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戲劇
這道米漢堡可以再精益求精
河床舞台向來最為人稱道的部分,就是細膩的3D手工質感,上下左右都有機關,讓整體的空間既具體又營造出一種立體逼人的現場氛圍,但這次的作品中,郭文泰與Carl卻有幾處巧妙地運用2D的視覺效果,讓整體的演出在時空感上,打破了因過於精緻具象而形成的現實時空氛圍,而更加像一場渾沌的夢境。
-
音樂
精采展技,擦亮NSO桂冠
第六樂章〈愛情對我說〉,簡文彬將樂團控制得滴水不漏,以扣人心弦的步調逐漸昇騰樂曲高潮。絃樂組發出豔麗光輝,木管平衡度漂亮非凡,銅管則眾志成城,均勻、燦爛且權威。結尾定音鼓啟示錄般的連續震撼敲擊,將聆聽者所投注的情感推向無限憧憬與淨化的顛峰。簡文彬無疑演出了其事業生涯的里程碑格局代表作。
-
稿藝術LETTERS FROM AUDIENCE
優人神鼓《禪武不二》 觀後感
第一次全家進入國家音樂廳是二○○四年,中央研究院院方邀請院士觀賞表演節目,我們員工及眷屬去沾光。看的表演就是「優人神鼓」,一家三代看得拚命鼓掌。尤其家中兩個青少年佔位置之利,在第一排看到擊鼓的優人表情及汗水。回家後仍深受感動,除了討論外,還大玩 PS2 太鼓達人遊戲。 就是因為曾經看過「優劇團」表演及其簡介,今年加入兩廳院之友後,就時常注意節目表,四月底看到六月初《禪武不二》節目預購,就馬上訂位。 《禪武不二》整個表演劇情、舞台設計、鼓聲、少林武功和深深的禪機,又讓我們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雖然少林功夫弟子是主要演員,擊鼓者大多在幕後,好像看「優劇團」擊鼓看得不夠過癮。但是,這種全新的舞台組合加上文化意涵,除了應該在向國人推薦,更值得推銷到全世界。 後來讀到《表演藝術》雜誌幕後介紹:「從去年冬天到今夏,編導劉若瑀和作曲黃誌群六進六出河南嵩山進行排練,擁有最多少林功夫弟子的『少林寺武術館』,終於準備和優劇團推出《禪武不二》。」還有劉編導給少林功夫弟子的一封信,兩篇文章都道出兩岸合作的不易和藝術工作者的用心辛勞。 感謝兩廳院安排這麼精采的節目,也希望「優劇團」如雲門舞集一般,走出台灣,在世界舞台發光。 台北市 吳永芳 中央研究院員工 《禪武不二》大哉問 當布幕升起之前,你會問自己:「何謂禪?何謂武?」,而這也將是整場演出的課題,落幕之後仍須自我延續的問題。 同樣,「優人神鼓」以向來直擊入心的律動與鼓聲開啟這項大題目的發問,並實驗性地邀請少林眾武僧助拳,其中的開創性令人激賞,因為這項發問難以言喻,無從解決,只可由鼓聲、肢體和對白架構出該情境下可能的發問方向。 但若反問身為觀眾,參與設問的我感動何來?我的回答是每份感動絕對來自於以生命引動的鼓聲及人與鼓間的精練關係,而非對白中套上某類語句公式(「X既是X,但也不是X」)的偈語來代表所謂的禪意,更非情節中安排「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強調武髓如此簡單。 大哉問得繼續,「優人神鼓」也將邁向下一場試練。不過對於《禪武不二》命題的回應或許早已蘊含
-
音樂
盛夏台北,聲音無國界
為期八天的音樂盛會,來自丹麥的爵士流行團體Vocal Line、芬蘭美聲六人重唱Rajaton、在歐洲國際大賽勇奪金牌的印尼巴拉香甘大學合唱團、來自加拿大的職業合唱團溫尼伯歌手及文明古國土耳其的奧菲室內合唱團等將輪番登台,讓台灣喜愛合唱音樂的聽眾來場精采的世界之旅!
-
音樂 視覺系民樂組合引爆熱潮
女子十二樂坊展大漠風光
女子十二樂坊的音樂特色在於,將中國古老的琴音與西方流行音樂相融合,在琵琶、二胡等傳統器樂之上,加入拉丁、爵士、搖滾等眾多流行音樂之節奏,創造出一種充滿全新現代氣息之曲風,時而沉靜內斂,時而奔放激昂,讓聽者為之風靡。
-
舞蹈 靈感來自湖南「雙面繡」
譚惠貞讓舞台的兩面都有看頭
祖籍湖南的編舞者譚惠貞透過「湘繡」中「雙面繡」概念的引入,平面藝術頓時轉化為三度空間的表演藝術,繡布變成了一道白色屏幕,將舞台隔成兩半,而舞者就像繡花針,在布幕間穿針引線
-
戲曲 君臣間難解的情義角力
京劇《射天》洞見人性私慾
《射天》是典型的歷史劇題材,編劇思維也傾向傳統,從君臣情義與夫妻親愛的衝突中,傳達出人難以擺脫的權利私慾,也剖析世人在君臣、夫妻、聲名、私念之間,種種人性的矛盾與掙扎。
-
戲劇 卓別林+勞萊與哈台+金凱瑞
《淘氣搗蛋王》挑戰你的歡樂神經
《淘氣搗蛋王》用非語言的表演方式與誇張的肢體動作,由一對充滿喜感又合作無間的丑角,以不間斷的意外凸槌狀況和目不暇給的逗趣創意,結合來自無聲電影、動畫、雜耍表演、馬戲和神話的靈感,創造具爆發力的動作喜劇。
-
CD導薦Music
前浪依然健朗,後浪滔滔不絕
這次介紹的專輯中,有老將有新聲。老將綠洲合唱團不事虛華,老老實實呈現現在的自己;滔滔後浪各有所長,有的甜蜜有的清新,夏日的耳朵也可以清涼一下。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優人張藝生與老柴甄詠蓓一同《遊園》 香港「劇場組合」的《兩條老柴玩遊戲》曾在去年來訪台灣,給台灣觀眾相當新穎的劇場體驗,該團兩位藝術總監詹瑞文與甄詠蓓今年卻不再一起玩了。詹瑞 文一人獨演三十多個角色的《男人之虎》已在香港連演四十多場。甄詠蓓取材自《牡丹亭》的獨腳作品《遊園》(第一章),則將在五月下旬於香港上演。 這是實驗創作系列的首段,特別請來台灣優人神鼓的資深團員、身兼優2觀點藝術統籌的張藝生,擔任聯合導演,兩人嘗試在空間營造、身體展露、意象呈現等各方面進行實驗性探索;張藝生說:「我更像一個輔助者,只是從旁幫她一把,讓她完成這個以生命為限期的創作」。 故 事意念來自《牡丹亭》的〈驚夢〉一折,借虛擬的人間花園訴說一段段心靈的真實體會,如甄詠蓓在場刊中的自白:「呈現我所感受到的女性的壓抑,她們每一位都 是杜麗娘,都被情所牽絆」。「劇場組合」去年始與香港藝術中心開展「PIP快樂共和」長期合作計畫,結合場地、藝術、教育等發展;因此《遊》劇也於場地使 用上,得以探索更多可能性。演出不以舞台為舞台,本是演出的空間反而讓觀眾介入其中;演員卻從綠色的觀眾椅席中攀爬而上,貫徹園中遊樂的主題;並探討自然 與都市的關係。(陳國慧╱香港獨立劇場評論人) 社群舞蹈研習營、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陸續登場 由 文建會主辦、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承辦的「2005夏季舞校關渡,舞3夏,暨社群舞蹈研習營」及「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將陸續於七、八月登場, 廣邀國內外舞蹈名師及學者,打造豐富多元的舞蹈學習及交流平台,歡迎具有基本舞蹈背景的大專、中學教師,及專業人士共襄盛舉。 於七月廿五日 舉辦的社群舞蹈研習營,為期一個月,課程內容包含舞蹈鑑賞,以及芭蕾舞、現代舞、踢踏舞、舞動瑜珈等肢體律動,由華盛頓表演藝術中心芭蕾舞系領導人丹尼 斯.馬修、英國拉邦中心教師凱西.席格,以及國內優秀舞者林向秀等名師教授。八月初登場的「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深入剖析其對台灣社會文化、舞蹈教 育層面的影響及貢獻,並探討舞蹈與其他領域的交涉對話。活動詳情可上網http://dance.tnua.edu.tw或電洽02-28938778查 詢。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歡慶150
五月中旬,我們開始整理一百五十期雜誌。 始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百五十期《表演藝術》雜誌(嚴格說來是一五一本,還有一本創刊號),在十二年又六個月的時間裡,累積了一百五十本由美術編輯呈現出來的封面主題,一萬六千五百頁,九百七十多萬字,七千多張台灣表演藝術發展過程裡,曾經銘記的畫面與劇照。 作為一個接棒人,我好像不能只用看表演的心情來看這一百五十本。創刊號的《表演藝術》以「摸索與希望」探討當年的台北表演藝術生態:美籍指揮家,後半生視台灣為故鄉的亨利‧梅哲在受訪中說:「什麼是台北的表演環境?在這兒,我拿出最好的節目時不賣座,不夠好的卻可能滿座。」梅哲談的是音樂推廣與音樂落實教育的重要性。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當年說:「台灣是個獨特的地方,千瘡百孔,卻又潛力十足。我們希望這塊土地變成什麼模樣?如何整理過去的足跡,看清目前的處境,聚集眾力來發展經營?」他在說,把劇場當成生活一部分的人,在我們社會仍屬少數。 一九九二年,台灣GNP(國民生產毛額)達到二一○八億美元,平均每人所得首次超過一萬美元,超過大陸十五倍以上。在兩廳院硬體建設的烘托下,來來去去許多國際名牌音樂家與表演團體。這一年,也是台灣表演藝術在九○年的高峰期,兩岸的交流文化密切進行著,我們在大陸劇團裡進一步體驗崑、京之美。根據陸委會的統計,一九九二年大陸來台的戲曲交流人士在這一年激增至二千多人,這個攀升的走勢直到一九九五年之後便走入下坡。 經過十二年六個月,台灣表演藝術裡有多少是還在上坡,有多少已經下坡很久了?歡慶150,其實正希望「整理過去的足跡,看清目前的處境」,在文建會剛剛三天之內花掉六千多萬元,歡慶舉辦完台灣第一次的「表演藝術博覽會」之際,我似乎沒有更多可說的。謹用梅哲老前輩的自我期許來期許台灣的下一個十二年:「在音樂面前,我只能說『好』與『壞』。我所在乎的,是我指揮的樂團是否已達到能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的水準,而不是所謂『台灣的標準』。根本沒有台灣的標準。」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的禪與中國的武
當新店老泉山上的擊鼓優人 遇上河南嵩山的少林弟子 會激拼出什麼樣的火花? 當台灣的「禪」遇上中國的「武」 會在舞台上創造怎樣的劇場風景? 六月初 「優人神鼓」與「少林寺武術館」合作的《禪武不二》 就要推出這樣的組合,乍看下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但如果深究其淵源 又似乎從千年前的達摩祖師便已種下如此因緣 除了邀請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與 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立亨撰文 娓娓道來優人與少林寺結緣及一起排練的種種 本刊也特地邀請與劉若瑀為紐約大學前後期校友 同樣關注中國武術與藝術的電影導演李安 與劉若瑀越洋連線 對談兩人的相識及對彼此的重要影響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好個喜劇之王
法斯塔夫 Fantastic Flastaff!
他是顢頇可惡、縱慾輕佻的破落騎士 在女人堆中嬉戲玩耍,生活理想只是如何滿足口腹之欲; 他是幽默風趣、機智浪漫的喜劇之王 情節笑料通過他的言行妙趣橫生,荒謬突梯叫人捧腹不已 他是莎士比亞的筆下最經典的丑角──法斯塔夫 向莎翁致意,威爾第晚年最後一部作品《法斯塔夫》讓莎劇丑角躍上舞台挑大梁。 這齣被譽為歌劇史上最出類拔萃的喜歌劇之一, 世界各著名歌劇院長演不衰的基本戲碼,國內首度全本搬演。 NSO找來搞怪出名的導演魏瑛娟,以狂歡嘉年華為名, 在音樂廰上演一場炫人目光的服裝秀, 還要讓指揮簡文彬和法斯塔變身雙胞胎。這戲法該怎麼變? 且讓我們聽聽「劇場女巫」魏瑛娟現身說分明!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爆米香》《哈姆雷》
即將在台北國際藝術村推出的河床劇團新作《爆米香》不容錯失。河床的演出向來在視覺上與創意上都別有意趣,觀賞河床絕對不會是不痛不癢的經驗。他們的概念完整、製作品質精細,豐富的空間調度與特殊的人物造型,都是極高的美感享受。這次河床首度與舞者合作,並邀來電音作曲╱歌手張心頤跨刀。《爆米香》號稱「米系列」第三部,此一系列從台灣文化出發,卻變奏出超現實的異質感,堪為台灣文化的多元性更進一解。 台南人劇團的《莎士比亞不插電》系列這回插起電來,要玩影像和爵士樂。不要以為《哈姆雷》少打一個字,這是彭鏡禧教授以舞台考量為重的新譯本,劇中人名通通簡化,以免光喊起人名就把本來已經夠長的台詞拖垮。這個「入耳即化」精采譯本出版有年,終於在劇場裡綻現實力,值得我們躬迎其盛。
-
舞蹈新訊
台灣「葛蘭姆教父」羅斯‧帕克斯 為楊美蓉編新舞
在瑪莎.葛蘭姆舞團擔任首席舞者,無疑已有明星架勢的許芳宜,她的堀起讓紐約媒體形容:「最好的葛蘭姆舞者在台灣」,如果紐約舞評人的看法是真的,那麼二十多年來,任職於北藝大舞蹈系的羅斯‧帕克斯(Ross Parkes),當是最重要的推手。 羅斯‧帕克斯曾為「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也兼任該團副藝術指導,是眾所公認葛蘭姆技巧最優秀的教師。在帕克斯嚴格指導之下,二十多年來在台灣已培育出五百多名非常專業的舞者,對台灣舞蹈教育界而言,其地位非常重要。 羅斯‧帕克斯為此次資深舞者楊美蓉的研究所畢業展,親編新的舞作Collected Songs,是大師臨退休前的重要舞作。楊美蓉一九八四年進北藝大舞蹈系,迄今廿年,在舞蹈系任教,再念研究所,同時擔任過「雲門舞集」與「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專業舞者及排練助理,擁有多年豐富的舞台經驗,今年研究所畢業,將北藝大舞蹈學院這廿年來的點滴回憶與成長的歷練,在這次的演出《集歌‧追憶》中呈現。 除了羅斯‧帕克斯的作品Collected Songs與Dream Walking(八○年代舊作),此次還將演出香港著名舞蹈家黎海寧的舞作《折翼》,以及著名編舞家安娜‧索克羅的《輓歌》Elegy、丹尼爾‧馬隆尼的《戀棧》Close Haven這兩支八○年代的舞作,還有編舞家林坤暘在紐約首演的新作《蝴蝶》。(田國平)
-
舞蹈新訊
瑪麗亞.佩姬 舞台建構「佛朗明哥烏托邦」
曾被西班牙媒體譽為「佛朗明哥女神」、「優雅又充滿爆發力」的瑪麗亞.佩姬,自四歲起接受佛朗明哥舞蹈啟蒙,十五歲便取得專業教師資格,以火熱奔放的舞姿,以及令人瞠目結舌的快速跺步,征服國際舞壇,被視為當今唯一能與踢踏舞后金伯莉相抗衡的佛朗明哥舞后。 瑪麗亞.佩姬的創作特色,在於巧妙結合舞台、戲劇、舞蹈多重元素,以視覺效果強烈的舞劇方式,帶領觀眾領略佛朗明哥的火熱魅力。此次來台演出的舞碼,包括經典舞劇《佛朗明哥共和國》,瑪麗亞在舞台上建構心目中的佛朗明哥烏托邦,隨著舞者的肢體節奏,代表舊政權的黑白燈光及老舊唱片音樂逐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歌手的現場演唱,象徵自由與和諧的新文化誕生。 另一演出創作《戰前之歌》,靈感來自敘述西班牙政權箝制人民言論思想的記錄片,以多變的編舞及跨文化的音樂曲風,反映國家動盪的歷史。其中一段幕拉開後,坐在舞台中央深槽的瑪麗亞緩緩起舞,宛若維納斯自貝殼中誕生,無限情感及力道盡在她不斷環繞的雙臂中展露無疑。(鄭淑瑩)
-
音樂新訊
薩克斯風與當代科技對話
薩克斯風除了為熱天午夜帶來浪漫的爵士情調之外,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自封「音樂駭客」的音樂家李賢,以薩克斯風搭配電子音樂演奏,同時輔以多媒體、現代舞演出,拓展音樂表演的無限可能,更增添觀眾對薩克斯風的想像。致力於現代音樂演奏與薩克斯風推廣的李賢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技術賦予藝術家嶄新的創作空間,薩克斯風和現代音樂之間,也曾碰撞出許多精采火花,因此,這場名為「音樂駭客」的獨奏會,將演出數首運用電子音樂及電腦互動與薩克斯風獨奏的作品。他強調,科技之外,還有人為的心思與對藝術的直覺,如梁雷所作《瀟湘的回憶》一曲,便邀多次與傳統偶戲共舞的編舞家游紹菁,共同發想創作。其他曲目還包括賈克特‧凡杜思《抓住它》、馬克‧邦斯《水之翼》、伯頓‧比爾曼《中音薩克斯風與電子音樂協奏曲》、吳疊《殘局》以及趙菁文《蒼白之火》。(廖俊逞)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芝加哥》 NSO馬勒第八交響曲
所謂的美國風味有時像臭奶酪,喜歡的人甘之如飴,討厭的人避之猶恐不及。《芝加哥》毫不保留地,把土生土長的美式趣味推到極端,勢必在觀眾群造成兩極反應。 嚮往演藝事業的女歌手,槍殺謊騙她的登徒子,結果卻因收買律師、並操弄媒體,而在獄中一夕成名。色情、暴力、欺詐、功利所有社會上血淋淋的陰暗,全被搬到舞台上當成嬉鬧素材。但在舞台之上,《芝加哥》卻是無比嚴謹,不要說豪華絕倫的爵士樂,演員肌肉就是肌肉、大腿就是大腿,扭腰擺臀都是太空梭規格,不容一絲瑕疵。也許正因如此,舞台簡單到幾乎只剩一桌二椅,可能設計者就是希望觀眾把注意力聚焦到演員的歌藝和肢體吧。 馬勒的第八號交響曲是史上最龐大的作品。馬勒創作時真的想太多了,恨不得把腦裡能有的東西,全都打包塞進作品裡。偏偏他又有這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能耐。他說:「你不妨想像無垠宇宙發出聲響的情形,那簡直不是人類的聲音,而是太陽運行的聲音了。」如果演得好,經過一個多小時醞釀,曲終可以帶來集體靈魂出竅般的效應。幾年前NSO曾演過一次,只見指揮尤里麥爾疲於奔命,效果並不理想,這回就看台灣之子簡文彬的吧!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哥倫•布雷高維克與NSO馬勒第六交響曲
在電影尚未誕生的十九世紀初,白遼士就以《幻想交響曲》昭告世人,原來聆賞音樂也是可以想像劇情畫面的。國家音樂廳在六月就有兩場精采節目,在此推薦給喜好在樂音中尋找視覺幻想的樂迷們。 電影配樂始終是樂團在和普羅大眾交流時最常被演奏的曲目類型,去年康澤爾率領NSO連演三場的「發燒電影院」深受廣大回響便是最佳例子,但是,整場由配樂家親自指揮個人作品的音樂會,在台灣就相當罕見了。 來自波士尼亞的配樂家哥倫.布雷高維克就將在六月五日晚上的「哥倫布雷高維克音樂會」中率領自己的專屬樂團演出他過去二十年的經典作品。而他音樂中濃厚的吉普賽風格,更是有別於好萊塢慣用的大氣勢管絃樂風,獨樹一格。 NSO的年度企畫「發現馬勒系列」即將進入尾聲。第六號交響曲處處充滿讓人驚喜的音樂轉折,是個人認為馬勒十首交響樂中最富有「劇情魅力」的作品。十二號下午的「搏擊命運的人」就將演出這首八十分鐘長的傑作,且再度請來肢體語言像在跳舞的井上道義(原來他小時候學過十年的芭蕾!)擔綱指揮,想必一定能將這首神經質的作品詮釋得更為精采!
-
音樂新訊
漫舞於古典和現代的鋼琴手
「少有演奏家能將現代的新式樂句,以深厚的古典精神呈現得如此淋漓盡致」舊金山古典之音電台如此評論湯瑪斯.舒茲。 這位目前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音樂系的鋼琴大師,不僅古典曲目遊刃有餘,尤其在詮釋舒伯特、李斯特、巴赫及貝多芬頗負盛名,現代音樂更是他的強項,許多著名的現代作曲家皆特別為他量身訂做樂曲。 舒茲替音樂帶來了深度的感情,就算是最簡單的章節也充滿感情的暗流,許多樂評家驚艷於舒茲能將樂章如此仔細規劃,大膽表現,同時流露真實情感。甫從紐約市卡內基音樂廳結束鋼琴獨奏會的湯瑪斯.舒茲,這次來台為台灣觀眾帶來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李斯特《魔鬼圓舞曲》,以及當代作曲家席辛娜近年的兩首作品《習雨》與《漫步》。(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