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動畫《桃蛙源記》更名為《青蛙總動員》,於2016年「反攻大陸」創下千萬人民幣票房。(楊仁賢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動畫電影 如何風起?

是製造業、還是藝文產業?

台灣動畫電影的美麗與哀愁

台灣曾是全世界最大的動畫代工地,迪士尼的最大的外包公司,技術能力不在話下,但在動畫創作上,卻一直少見出色作品,從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項的屢屢入圍從缺,可見一斑。問題出在哪裡?台灣大專院校的動畫科系每年栽培出四、五千名的畢業生,對產業又有何影響?自由開放、資本競爭的市場中,動畫產業的未來又在哪裡?

台灣曾是全世界最大的動畫代工地,迪士尼的最大的外包公司,技術能力不在話下,但在動畫創作上,卻一直少見出色作品,從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項的屢屢入圍從缺,可見一斑。問題出在哪裡?台灣大專院校的動畫科系每年栽培出四、五千名的畢業生,對產業又有何影響?自由開放、資本競爭的市場中,動畫產業的未來又在哪裡?

金馬獎的「最佳動畫長片」獎項,於一九九四年第卅一屆開始從「最佳卡通片」正名而來,到現在第五十三屆歷經廿二年,竟然有十三屆是入圍從缺,也就是完全沒有作品能夠入圍。廿二年來只有八部作品獲獎,而其中有五年是只有一部片入圍就獲獎,扣掉香港動畫作品《麥兜》系列三部獲獎,廿二年間一共只有五部國產動畫獲獎。從二○○五年《紅孩兒:決戰火燄山》獲獎後,二○○六到二○一四年連續九年的動畫長片一直呈現入圍從缺的狀況。

台灣動畫的發展舞台  在學校?在影展?在院線?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在一九八○年代,台灣曾是全世界最大的動畫代工地,迪士尼的最大的外包公司,近年來國家政策也從OEM(委託製造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導向OBM(自有品牌生產 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動畫電影老少咸宜,就如同兒童劇一般,賣給一整個家庭的票,再差都有基本盤,但參見近十年台灣動畫電影台北市票房的統計如下表,即使台灣電影經過二○○八年《海角七號》五憶三千萬的復興之役,動畫仍每況愈下。

而金馬獎的現象,也只是反映出了動畫產業的潛在問題,同時也是根本的問題。

 

上映時間

名稱

台北票房

導演

動畫製作

2005/8/5

《紅孩兒:決戰火焰山》

538萬

王童

宏廣

2007/7/27

《海之傳說—媽祖》

106萬

林世仁

中華卡通

2010/3/5

《靠岸》

67萬

張榮貴

春水堂

2010/5/7

《鑑真大和尚》

1072萬

蕭毅君

大愛

2011/5/6

《憶世界大冒險》

147萬

冷子健、高嘉淇

幻想曲工作室

2012/6/1

《腳趾上的星光》

10萬

顏順發、黃興芳

 

大熊星國際多媒體、綺泰動畫

2012/10/19

《封神傳奇之驅魔英雄》

83萬

左宏元、李祐寧

美濟影傳

2013/10/4

《我是隻小小鳥》

41萬

陳志強

滸珀動畫

2013/11/13

《夢見》

56萬

張永昌

文瀾資訊

2014/10/3

《桃蛙源記》

248 萬(北部)

楊仁賢

動動滸多媒體

(資料來源:開眼電影網、台灣偶像劇場、電影筆記本、電影資料館、周星星電影評論、楊仁賢)

上表正是金馬影展從缺最嚴重的幾年,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但臺南藝術大學於一九九八年成立第一間音像動畫研究所,十年間各大專院校廣設動畫相關科系,數量超過了七、八十個系所。先別提七、八十間系所的師資是從何而來?有無製作過動畫長片的經驗?光是每年訓練出來四、五千名的畢業生,有沒有足夠的產業去接納?要不然還沒畢業就要準備失業與轉業,大量的學生缺乏了當年動畫產業裡的師徒制與細密分工,多是大班的電腦軟體技術課程,3D貼圖材質光影的計算,從近十幾年來的金穗獎等影展的動畫片作品來看,可以觀察到動畫技術能力普遍不錯,卻逐漸喪失說故事的能力,同時也少能好好運用動畫特質。

這些學生的作品在國內幾乎沒有參賽與獎項的激勵,只能往國際上的動畫影展去參展,即使得獎,在台灣幫助也不大。事實上除了金馬獎外,目前有頒發動畫獎項的主要影展,還有臺北電影節、南方影展及金穗獎。這些都屬於綜合性競賽的影展,有劇情片、紀錄片與動畫片等的分類,評審的組成往往缺乏動畫領域的專家,放在一起評的結果,動畫顯得非常弱勢而缺乏關注,更何況除了金馬之外,其餘影展的動畫參賽作品多是短片,五分鐘左右個人單打獨鬥的低成本創作,很容易成為綜合性影展的犧牲品。像是一九九八年入圍金馬獎的《魔法阿媽》,不論在故事畫風技巧角色設定上都非常不錯,票房與口碑都很好,卻被金馬影展評審因「迷信」理由而使得該屆的動畫長片獎從缺。

政策轉向市場開放  不能一鳴驚人只能認賠作收

二○○三年由國家電影資料館主辦的「台灣國際動畫影展」,大量引進世界各國的動畫作品,在多元的形式、內容的創意巧思與技術上的運用上,都帶來了許多衝擊與交流,動畫其實承載了許多真實電影中很難辦到的狀況,奇特的視角及不可思議的鏡頭流動等等,同時大量觀賞世界各國動畫的美學,都有助於整體水平的提升。而動畫影展的競賽相對於綜合影展也比較公平,連續辦理五年之後,卻在二○○八年畫下句點。在國家政策認定動畫應該歸類於賺錢的產業,將其從新聞局完全移至經濟部工業局來辦理,不但使得原本的交流觀摩完全停擺,同時相關的動畫獎項也沒了,動畫從此變成製造業,而非藝術產業。

二○○六年石昌杰導演完成了紀錄片《逐格造夢》,完整呈現台灣動畫歷史的紀錄片,以四集介紹了不同時期與階段,台灣動畫產業的發展與困境,我們可以發現有幾個重要關鍵:一九八九年台灣在美國祭出三○一法案後全面棄守,讓台灣成資本主義競爭的開放自由市場,雖然開放不是壞事,但苦果卻在這些年漸漸感受到。創造性的產業,比方電視劇、電影或動畫等,自己從無到有製作,絕對比買國外現成的版權要貴很多,但收視率或是票房卻往往成反比,兩萬美元以內的國外電影版權,可以賣到破億,但花了上千萬製作的國片,九成以上血本無歸。

我們來看一下中國對於國產動畫的保護方式,一開始規定了電視台播放四分鐘的外國卡通,就要播放六分鐘的自製卡通。大量的需求提供了自製動畫的規模,促進產業發展。不只中國,韓國也對自製的影片提供了保護政策,間接提供了韓國影視在未來發展的力道。

下一個十年  從現在起飛

放任自由競爭的結果,觀眾能看到的動畫長片除了好萊塢皮克斯、夢工廠、迪士尼與日本動畫之外,其他的選擇少之又少,若我們都看這樣的電影成長,代表我們也能夠製作出這樣的作品嗎?在全球化的資本集中與分工之下,完全不可能,若持續以資本競爭為前提,台灣的動畫將完全沒有未來。自從動畫被歸類在經濟部工業局,打出「兩兆雙星」計畫後,只是補助大餅的重新洗牌,補助對象從藝術家變成了生意人,動畫成了電影院的招牌片花,轉以電玩為主力。當明白了這一切之後,相關動畫產業也有了全新領悟,不斷有新的廠商投入,迎接瞬息萬變的挑戰。

於是我們看見:《蘋果日報》以動畫來製作「動新聞」的栩栩如生,受到全球矚目,連CNN都佩服(卻因為太過寫實而遭NCC封殺);地方政府為尋求影展的特色,二○一五年台中開始舉辦了「臺中國際動畫影展」;金馬獎也終於在二○一六年增設了「最佳動畫短片」獎,而過去動畫要跟劇情短片競爭,只有二○○七年史明輝的《飛越藍調》獲獎,及二○一○年吳德淳的《簡單作業》和二○一二年謝文明的《禮物》獲得入圍;還有台灣首部3D動畫《桃蛙源記》更名為《青蛙總動員》,於二○一六年「反攻大陸」,創下千萬人民幣票房……行過死蔭的幽谷,是黎明前的黑暗,還是谷底反彈?目前還不明朗,但二○一七年預計會有四部台灣動畫長片完成,將是歷年來數量最多的一年,成果將會如何?值得期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