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新銳藝評 Review
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新人新視野舞蹈篇」今年推出三作品各有其獨特風味,編舞者若能藉此確立方向持續琢磨,可期待激發煥赫光彩,亦唯有精進,風味方有令人回味無窮之處。
-
企畫特輯 Special
一沙河,一世界
《小.結》以極抽象的時空結構,極純淨的身體賦形,布展了一幅兀自流動的小宇宙。因為沒有刻意操作觀眾的感受,並非延引觀眾進入中介狀態的儀式感;也並非純粹追求去舞蹈化的風景文本,意欲觀眾產生抒情或慾念。推動七十分鐘無機生產布署的關鍵,在於還原存在的物質狀態,在於空間自有能量,在悠悠流逝的時間感裡,我們看見一幅幾乎沒有任何言說目的展示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野草舞蹈聚落藝術總監
吳建緯 散發身體的芬芳
在兩廳院與卡菲舞團合作的《有機體》中表現備受矚目的舞者吳建緯,而從今年開始,他展開的新的舞蹈道路成立了「野草舞蹈聚落」,將推出創團作與中國編舞家邢亮合作,吳建緯形容這次的《兩個身體》像是包心葉,「結構出一個更複雜的狀態。我想要探索身體之外、形象之外的意涵,透過仔細的觀察,藉由動作的探索,散發某一種芬芳。」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推廣練功都好 「累積」還需努力
關心劇場活動的讀者應會發現,今年的「讀劇」活動特別多。這樣一種「排練中」型態的展演,從各主辦單位的舉辦內容來看,向外推廣或對內練功的目的都有,當然在表演功力與戲劇環境素養的灌注上都有助益,但深入來看,是否也反映了整體環境的匱乏?需要「用力」累積的,還有更多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看「阮」讀劇 等花開結果!
今年眾多的讀劇活動中,嘉義阮劇團所舉辦的「見花開劇展」系列之「劇本農場」計畫,展現出迥異於其他讀劇的特色:從邀請劇作家進駐嘉義體驗創作,到以公開對談方式讓劇評人與劇作家及觀眾面對面討論,參與讀劇活動的成員涵納了戲劇從無到有、從文本書寫到粉墨登場的各種表導演相關工作人員、觀眾、劇評人,可說體現了劇場藝術實踐的全面性,也顯露了長期深耕、鼓勵創作的核心意圖。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燃發熱情 啟動音樂的播種工程
從二○○四年十二月啟動「Taiwan Connection」,小提琴家胡乃元年年如候鳥返鄉,帶著台灣的音樂家,給觀眾一場又一場精采的音樂會。一切的初衷,就是希望鼓動音樂家的熱情,傳達給觀眾無限感動。沒有指揮的樂團,音樂家從被動轉為主動,演奏曲目也愈來愈有挑戰性,胡乃元期待的「TC」,不是每年年終才盛開的美麗花朵,而是一項播種的工程,十年,只是一個起步,試想建構一種可傳承的精神。
-
企畫特輯 Special
情動於中 舞筆躍然
剛於11月正式陞任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的楊雲濤,是傑出的舞者與編舞家,身上有著豐厚的民族舞與現代舞素養,讓他的舞作在傳統況味中呈現現代的流暢與自由。十二月他將率領香港舞蹈團首度訪台,帶來獲2013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演舞蹈製作」的《蘭亭.祭姪》,以書法為題材,讓行筆走韻化身舞動肢體,將王羲之在《蘭亭集序》的灑脫自在、與《祭姪文稿》中,顏真卿的字字悲憤,在舞作中一一表露。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問師何往 夢裡再聚
在戲劇領域育才無數、譯有多齣經典劇本的黃美序教授,於上月廿四日辭世,享壽八十六歲,令戲劇界人士惋惜懷念不已。美序老師的論著《戲劇欣賞》可說是許多愛好戲劇者的入門書,其做學問孜孜不倦的態度與精神,對許多親炙於他門下的學生可說是影響深遠。本刊特邀與黃美序教授有深厚師生與同事情誼的文大戲劇系主任徐亞湘教授,特撰此文記述老師行誼,讓我們看見這位對台灣劇場界貢獻良多的學者如何在戲劇的道路上,以身教實踐對戲劇志業的追求。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拍點之前,休止符之後
身兼指揮家、鋼琴家、學者、作曲家以及教育家等多重角色,徐頌仁教授於上月五日上午,因骨癌辭世,享年七十二歲。先生自德國留學回台後任教於東吳大學,並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後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任教,並曾任北藝大管絃樂團指揮及音樂系系主任。 教職之於,徐頌仁不僅有多部學術著作及樂曲發表,並客席國內主要職業樂團,在歌劇及芭蕾舞劇方面的豐富經歷更是國內樂壇少有。促成許多部重要歌劇劇碼公演外,並致力於演奏水準的提升。先生為人謙和穩重,深具學者風範,在近卅年教職生涯中造就桃李無數,從不吝時間循循善誘,其成就與奉獻,必當為後人緬懷。
-
焦點專題 Focus
政治永不缺席
從解嚴前後的一九八○年代起,台灣的劇場就瀰漫著批判政治與社會的聲音,甚至達到「遍地開花」的狀態,不管是小劇場或大劇場。後來雖因社會開放而使劇場的政治批判風潮稍歇,但創作者的自省也顯現在創作之中。隨著近期公民運動再起,以政治觀點思索社會議題的劇場氛圍也似乎開始重新復甦。
-
焦點專題 Focus
劇場在香港 可以有多政治?
從「九七回歸」之後,香港的表演舞台上少不了切入政治議題的劇場創作:從進念嘲諷的「東宮西宮」系列,到陳炳釗啟始「新文本運動」探索香港社會現實以至全球化的普世議題,到近期也有多位女性編劇/導演推出關注社會政治的創作。作為一個政治性的場域,對香港來說,劇場的使命不只是在藝術上回應本土,更是在政治上堅守一方自由的土壤。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恍惚遊走間 戲在你身邊
看戲,除了坐在觀眾席看舞台上的演員,涇渭分明地看著戲劇情節推進,還有什麼可能性?由英國Punchdrunk劇團在天普劇廠演出的《溺死者》,透過建築物內的多樣空間與充滿創意的觀賞動線設計,讓觀眾如入戲劇情境之中,隨意遊走之際,演出就在身邊發生,是真是假,叫人驚喜
-
藝視窗 News
王孟超接掌台北藝術中心籌備主任
【台灣】 王孟超接掌台北藝術中心籌備主任 縱橫劇場卅年的資深舞台設計師王孟超,近日接掌台北藝術中心籌備主任,於104年底啟用前籌畫軟硬體設施建置並規畫營運模式。作為台北的第二座國家級劇院,北藝中心人事運作採兩廳院行政法人架構,未來兩年也將持續推出論壇與教育訓練課程,活化行政效率。 王孟超提出「24小時劇場」、「使用者的劇場」概念,中型實驗劇場24小時供團隊排練、演出,將使用者至上理念落實至場館內部設計。除了設備提升至國際級水準,亦不忘著眼於優質節目,未來將以長銷式思維降低藝文團體表演成本、累積技術人才,醞釀潛力團隊亮眼登台。建築前衛、實驗性十足的台北藝術中心,讓王孟超得以馳騁想像、擘劃一座屬於民眾的未來劇場。 印度文化節 《少年Pi》女主角帶來印度舞蹈 由台北印度愛樂中心主辦的第10屆印度文化節將於11月2日盛大揭幕,在汐止夢想社區藝術村開幕現場將以遊行、香料美食市集、講座等,一網打盡食衣育樂全方位文化。往年活動亦曾邀請國家級古典舞蹈團蒞台演出,今年度推出的兩檔舞蹈類節目各為《寶萊塢傳奇》、《婆羅多舞奇幻之夜》,由Sridevi Nrithyalaya(SDN)舞蹈團與台灣印度舞團一同展現印度舞蹈的力與美。 活動更以以五光十色的寶萊塢電影為主題,邀請曾參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製作的編舞家Sheela Unnikrishnan領軍SDN婆羅多舞蹈團,偕同《少年Pi》女主角阿南蒂帶來印度古典婆羅舞蹈(Bharatanatyam),串連多部寶萊塢電影經典情節,與觀眾一同回味電影中神祕典麗的印度風情。更多資訊請參考www.india.org.tw/newsContent.aspx?id=211。 第二屆「香港周」 帶來四大主題展覽 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主辦的「香港周」邁入第二屆,11月29日起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那個不是CHINA的《china》
在《CHINA》小說中,我曾說過,在書寫中,我是魏翰,我亦是馬蓮與馬新,我也是乾隆,所以,我也是瓷,我也是玉。我的意思是我試圖化身他們。現在,我覺得,是黎煥雄要化身他們了。而每一名演員看起來都那麼像,彷彿,他們一直是他們。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凝視歷史,檢視生命
地點:國家音樂廳一樓大廳 時間:二○一三年八月十六日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張曉雄 五感樂活
客人踏進張曉雄家門,聽到的第一句問候通常是「我家不好找吧?」喜歡清幽環境,不想推開門窗就看到鄰居在做什麼,張曉雄在北藝大後山上找到了現在的居所,對面是基督學院,遠眺則是觀音山群,「往窗外一看,兩個信仰就這樣接在一起了。」他笑說。 「朋友常說我很極端,不是一直在家宅,就是一直在飛。」家人都還在澳洲,加上不定期的交流或講座,出國是家常便飯,回來除了排練上課,幾乎都待在家裡,「有時候早上有課,晚上排練,中間的空檔我還是會回家休息。」 打通原本的主臥室,客廳甚至比某些排練場還來得大,全都是古意盎然的原木傢俱,其中點綴幾朵百合或蘭花。採訪這天,才剛認識沒寒暄幾句,他便問起吃飽了沒?要來碗麵嗎?光是看舞者在料理台上切菜下油起鍋擺盤,手法步伐如同一場即興舞作,當然不客氣地回答來一碗吧。他走進廚房,指指桌邊說他做菜只需要這三罐,醬油、鹽、醋,有時候加一點自製雞油,幾顆辣椒。邊說邊做,不出十分鐘,我手上多了碗雪菜肉絲麵,坐在客廳長椅一邊喝茶,一邊聊起他的平日生活。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傳達製作概念 留下舞台風景
一張概念獨特的演出DM,吸引觀眾走進劇場;豐富多樣的演出劇照,讓人回味再三這都要歸功於劇照師的藝術創意與紀實工作。與表演藝術團隊合作密切的陳長志表示,在拍攝宣傳劇照時,他是「提供想法,幫助製作宣傳」,會在顧及演出本身創作概念的前提下,丟出不同的拍攝主題;而在演出現場的劇照拍攝上,他特別在意三個層次:職業倫理、滿足不同工作者的需求,以及自己身為攝影師的創造性。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墜落之聲 通往生命邊境
「迫聲音」特展來自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的策劃,透過「形、音、像」這三項元素,從物體、身體、水流、浸溺、失重等路徑,詮釋墜落心理,為觀眾勾勒出失重、滿溢、靜止甚而消失的生命情境。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金馬影展搶先看
明年的奧斯卡外語片,你可能今年就可以在金馬國際影展看到了!透過邀請各國代表角逐奧斯卡外語片的電影,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度該國的年度佳作,今年不少應邀放映的代表影片,都已有大獎加持,你可以看看你心中的愛片,是不是具備奧斯卡得獎相!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芭蕾故事串成的解謎之書
芭蕾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為何動作位置規矩繁多,服裝如此華麗?《阿波羅的天使芭蕾藝術五百年》依循歷史脈絡,藉由許多故事、軼事、細節來介紹芭蕾的起源和流變,流暢的故事敘述,讓人把一知半解的芭蕾知識串接起來,可說是芭蕾的「解謎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