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表演指導
王安琪書櫃裡的秘密
01《電影表演:導演必修課》 茱迪絲.衛斯頓╱著,何平、何和╱譯,書林,2012 還在念研究所時便認識這本書,從第一章「結果式指導」開始醍醐猛灌頂。導演與演員的溝通常常陷入你的悲傷不是我的痛苦、你的甜蜜不是我的醉心的猜謎遊戲,但戲是「能被演出的動作(動詞)」而不是「做出某種效果(形容詞)」,書中提供了快速修正的解法,其他章節更針對劇本分析、選角等面向,帶我以導演角度認識演員工作。表導組皆推薦服用,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02《快思慢想》 丹尼爾.康納曼╱著,洪蘭╱譯,天下文化,2018新版 相較於以文學形式閱覽人生百態,我有時更喜歡認識關於人的科學。此書以心理學中直覺的系統一、與費力的系統二為主角,每個小章節以實驗說明這兩個系統如何串起我們日常行為與心智。創作仰賴善變的感覺難逃枯竭,偶爾跳出來看看表演中的我是如何調配系統一與系統二比較有趣;又或者了解人們系統一的運作後,重要場合的服裝顏色、粉專上的廣告文等,忽然又有了新靈感呢。 03《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茱莉亞.卡麥隆╱著,鍾清瑜╱譯,橡樹林,2018 作者擁有小說家、作曲家、編劇等多重身分,提供兩項關於創造力的重要工具:晨間隨筆和藝術之約。其中晨間隨筆是我的最愛,聽起來很愜意浪漫?一點也不,請把理性與社會化放一邊,想要看到新篇章的曙光,得從紙上自怨自艾、幼稚、憤怒、乏味、愚蠢這些成年廢物終於心手合一開始。「你怎麼知道自己的創造力無從發揮?嫉妒是最好的線索。你痛恨哪些藝術家嗎?」夠一針見血吧?下筆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
大甜書櫃裡的秘密
01《遺憾先生遺憾的包裹掉進了遺憾的海》 黎煥雄/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2014 我常笑稱這本書是專門用來治療我的失眠的,並非文字枯燥乏味,而是翻開這本厚達7公分的「包裹」,就柔軟墜落在作者以自身真實、記錄混雜虛構所搭建的夢海裡,彷彿我所處的現實才是海中的倒影。與作者因為劇場而相識,書中除了包裹著我和他悠悠歲月的短暫交疊,我更竊喜於窺探他從未提及的那些秘密,這不僅僅只是一本劇場文字作品集。
-
特別企畫 Feature 鋼琴家
王佩瑤書櫃裡的秘密
01 《Every Good Boy Does Fine》 Jeremy Denk/著,Random House Audio,2022 還記得第一次在Marlboro Music Festival 聽到Jeremy Denk 演奏。每顆音,每個休止符都充滿了想法與說服力。一天雨後,我問他:「音樂這麼的主觀,如何才能保有自己的聲音?」他靦腆地回答:「音樂家看到的宇宙是與眾不同的,既瘋狂又美妙,所以我都把看到的寫下來!」這本自傳是一位傑出音樂家的拜師之路;並藉由他靈動細膩的文字一窺瘋狂宇宙的樣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
余品潔書櫃裡的秘密
01《柏青哥》 李珉貞/著,蘇雅薇/譯,蓋亞,2019 看到喜歡的長篇小說,會避免去看影視改編,因為我愛的人物需留在我的想像裡。閱讀之後總啟發我去想,演員怎麼將表演塑造的「有空間」與「無答案」,有無之間是我跟觀眾的一趟追尋。《柏青哥》講述一個朝鮮家庭將近80年的飄蕩,很多不幸讀來舌頭很澀又很幸福,書寫力道不拖泥帶水,一個場景或一個十年,該關門了就一句話關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字工作者
吳家恆書櫃裡的秘密
01 《The Symphony》 Michael Steinberg╱著,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這是一本舊書,這是一本厚書,作者Michael Steinberg選了近30位作曲家共約百首交響曲,按字母排列,介紹創作背景,分析樂曲內容。資料豐富,下筆深思熟慮。涵蓋了國內許多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可在音樂會前先行了解、或之後回味複習之用,總會有些收穫。 02 《暴風雨》 莎士比亞╱著,楊牧╱譯,洪範出版,1999 關於接觸外國文學,我接受錢鍾書的看法:要從那個語言的經典之作著手。很多經典都不容易消化,但是耳濡目染,會培養出好的審美品味。既然人人都說莎士比亞是文學大師,既然《暴風雨》是莎翁晚年成熟之作,既然楊牧是著名詩人、學者,把這本洪範出的《暴風雨》放在案頭,總不會錯。這本又是中英對照,時時翻閱,熟悉原著,也欣賞英文之妙、中文之美。 03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布克哈特╱著,花亦芬╱譯,聯經出版,2007 對文藝復興的認識,是涵養根基的打底,永遠不嫌多。選這本書的原則一如選《暴風雨》:名家,名作,名譯,料好實在,開卷有益。這本書雖厚,但是段落分明,隨意翻讀,也不覺得有壓力。而且,文藝復興是西方文化的重要階段,很多藝術發展都可上溯到這個時代。很多藝術工作者知道這是課本上的結論,但是只知皮毛,體會認識不深,布克哈特的名作,恰可補強這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評人、舞蹈構作、策展人
吳孟軒書櫃裡的秘密
01 《Choreographing Problems:Expressive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Dance and Performance》Bojana Cvejic,Palgrave MacMillan,2015 Cvejic是比利時的舞評人、舞蹈構作與表演學者。或許是因為彼此身分的相似,她的Choreographing Problems總能給我很多啟發,尤其是她如何將創作現場的經驗作為研究的起點,並能從編舞、表演與書寫的實務工作裡,提煉兼具哲學性與歷史意識的理論化思考,且總能在不慍不火的書寫風格裡,提出具顛覆性的論點。
-
首爾
舉國哀悼最高齡電視音樂大賽節目主持人辭世
剛入選金氏世界紀錄「最高齡電視音樂節目大賽主持人」的宋海(송해),6月初於自宅辭世,享年 95 歲。作為家喻戶曉、足跡踏遍全國各地的電視名人,高齡辭世雖為喜喪,全國國民不論老少仍深感不捨。 1927 年出生於北韓黃海道的宋海,在韓戰時期隻身來到釜山,1955 年加入樂劇團後,以歌手身分正式展開演藝生涯。1988 年起,宋海成為 KBS 電視台《全國歌唱大賽》(전국노래자랑)節目主持人,直至與世長辭之前,持續主持了 34年;該節目行遍全國各地,發掘了許多素人歌手,更曾遠赴北韓平壤及巴拉圭拍攝,與無數觀眾共度了歡樂與感動的時光,也成為許多韓國演藝人員的精神支柱,並獲得演藝藝術獎年度大獎文化勳章、百想藝術大獎功勞獎、韓國大眾文化藝術獎文化勳章等獎項肯定。 宋海精采又充滿波瀾的一生,曾被寫成書籍出版,並翻拍成電影及音樂劇。他在生前最後的心願,是希望回到故鄉北韓,登台主持節目,可惜夢想未能實現。宋海的葬禮以紀念對韓國喜劇有功的治喪儀式舉辦,出殯當天,隊伍行至 KBS 電台門前,由《全國歌唱大賽》專屬樂隊演奏節目主題曲,眾人在樂聲中向宋海道別。宋海被安葬於他的第二個家鄉,位於南韓大邱市的宋海公園。而在首爾市鐘路區,有1條以宋海為名的街道「宋海路」(송해길),自宋海辭世後,街道上布置了追思空間供民眾緬懷。
-
東京
東京都政府推出「東京文化戰略2030」
隨著2020東京奧運的落幕、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許多文化內容轉向以持續共生的社會環境與數位化發展。而在社會環境產生巨大改變的此刻,東京都推出「東京文化戰略2030以文化藝術躍動的城市東京為目標」計畫,於今年2月募集都民的建議,重組2030年度為止的文化政策重點,並於日前在網路上公開政策白皮書。 本次公開的白皮書主要包含4個策略方向與4個戰略。其中4個戰略為:一、打造一個讓任何人都能輕鬆接近文化藝術的環境,以實踐人們的身心幸福。二、透過文化藝術的力量,啟發人們發現感動與新的價值。三、強化文化藝術的樞紐機能,激發世界通用的創造力。四、建構一個永續的文化藝術經濟體系,讓藝術團體得以持續活動。 在各戰略下都設有相關的「推進計畫」,例如配合戰略二開設江戶博虛擬博物館(暫定),將收藏品的數位、3D檔案等畫作細節全數公開。在戰略四底下則有針對受到疫情巨大影響的藝術從業者,分階段提供適時的補助支援、建立即時可以回饋意見的交流平台、以優惠價格提供閒置場所作為創作空間等方案。 於6月28日至7月7日舉辦的「Creative Well-being Tokyo」也同樣作為推進計畫的一環,提供高齡、身心障礙、外國人、嬰幼兒等觀眾群實際鑑賞、創作與發表作品的機會。活動將透過提供展覽的解說與手語,完善戲劇與音樂演出的字幕及體感音響設備等方式,強調透過藝術來實現社會的包容性與多樣性。 這份自2019年起開始策劃,為期9年的政策白皮書,能否減緩東京都複雜的社會問題,也勢必將作為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任內重要的文化政策,受到大眾檢驗。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的讀書術
藝術家如何讀書?讀什麼書?這些書帶給他們創作上什麼啟發?編輯室精選7組古今中外的藝術大師,一窺他們的書單如何作為一盞盞路燈,點亮其創作與生命旅途。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工作者蔡柏璋的「讀」書術
在有聲書的聲音表演裡遇見每個人的獨特
幾年前有機會接觸到有聲書《鬼地方》(小說作者陳思宏)的錄製,自此開啟我對聲音演繹的另一種想像。原以為讀有聲書跟劇場裡「讀劇」沒什麼兩樣,應該不是件太難的差事,殊不知整個錄製過程算是折騰(磨練)了許久。最主要的幾個原因在於: 聲音錄製的媒介與聽眾之間的關係 舞台劇的聲音訓練過程中,常被老師們提醒:不要因為過於仰賴麥克風,就沒有了投射,如果聲音本身是虛的,喇叭再怎麼擴大聽起來還是弱的。當時並沒有特別意識到,麥克風是雙面刃,它會放大優點,同時也會放大缺點。而且每支麥克風呈現出來的音色,以及與聲音演員之間的化學作用都是不同的。因此,朗讀者如何建立與麥克風之間的關係,會是有聲書聲音表演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麥克風能夠放大你聲音裡面許多細緻的表現,即使只是輕輕的氣音,或者是呼吸聲,在只有聽覺的前提之下,都會有頗強烈的指涉性及戲劇效果。另一方面,麥克風也逼迫你去調整原本習慣的投射方式。簡單來說,如果用平常在舞台上習慣的投射方式錄製有聲書,結果可能會慘不忍睹,因為聽眾與聲音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極為親密的(尤其很多人都是帶著耳機聽),好似有人在你的耳朵旁說話一般。如何在這樣「親密的範圍」內,用適當的聲量,依舊呈現不同力道的起承轉合,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在舞台上我們常說,演員內心糾結到無以復加,如果觀眾沒有感覺,這個表演就是沒有效果。在沒有視覺的輔助前提下,我們更要把聲音本身視為一個身體的行動、一個舞蹈的流動。我自己戲稱有聲書必須要建立一種「聽感」,雖說這個聽感的審美和標準因人而異,諸多眉角仍仰賴表演者重新去思考和定義;舉凡有些破音字到底該念「正確」的,還是念大家習慣聽的(念ㄞˊ症還是ㄧㄢˊ症呢?),也是我們常常陷入糾結的地方。 聲音掌控度的高度要求 錄製《鬼地方》的過程中,我最常被錄音師提醒的一件事就是「口水音」。這種聲音往往是表演者自身多年累積的舊習慣,也是我在錄製有聲書之前從未察覺到的。口水音在純然聽覺的環境下會被突顯出來,就像是一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清脆響聲,雖說後製要修掉也不是不行,但出現太頻繁,還是會被要求避免。 其他例如送氣的爆破音及喉擦音(ㄆ、ㄊ、ㄎ、ㄏ)也是我的罩門之一。在舞台上,演員口
-
特別企畫 Feature 編劇與導演談讀劇
胡錦筵X洪千涵:讀出劇本裡的聲音
讀劇,雖是「讀」卻不只是「閱讀」,它一直是劇本創作到正式演出間的排練方式,也陸續發展成公開、或是售票的演出形式以相對簡單的劇場手法來呈現劇本,可能是正式演出前的嘗鮮、或試演,也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展演方法。而身為創作者的編劇與導演該如何看待讀劇?或是在讀劇演出之後怎麼繼續面對這個劇本?我們邀請到去年在臺北藝術節「北車寫作計畫」中發表《嗚嗚嗚OHOHOH》讀劇(影像版),然後即將於今年正式演出為《北棲》的編劇胡錦筵與導演洪千涵,聊聊他們眼中的讀劇。
-
紐約
林肯中心廣場化身紐約最大舞池
5月到8月,林肯中心廣場變成了紐約最大的戶外舞池,有個直徑10英呎、1,300磅重的吸睛迪斯可閃光球。這是新任藝術長唐柯(Shanta Thake)上任後第1個大節目《夏日我城》(Summer for the City)的核心,讓林肯中心所有戶外場地,都活化成有音樂、舞蹈、表演,讓紐約人可當觀眾也可當表演者的大舞台。 長達3個月的《夏日我城》邀請了上千名表演者,排出超過300個節目,分布在10個戶外場地和3個室內場地。以迪斯可球為中心的舞池是最亮眼的地標,林肯中心稱其為「綠洲」(Oasis),說明了主辦單位的期望:這會是個讓紐約人在酷暑中駐足停留的地方。不同的樂團或DJ在「綠洲」現場提供音樂,讓人跳舞,涵括舞曲、爵士、搖滾、拉丁、嘻哈、鄉村等,有的場次可讓闔家共舞,有的是戴了耳機的「無聲迪斯可」,據說能讓人緩解焦慮。 另一個別出心裁的設計是把地下車道改裝成Speakeasy,這原是1920年代禁酒令時期的地下非法酒家,酒客邊喝酒邊看爵士大樂團、脫衣舞等表演,現在變身為節目的一部分,也為林肯中心增添了鄉土味。其他演出還有歌唱、現代舞、印度舞、佛朗明哥、原民舞蹈、韓國鼓舞、古典樂、流行音樂、脫口秀、親子節目、說故事、同志節目、聽障節目、戶外電影、視覺藝術等。 《夏日我城》有很大一部分與過去的林肯中心戶外節、莫札特再現音樂節、Mid-Summer Swing雷同,唐柯表示目的就是要打破不同節目的疆界,希望為某一類型表演而來的人,也可能剛好看到其他表演就留下來。所有節目不是免費就是自由樂捐,鼓勵大眾的參與。她的使命就是要讓林肯中心親民化,現在就看後疫情的紐約人捧不捧場了。
-
倫敦
業界人士齊聚討論劇場如何永續
英國劇場人於6月6日齊聚國家劇院( National Theatre )舉行會議,討論劇場生態與環境發展的關係,及業界各部門對氣候變遷的調整與反應。 建築師兼劇作家狄龍 (Paddy Dillon )去年提出《劇院綠皮書》(Theatre Green Book)以指導劇場界如何實現永續發展,書中列舉劇院應遵守3個級別的環境標準,以減少製作和建築物運作時產生的碳排放。1年後,在上述文件發表的周年活動開幕式上,國家劇院藝術總監諾里斯(Rufus Norris)表示,劇場應加速對氣候變遷的應對:「在為舞台作品發展原創概念時,環境影響應成為其中的一部分,並更全面考慮創作過程所需資源與永續發展的關係。」環境非政府組織(environmental NGO)「茱莉自行車」(Julies Bicycle)的創辦人蒂克爾(Alison Tickell)表示氣候危機與社會正義密不可分,氣候正義運動推動者阿希庫(Simmone Ahiaku)更表示目前仍未有足夠的戲劇表演探討環境正義議題。 雪佛德劇院(Sheffield Theatres)藝術總監黑斯堤(Robert Hastie)與該劇院駐館設計師史東斯(Ben Stones)則展示了他們在新冠疫情中如何應對氣候變遷:舞台上的帆布結構 (canvas structure)必須靈活可應變不同的設計,且是可負擔的6500英鎊價格,不僅要能保護演員與觀眾免於染疫,也須具備藝術挑戰性;這個帆布結構提供了整季節目設計的基礎出發點,不僅為昂貴的音樂劇提供了舞台,也拯救了去年的聖誕節目。由此例出發,與會人士多同意「永續發展」不應是約束,而應是激發創造的推動力。 諾里斯承認要實現這些製作與環境保護共存的目標,意味著團隊需注入額外的精神與時間,因此他也宣布:此後在國家劇院的製作若與劇院配合探索並發展可行的永續發展方針,劇院將提供導演與設計額外的報酬,以促進雙方在環境議題上的合作。
-
少年往事
在夢中
林麗珍「成名」得很早。早於她被歐洲文化藝術電台ARTE選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8位編舞家(2002)之前;也早於她站在台灣電影新浪潮前緣,跟導演虞戡平、柯一正等合作拍電影,掀起MV歌舞風潮之前;更早於1970年代,在長安國中執教的5年間被封為「五冠王」,年年獲「全省國中現代舞」比賽首獎,並挾此聲勢在1978年的國父紀念館舉辦首次舞展「不要忘記你的雨傘」,兩場演出共5,200人滿座,為她贏得「台灣舞蹈界編舞奇才」美譽之前。 那是基隆的巷口傳說。林家有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孩,年年號召街頭巷尾孩子向她學舞,組「巷子劇團」導戲,讓同伴披著臭棉被,畫票售票、搭台演戲,「我有這個魅力,很誠懇,」她笑著加重語氣,「能讓大家相信:這件事情是真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編劇簡莉穎的閱讀術
鍛鍊自己的眼光,像讀一本書那樣閱讀角色的「世界」
這幾年我認真覺得市面上需要的不止是創作方法、編劇方法書,看那些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先讓英雄救貓咪》、《21天搞定你劇本》以及大量基礎三幕劇技術的教學,技術很重要,但我們技術永遠教不來的是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你為什麼會想到這個?」,而這樣的眼光是從大量的閱讀(各種各樣的閱讀)、互動,所有你經驗之事物所練就而成。比起技術方法,或許更需要的不是急著創作,而是學習如何鍛鍊自己眼光。 具有天份的人通常也都異常用功 平田織佐在《演劇入門》中,分享自己的取材方式,他寫一部劇,會閱讀30到50本相關書籍,另外看相關電影到底什麼才是「相關」書籍與電影?這部分與一直放在心中的創作目的有很微妙的感應,通常看到就知道了,當然也不排除看到其實沒有任何幫助的書,或這本書的目的是指引你看下一本有用的書如有需要,平田織佐也會去採訪,如此從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中萃取出的事件也只有一兩個,如此費心才能構成60段劇情及相對應的事件。平田織佐自述他如果看到太淺薄的劇作,往往都是作者只從一本書創作出一部劇,但比起小說、電影,劇作需要更多樣性的結構。 大江健三郎在《讀書人:讀書講義》的後記寫道:「從大學剛畢業那段時期開始,我便每三年選擇一位詩人、小說家或思想家,每天下午就持續閱讀其作品和有關他(她)的研究論著。這已經是將近50年的習慣了。」 小說《長崎》(曾獲得2010法蘭西學術院大獎)的作者艾力克.菲耶(Eric Faye)在朱嘉漢訪談中,熱情地提到了他的創作醞釀期是他最喜歡的時刻,他喜歡在動筆前、第一個句子前、故事產生前,搜集著資料,放在心中慢慢醞釀的階段,這種還不知道變成的什麼的階段很迷人,「有時候你甚至不知道是否有門,這方向有路,但一旦找到了,就是令人興奮的『通道』(passage)。」一個主題可以刺激他兩年,他極其享受大量閱讀的時光。 我舉上述的這些例子是想說明,具有天分的人通常也都異常用功,你還在寫一部戲只看一本書?或是什麼都不看不取才以為光靠貧乏的生活經驗與意識形態就可以?不要做夢了,夢裡什麼都有,趕快去蹲馬步練基本功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作曲家趙菁文的讀譜術
樂譜的創作、呈現與再創作
若說音樂是一種語言,那麼最初,音樂只能以口傳心授的方式流傳。但為了幫助傳遞,書寫必然是唯一的途徑。事實上,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已經發現了一些符號,證明了現代樂譜的前身。經過歷史的洪流,人類集體的貢獻使得今日的我們,能夠透過特定的符號,跨越時空與前人交流,閱讀他們當時縈繞內心的旋律音符。 演奏家對樂譜的解讀 「發展至今的五線譜,是一套近乎數學科學般高度精密又具有邏輯的記號!」作曲家趙菁文舉例,相較於舞蹈、戲劇領域所使用的舞譜、劇本等,即使能夠記錄,絕大多數也必須仰賴演出者或導演等人決定最後的走向。然而音樂記譜上一旦標示了音高、速度、力度、音質、小節等等,就清楚地告訴了演奏者該知道的訊息。因此沒有任何一種藝術能有這麼高的輔助力,它近乎百分之百註記在樂譜上了。 音樂創作並不像繪畫、雕刻藝術那般,創作完畢就等於作品完成,樂譜若沒有發表就沒有聲音,它需要被演奏家呈現、觀眾欣賞,才算真正完成。也因此演奏家如何解讀樂譜的符碼,就變得相當關鍵。趙菁文認為:「音樂的自我發揮詮釋空間必須要站在『理解樂譜』後才去做自我詮釋。」但她感慨,大多人讀譜只是讀在表面上,也就是樂譜「看起來」如何,導致錯誤詮釋。原因在於他們並沒有真正對樂譜的細節、時代背景及作曲家的意圖進行理解。 她舉例,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樂譜明確地標示著♩=50(四分音符為單位,拍子為每分鐘50下)的速度。但在網站上搜尋影片就可以發現,樂團跟舞團一起演出時通常比較精確,但只要樂團單獨演出,絕大多數是快很多的。趙菁文說:「演奏家常自認為這段規律重擊般的音樂是活潑熱情,然而它是詭譎、沉重、不那麼舒服的。」演奏家常以慣性來判斷,認為以往演奏過任何一種派別的樂曲,因此接下來的旋律性、點狀的音樂就如法炮製,然而「當演奏家以為的詮釋,改變了作曲家樂譜上記載的指示,就等於破壞作曲家的核心精神。任意更動內容,那就錯了!」趙菁文說。 如此一來,也許演奏家會質疑:「那麼我們表演的空間在哪裡?」殊不知,站在舞台上所還原的聲響、表情、觸鍵、音色都是演奏家的詮釋,沒有人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譜教師曾瑞媛的讀譜術
以「舞譜」記錄、體驗、探索、創造身體動作
如果說現當代舞蹈在表演藝術中相較小眾,那麼,在現代舞蹈發展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舞譜」,可能是小眾中的小眾了。不若樂譜的隨手可得,網路下載、圖書館借閱、或是鄰居家正在學鋼琴的孩子可能就有一份貝多芬的《給愛麗絲》琴譜。上哪找舞譜?首先已經是個問題了。如何讀舞譜?更不是國民義務教育中的一環還記得國小音樂課學吹長笛,至少就得先學會識別簡單的樂譜吧?單從這兩點,舞譜的低普及度顯而易見。 不過,低普及度無法與舞譜的存在價值與應用潛能劃上等號,只是讓舞譜總是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透過專訪獲拉邦舞譜重建者認證的舞譜教師曾瑞媛,我們試著稍稍揭開舞譜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舞譜? 曾瑞媛提到:「舞譜,即是一種動作的記錄」。若從這個角度來看,舞蹈史上已定義石器時代畫有牽手舞蹈小人的紋彩陶盆、石窟上的壁畫磚,即可視為是一種沒有文字時代下,以圖像記錄舞蹈的方式。而現今西班牙巴賽隆納市政廳,也珍藏著一份記錄著14世紀軍隊操練過程的圖譜,把當時軍隊行徑動作與路線皆清楚記錄下來,此亦可視為一種動作的譜。 不過,在現當代舞蹈領域若提到舞譜,所指向的大多是現代舞蹈史上赫赫有名的舞蹈理論家拉邦(Rudolf von Laban)所創立的拉邦舞譜(Labanotation)。20世紀初,無論在美國或德國,正是現代舞蓄勢待發之際。為使現代舞與文學、繪畫、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齊名,舞蹈經典同樣可供後世流傳、珍藏與重建,拉邦於是發展了這套舞蹈的記譜方法,以及支持這套記譜法後面的動作理論系統。
-
曼谷
「諾拉舞」列「非遺項目」為傳統延續生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21年12月宣布將泰國南部的傳統舞蹈「諾拉舞」(Nora Dance)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繼2018年的箜劇(Khon Dance)及2019年的泰式按摩後,泰國第3項被列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文化。 諾拉舞源自泰國南部,史料記載已有約500年歷史,故事源於1位王子試圖拯救半人半鳥的瑪諾拉(Manora),這套舞蹈因此被稱為諾拉舞,內容包含舞蹈、戲劇及演唱等多項表演藝術。傳統的諾拉舞者表演時會戴上裝飾華麗的皇冠,肩批五彩帔巾,腰間綁著如翅膀和鳥尾般的裝飾,指尖貼上長長的假指甲,伴隨著由鼓聲、鑼聲、鈸聲及木製響板結合而成的音樂,舞者跳舞時就如同鳥類在舞動展翅。 這項文化悠久的舞蹈表演近年來面臨斷層危機,一方面是找不到年輕人願意承接這項傳統,老一輩的舞者或是負責樂器演奏的樂師都逐漸凋零,此外,也愈來愈少舞者能理解諾拉舞中的馬來語。不過在聯合國宣布諾拉舞為世界文化遺產後,這項舞蹈近來在泰國引起不少關注和討論,泰國南部多個府因此舉辦大型的諾拉舞演出,媒體也熱烈討論要如何讓這項傳統繼續發揚光大。 事實上,在泰國南部仍有許多寺廟或學校教導年輕人學習諾拉舞,為讓更多人理解其文化內涵,有些舞團會將影片放上抖音、臉書或YouTube等平台;有的舞團則是加入有趣的故事情節,或是結合說唱表演,搭配通俗音樂,讓年輕舞者有較高的意願加入學習行列,也提高觀眾入場觀賞的興趣。 除了要讓諾拉舞深耕社區,不少舞團還加入新的元素,例如由知名舞者Nora Khailiam帶領的舞團就在表演中加入諾拉舞和現代舞結合的橋段,讓諾拉舞更有躍上國際舞台的實力。
-
新加坡
「跨界」掀起疫後藝術大潮
新加坡疫情暫緩,「新加坡國際藝術節」也華麗歸來,今年新任總監Natalie Hennedige以「表演的解剖學儀式」為藝術節的主題,探討表演的儀式感。 今年藝術節強調跨表演媒介、跨藝術領域的創作,在跨界合作中進行融合、碰撞與創新的藝術實驗。例如《Ceremonial Enactments》是由MAX.TAN(服裝設計時尚表演)、Nadi Singapura(馬來打擊樂隊)和Bhaskars Arts Academy(傳統印度舞蹈)綜合而成的演出;《project SALOME》由導演王景生重新解構王爾德的名劇,並以社交媒體、紀錄片形式,探索女性與權力的課題。回想2020年藝術節被迫取消、2021年部分演出臨時被取消的窘境,今年藝術節的盛況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新加坡藝術家也有機會進行跨國合作。由市區重建局主辦、星展銀行呈獻的「照亮新加坡」(i Light Singapore),以「火花之光」的主題圍繞環保課題,由來自14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參與;其中《塑料鯨魚》、互動投影裝置《單獨一起》等作品,則是由新加坡和其他國家的藝術家聯手創作的作品。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華彩」,今年主題乾脆就圍繞著「跨界」,呈現14部數碼和現場演出:有融合華族舞和印度舞元素的《化蝶》、以講座音樂會的形式重塑傳統的《承古揚新》兩年的封鎖和隔離,讓藝術界「報復性」似地以「跨界」進行藝術實驗,在連結中探索人性,甚是可貴。
-
檳城
喬治市藝術節7月實體重返
過去兩年因疫情轉為線上活動的「喬治市藝術節」(George Town Festival)終於在今年7月重返實體活動。作為慶祝檳城喬治市入選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慶典,今年共有25項涵蓋戲劇、舞蹈、音樂、視覺藝術、電影、展覽的節目,從7月9日至24日與民眾分享。回歸實體的藝術節以本地表演團體為主,剛從德國演出歸來的「人人人鼓劇場」將以《浪(lang x 4)x Lepak》帶出疫情期間的創作,結合擊鼓與民間樂器和演唱的形式拉開序幕,Noise Performance House將呈現香港劇場鬼才詹瑞文創作的兒童劇《不得了,巫婆靚靚不見啦!》,把去年線上的濃縮版還原互動性質的實體演出。 「鐵枝幫」(Iron Gang Puppet Theatre)成團作品《Ibu伊母》首次把傳統鐵枝偶融入當代劇場美學,由檳城著名潮劇演員吳慧玲領軍,邀請劇場導演鄧壹齡和視覺藝術家趙少傑合作,花了兩年半創作,取材家喻戶曉的東南亞民間傳說,操偶師配合新晉獨立樂團FAZZ的現場原創音樂,多語演出和多媒體投影,將瀕臨失傳的潮州鐵枝偶戲賦予全新面貌,在劇場內栩栩如生地重現。 每年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島嶼島」(ISLE to ISLE)活動,今年仍由檳城城視報攜手台灣單位,繼去年人文紀錄片展和快閃書店之後,這次帶來《不只是美麗台灣設計周》,長達9天的展覽會和6場設計論壇,以及超過100件台灣設計界傑出作品,從公共建設到流行文化,完整梳理台灣美學發展的脈絡。經歷疫情洗禮後的喬治市藝術節,雖然規模縮小但初衷不變,在後疫情時代第一時間回歸實體,讓這個7月的檳城重現藝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