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前進吧!趁年輕開始的第三人生思考術
你對老的想像是什麼呢?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20%,換言之,平均每5人之中,就有一人65歲以上。「高齡」、「老化」等議題離我們都不再遙遠,而迎接這樣一個「銀色世代」來臨,我們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或許就是重新認識「老」。 相比於世界各國人口,從65歲以上人口占7%的高齡化社會到占20%的超高齡社會,法國歷經155年、英國96年、美國86年,這些國家都有較長的時間去經歷這個過程,去探索、學習,從失敗中嘗試改變,但台灣卻僅有短短32年,我們的高齡化來得又急又快,好像還沒準備好,國家的人口就瞬間老了。 而社會大眾對老人形象多數還是和病弱殘窮連在一起,普遍認為他們是經濟、身體均屬弱勢、需要幫助的一群人;政策制定、相關老年論述,也多圍繞在: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照顧人力比快速降低、照顧人力嚴重缺乏、家庭和國家照顧壓力大等,可以說台灣政府和人民,對於老年生活的想像過於消極與負面。 高齡者的重新定義 事實上,根據衛生福利部2015年公布的《高齡社會白皮書》指出,台灣高齡人口中,約83.5% 屬健康、亞健康者,也就是說,台灣超過8成的65歲人士中,或許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但可以透過運動、飲食或藥物控制,不影響每日生活,基本上行動自如、生活可以自理;而另外的16.5%雖然需要長照服務,但也不是每一個都需要高度介入或24小時的照顧服務,許多只是需要一星期幾小時的照顧服務。 聯合國定義所謂老年人的歲數或許還停留在65歲,但65歲人士的樣子其實已經大大改變。尤其在2021年滿65歲的人,可以說是台灣的「國教世代」,他們是國小畢業免試升上國中的第一代。換言之,現在65歲人士和早他們5年、10年的長輩在教育程度上已有很大的不同,早期那些一輩子務農、完全不識字的長輩已經愈來愈少,現在這一群「長輩」,受過良好教育、注重健康、財務自由、身體或有慢性病但依然過著健康有活力的生活 ,他們和過去定義的老人已經大相徑庭。 認知到高齡者的面貌與需求以往已大不相同,才能相應的以更適切的角度來思考如何為高齡做準備。以目前國人平均餘命計算,國人退休後,平均還有20到30年的時光,如何接受自己的身心改變、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後樣子,以及在漫長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呂協翰X張日麟
仙角攻蛋,讓「老」不再老是印象中的「老」
「仙角(先覺)」為台語中稱呼有智慧的長者,「百老匯」則帶有歌舞秀,以及聚集上百位老珍寶在此地的意涵。「仙角百老匯」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自2012年開始辦理的公益大型舞台秀,每年初向全台招募有志表演的65歲以上團體,選出10組團隊進行集訓,並在該年10月於台北小巨蛋進行演出,向全民開放免費索票觀賞。預計在今年完成後,稍作休息,重新調整步調再出發。
-
特別企畫 Feature 蘇威嘉X周倖如
樂齡舞者的自由步,用舞蹈撐開身體的可能
蘇威嘉與周倖如相識於2019年的《自由步當我盡情搖擺》,當時蘇威嘉在樹林藝文中心與樂齡長輩們進行兩週的舞蹈排練與演出,剛退休的周倖如則因朋友相揪而踏入了排練場,從那刻開始,兩人就因舞蹈成為忘年之交。
-
特別企畫 Feature 江秋岑X賴國洲、傅秀香
讓音樂敲響生活圈,叮叮咚咚變年輕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加上才藝班的廣告總是營造大人帶著小孩學樂器的幸福畫面,帶給我們「學琴」等於「兒童」的刻板印象。然而,對藝文的愛好應該是不分年齡的,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活力班」提供了長者更多的選擇,就算不懂得看譜、也沒有音樂基礎,一樣可以在擊樂的世界中悠遊自在。
-
檳城
全新藝文園區COEX發揮共用共融精神
集工作室、圖書館、放映與表演場地於一身的Community Experiment(簡寫為COEX)是檳城最新的藝文園區,創辦人梅志雄本著共用與共融的精神,重新改造1個廢置多年的鐵廠舊址,除了作為其建築事務所之用,還騰出其他空間來讓藝文愛好者交流。自今年9月9日啟動以來,不斷有活動登場,從「活聲聲音樂節」、「島讀雜誌展」、「共思社流動圖書館」、「療癒藝術節」、本地私房菜到茶藝分享會等等輪番登場。期間還放映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迷航》,並邀請來自香港的導演李哲昕與觀眾映後交流。 這裡除了有如貨倉般寬敞的室內建築,還附設放映與閱讀空間,所有座席、長桌和書櫥都由松木打造,和室外的草坪形成大自然的人文景觀。目前入駐的咖啡廳、漢堡專賣店已經開始營業,檳城唯一的社區報《城視報》亦在此設立工作室,以姐弟共騎壁畫成名的立陶宛畫家Ernest Zacharevic也把自己的畫室搬來這裡,讓藝文氛圍更加濃厚。未來兩個月將有《城視報》策劃的書展和系列講座、佛教青年音樂會、本地音樂人「大費周張」的演唱會等,充分開發這個園區的各種潛能。 難得的是,COEX和檳城著名的藝文據點Hin Bus Depot為鄰,彼此互通,在策劃節目上互相照應,為檳城喬治市提供一個完善的活動場地。創辦人梅志雄本身是馬來西亞十大建築師,由他規劃的這個藝文園區走的是各種CO(合作)和EX(實驗)的路線,只要是和藝文有關,各種提案都可以考慮,開放式的管理方針,將會讓COEX的未來充滿各種可能性。
-
普吉島
普吉島「九皇齋節」疫後盛大舉辦
一年一度的「九皇齋節」固定在每年的農曆初一到初九登場,今年落在西曆的9月26日到10月4日,這場為期9天的慶典最早是從中國閩南地區流傳到東南亞,後來慢慢成為東南亞華人圈的盛事。 而泰國規模最盛大、也最出名的九皇齋節慶祝活動,則非普吉島莫屬,九皇齋節在普吉島的歷史已經近200年,今年是自2019年底爆發COVID-19疫情後,普吉島九皇齋節舉辦規模最盛大的一次,悶了2年的普吉島人盛情參與,每天由不同的宮廟輪流舉辦活動,各宮廟的乩童會穿上仙人的服裝遊行或是替信眾舉辦改運祈福儀式,彷彿一場大型的嘉年華,延續著百年來閩南華人的傳統宗教文化。 普吉島九皇齋節最出名的儀式是遊行隊伍中的乩童會在臉上穿過尖銳物品,因為他們相信這是神明附體展現神威的一種方式,這樣的畫面吸引不少觀光客和媒體拍照,成為普吉島九皇齋節最出名的場景。此外,信徒們會自發性地穿上白衣白褲,在這9天內到宮廟參拜或繞街遊行,是普吉島在此節慶期間獨特有趣的風景。
-
上海
演出市場年度報告指出女性為消費大戶
近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了《2021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對疫情影響下的表演藝術市場發展和業績表現做了數據統計和分析,以演藝行業主要票務系統和劇場上報數據,對包括話劇、音樂劇、兒童劇、戲曲、舞蹈、音樂會、相聲、脫口秀等藝術門類市場進行分類盤點,並對2022年及其後趨勢提出新的預測和研判。 報告顯示,上海仍是中國最大演出票倉,全國市場排序前10名依次為滬、京、蘇、川、渝、浙、津、粵、陝、豫,這10區占據了全國65%的演出市場。全國1年的票房為140億人民幣,僅相當於美國百老匯1年的票房18.29億美元,整個演出市場稱不上繁榮。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的演出市場消費主力是18歲至39歲世代,在購票群體中占76%;而其中女性數量明顯高於男性,占比為66%。據近3年數據監測顯示,95後、00後消費者和女性消費者占比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從演出門類來看,話劇最受歡迎,票房和場次分別占劇場類演出的30%和14%。其中賴聲川的《如夢之夢》在2021年話劇平均單場票房前10榜單、年度票房、場次綜合前10榜單中均名列榜首。此外,音樂劇在上海、北京、江蘇等地市場占比和票房收入中也接連超越其他傳統劇種,成為最有潛力發展的舞台藝術。特別是音樂劇女性愛好者呈現出的反覆「打卡看戲」的社交觀演模式,在同齣戲觀眾重複觀演率中,亦高居各類演出之首。這顯示了隨著經濟獨立和文化修養的顯著提高,具高學歷和欣賞力的知識女性圈層已逐步形成擴大,正日益成為演出市場消費大戶。 報告亦預期年末的劇場演出將迎來一批高質量的原創舞台作品,熱度居高不下的「沉浸式文旅+戲劇演藝」將受到更多投資者關注。
-
北京
「當代戲曲小劇場藝術節」實驗初衷不再?
疫情反覆,各地又陸續傳出取消演出的通知,表演藝術的困境看似仍未完全解除。這種困難,民間團體要比國有院團的感受更刻骨,時勢如此,修行只能看個人。孟京輝的蜂巢劇場10月和11月仍推出黃湘麗的獨角戲《狐狸天使》和《你好,忧愁》,從2013年的《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開始到現在,黃湘麗等於獨角戲,是北京戲劇圈唯一的獨特存在,而獨角戲在目前情勢下也算低調。蓬蒿劇場仍只能低調,但未停下腳步,以張曉風劇本《和氏璧》在10月中旬進行精緻的讀劇演出,從排練到演出花了40天,並不比正式演出輕鬆,或許讀劇是蓬蒿適應困境的一種方式。 相對高調的是繁星戲劇村第9屆「當代戲曲小劇場藝術節」,宣告將在年末前的兩個月裡演出,戲曲與小劇場的結合在北京天時、地利、人和,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贊助,能夠持續存在是好事。只是今年宣傳重點令人憂心初衷不再,11種劇種參演,演出單位清一色是各地公有劇團,千篇一律的經典劇目題材,唯一不同的只是「小劇場版」,讓人明顯看到公部門的主導力量。傳統戲曲一直受到各地方政府的保護與資助,但以保存傳統為意識形態,並不符「當代戲曲小劇場藝術節」宗旨。戲曲與小劇場結合的重點應該是傳統戲曲融入小劇場實驗本質的程度,優勢互融,劣勢互補,不怕實驗更無懼顛覆,只求因中西方戲劇理念與製作方式的碰撞而產生不同的表達方式;也或許,傳統戲曲只作為一種靈感來源,一種文化元素,來豐富現代劇劇的內涵與形式。這兩種方式都是對傳統戲曲在當下最有效的推廣,如果公部門只看到多劇種了無新意地擠在小劇場裡拼演的業績,那這個藝術節的應存應廢就很清楚了。
-
少年往事
生命中的每一個時段,都有她的歌
應林懷民之邀,歌手蔡琴將在今年12月上雲門劇場演唱。與大型演唱會相比,500個座位與觀眾更為親密。為此,蔡琴從去年底就開始準備、決定曲目,親自場勘,鉅細靡遺了解舞台聲響。到今年,距離演唱會還有9個月,她已經在家裡穿起禮服、高跟鞋,拿著麥克風,一次次地練唱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歌曲。如此的完美,林懷民卻要她去掉炫麗燈光、去掉華麗換裝,用「減法」,呈現一個純粹的蔡琴。 確實,蔡琴的歌曲,陪伴我們度過每個生命的階段。我們自以為她是老友,但那卻是個假象。正如我將錄音筆推向她時,她調皮地留下了話:「哈囉!哈囉(音更低)!你認識我嗎?我不認識你」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自己的老年自己設計,你準備好了嗎?
許多人都知道,再不到3年,台灣就將成為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但光知道這個數據是不夠的,如果你看到高齡人口變多,就認為這代表照顧負擔大、醫療需求高,那你只看到一半而已。 醫療和公衛的進步讓人類的平均餘命變長,台灣高齡權威陳亮恭醫師曾說:台灣光是短短70年,平均餘命就增加30歲,邁入人類有史以來首見的集體高齡化。而人類平均餘命的快速增加,打破了既有系統和架構的藩籬,使得許多設計顯得過時,例如退休制度;新科技的出現與應用,一方面突顯了原始設計的問題,但也揭露了很多設計當時想都沒想過的全新可能,讓變老這件事情變得十分有趣。 優化健康年限,在每個年紀都好好生活 談超高齡社會,不能只偏重老人變多的事實,而應該用人口結構轉變的整體思維來思考。今天出生在歐美等國家的孩童,幾乎都可以活到100 歲,百歲世代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一個世代。 史丹福長壽中心主任卡斯坦森(Laura Carstensen)是此一領域的知名專家。她說,高齡社會的來臨,帶來了許多全新的機會,她也強調關於老年的學習不是年過半百以後的功課,反而要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思考設計。這就像打靶一樣,想要最後命中靶心,一定是前端的校準最重要,一點點微調就影響深遠,反之,等到子彈射出後才想要改變彈道,通常是花了很大的力氣也只是徒勞而已。 即將邁入第10年的史丹福設計競賽(design challenge),今年的題目是「Optimizing Health Span: Living Well at Every Age」。優化健康人生的年限,有兩個關鍵字:「好好生活」(living well)和「每個年紀」(every age),而不僅僅是「活著」和「老年」。卡斯坦森表示:「我們舉辦設計競賽,把變老這件看似複雜、負面、困難的事情,變成一件年輕人可以努力去做的事情。我們邀請全球青年學子透過自己的創意和雙手,嘗試去解構和理解關於長壽人生的各項挑戰。我們並不要他們提出完美的答案,因為關於老年所有的做法都還是work in progress但我們相信,競賽的目的會開啟想像、展開對話,促進更多元的討論,然後我們可以在創新、執行、討論、修正這樣的迴圈中,持續前進。」
-
特別企畫 Feature 蔡宛凌X劉龍溪
戀愛般的世代對話,從「有約」到共融與共創
兩廳院於2022年推出一系列以藝術為橋梁、促進青銀交流的工作坊,包含《聲音旅人我的未來不是夢》聲音工作坊、《陪伴者的戲劇百寶箱》戲劇工作坊、《和你跳一支雙人舞》舞蹈工作坊、《跨世代記憶》書寫工作坊,以及與台大創新設計學院陳懷萱教授合作的「青銀有約」表演藝術欣賞與討論,以豐富的師資與課程面向,邀請台灣青銀世代在藝文中找到彼此溝通與了解的契機。
-
特別企畫 Feature 廖尹君X高麗雀
藝、醫攜手,共生共好
提到治療,很容易與病痛、藥物與冰冷的醫療器材相互聯想。近年來,治療涵蓋藝術類群,如音樂治療,運用音樂為媒介,協助高齡長者在音樂無形的傳遞之下,與治療師有目標性地互動,進而協助長者提高生活品質。本文邀請音樂治療師廖尹君與關渡醫院護理部主任高麗雀來談談藝術與醫療如何攜手共生共好,打造銀齡友善環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蔡櫻茹X旺伯
探尋生命的歷史,用陪伴搭建一個家
活化歷史(History Alive),為紐約Elders Share the Arts(ESTA)機構前執行長Susan Perlstein開創的藝術方案,2005年起果陀劇場與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共同主辦。其中,專案總監蔡櫻茹與參與者旺伯都是從專案前期及初始就已加入的成員。
-
香港
疫情數字雖緩和 但開演依然困難
香港感染疫情數字近月轉為緩和,防疫措施亦有所放寬,劇場和藝術活動又再活躍起來,很多演出都因受第五波疫情的閉館影響而延後開演,如由黃子華與潘燦良主演的莊梅岩新作《最後禮物》,當時在1月首演前一天取消演出,而延期至7月的50場最後全部順利進行。 不過有更多演期長,而且讓觀眾等了又等的演出,就不一定這樣幸運了。香港話劇團及西九自由空間聯合主辦及製作的音樂劇《大狀王》,創作歷時3年,加上2019年預演吸收觀眾意見,成為本地原創音樂劇一次寶貴的創作旅程。無奈受疫情影響,正式演出先後兩度取消,終於今年9月在戲曲中心開演,但頭3場「鑑於有演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又告取消。劇團調動了一些候補演員後,演出終於順利進行,觀眾的回響也相當熱烈,之後亦迅速加開了3場演出以補償向隅者,但病毒一來就難以力挽,因為又有演員確診,這次就難以透過調整讓演出順利進行,終於劇團得全數取消剩下的場次。 這樣的打擊,讓劇團行政和表演者都身心疲累。另一齣「中英劇團」原創劇、取材自台灣一宗無差別殺人事件的《辯護人》,首演後第2週也因有演員確診而被逼取消;長演音樂劇《我的青春日誌》、「三角關係」的重演戲碼《二人餐》和「香港舞蹈團」的《儷人行》(元朗場次),亦因同樣情況難以順利開演。本地製作資源有限,安排後備演員並非容易,看來疫情下作品要順利演出,還必須多方祈福。
-
新加坡
中型劇院「新電信水濱劇院」建成啟用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的新劇院「新電信水濱劇院」原本預計在2021年建成啟用,藝術工作者們引頸翹望,今年終於盼到了劇院的落成。 新劇院於10月13日正式開幕,是新加坡第一個多形式的中型劇院。4層樓的劇院空間可以容納700名觀眾,觀眾席的配置也可靈活改成容納400至600位觀眾。新加坡目前雖有兩所中型劇場,但演出場地供不應求,因此「水濱劇院」的建成,正好可以改善演出場地不足的情況。 早在1979年,時任副總理的王鼎昌先生(也是後來的新加坡首位民選總統)建議設立文化藝術中心,但直到2002年,濱海藝術中心才建成啟用。在1994年,由於工程浩大,資金昂貴,當局宣布濱海藝術中心必須分兩個階段進行,於是先建了大型音樂廳與劇院,以及小型的吟誦工作室與劇院工作室。當時,作為第二階段工程計畫的中型劇院,只好被無限期擱置。如今,水濱劇院在濱海藝術中心20周年慶開幕,這項歷時40餘年的藝術願景,終於落實了。 在開放給一般觀眾之前,水濱劇院於9月7日組織了一場特別演出,邀請特別嘉賓們前來先睹為快他們便是參與修建的建築工人、保安、清潔人員、技術團隊人員等。在10月至12月期間,水濱劇院為大眾呈現5部委約作品,包括郭瑞文和「人.舞團」的舞作《無限的接近》、鋼琴家陳靈的《龍女不哭》、戲劇人張子健對《摩訶婆羅多》重新構想呈現的《分離的王國》,以及音樂製作人沙富安打造的視聽體驗作品《RATA: new grounds, new sounds》。
-
東京
日本經濟產業省指出「藝術是產業競爭力的源泉」
因應近年藝術領域受到注目,2022年6月起,日本經濟產業省為推動創意產業的投資及擴大需求,設立了「藝術與經濟社會關聯的研究會創意產業的新發展」,並於近期公開前兩次研究內容的大綱,強調藝術是未來建構新的高端品牌概念的重要元素,更對影響企業價值的品牌形象提升有著顯著意義。 研究會預計進行4次,主題分別為「藝術與企業、產業」、「藝術與地區、公共」、「藝術與流通、消費」與「藝術與科技」。經濟產業省認為,伴隨著經濟社會的成熟化、全球化、數位化與價值觀多樣化的影響,各國已經正式進入一個難以僅憑成本和功能就做出差異化的時代。而無法被機械或人工智慧所取代的藝術與設計等文化內容,將日漸成為各個國家與地區在固有文化上創造價值的主軸。 2021年,日本的藝術市場規模約為2,363億日圓,約占全球4%。日本在藝術市場的規模,或每人平均文化GDP都是已開發國家中的最低標,也反映出長久以來現實經濟社會與文化藝術疏離的問題。此外,依照野村綜合研究所指出,日本國內統計的601種職業中,在10至20年後會有將近49%被機器人或AI取代,因此如何讓創造性成分高的勞動人口增加,成為目前的重要課題。在首次研究會中,經濟產業省直指「藝術是產業競爭力的源泉」,增加新的附加價值與差別化,是決定未來日本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尤其在疫情後,相較於先進國家對於藝術的投資,文化預算僅占整體預算0.11%的日本,更需加速連結產業與藝術,塑造文化專業人才得以被善用的職場環境,以達到經濟與藝術永續的循環。
-
首爾
「HAEPAARY」為韓國傳統音樂打開多元新貌
韓國樂壇自 2017 年起吹起一股傳統音樂復興,跟隨時代再進化的風潮,過去5年間,引領這股熱潮的樂團「Ssing Ssing」自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Tiny Desk Concert」節目中嶄露頭角後,「Jambinai」、「ADG7」等融合傳統與現代、自發展出獨特風格的音樂團體,也陸續在該節目亮相,進而受到全世界矚目,並登上平昌冬季奧運閉幕式、WOMAD 世界音樂節等國際級舞台。而在近期,傳統翻新的風潮持續,同時也走向更深層的挖掘、省思與內化,其中由 HYEWON(聲音製作人╱器樂演奏)和 MINHEE(主唱╱執行製作人) 所組成的「HAEPAARY」,可說是當前在韓國傳統及當代音樂場景中最活躍的組合。 「HAEPAARY」的兩名成員皆為韓國傳統音樂科班出身,骨子裡卻充滿打破性別疆界、世俗規約、禮教束縛的挑戰精神,並將思維貫徹於音樂創作當中。「HAEPAARY」 以融合傳統聲樂及當代聲響美學的技法詮釋朝鮮時代宮廷儀式音樂《宗廟祭禮樂》(종묘제례악)的旋律和唱詞,以及韓國傳統聲樂曲中限定由男性演唱的《男唱歌曲》(남창가곡),在曲式嚴謹的儒教音樂中融入 Rave 和 Trance 等電子音樂元素,兼具深度、新鮮感和反思空間的創作及舞台呈現,在國內外皆獲得樂評人及音樂獎項的正面評價。「HAEPAARY」為樂壇帶來的不僅是聽覺的刺激,更具有體現當代社會多元價值的時代意義。
-
特別企畫 Feature
來場成熟的冒險!
你害怕年老嗎?其實「老」不在遙遠的未來,就在咫尺。面對不只席捲台灣,也沖向全球的「老人潮」,美國知名精神科醫師暨老人學專家Gene D. Cohen率先提出「創齡」概念,指出腦科學研究證明高齡者透過參與社會、藝術的「創意老化」(creative aging),依舊能讓高齡者化身「潮」老人,開展第三人生。 本期封面故事是一場不輸給恐懼的生命冒險。從7名前輩的生命經驗出發,看他們如何成熟面對此生唯一一次的60歲、70歲、80歲的藝術旅程;接著在國內外青銀共創的藝術練習中,聽聽執行的青年藝術工作者與參與長輩們的心內話,看藝術如何拓展他們不受限的精神年齡,在0歲到100歲都可以一起玩的創齡練習中,一起玩出精采火花。願生命行至蠻荒,我們都能如本期插畫家房瑞儀所繪,在藝術精靈相伴中,盛開自己獨一無二如「沙漠五點花」(Desert five-spot)的美麗姿態。
-
特別企畫 Feature 69歲,實業家與演員
陳何家:欣欣向榮、一氣貫通的藝術人生
跟著欣欣天然氣的陳何家董事長走上公司8樓的排練場,今年已達古稀之年的「陳董」一邊爬著樓梯,一邊不忘交代身邊秘書關於排練場的整理與時程安排,接著「欣欣向榮」4個金色大字出現在眼前。 音樂劇《四月望雨》15年前在這個排練場誕生,今年也剛結束一輪演出,排練場旋即回歸公司的會議使用,地上還是可見排練殘留的膠帶痕跡,儘管大部分已經殘脱需要重新布局,但哪裡是道具桌椅,哪裡是布景樓梯,陳董隨手一指,舞台就在他眼前出現。 「有人説我這裡是台灣音樂劇的孕育地,那是戲稱,我們前面還是有太多前人。」陳董聲線謙遜,與舞台上大聲放歌的角色相比,音量有著明顯差異但字字清晰,而排過的戲從神情中一幕幕閃現,故事到了嘴邊總是不免分享。攝影師捕捉著各種神情,陳董也自在大笑「沒關係,你就是我的導演,你來給我指令。」 唱歌當運動,表演功課都藏在生活中 要聊音樂劇得要從合唱團開始,一開始踏入合唱是家族的機緣,父親陳根塗的突然離世,家人決定用音樂會來緬懷。「因為陳家人都喜歡唱歌,我們一家16個人就能自組一團。」沒想到唱著唱著就在公司立了欣欣合唱團,下班後在公司的頂樓練唱,從民國89年一路到今年,還初次跟著台北室內合唱團登上了國家音樂廳。 「我們團員都是員工,退休員工或眷屬,平時我們自己聊天都說唱歌是不錯的運動,對身心健康很有幫助,到今年第一次站上音樂廳的舞台,大家也都很興奮。」一提到舞台與表演,陳董便會從椅子上豎起腰身,講得起勁。 「當年要整這個排練場,公司裡頭的人一頭霧水,問說為什麼地板鋪這個黑黑的,很不好看,他們不是劇場人當然不知道黑膠地板的用處。直到後來他們來看了演出,都改口説這排練場很好耶!」接著《隔壁親家》、《渭水春風》、《少年台灣》、《何日君再來》等戲都在這個特殊的排練場一點點築構完成,表演也成了陳董事長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插曲。 關於自己參演音樂劇的契機,陳董顯然已經講過這個故事多次,卻仍活靈活現地重新演繹起當時的情節,導演與總監看中了董事長儀態的渾然天成,故事裡需要的角色不只是會日文、更是個要有日式風範的長者,當了一輩子董事長的陳董只在排練場叼著雪茄、走了兩步路,就被團隊拍板定案。 「看來是走路的樣子就決定了一切,導演說上哪找都不會
-
特別企畫 Feature 75歲,爵士鼓手
楊寶秀:不老搖滾魂,用鼓棒直球對決生命挑戰
近日WAKAMOTO若元錠的一幀廣告中出現了以往少見的搖滾女子身影,坐在鼓組裡的是75歲的楊寶秀,雙手握著鼓棒,黑上衣搭配墨綠色麂皮背心與金屬項鍊,燦爛的笑容讓她看來只有50來歲,實際見到本人後,雖然少了梳化及燈光加持,頭髮也斑白了些,但一開口說起話來,既聽不出被病痛蹂躪過的苦澀,也沒有社畜人生的力不從心,尤其她言談間的爽朗笑聲,總讓人抓不準眼前這人的年紀。 楊寶秀在50多歲時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在友人建議下到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複診後,又發現腫瘤已擴散至腋下淋巴,遭受了雙重打擊的她,只坦然覺得自己「中獎了」。 上世紀90年代標靶藥物還未面世,與惡性腫瘤的戰鬥是慘烈的直球對決,傷敵一萬也得自損八千,手術、電燒、化學治療等手段花掉了楊寶秀將近一年的時間,也把她從原本為了生計奔波的日常中抽離出來,就在兩兩化療之間的復原期,有個念頭悄悄冒了出來:不然我去學打爵士鼓好了。 走過病痛,重拾年輕搖滾夢 鼓手的帥氣身影早在少女時期的楊寶秀心裡萌出芽來,她在1950、60年代的繁華台北長大,在那個美軍協防台灣的年代,常有許多傳奇樂團來台演出,與西洋流行音樂之間也只隔著一台收音機,在楊寶秀的想像中,如同職場中總是由大Boss坐鎮在辦公室最後方,樂團中最厲害的角色不是站在舞台前沿、眾所矚目的歌星,而是坐鎮在舞台最後方的鼓手。 即便是2022年的今日,打鼓依然被普遍認定為年輕人做的事,20多年前的楊寶秀雖然知道自己想學爵士鼓,但不知道上哪兒找老師,只好一個人騎著摩托車到各音樂教室詢問,甚至拜訪了當時起步沒幾年的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未果,或者應該說沒人知道像她這樣的「熟齡」學生該怎麼教,就在失望之際,朱打教室櫃台向她介紹了一位擊樂科班出身的年輕老師雙子二重奏的哥哥簡任廷。 楊寶秀從基本功學起,陸陸續續跟簡任廷上了幾個月的課,只不過化療一結束,她得回到職場,繼續原本的生活,打鼓這件事就這麼被放在一邊,直到10多年後的一個舞台夢,讓她燃起重拾鼓棒的念頭。 靠耳朵背譜,登上小巨蛋演出 2017年楊寶秀認識了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為了能夠登上小巨蛋舞台演出,她絞盡腦汁想著要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