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年秋天,德國高爾基劇院導演卡斯登穆勒和他的搭檔從繁忙的行程中,抽出了一個禮拜的時間,來到一個他們陌生的城市──台北,選出了兩位新生代年輕台灣女演員,謝俊慧和王曉音參與演出,並拍攝了他們眼中的台北作為舞台上的背景。於是,取材自弗利茲.卡特(Fritz Kater)的作品《那一夜,在曼谷》ABALON, one nite in Bangkok 因為這兩個來自台北的女孩,成了《那一夜,在台北》。
四個漂泊的靈魂相遇在城市中
兩兄弟、兩姊妹、一個夜晚,四個漂泊的靈魂相遇在自由定義的任何一個大城市,大部分時間漫無目的地在夜晚飄蕩著,沾點情慾、配上一罐啤酒,以及一點點的自憐自艾,不管自己眼前築起的藩籬,是否還能隨著全世界的Anything Goes……。哥哥曾在非洲被捲入一樁種族屠殺之中,那場記憶讓他無法逃脫心靈上的折磨,台北是弟弟阿巴儂的停泊之地,在他自我放逐的生活中,以畫科幻漫畫,在圖書館打工度日;說到底,他不過是想找到一種結束生命的方式。另外還有兩個女孩琳和米亞,性工作者,既玩世不恭且卑微、冷漠卻又充滿著對愛的渴望。
卡特的劇本,自詡為「寫作中的我」,持續改變風格樣貌,多數作品在語言和結構上均帶有碎裂的詩意,因而被定位為在劇場拼湊流行文化及舞台美學的DJ,向來都不像卡斯登穆勒搬上舞台的《那一夜,在台北》,那樣具流暢的對話線條及淺顯易懂的著作手法那麼容易理解。二度詮釋卡特的劇作,卡斯登穆勒同樣以簡潔明快的手法濃縮了卡特的意境,將東方元素融入於作品中,像是日本漫畫頹廢美學與亞洲B級小電影風格,舞台上閃爍的大城市之夢與漫畫旅程的影像碎片、超大聲的音頻律動,整個畫面相當五彩繽紛,但不管是否完整清晰,因為視覺上的支離破碎,恰恰呼應了自我放逐的青春生命。
不需了解就已感覺到的孤獨與疏離感
故事以孤寂和渴望開始,以性愛和充斥著血腥作為結束;整場演出伴嘈雜大聲播放的音樂,以及一再出現、投影在各個角落的透明帷幕上的破碎影像。全劇中、德文穿插,舞台上將台灣女演員的中文對白翻譯成德文投影在佈幕上,但或許就像《南德日報》在文章標題寫到〈Lost in Translation〉, 其實這一切都是多餘,對白早已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看完該劇後,雖不全然了解劇情,但卻有一份不需要了解、就已感覺到的孤獨與疏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