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企畫特輯 Special
《聰明的女人》 為孩子們特製的精緻禮物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年度歌劇製作,將推出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福一九四三年的親子歌劇《聰明的女人》,也是該作品的台灣首演。重視音樂、動作、戲劇三合一教育理念的奧福以此作具體實踐其想法,而北市交為了把這部經典的童話歌劇帶給親子們,製作團隊也將戲劇、舞蹈、影像都放進了表演中,特邀兒童劇導演趙自強領軍操刀,繪本畫家塔塔尼可夫為人物角色做造型繪圖,精緻的製作如精緻的禮物,要送給台灣的孩子們,讓他們認識藝術的美好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樂壇完美組合 無與倫比的默契再現
備受台灣樂迷歡迎的指揮家楊頌斯,又將帶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造訪台灣了,這次除了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兩場,更將首度遠征台中,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獻藝。而除了有默契絕佳的樂團演出,這次在台北場也邀到知名小提琴家吉爾.夏漢,一同演出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精采的完美組合,將在台北迸發燦爛火花!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鞍馬天狗》 非常奇巧,非常胡撇仔
風格多元的奇巧劇團,再度推出「現代胡撇仔」風的新作《鞍馬天狗》,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大佛次郎同名小說,主角是個匿名武士,以蒙面之姿行俠仗義,專事對抗幕府軍政的暴力分子。編導劉建幗將歌仔戲、豫劇、現代搖滾、寶塚歌舞、殺陣劍術揉雜成一齣華麗多元的魔幻寫實戲劇,加上豫劇王子劉建華、歌仔戲小生李佩穎與李郁真等堅強陣容,當代台式的武俠劇場令人期待。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國內外新「舞」力匯聚 激發化學反應
本屆首度舉辦的「臺灣舞蹈平台」演出系列「第一類化學反應」與「第二類化學反應」,除了邀集十二位台灣青年世代的編舞新勢力齊聚一堂外,國際編舞大賽常勝軍也攜得獎作品來嘗試激盪國內外化學反應。除此之外,三場戶外演出及公開論壇、工作坊都試圖在全球當代舞蹈的語境下譜寫台灣當代舞蹈風貌,堪稱近年競相舉辦的同類型當代舞蹈GALA平台中,最具誠意的一次呈現。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符宏征《暴雨將至》 直視長照問題
動見体劇團導演符宏征改編新加坡現代戲劇之父郭寶崑的《傻姑娘與怪老樹》為《暴雨將至》,邀來編劇詹傑合作,將情節至換為台灣語境,描述分崩離析的家人在照護失智老父親上的壓抑隱忍、脆弱無助。在導演手法上,符宏征帶領演員從生活中去探索、尋求,表現手法盡力撇除「表演」,戲劇張力從最平常普通的對話裡發生,如暴風雨前的寧靜,讓人意識到話外之音、難言之隱
-
藝號人物 People 法國劇場導演
德馬西-莫塔 人性手法 創造現代的奇幻寓言
卅一歲就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的國家戲劇中心總監,劇場導演艾曼紐.德馬西-莫塔接掌巴黎市立劇院以來,即以多項計畫鞏固了該院多元、國際化的風格,更改編許多廿世紀經典劇作,企圖打造一套市立劇院的定目劇,即將訪台演出的《犀牛》就是其中之一。尤涅斯柯的《犀牛》是荒謬劇經典之一,但德馬西-莫塔的新版卻刻意淡化了荒謬語言製造的喜劇效果,而強調出人物內心的不安與惶恐,企圖用人性化的手法烘托出劇作家筆下對於存在的困惑。
-
藝號人物 People 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提森.湯瑪斯 用心讓古典音樂與觀眾更近
暌違四年,舊金山交響樂團將在音樂總監麥可.提森.湯瑪斯率領下再度造訪,偕同鋼琴家王羽佳,將帶來經典的貝多芬與蕭邦。提森.湯瑪斯除了帶領樂團贏得十五座葛萊美獎,一系列解說古典音樂的錄影廣受好評,他也是當今公認最能以語言講解音樂的指揮,他說:「通過語言和科技,我希望能把觀眾帶進這個傳統,來感受、享受及學習它。目標是打開所有年齡的人新的耳朵來聆聽古典音樂,來體驗這個音樂的情感能量的工具。」
-
藝號人物 People 芝加哥交響樂團打擊樂首席
葉孟芸 迎向屬於擊樂的開放年代
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裡的兩位「台灣之光」之一打擊樂首席葉孟芸,將應國家交響樂團之邀,在「鼓.舞」音樂會中演出珍妮佛.席格東的《擊樂協奏曲》。個性爽朗的她,不管是生涯的選擇或工作的態度,都展現了俐落乾脆、實事求是的行事風格。訪談中她不斷強調:「你必須要反應快!」這大概也是她給新一代打擊樂家的提醒,現在的打擊樂家要面對作曲家各式各樣的突發奇想,對演奏者而言,真正的關鍵,就在於保持開放心胸。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無法定義的奇才 艾瑞克.薩替 Erik Satie
在《薩替》Erik Satie一書中,音樂學者Rollo H. Myers將薩替評述為:「遁世者、聖徒、哲學家、才子、丑角、蘇格拉底的諷刺家、顛覆者、愛小孩冠軍、在藝術領域中開發嶄新路徑的先鋒者與無畏的探險家。」短短的幾行字竟包含了多變的角色,其中還不乏看似互不相干的形容。然而,他就是這樣一位奇特的音樂家。喔不!說音樂家他可能不服氣,因為他生前說過:「你去問所有的人,他們都會告訴你,我不算音樂家。」那麼,究竟要如何評斷他?也許我們只能說,他是一個無可定義的奇才! 在年歲年交接的時刻,卅歲的NSO就要依據薩替的指示,號召樂友以反覆彈奏八百四十次Vaxations這首鋼琴曲同樂,為「30小時不斷電」的活動增添一種「徹夜未眠」的樂趣。同時,TSO也將在本月「非・常・小提琴」節目中,演出德布西改編薩替的名曲《古希臘裸男舞樂》Gymnopdies(編按)的第三、一號。趁著這個充滿薩替風味的冬天,就讓我們先來瞭解他的生平、他的創作、他的影響,順道聊聊他的八卦吧! 編按:或譯為《吉諾佩第》。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瑞克.薩替 讓後世玩味無窮的拓荒者
雖不像德布西、拉威爾之為後世熟知,艾瑞克.薩替卻是絕對是法國作曲家能人異士中最獨特的一位。其早期作品的和聲被認為是印象派之先驅,已跳脫傳統語法,甚至運用中世紀教會調式形塑旋律或和弦。中期作品著重對位手法,並在樂曲標題或音樂內容中,傳達滑稽嘲諷的幽默風格,令人莞爾。晚期作品以劇樂為主,並提倡「家具音樂」,即不用刻意仔細聆聽之背景音樂,可說是現今電影配樂之前身。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斯特拉溫斯基:「薩替是我生平見過最怪異的人」
薩替是廿世紀法國作曲新秀所崇拜的偶像,也是當時知名作曲家眼中不可或缺的一號人物。拉威爾(Maurice Ravel)推崇他為法國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公開表明薩替是影響他最深的音樂家。當時的作曲家與樂評家湯姆森(Virgil Thomson)也肯定薩替的影響力「連誹謗他的人都無法否認」。然而,即使專業上聲名遠播,愈靠近他,就愈感覺到他的不可思議他幽默,又憂鬱;他討厭無聊,卻又創造無聊;他不喜歡一成不變,卻又裝扮得一成不變連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都忍不住大聲疾呼:「薩替是我生平見過『最怪異的人』。」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位誤闖廿世紀的中古世紀音樂家
薩替一生頗受中世紀文化與宗教神秘性吸引,曾加入了珮拉當自創的「天主教玫瑰十字會」,認同藝術對世界改造的重要性,成為該會的法會儀式作曲家。後來因不願創作被制約而脫離,還自創「耶穌主導的藝術都會教堂」。而玫瑰十字會創作規定強調的數字3與4(及其倍數),也在薩替的創作中留下不少痕跡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難以捉摸 超越時代
充滿了稚氣的想像、不時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法國作曲家薩替的音樂,令人相當難以捉摸。身處於社會急遽變動,藝術潮流此起彼伏的時代,為了走出法國音樂的因循、守舊,並擺脫以日爾曼音樂的影響,薩替與同儕如德布西、拉威爾努力創新,而他的創意似乎更成了後世「偶發藝術」、「低限音樂」的先聲
-
特別企畫 Feature
先驅者的踅聲, 誰說知音難尋?
薩替音樂裡的靜態與反覆特性,在廿世紀後半結晶成「極簡主義」的潮流;而他與「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等視覺藝術家的合作,跨藝術的理念至今歷久不衰。薩替因其尖銳與不妥協的個性,導致生前的人際關係一再更迭;而其最長久的同盟關係,反而是與受到東方哲學薰陶的約翰.凱吉。從薩替的生平與影響來看,先驅者的確孤獨。但回顧德布西、拉威爾與凱吉等人與他對自己的評價,吾人亦很難斷定,薩替自己是否比別人更了解自己。
-
即將上場 Preview 國光劇團清宮戲二部曲
《孝莊與多爾袞》 開國歷史中的情與義
國光劇團繼《康熙與鰲拜》之後再度推出清宮戲,以清朝開國歷史為舞台,演繹孝莊太后、攝政王多爾袞、降清名將洪承疇之間的情義故事。藝術總監王安祈與編劇林建華共同編寫、李小平執導,為魏海敏、唐文華、溫宇航量身打造孝莊、多爾袞、洪承疇三大角色,以蒼鷹的豢養與重生、弓承載的權力與能量,首尾貫穿全劇。
-
即將上場 Preview
讓你與機器人互動的「總體藝術」 《機器人歌劇》 重新思索表演是什麼?
《機器人歌劇》融合了音樂、戲劇,運用科技媒體、視覺藝術、燈光設計、戲劇編舞、實驗音樂、程式設計與互動感應技術,因此以華格納「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的概念,擷取「歌劇」作為製作名稱。演出中,機器人演員會與觀眾互動,以霓虹、錄像、煙霧、低頻和干擾雜訊等特效,介入觀眾的空間體驗,而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就是《機器人歌劇》最重要的內容。
-
即將上場 Preview 「321小戲節」遊走文學森林
四組台南團隊 日本老屋遇見莎士比亞
邁入第三年的「321小戲節」,邀來末路小花劇團、影響.新劇團、阿伯樂戲工廠與耳邊風工作站,四個台南在地團隊,以「莎士比亞的日式花園」為命題,讓莎翁經典劇作與321巷的非典型空間相遇,台灣團隊、日式房舍、英國文本,共同激盪出未知的莎士比亞。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青春幻想曲」
陳秋盛攜手林品任 演出世代的傳承
近年在各大音樂比賽成績亮眼的新生代小提琴家林品任,除了因俊秀外表贏得「小王力宏」封號,其傑出的音樂表現也讓他擁有超高人氣。在十一月下旬的「青春幻想曲」音樂會中,他將與樂壇資深前輩、指揮家陳秋盛合作,與NSO一起演出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深具世代交替傳承的意味。
-
即將上場 Preview 大提琴家麥斯基 攜愛女再度訪台
從經典到改寫 滄桑過後的浪漫與琴音
備受台灣樂迷喜愛的大提琴家麥斯基,又要造訪台灣了!這次他也帶著鋼琴家女兒莉莉.麥斯基一同獻藝,除了呈現佛瑞、法朗克、普朗克的經典曲目,更將展現他的改編才華,演出改寫皮亞佐拉的《偉大的探戈》、根據聖桑歌劇《參孫與達麗拉》選段改編的《我心花怒放》與德布西《鋼琴前奏曲》第一冊第十二首樂曲改編的《吟遊詩人》等,生命滄桑灌注於浪漫琴音,令人期待。
-
企畫特輯 Special
舞動幽暗的生命虛實 搬演真實的人生魔幻
二○一四年啟動的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以一系列活動重新定位這個菸廠中占地兩百坪的一隅,使之成為排練場、劇場演出與新媒體展覽 等複合展演場地新據點,除了培植藝術明日之星外,也自製了多檔節目。其中,「松菸Lab新主藝創作徵選計畫」廣發徵件英雄帖,今年入選演出的三件創作各具特色:舞蹈類的黃懷德《撕裂》、林宜瑾《彩虹的盡頭》,周瑞祥以魔術結合戲劇的《Anim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