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上眼睛,帶著問題往未知邁進。(林鑠齊 攝)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帶著疑問,走進另一扇門

側記西班牙五感劇團「迷路,是找到自己最好的方法」工作坊

去年十一月,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邀請西班牙五感劇團舉辦了為期兩週的「迷路,是找到自己最好的方法」工作坊,啟發參與者的多元感知方式與劇場互動可能。五感劇團的語言來自傾聽與感官經驗,觸摸、氣味、聲音都是他們的演出元素。在工作坊中,感官的經驗是「旅程」,演出者是「嚮導」,而觀眾是「旅人」,旅人心中懷抱的問題決定了旅程的深度,重點不是問題的解答,而是能否帶著問題往未知邁進?

去年十一月,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邀請西班牙五感劇團舉辦了為期兩週的「迷路,是找到自己最好的方法」工作坊,啟發參與者的多元感知方式與劇場互動可能。五感劇團的語言來自傾聽與感官經驗,觸摸、氣味、聲音都是他們的演出元素。在工作坊中,感官的經驗是「旅程」,演出者是「嚮導」,而觀眾是「旅人」,旅人心中懷抱的問題決定了旅程的深度,重點不是問題的解答,而是能否帶著問題往未知邁進?

二○一六年十一月,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邀請西班牙五感劇團,於臺北試演場進行為期兩週的工作坊、排練與呈現。參與成果發表的人,往往對走進小排練室的黑暗印象深刻(註1)。那黑暗是工作坊的日常,許多時候我們閉著眼睛窗簾深掩,就連老師示範,也在幽微的光線中。

工作坊的成員背景相當多元,有表演藝術工作者、古蹟修復師、舞蹈治療師等,五感劇團的組成也很複雜,藝術總監安立奎.華加斯(Enrique Vargas)是哥倫比亞人類學家,已經七十多歲,設計總監蓋布里艾拉.薩爾瓦泰拉(Gabriella Salvaterra)與資深團員亞里安娜.馬拉諾(Arianna Marano)是義大利人,都已在團裡十多年。她們跟安立奎講西班牙文,跟彼此講義大利文,跟我們講英文。就語言來說,沒有任何人是全知的,就分享方法與公開呈現的演出結構上,劇團成員也總是不停討論、協調、反駁、尋找。看著他們討論與彼此推翻,有時我想:「難怪劇團做個表演要籌備三年。」

藝術總監安立奎相當博學,常援用詩、小說、神話、遊戲、儀式,甚至會談量子力學(這尤其讓人迷路)。如果把這些知識化為動詞,「傾聽、遊戲、感受、召喚、記憶、好奇」,是劇團的實踐方法。

傾聽、感官記憶、主體與主體的互動關係

工作坊第一天,我們傳接一隻用黑布綁成的「兔子」暖身,而後又加入了一隻大野狼前來捕獵,同時接到兔子又接到野狼就等於被吃掉了。暖身說明了工作坊的重點——賦予「物件」意義,清晰拋接訊息,傾聽不同動態,好好享受遊戲。

暖身的下一步,是召喚身體╱感官記憶。相對於再現現實,五感劇團對於未知更感興趣,他們意圖超越經驗的表層,觸及集體潛意識。潛意識如冰山於海平面下的巨大冰體,是愛麗絲追趕兔子時跌落的兔子洞,而黑暗則是進入那兔子洞的轉換點。(註2)

劇團視表演為「生活經驗」,而非表演或再現。安立奎經常說:「觀眾進到劇場不是為了聽演員說話,而是為了被聽見。說話,是為了傾聽,如何能在說話時聽見對方?」

這提問來自劇團的理念,強調主體與主體,而非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以工作坊中的多對一練習為例,在沉默中,多人共同抬起一個人行走,對方閉眼體驗。如何在沉默中確保大家準備好了?如何讓對方的身體保持在平均高度?何時放下對方?沒有人是領導者,被抬起者不是被操縱(manipulation)的物體,必須敏感接收他的身體訊息,這種沉默的默契唯有聆聽得以達成。

召喚記憶的旅程

劇團的語言來自傾聽與感官經驗,語言不一定是可言說的字詞,觸摸、氣味、聲音都是他們的演出元素。在工作坊中,感官的經驗是「旅程」,演出者是「嚮導(guide)」,而觀眾是「旅人(traveler)」。在工作坊中有許多一對一即興,讓學員輪流當嚮導與旅人。嚮導需要在短時間內準備結構(composition),設計框架(Frame),創造故事(story)。

團員經常提醒大家要清楚框架出感官可識的畫面,體驗不須長,不能只停在字面(literal)上。如果製造一陣風,不是為了讓旅人辨識「這是風」,而是讓風帶動感受,勾起「不知道我們早已知道的未知」,召喚潛意識與深層的身體記憶。

要體現超越字面意義的旅行,真的很困難,我們常迷失於「創造故事」,不小心淪為「再現」(representation),流失了想像空間。「旅人是不可能犯錯的。」安立奎說。如果嚮導固執己見,意圖再現特定情境,旅人可能變成再現的「道具」,主體淪為客體。嚮導必須傾聽旅人的提案,在「安全(security)」與「風險(risk)」中找到平衡,才能激發旅人持續的好奇心(curiosity)。當風險過大,旅人就會麻痺自己,但如果失去節奏,缺乏好奇的誘因,旅人也會離開這段旅程。

問題走多遠,你就能走多遠

在公開呈現中,旅人一進入小排練場便是深不可測的黑暗,在歌聲中,眾多蒙著黑布的嚮導慢慢走向觀眾。當嚮導選擇了一位旅人,觸摸對方的當下是兩人的第一個句子。蓋布里艾拉強調,這觸摸並不是要去按摩、放鬆對方,把這張臉當成地景,觸摸是探索、問題,是招呼與傾聽。

當嚮導詢問旅人:「你的心中,是否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拆下蒙眼布為對方蒙上的瞬間,是極為脆弱的片刻。團員強調正是脆弱,容許我們走進想像、超越現實。蒙眼布是開啟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旅人心中懷抱的問題(question)決定了旅程的深度。重點不是問題的解答,而是能否帶著問題往未知邁進?安立奎強調:「問題走多遠,你就能走多遠。」如果蒙上眼睛只帶來黑暗,那麼我們並沒有超越黑暗的字面含義。

超越字面,像進入另一個宇宙,這也是為什麼「門」的意象是五感工作坊公開呈現的第一個錨;我們隨時都在門與門之間,我們的選擇與問題,勾勒了各自的旅途風景。

如何建立共謀?

從工作坊的練習到公開呈現,旅程的結構也漸趨複雜,「好奇心、共謀(complicity)、問題、結構」必須共同生長。共謀,意味所有人共同生活於這個魔幻的時刻,讓不同主體的經驗能夠涵納其中。

如何身為個別主體而共存?不只需要傾聽「有形」的聲音與動態,也包含著「傾聽」與「創造」沉默。對五感劇團來說,沉默至關重要,創造了好奇心的空間與能量的流動,甚至創造了問題的路徑。

回歸嚮導對旅人的第一個提問,若是先打開心的空間,激發好奇心,例如在問句製造沉默的空隙,或許問題更有落地生根的可能。嚮導的行動與提問,只能是邀請(offer),不能是操縱,才能創造主體與主體之間的共謀。

迷路,是找到自己最好的方法

在工作坊中我們經常迷路,有很多疑問,卻很少解答。回歸「如何用說話來傾聽?」的提問,安立奎強調我們需要創造共同的頻率。為了這頻率,成員多次圍成一圈,與對面的夥伴對話,一開始不能有聲音,最大的音量低於日常生活;要能表達、聽見,聲音交錯卻不競爭,直到聲音共同存在,卻又有個體性。

這個練習是公開呈現中,旅人蒙眼時所聽到工作坊成員講述故事的基礎。每個成員都準備了自己的故事,與童年、記憶、或崩壞的黑暗有所關連。當最後每個人說著不同的故事,我學著在說之中聽見其他人。眾說紛紜裡,我們共同構成了節奏。

這節奏並非服從特定的威權與指揮,而是信任與傾聽。唯有信任,言語才不會是空洞的說服。唯有理解旅人的節奏,嚮導才能在超過四十人的空間創造共存與獨立的最大自由。

在說話練習時,安立奎說,五感劇團的人不把自己當成是老師,他們提供工具,但一切終歸於傾聽。那時我忍不住問:「那你聽到我們什麼?」

沉默了幾秒,安立奎說:「我聽到你們都是一群懷抱相同疑問的人。」

工作坊結束,疑問依然存在,但或許,我們比較敢迷路了。

註:

1.        針對成果發表,陳代樾有相當有趣的經驗分享:pareviews.ncafroc.org.tw/?p=22284。

2.        針對黑暗的儀式性,安立奎提及希臘的Eleusis儀式,尤其是其中的「小儀式」與黑暗跟死亡的關係,亦可參考zh.m.wikipedia.org/zh-tw/厄琉息斯秘儀。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