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鄒欣寧

發表文章 193 篇
  • 《伽里尼1545在楓丹白露》如一個搬進劇場的動態展覽。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古典光影中的動態雕塑

    跨領域藝術家克里斯汀.赫佐因深深對伽里尼的雕塑作品著迷,加上他一直期待合作的法國著名女舞者茱莉.吉柏終於排出空檔,他決定以《伽里尼1545在楓丹白露》為名,讓吉柏在量身打造的裝置空間中獨舞。靈感來自當年伽里尼呈現《楓丹白露的寧芙女神》的故事,赫佐讓吉柏,以緩慢的速度,系列性的肢體動作,從不同角度呈現自己,如同一座動態的雕塑。

    文字|鄒欣寧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許芳宜與舞者排練《出口》一舞。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從台灣走向世界 讓世界來到台灣

    許芳宜 舞動不盡 生身不息

    她在初夏返台。開記者會、赴數不完的採訪,還有排練。這是她近幾年在台灣待最長的一段日子,一個月,不需南來北往,航站起落,不再因時差疲憊,身體回到自然的生息狀態。 許芳宜,出身台灣的國際級舞星,離開瑪莎.葛蘭姆舞團後,曾回台組舞團,環境的種種挫折又將她推向國外,然而,無庸置疑,那才是她的擅場,和同樣頂尖的舞蹈家一起工作,是她最適切的舞台。 如今,她視自己為一個舞團,戲稱「把自己賣到國外,再把所有人邀請回來」,這次她帶回了兩位明星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n)與克里斯多夫.惠爾頓(Christopher Wheeldon),以及紐約市立芭蕾舞團首席舞星溫蒂.威倫(Wendy Whelan),兩王兩后的超級組合,加上許芳宜長期訓練的台灣年輕舞者,將在十月底為台灣觀眾帶來《生身不息》Timeless。我們在許芳宜啟程前往美國Vail藝術節演出前,探訪她和舞者工作的排練現場,並暢談此次作品和近年的國際演出經驗。

    文字|鄒欣寧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如果在懸崖邊上

    瓜地馬拉的小說家蒙德梭羅寫過一篇極短篇小說《恐龍》,小說全文是這樣:「當他醒來時,恐龍仍在那裡。」 我看著許芳宜這支《出口》的開場時,忍不住捏著衣領,忍不住想挪用這句話,來形容我所看見的:當他們醒來時,懸崖仍在那裡在腳下。

    文字|鄒欣寧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董怡芬 巧用身體 輕盈柔軟之必要

    董怡芬的骨架大,前臂長,她善用這項先天條件,發展出比其他舞者強壯的肌肉;有了肌肉保護,關節便不易受傷。跳舞時,她懂得利用前臂的延展,豐富動作的詮釋,也喜歡用脊椎創造自己的身體語言,「可能也因為脊椎動起來有水的感覺」,她笑笑說。

    文字|鄒欣寧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蘇威嘉 胖得自在 舞以忘憂

    「以舞蹈的審美觀來說,我的身體確實不好看,但,它同時也製造了一個角色我的胖直接就是一個角色了。」蘇威嘉對自己的非典型舞者身材相當坦然,雖然跳不到芭蕾舞劇的要角,但卻在現代舞中發亮。不同於其他舞者對身體的保養重視,他不忌口,疼痛不看醫生,「每天上課就是最好的保養。我只要哪裡痛就拉筋。」舞動暖身,讓他「忘憂」!

    文字|鄒欣寧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雲門舞集舞者

    葉文榜 中性、開放 能屈能伸

    雲門舞集二團資深舞者葉文榜說,自己的特性是「中性、開放」,能夠面對挑戰、能屈能伸。這次被借調到雲門一團,擔綱《九歌》中雲中君一角,整整八分鐘不落地的騰空之舞,他說是「大挑戰,大事情,大突破!」有懼高症的他,也硬著頭皮勇敢面對

    文字|鄒欣寧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ABT首席舞者Julie Kent選跳的《茶花女》舞段,將與國內鋼琴家蔡明叡合作現場演出。
    舞蹈

    群星年度競技 一覽芭蕾的經典與創新

    每年的芭蕾盛宴「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今年已經來到了第五屆,除了一樣邀來各大名團的明星舞者展演精采經典舞段,主辦人王澤馨更特地請舞星們也帶來他們的現代芭蕾舞碼,讓台灣觀眾一次盡覽芭蕾的經典與創新的繽紛多姿。而這次更同時邀請了韓國環球芭蕾舞團的舞劇《沈清》,王澤馨希望透過這個演出,讓台灣觀眾了解,「東方人也可以把芭蕾跳得精采又好看!」

    文字|鄒欣寧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電影《黑天鵝》中演出黑天鵝的娜塔莉.波曼。(廿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延伸聆賞II

    絕美舞姿—芭蕾狂潮全台發燒

    從二月底到四月底,無論是電影螢幕或劇場舞台,都可看見芭蕾女伶的身段與舞影,不管從窺探伶娜心事,或直擊台上唯美演出的角度,五花八門的精采舞藝,在足足兩個月內任君挑選!

    文字|鄒欣寧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周書毅一年間從歐陸、美洲,一路演回台灣。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之八:以舞蹈點亮「台灣之光」

    訓練多元創意多樣 精準舞步國際名揚

    台灣舞蹈人才近年來愈來愈受國際矚目,除了被稱為「瑪莎.葛蘭姆傳人」的許芳宜,更有許多年輕舞蹈人在國際發光發熱。今年的舞蹈星光更顯璀璨,從周書毅、黃翊的編舞創意,到許友俞、簡良哲、朱桂賢、吳孟珂在國際大賽中的獲獎精湛舞藝,台灣成為當代舞壇重要品牌,看來指日可待。

    文字|鄒欣寧、林韶安
    第218期 / 2011年02月號
  • 藝@書

    說故事的自由

    當自由如空氣般理所當然地存在,我們對自由的歌頌,相較於那些仍在不自由的拘禁下奮力呼求自由的人,總有幾分錦上添花的虛空。不曾體會過受限與禁制,我們如何能夸夸談論自由?從這個標準來看,伊朗籍的阿颯兒.納菲西與中國的章詒和,則毫無疑問地,都可作為持續以書寫追尋實踐自由的代表人。

    文字|鄒欣寧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王童七日談—導演與影評人的對談手記》
    藝@書

    作品是最好的生平介紹

    《王童七日談導演與影評人的對談手記》與《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皆以傳主談論創作歷程與作品分析為傳記主體,卻不因為集中剖析創作而予人過於專業、閱讀艱澀之感,反而透過傳主口述創作時的心理歷程、反覆琢磨作品的經驗,令表演藝術工作者「台上/幕前一分鐘,台下/幕後十年功」的箇中甘苦躍然紙上,也令讀者見識到對「細節」的注重,如何造就藝術大師的耀眼成就。

    文字|鄒欣寧
    第218期 / 2011年02月號
  • 《文化就是身體》
    藝@書

    找回肉體的呼喊與存在

    《茶花女》一劇演出後餘波蕩漾,但也讓人對鈴木忠志的劇場美學充滿疑問,透過《文化就是身體》這台灣第一本鈴木忠志著述集結之作,即便未必能讓觀眾全面釋疑,但也提供了另一條解讀鈴木忠志的蹊徑。

    文字|鄒欣寧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全球起舞,在秋天

    不只台灣,在蕭瑟卻充滿詩意的季節跳舞,是許多國家妝點其城市意象的默契;秋天的舞蹈節更是某些城市行之有年的旅遊號召。本刊特別連線里昂、紐約、首爾、荷蘭、英國、香港等六個秋天舞蹈節慶,在紙上遊走、盡覽世界各地舞在秋天的姿彩與鋒芒。

    文字|陳思宏、陳國慧、王如萍、鄒欣寧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 《空間的表演》
    藝@書

    框架之外,讀出新表演

    黑眼睛文化的「劇場手邊書」系列自○七年底開始發行,至今已推出至第九本,端出的菜色也盡是過去較著重劇本和史料的台灣劇場著作少見的方向。近期出版的兩本《空間的表演》與《當代歐洲新舞蹈―表演:反舞蹈、非身體》,更讓人不約而同讀到了一條表演藝術未來的可能路徑―― 框架之外。

    文字|鄒欣寧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舞台上的兩人,是共犯、是情人、是對手,是成雙成對的自我中心主義,也是戀人之間空間緊縮的孤島美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海納穆勒.四重奏》赤裸呈現動物性情慾

    兩人四角的危險關係 揭露愛情殘酷本質

    莎妹劇團導演Baboo,繼《給普拉斯》之後再度和劇場演員徐堰鈴合作,以意象化手法,詮釋德國劇作家海納.穆勒劇本《四重奏》。《四重奏》以法國小說《危險關係》為藍本,兩位演員分飾四個角色,玩著角色扮演的遊戲,著重在性別顛倒的扮演趣味,以及以愛情中情人相互折磨凌遲為比喻的政治角力,突顯了愛情世界中慾望與權力的對立與競爭,犀利地嘲諷愛情的本質。

    文字|鄒欣寧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 演出中,舞者依著絲竹樂曲款擺身軀,讓現代舞的身體逐漸被南管戲的科步滲透。
    舞蹈

    現代舞者學南管 追尋心之安頓

    因為聽了南管演唱家蔡小月的錄音,讓林文中「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因而展開了排練場上的南管追尋,林文中帶著舞者學南管,《小南管》演出時也非常後設地讓自己和眾舞者成了「南管私塾」的新生,時而依著絲竹樂曲款擺身軀,讓現代舞的身體逐漸被南管戲的科步(基本動作)滲透;時而端坐樂師身旁,隨著演奏的曲牌咿呀學唱。

    文字|鄒欣寧
    第221期 / 2011年05月號
  • 《舞姬》中的舞者Paloma Herrera。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經典舞劇《舞姬》 東方風情中的三角悲戀

    美國唯一的國家舞團美國芭蕾舞團(American Ballet Theatre,簡稱ABT),暌違台灣十二年後,將再度訪台,以一百卅人的大陣仗,帶來規模宏大、國內尚未曾全本演出的《舞姬》以饗觀眾。這齣由古典芭蕾教父佩堤帕編創十九世紀末的舞劇,結合當時流行的東方風潮,以印度王宮為背景,鋪陳一段三角戀悲劇,不同於公主王子式的童話情節,呈現人性的神秘陰暗。

    文字|鄒欣寧
    第234期 / 2012年06月號
  • 納哈林舞作Minus 7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This is Modern! 現代芭蕾魅力迸現

    去年帶來改編自韓國民間傳說的全本舞劇《沈清》,二度訪台的環球芭蕾舞團這次將展現全然不同的舞蹈風景四支舞碼分別是季里安、佛塞、納哈林三位當代編舞家的現代芭蕾作品,也是編舞家首度授權亞洲舞團演出。亞洲舞者如何以詮釋這些精采舞作?值得走進劇院一探究竟。

    文字|鄒欣寧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 《在路上》中,舞者從車鼓陣、八家將、宋江陣等台灣民俗藝陣,發展出或擺動跳躍、或陰柔流暢、或斷續停頓的動作文法。並由屋希耶澤擔任現場西
    舞蹈

    在路上,諦聽凝視屬於「我」的風景

    編舞家鄭宗龍的長篇舞作《在路上》,呈現了他在「旅行」中的思索、領悟與感受,自我的分裂與辯證,屬於他自己的風景。走進劇場,《在路上》提供的是這般景致悠悠的西塔琴蜿蜒繚繞,勾勒出異國氛圍。舞者們輕盈晃蕩入場,在不同音樂行進中變換身形,一如旅行者時時將身心裝進多變的世界容器裡。

    文字|鄒欣寧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 《微笑飛了!在空中盤旋》中舞者蜷身其間的箱子,從有到空無,恰恰解釋了編舞家楊桂娟心中的極簡。(組合語言舞團 提供)
    舞蹈 組合語言舞團《微笑飛了!在空中盤旋》

    探尋極簡 聽心而行

    組合語言舞團的新作《微笑飛了!在空中盤旋》,理性與感性並陳,成熟與青春對望,歲月的流逝帶出簡淨的詩意,編舞家楊桂娟說:「我想用這支舞,找到自己對極簡的定義。」

    文字|鄒欣寧
    第222期 / 2011年06月號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澳門

    劇評人票選出兩檔回響兩極的年度演出

  • 看戲不忘電影

    速寫賴翠霜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

  • 特別企畫 Feature

    和波孝禧:人生充滿挑戰,但人類有無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