演奏家的巴伯羅柯,是難得一見的天才型樂手,八歲接觸法國號,兩年後就有能力公開演奏莫札特所有法國號協奏曲。這次訪台除了與NSO合作演出理查.史特勞斯的《第二號法國號協奏曲》外,更將與NSO獨奏家群一起舉行室內樂音樂會,演出多首不易聽到現場的法國號室內樂曲目。
-
即將上場 Preview 菸草女工變身東區OL
《東區卡門》 搬演台北夜店風情
歷經台灣音樂劇三部曲,音樂時代劇場新作《東區卡門》,以惹火誘人的勁歌熱舞跳脫鄉土風格,以《卡門》歌劇為基底,軍人荷西變成臨檢卡拉OK的警察,菸草女工卡門變身為東區上班族,台北東區夜店的形形色色全上了舞台。
-
即將上場 Preview 姚淑芬與黃嘉祥聯手
《器官感性》 一場時尚舞蹈大秀
編舞家姚淑芬繼《婚禮/春之祭》後,再度踏上女性情慾的探索之路,新作《器官感性》重回擷取繁複元素、組合跨領域的創作路線,與時尚設計師聯手炮製一場時尚舞蹈大秀。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舞台發亮,打造Her/story
劇場,常常是男性編導的天下,但不可否認的,在台灣的劇場發展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亮眼的女演員,讓觀眾留下銘心印象。從早年傳統戲劇舞台,到實驗戲劇、校園科班訓練,不同背景、不同路數的女演員,把台灣劇場的光譜渲染得繽紛多姿,而她們也在舞台,打造了屬於自己的Her/story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鈺玲╳麵包師傅
高中本來唸理組的林鈺玲,卻愛上寫劇本,一頭栽下去,寫到進了臺北藝術大學,從本來主攻的編導轉任演員。林鈺玲把腦中精采萬色的美麗景致,或人或事都精緻雕琢放上舞台。身為演員的她,勇於挑戰各式角色,從林奕華的《包法利夫人》、《華麗上班族》、徐堰鈴的《迷離劫》,到現在正在排練的跨海巡演製作《孫飛虎搶親》,她閃爍著一雙大眼,好奇又專心地看著周邊所有。她靈活穿梭角色之間,嬌小身軀散放著凝聚力十足的能量,有種獨特的靈氣。表演老師林如萍形容,她的表演「以少見的內斂見長」。不論是出國working holiday,學習做麵包,和交往多年的男友結婚,她每一步都踩得踏實,照自己的步調前進。
-
特別企畫 Feature
王安琪 ╳ 凡爾賽玫瑰
這一、兩年注目度急竄的王安琪,是劇場新生代女演員中頗令人期待的一位;穿梭大小劇場和螢幕之間妝扮各式角色,她總能牽動觀眾喜怒哀樂的身影。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呂柏伸形容王安琪是「集賢妻與蕩婦於一身的完美女演員」,足見她在表演上令人驚豔的彈性與魅力!近期劇場界的話題作品《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中,王安琪演出陳俊志的妹妹Rose一角,精準詮釋令人揪心的堅毅和女人的無奈,與戲精前輩們同台飆戲也絲毫不遜色,成為每個觀眾心中驚呼的亮點。 小時候的王安琪打開電視被卡通《凡爾賽玫瑰》裡的歐絲嘉(Oscar)所吸引,著迷於她和一般女孩截然不同的特質。王安琪本身也和她聽起來鈴鐺可愛的名字不一樣,她一點都不柔弱嬌巧,也不想成為一個玻璃娃娃;尤其在如此艱辛的劇場環境中奮鬥,她非常明白假使自己不願妥協,那就必須用堅強來磨鍊眼光。因此,她保持虛心與認真,用堅定又平靜的心在接踵而來的演出機會裡衝刺鍛鍊、披荊斬棘,宛如優雅揮劍的歐絲嘉。
-
特別企畫 Feature
謝俊慧 ╳ 東方不敗
「你就像一條龍。」德國導演卡斯登穆勒總結自己對謝俊慧的觀察,這麼對她說:「就我們所知,中華文化裡的龍,神秘而千變萬化,就像你一樣。」 從小,謝俊慧就有強烈的表演慾。她披上浴巾,戴塑膠手環,把家裡的椅子放倒,旋即開始一人分飾兩角,在洗髮小妹和美容院客人間切換扮演這個「奇觀」,從此成為家人一輩子的話題。 中學讀舞蹈班的她,在一次由北藝大舞蹈系學生分享的經驗談中,對「那些戲劇系」排練的投入與堅持深感震撼,於是報考戲劇系,人生踏上新的方向。 北藝大畢業後,謝俊慧曾離開劇場,在廣告公司上班;也曾遠赴中國大陸參加《紅樓夢》選秀,整整三個月每天從早到晚排練折子戲。現在,她正和大陸導演吳曉江工作《孫飛虎搶親》。謝俊慧說,她非常喜愛古典文學,自小便傾心於林青霞詮釋的東方不敗,更直言:「真想挑戰男性化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