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音樂新訊 展演經典鋼琴曲目
瓦薩里 帶來歐洲最傳統的藝術能量
曾經兩度率領匈牙利布達佩斯交響樂團訪台的指揮與鋼琴名家,湯瑪斯.瓦薩里(Tams Vsry)對台灣一向有特殊的好感,九月將以鋼琴家身分專程來台。所開出的都是經典的大曲目,包括觀眾們熟悉的貝多芬的f小調奏鳴曲《熱情》Op. 57,蕭邦的g小調第一號敘事曲Op. 23,升F大調夜曲Op. 15-2,降b小調第二號詼諧曲Op. 31, 舒曼的《狂歡節》Op. 9, 以及深具特色的李斯特降D大調第三號《慰藉曲》、《弄臣》模擬曲。對於今年已七十四歲高齡的他來說,不管在演奏技巧或是體力上,都是一大挑戰。 被譽為李斯特傳人的瓦薩里,對藝術的熱愛始終不懈,自八歲以鋼琴神童之姿舉辦個人第一場音樂會開始,便成為世界各大音樂比賽的常勝軍。在奠定國際鋼琴名家地位後,開展的指揮工作更顯才華。他的琴音細膩精緻,不求誇張、不求另類詮釋、專注於音樂最終本質的質樸與執著,將為我們帶來歐洲最傳統的藝術能量。(李秋玫)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關於碧娜.鮑許的聯想
國際編舞大師碧娜.鮑許三度來台,絕對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一大盛事,想當然爾,「她」就是本月份我們雜誌封面專題的絕對人選。在本期雜誌中,編輯部 除了對大師的生平做詳細的介紹之外,也針對「舞蹈劇場」對台灣編舞家的影響,有詳盡的探討。當我看到大師近年陸續為許多國家所編的「城市系列」舞作時,忍不住思忖:台灣或是台北,如果成為她的一支舞碼,她眼中的這個島嶼、這座城市,到底會是甚麼模樣?可是我一想到日前被一窩蜂炒作,以致浮濫淺薄的「台客文 化」風潮,就心中一驚,放棄想像。 由一塊土地出發所孕育的舞或藝術,無疑代表了這個地方、這群人共同的面像。記得日前某電視節目中 出現的「台客」少年郎,嚼著檳榔勾著「牽拖」,跳著由日本「啪啦、啪啦舞」改編而成的「台客方塊舞」之後,還大剌剌的說「鋼管舞」也是本地土產,「辣妹花 車」在鄉下婚喪喜慶、迎神拜佛時是絕對少不了!而主持人居然也說:「對啊,就連『檳榔西施』近來都已成為國外遊客爭相拍照的對象。」我實在不願承認,那就 是我們一直努力的「台灣印象」?當然也不希望日後碧娜.鮑許為台北所編的那支舞,會讓我們美麗的福爾摩沙走樣。此外,我更擔心的是,那支舞再經過全球的巡 演之後,會給不熟悉這塊土地的觀眾甚麼樣的感想? 「以前我因為恐懼、驚慌,而可能由一個動作開始,逃避問題,現在我直接由問題開始。」誠實 的面對問題,是碧娜創作的根本。我們是否也應該誠實地面對,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的競爭力問題。根據《哈佛商業評論》指出,藝術碩士(MFA)已成為目 前美國企業界最熱門的文憑,而且逐漸凌駕了以往企管碩士(MBA)地位。此外,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也指出,從一九九三年到二○○四年,雇員裡的MBA背景 員工比率自61%下降至43%。這都顯示了企業界對基本的技術性訓練需求已經下降,慢慢轉為重視具有藝術思維的創意人才的面像。而日後台灣所需要的競爭 力,不是也應該符合這個世界趨勢嗎? 未來的優勢人才培育,不但來自具有前瞻性的藝術人文教育,並且還要讓苦心栽培的人才走出去。於是本刊在本期也特別專訪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及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請他們一談如何讓台灣的藝術與未來的藝術家們,有著國際的視野,讓台灣發光。 看著碧娜.鮑許為里斯本所編的《熱情馬祖卡》片段,雖然在眼前閃過的舞者靈動歡愉,儘管在耳際掠過的音樂美妙
-
歐洲人文筆記
布許納,你滿意嗎?
馬丁.庫賽的《伍采克》版本是在一垃圾場展開,整個舞台化成一片塑膠垃圾場,頗有世紀末預言的味道。但這不讓人驚奇,他肯定不是第一個有這個構想的導演,但能讓垃圾場和《伍采克》戲劇精神結合在一起,靠的是他嫻熟的舞台佈局技巧,演員稱職的演出,而庫賽成功了。
-
演員的庫藏記憶
塔利班
站在一個經常容易表演出錯、年產量和年消耗量都很大的「電視劇」市場裡,作為一個演員,對「塔利班」,我最想知道的事情之一,是如何面對全世界,在電視上責難他們的人。
-
四手聯談
孔雀?小丑?
Franois-Rn Duchable這位早年經由魯賓斯坦提拔成名的鋼琴家,好似無期徒刑囚犯想逃獄一樣,嘗試逃離現代古典音樂市場的體制稱自己在台上就如孔雀一樣:「美麗而愚蠢」。
-
音樂電影文學的邊界
精緻藝術的門檻
當父親帶比利去芭蕾學院考試,父親看到的是另一個世界:穿著芭蕾舞衣翩翩輕巧走路的少女、那全然陌生的古典音樂、節制優雅的肢體動作,當然,還有樓梯扶手上的精緻雕飾,這全然不是他們的世界,為了跨過這世界的門檻,父親與哥哥奉獻了他們的一生。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新舞臺館長
辜懷群:兩廳院應該提出它的藝術方向
兩廳院作為一個國家的文化中心,它有必要告訴全民它的藝術方向,因為它的方向就代表著指標,代表國家想要提供給人民什麼樣的文化藝術。那麼,我作為民間表演場地的經營者,知道它的方向後,才能跟它截長補短。
-
舞蹈
生死臨界 剛柔對戰
阿喀郎與西迪拉比,一個剽悍如冰,一個柔軟似水,一黑一白,都是回教徒,對立或相同的對比交疊迸發出驚人的張力。兩人合作的《零度複數》,探討邊境、國家、文化、生死臨界與真相,而相異的舞蹈語彙,讓我們看到開場時兩人宛如同步的機器人,一起說故事,遲疑停頓的節拍都相同,卻展現迥異的身體質地。
-
舞蹈 林向秀、張慈妤聯手編創 高雄城市芭蕾歡慶十五歲
芭蕾杜麗娘 驚夢戀舞《牡丹亭》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歡慶十五週年,特地找來舞蹈家林向秀與張慈妤聯手,編創芭蕾版的《牡丹亭》,結合民族舞與芭蕾的肢體,要打造比美西方人鬼戀芭蕾經典《吉賽兒》的精采舞劇!
-
舞蹈 純愛激愛聲聲愛 三十世代舞風漫
組合語言舞團《花言.巧語.身聲漫》
將宋朝女詞人李清照〈聲聲慢〉的濃烈心緒,與六年級女作家黃玉慈小說《聲聲慢》中的惆悵喜悅,結合影像與舞台裝置,組合語言舞團將帶來關於愛情的拼貼饗宴。由三位編舞者賴翠霜、楊琇如、李國治從自身體驗出發,將俯拾嗅聞的愛情圖案編織成舞。
-
舞蹈 肢體音符舞團《石牆仔內》
橡皮筋與紅蛋 溫一鍋古早生活的珍情喜悅
肢體音符舞團的《石牆仔內》,以台灣早期生活為題材,把童玩橡皮筋與象徵新生之喜的紅蛋舞出溫潤人情,讓人藉此重溫農業時代的淳樸美好。
-
戲劇
單純的年代,失落的美好想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名著《人鼠之間》,將由綠光劇團搬上舞台演出,導演羅北安打算忠實呈現這本描述一九三○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中下階層生活的小說,演員為此不僅得揣摩農場工人的身體語言、生活型態和講話方式,還得克服文化差異。
-
戲劇 佛洛伊德的臨床案例,艾倫.西蘇的女性書寫
《心理醫生愛上我》 用戲偶展露女性情慾
佛洛伊德最著名的臨床案例「朵拉」,在法國知名女性文學家艾倫.西蘇筆下成為劇本《心理醫生愛上我》的主角,故事深入探討醫生和病人之間觀看和被觀看的操控關係,以及男性如何徒勞地試圖深掘女性的情慾世界。這個劇本將由無獨有偶工作室搬上台灣舞台,並由傅裕惠執導。
-
戲劇 改編自《蜘蛛女之吻》 黃韻玲打造多風格新曲
王柏森化身《紅伶》 看見煉獄中的天堂
重新擁抱睽違已久的劇場,歌舞劇王子王柏森這回不再扮演戲迷心目中的夢中情人,演出改編自知名小說《蜘蛛女之吻》、描述政治犯和同性戀的《紅伶》,他將親自執導並演出戲中同性戀囚犯一角,並邀來黃韻玲打造全劇新曲,原住民歌手紀曉君、民雄參與演出。
-
戲劇 符宏征、林桂如、張藝生 共築無巢氏的心靈避難所
三個異鄉人 探尋《離心的居所》
住在台北的三個異鄉人馬華籍劇場導演符宏征、旅美作曲家林桂如與出身香港的演員張藝生,為現代「無巢氏」量身打造《離心的居所》,探索無巢族類精神上的「第二個家」。將以音樂肢體劇場的形式,結合演奏家、劇場演員和聲音物件,串連整場演出。
-
戲曲 《擊鼓罵曹》京崑串陰陽 《白蛇傳》唱腔李派獨門
李寶春精選壓箱寶 新老戲「希罕」上場
李寶春從壓箱戲碼中精挑細選,推出李派家傳老戲,號稱獨一無二。其中有台灣三十年沒上演過的《逍遙津.劫魏營》、由李寶春一人單挑的京劇〈陽罵曹〉和崑腔〈陰罵曹〉、還有李門獨創由老生唱許仙的《白蛇傳》,將讓戲迷大開眼界。
-
音樂 曲目創新優遊古今 當今銅管樂團第一把交椅
德國銅管樂團 吹響創意的號角
大膽創新的手法與合作無間的演出,使德國銅管樂團從一九七四年創團至今,已成為銅管室內樂團的代表團體,並在現代樂壇上佔了重要的地位。除了集結歐陸最優秀的銅管演奏家之外,其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創立者暨長號演奏家安立奎.柯里斯普對演出曲目的創作及改編。
-
音樂
齊奏如獨奏 草原傳奇台灣行
作曲家許博允指出,絃樂器的演奏最基本也最困難的便是音準的控制,而當他聽到蒙古國家馬頭琴大樂團的演出時,著實為了團員們整齊劃一的音準所震懾。他們的齊奏就有如一個人演奏般的一致,可見團員們的演奏功力。
-
音樂 跨界嚐「新」 NSO端出南美饗宴
克拉茲兄弟們 為古典音樂換調味料!
繼二○○五年兩廳院爵士音樂派對後,克拉茲兄弟今年將與NSO合作,將膾炙人口的經典古典音樂旋律,改編成熱力四射的古巴Salsa,並且加上管絃樂團的演奏。且看NSO如何與克拉茲兄弟合作,以俏皮活潑的方式,重新詮釋聽眾們耳熟能詳的曲目。
-
音樂 中國青島的驕傲 東方的帕格尼尼
呂思清與NCO 同台挑戰《梁祝》
在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歷練後,呂思清在劇情依據的背景中,為《梁祝》下了新解,並成為國內外媒體推舉為詮釋此曲的最佳人選之一。這次呂思清要與國家國樂團(NCO)合作《梁祝》,將考驗著雙方對東、西方音樂不同面貌的體認與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