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在地策展:關於幾個 思想行動與實踐場景
策展作為動詞 反身性 日常抵抗 共時場景 共享與賦權 穿透孔隙 異質連結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策展論述
在都市邊緣與生態文化間,挪動邊界、解放時間,記錄那些瀕臨失去的__
相對於今日的策展手法,尤其是對於展演性(performativity)的重視、閒置與歷史空間以文創園區的規格整合與管理時,我們是否可能從上述80、90年代結構性回應的脈絡,持續爬梳當下策展意識的思想行動,使零碎縫隙的空間能在擠壓之中獲得意義的延展。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1:驛站
轉譯、中介與媒合 多維度關係 博覽會 歷史任務 肉與機器的辯證 想像力的庇護所 巫與變形之火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1:驛站
成為巫,知識與體感的再製造
本次對談有兩個現場,採雙城連線進行:林芳宜、游崴與周伶芝在台北;林怡華在台東。為了勾連這個線上╱線下的場景,攝影師在台北現場問拿起筆的林芳宜:「關於對談主題,妳內心的圖像是什麼?」她不假思索回答「問號」「一團毛球」。螢幕那頭的林怡華配合度極高地,一手畫下林芳宜的圖示,一手拿著游崴隔空錯位傳遞的手機。周伶芝則遙控、組織起這台北、台東兩個「虛實整合」現場。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1:驛站
從白盒子策展到表演藝術
美術館作為民主自由的應許之地,不是反倒加深了它和現實、和民眾之間的鴻溝嗎?藝術家的自由,成為美術館的自由之附庸,美術館則成為假民主之附庸。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2:移動縫隙
地方時差 噪音身體 公寓、邊陲與廢墟 基地經營與遊牧佔領 文件記憶 城市負像 曖昧的可能性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2:移動縫隙
在城市之中,80年代後的劇場行動
如果要回顧「策展」一詞在台灣劇場出現以前,劇場作為行動的軌跡,無疑可以說是從兩種「小劇場論」的矛盾當中,重新認識與辯證的過程。其一是蔚為台灣現代劇場史中心論述╱認識,鍾明德的《臺灣小劇場運動史》;邊陲的另一端,則是王墨林的《都市劇場與身體》。在前者秉著各式資本的優勢,以及知識貧乏的客觀條件,一路對後者加諸壓抑的力量之下,「小劇場」其實也就是在種種壓抑與制約當中,不斷創造自身的「現實的超越力」以作為劇場的可能性,策展之前的行動(主義)亦然。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2:移動縫隙
在牯嶺街小劇場,「洞見」的策動與界域聯線
從小劇場開展的1980年代以來,一直都不乏表演策劃的故事,也成為了今天認知台灣小劇場的其中一個常識。人稱「館長」的姚立群,是牯嶺街小劇場的掌門人,更是30餘年來的重要文化生產者。先不論「策展」或「策劃」誰更符合史觀正確,但「策動」可能更適合描述姚立群。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2:移動縫隙
在公共空間,讓記錄與記憶重新說當下的故事
「一攝無邊:香港劇場影像記錄數碼資料庫暨教育計畫」(asnap-beyondborders.hk)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為期兩年的演藝記錄與教育活化項目。協會近年聚焦演藝記錄倡議,「一攝無邊」秉承2017年「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畫」,進一步探索記錄與活化的維度,完成了600段影音的口述歷史,整合了9年戲劇年鑑資料,聚焦在本地劇場史,突顯這些記錄在劇場脈絡裡的重要意義,但同時也反映其內向性這些材料難以面向與劇場沒有連繫的人,即使是業界和觀眾,也牽涉跨崗位和跨世代的挑戰。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2:移動縫隙
在中心之外,尋找城市的負像
談「表演藝術策展」,在澳門有哪麼困難嗎?可是看看,被視為「三大藝術節慶」的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澳門城市藝穗節,均沒有(或沒公布)「策展人」這個崗位。雖然「策展」一詞,在澳門還不算普及,卻不代表沒有幹著類似的事。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3:山海的篝火
部落另類學校 行走溪谷 關係擾動 什麼自然 文化採集 生命勞動史 守護與覺知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3:山海的篝火
速寫第三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
在「酸屋」清晨6點起床,我趕著從台北搭自強號前往花蓮,參加第三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3:山海的篝火
阿道.巴辣夫.冉而山:混濁有時,清澈有時
有一天,父親帶兩個男孩工作,瑪耀.卡卡拉望和巫納.卡卡拉望,日正當中,口乾舌燥,父親命兩小孩到溪流舀水,卻見溪水是濁的,回來,又被叫去看看,還是混濁的;父親說,定有敵人在源頭處攪混污泥,看到後,必擊之斃之,取其蛋兒回來。(tangal:腦袋)(註1)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3:山海的篝火
行為藝術
射日 阿緹蓉ADIRONG 複合媒材 2017 行為是身體的詩 行為將時間切開、凝滯,或是再生 他巧妙構成了一個小小小小的宇宙 靜靜繞著他旋轉,然後慢慢安定了下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3:山海的篝火
舒米.如妮、王力之:將發光的石頭一顆顆串起,留住笑聲
舒米.如妮(Sumi Dongi)與王力之(Arik),各自在生命的不同時間點定居港口部落,舒米從都市回到出生地深耕,力之則在部落找到歸屬建立家庭。對她們而言,港口部落是人生後半輩子的生活所在,依山、依海又依河,這裡適合人居,需要一群人一起將土地、祖先的智慧延續。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3:山海的篝火
劉尉楷:山的東邊一群野孩子,在不斷摸索中親近家鄉
網路搜尋「山東野表演坊」,發現它早在1999年成立,是花蓮第一個立案的在地劇團,歷史悠久卻給人一種新世代耕耘地方的青春氣息。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3:山海的篝火
東冬.侯溫:回到自由的自然,走祖靈的路去未來
對東部藝文生態有所關注的人,一定對銅門部落「兒路藝術創作工寮」(以下簡稱「兒路」)不陌生。東冬.侯溫(Dondon Houmwm)從城市返回部落,於2015年創立兒路:「對我來說,現在的狀態是『自由的自然』,慢慢放下體制化的專業訓練,回到真正的大自然做創作。」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4:三角洲
邊界 離散 測繪 多重故事 抗爭與勞動 當代聆聽 遷徙的匯流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4:三角洲
立方計劃空間創辦人鄭慧華:以「策展」作為經營空間的方法
2020年,由獨立策展人鄭慧華、聲響文化研究者羅悅全成立的「立方計劃空間」(TheCube Project Space,以下簡稱「立方」)屆滿10周年,這10年間,「立方」以不同形式,和超過200位創作者、策展人和文化行動者合作過,策劃執行50多檔規模不一的展覽、上百場公眾性的表演和講座論壇活動,這個以研究、計畫為導向的非營利藝文空間,試圖透過創作、實踐和累積的過程,「測繪」出時代的樣貌。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場景4:三角洲
鍾適芳:在邊界流動,聽見每一個抵抗的樂音
2001年開始的流浪之歌音樂節(Migration Music Festival),至今已經進行了20年,自網路尚未如此普及的時代,「大大樹音樂圖像」藉由國際的連結,將世界不同角落的樂音帶入台灣。背後重要的推手策展人鍾適芳,除了流浪之歌音樂節的策劃,自2015年起也在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邀請下,策劃「當代敘事影展」,持續以不同方式探索世界的流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