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作品才受到肯定的德國文豪克萊斯特,去年是他逝世兩百周年,於是德國政府將這一年定為「克萊斯特年」,編列預算舉辦各種慶祝活動,靜態展覽、戲劇演出、戲劇節、朗讀活動、網路互動等輪番上陣,讓年輕的世代重新認識這兩百年前的文豪。
一八一一年十一月廿一日,德國作家克萊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1777-1811)偕同女性友人,在柏林萬湖(Wannsee)舉槍自殺,得年卅四歲。他在世時,在文壇闖不出響亮名號,死後作品才受到肯定,成為德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文豪之一,德國重要的文學獎「克萊斯特文學獎」就是以他為命名。二○一一年為他逝世兩百年紀念,德國聯邦政府編列預算,把二○一一年定為「克萊斯特年」(Kleist Jahr),全國各地都有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文化界熱烈響應,劇場也推出了許多精良的製作,這一整年,讓年輕的世代重新認識這兩百年前的文豪。
以年為文化慶典時間刻度
克萊斯特短暫的一生戲劇起伏,當過職業軍人、進過監獄、創辦報紙,但無論做什麼都是四處碰壁,窮困潦倒。他最為後人知曉的劇作《破甕記》Der Zerbrochene Krug,在一八○八年時於威瑪首演,卻慘遭大失敗,讓他的寫作生涯陷入谷底。但他在短暫的一生當中寫出的劇作、小說、詩,都成為德文文學的正典,德國中學生都會在課堂上閱讀他的作品。
德語國家這幾年常以「年」為時間刻度舉辦慶典,慶祝文化巨擘留下的人文資產,「席勒年」、「莫札特年」等都獲得了不少關注。政府文化舉辦官方活動之餘,也編列預算,讓各個藝術團體前來申請經費,舉辦相關活動。這些活動有大有小,在全國各地到處舉辦,一整年,文化的活動接棒發聲,讓各個世代的民眾都可以重新認識這些逝世百年的歷史人物。「克萊斯特年」於二○一一年三月四日於柏林與歐德爾河畔的法蘭克福(Frankfurt an der Oder)開幕,靜態展覽、戲劇演出、戲劇節、朗讀活動、網路互動等輪番上陣,一直到二○一二年一月廿九日,正式結束紀念文豪逝世兩世紀。德國的表演藝術界,在「克萊斯特年」當然沒有缺席,推出了許多精采的活動,展現了德語劇場的活絡創意。
劇場紀念克萊斯特
柏林的高爾基劇院(Maxim Gorki Theater)在二○一一年十一月四日到廿一日之間,舉辦「克萊斯特戲劇節」(Kleistfestival),把克萊斯特重要的劇作都搬上舞台,《安菲特昂》Amphitryon、《破甕記》等都重新與觀眾見面。名導演阿敏.佩特拉斯(Armin Petras)改編克萊斯特的小說《智利地震》Das Erdbeben in Chili,以現代的劇場語彙,讓克萊斯特與廿一世紀接軌。這個戲劇節辦得非常成功,德語劇場的活力,都可以在精準的策展、大膽的執導風格、觀眾熱情參與裡看到。
來自柏林的劇團「里米尼會議記錄」(Rimini Protokoll),一直以啟用素人演員上台而名聞德語劇場界,此劇團搭上「克萊斯特年」列車,在去年十一月推出了全新製作《賀爾曼的戰鬥》Herrmann’s Battle,獲得劇評盛讚。這齣改編自克萊斯特劇作《賀爾曼的戰鬥》Die Herrmannsschlacht的作品,把臉書、「阿拉伯之春」等時事議題放上舞台,讓素人演員們訴說個人故事,辯證個人自由與國家機器之間的拉扯戰鬥,非常精采。
文化界熱情響應,「克萊斯特年」沒有瞬間消失的煙火,沒有爭議不斷的燒錢大製作,這一年,克萊斯特重生。
相關網站:「克萊斯特年」http://www.heinrich-von-kleist.org/kleist-jahr-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