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即將上場
L209劇團《女.人.家》
如果女人是這個世紀中最纖細的高等動物,那麼當女人的社會價値、家庭地位、個人尊嚴不斷自行進化的二十世紀結束時,千禧年帶給所有女人和女人身邊的男人什麼?在抽絲剝繭女人對道德和禮教的理解力後,《女.人.家》道出了三代女人的酸甜、細膩又另人憐惜的世代交替。 「L209劇團」成立三年,由淡江大學實驗劇團各屆團員共同組成,多數團員也參與國内各重要劇團的表演,如表演工作坊、創作社等等。《女.人.家》是創團後第三齣創作作品,嘗試探索微妙的母女關係,期能在三代女人對生活的激盪下碰觸觀衆的思路。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旅行;履行。
台南,舊金山,彰化,希望,恐慌,依賴,淚水,宜蘭,廣州,南投,鬼魂,愛情,迷路,自由,哀傷,高雄,新加坡,台東,永恆,無助,安全,偏僻,台灣,馬來西亞,美國,孤單,戀曲,愁恨,痛苦 「我們旅行去」,在皇天、在后土,在穿越伊甸園之後,依循人性的路標,履行神的旨意。讓我們旅行去!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演戲的看戲──兩岸小戲大展
-
里昂
台灣舞團集體躍上國際舞台
藝術總監紀.達梅以絲路的地域槪念,沿路親自拜訪了從日本一直到伊拉克,甚至荷蘭的舞團。來自東亞及印度的舞團深受佛教儒教的影響,讓整個舞蹈節瀰漫在宗教性靈的氛圍當中。
-
柏林
世界劇場群英會
「劇場世界」是第五十屆柏林藝術週的重頭戲之一,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十個表演團體,演出十四個戲劇及舞蹈節目。作者除了槪述本屆「劇場世界」的活動盛況之外,並詳細介紹其中三齣精采的劇碼,包括歐洲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與加拿大名導演羅伯.勒帕許的作品,以及改編自小說《惡童日記》的智利戲劇《雙胞胎》。
-
焦點
騷動,開始解放的青春期
朱宗慶打擊樂團即將過十五歲生日,八〇年代的打擊青年如今多已為人父(母),清澀的學生氣質也換上堅定自信的表情;不會再有人問:打鼓能做什麼?不會有人質疑為什麼到打擊樂團「上班」。打擊與心跳是同一件事,都在思考生命的脈搏與能量。悠悠十五載,像是十五歲的青春期少年,開始蛻變並同時解放。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蹈:歷史巨視與微視互動的媒介
舞蹈論述(discourse)(註1)的本質是什麼?社會文化的不同層面如何影響舞蹈内容?舞蹈的内涵如何? 從拉邦的動作研究、語言學、符號學、乃至現象學,這些從不同觀點交織發展而成的舞蹈論述,提供了不同的答案。
-
特別企畫 Feature
理論與實踐對話的開始
在台灣發展舞蹈研究,可以視為新世紀舞蹈智識化的另一種型態。英語系國家學者在過去幾十年累積下的研究,已有相當成果;反觀中文世界,這方面的發展幾乎是一片空白。西方社會文化理論發展所提供的理性化途徑,其實正是台灣目前舞蹈教育中十分欠缺的一環。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舞蹈被書寫化後
舞蹈評論是否應該從藝術評論中抽離出來,而成為一種特定的、分類的評論?「就舞論舞」可以成為一種評論嗎?舞蹈到底應該怎樣被書寫化呢?要談它的文化現象,還是它的本質?
-
現象視察
誰領我穿越幽谷?
許多主、客觀的環境變數,都橫隔在「藝術產業化」的這條道路上,使得迫切尋求解套的藝文工作者,不是更為茫然,便是只得各謀生路來自歐美或日本、義大利等地的藝文專家代表,提供了相當具體且全面的經營策略、補助報告與跨國性的藝文經營理念,凸顯出台灣經驗與其相差至少十至二十年的發展時間。
-
異人館
從青春榮耀的冠冕慢慢走來
私底下的簡文彬其實有種極為獨特的氣味:他的言談傾向「大而化之」,遇到關鍵問題常輕描淡寫、一語帶過;然而他並非不健談,說起歐陸歌劇院現在大量冒出些單憑一、二套曲目(repetoire)混口飯吃的青年指揮,又顯得義憤填膺。
-
音樂
重返美麗「新世界」
簡文彬以非常有活力而銳利的手法來詮釋德弗札克的《新世界》,音形起伏如山巒的主題貫穿整個樂章,撩撥著聽衆,堆疊出張力的累積。
-
音樂
完全屬於舞台的鋼琴家
陳瑞斌的浦羅柯菲夫,雖然因為斷弦在琴身中大聲迴盪,反而意外地造成特別的效果。到了技巧艱難、音效精采的最後一樂章,陳瑞斌在短短的幾個小節之内,就教人產生一種看特技表演的興奮;快速變換的節奏、利劍般的雙手,一路直奔終曲,瀟灑而俐落。
-
舞蹈
我,我們,還有光
在沒有語言和文字的協助下,仍然能夠讓欣賞者感到趣味,這支舞就是讓人看了會回味的作品。雖然沒有滿滿的票房、震天的掌聲,但是《分身錯置》一幕幕畫面令人「視覺暫留」。
-
舞蹈
回歸編舞家的「主張」
取文學為材,最棘手的部分往往在如何切入。先確立了三支作品面對文學對象所採取的「主張」,再來檢視舞作是否提供了觀衆另一種閱讀經驗。
-
戲曲
渾然是妙不可言
《董生與李氏》無論在取材、篇幅或戲劇行動上,都呈現了諷刺小品的樣貌;儘管以小品之姿亮相,帶給觀衆的卻是拍案叫絶、餘味無窮的感受。編劇手段之優越是此劇成功的第一因素;他細針密縫,嚴密佈局,從頭到尾都從董生著墨,其實都在寫那個情場上優游自信的李氏。「正寫」的事件和「隱寫」的人物旗鼓相當,因而能夠營造強大的戲劇張力,緊扣觀衆心弦。
-
戲劇
舞台對位的視覺印象
這場製作的藝術造境不至於淪為肢解哈辛,關鍵在於導演開發出一種以節奏定調的聲情語彙和視覺意象,以新詩的節奏,呈現當代演員與法國新古典主義作品所進行的一場感性的辯證。
-
回想與回響 Echo
革命聖潔化的光輝進程
在八大樣板的舞劇版本中,喜兒從飽受欺負的未婚母親,蛻變為聖潔的革命聖女。通過不斷地反抗,喜兒保全了父權制度下所要求的貞潔,因而具備著巨大的完善價値,更値得予以拯救了。
-
回想與回響 Echo
「拙相」的輕喜劇表演
沒有激情高潮的《東方見聞錄》,正是一個輕喜劇。每個片段的獨立畫面在當下便已經完成其功能和意義,而毋需等待它們累積成為某種情緒高點或戲劇張力。嬉戲的形式與自由的精神,便是作品的精要。
-
回想與回響 Echo
傳唱於故事裡的希望
為了能把「前衛」與「通俗」這兩個狀似南轅北轍的槪念冶於一爐,楊維克劇團一方面積極建構團方與外界間綿密的聯繫網路和暢通的對話機制,藉以掌握藝術風潮的走向,刺激劇團在創作、營運上的穩定成長;另方面則回歸到教育層面,透過相關的推廣、研習活動,來做系統性的戲劇扎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