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金
-
特別企畫 Feature
巴洛克之外的巴赫傳奇
巴赫終生沈浸在一種感官聲色之美適度受到壓抑,強調内省的、精神性的、宗教性的「内傾式」(introvert)藝術氛圍中,而未能與「外傾式」(extravert)的舊教巴洛克藝術有著直接的、緊密的接觸。儘管如此,巴赫仍能透過卓越的天份與靈性,廣泛吸收德國以外的音樂主流,使得其音樂在新教的環境中,分外顯得突出鮮明。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上個「世紀末」到這個「世紀末」的音樂
上個世紀末與這個世紀末的藝術都脫離不了「後」(post)與「新」(neo),如果我們細數這些令人眼花撩亂的種種流派,會發現共同顯現出一種「頹廢」(decadence)的傾向。這類多少具有「矯飾風格」(mannerism)意味的潮流,經常沾染著「神秘主義」的調調,而呈現出反物質主義、輕物性而重靈性的取向。
-
里程碑 Milestone
無賴與靈修者的雙面一體
在浦浪克百年慶的今年,回顧他於不同時期的代表作時,從他創作上明顯的風格變化中,可以看出他性格上的雙重性,同時,似乎也反映出當時法國文藝思潮的演變。
-
焦點
節制的自由與嚴謹的輕佻
NOP負有較具彈性而「全能」的任務,他們可在廣播公司其他團體的支援下演出西方音樂上任何奇特編制的作品,它本身也可細分成數個小型管弦樂團或室內樂團同時在不同地方演出,而且曲目兼容並蓄,不限於法國作曲家的作品。
-
音樂
一部「啓蒙歌劇」與一次「啓蒙演出」
接受啓蒙後的王子坦密樂終能登上光明智慧的殿堂,而「聲樂家協會」則在寂寂林中接受種種試煉。他們充滿一股年輕、大無畏的衝勁。
-
名家訪談
小提琴「法比學派」弘揚者
傑赫.普雷曾兩度抵台演出柴可夫斯基與貝多芬的協奏曲;四月間,這位小提琴「法比學派」的傳承者將再度來華,以「奇美基金會」收藏之史特拉底瓦里琴「維歐蒂」演奏他所精擅的法國樂曲。本刊特在普雷來台前,於巴黎探訪他的音樂世界。
-
碟影樂想
風格的遊戲 羅斯托波維奇與「巴赫大提琴獨奏組曲」的錄音
去年五月間,羅斯托波維奇推出巴赫「大提琴獨奏組曲」全集,這位當今首要大提琴家在活躍於西方樂壇三十餘年後,才完成了這套經典名作的錄音!而他選定了著名的維兹列敎堂作爲錄音地點,並爲此大肆宣揚,更被認爲是作秀。這表面上看來頗熱鬧的「羅斯托波維奇-巴赫-維茲列敎堂」三角關係事件,事實上牽涉到種種審美觀點,也多少反映了西方音樂風潮近年來的演變,値得我們進一步地加以瞭解。
-
里程碑 Milestone
從峽谷到星辰的飛昇 歐利維耶.梅湘的音樂(下)
在上篇,我們約略地瀏覽了梅湘的音樂創作美學觀,以及他音樂中那幾乎無所不在的堅定宗敎信念。現在且讓我們更進一步地看看他如何以他那當今少見的淵博學識來增益、美化他那獨樹一幟的「二十世紀宗敎音樂」,以及梅湘如何以色彩學、鳥類學、礦石學、天文學等的觀點來創作音樂。
-
里程碑 Milestone
從峽谷到星辰的飛昇 歐利維耶.梅湘的音樂(上)
本月係法國作曲家梅湘八十七歲冥誕,梅湘無疑是影響現代作曲最深的作曲家之一,其開明、自由的敎學方式,培養出許多日後法國音樂界中堅份子如布列茲、史托克豪森、傑那基斯、皮耶.亨利等,但相對於其開明自由的敎學方式,梅湘的作曲風格一直被認爲過於保守並認爲是爲宗敎服務,而備受爭議。
-
法國
當南聲社遇上中世紀歌藝團
成立甫六年即獲選為法國最具權威性藝文、表演周刊《影視綜覽》Tlrama重點支持、宣傳的二十個單位之一的「聖弗羅蘭老鎭藝術節」(Festival de Saint-Florent-le-Vieil)的特點在於將東西方的藝術家結合,讓東西方藝術交互激盪。今年我國南聲社與舞蹈家林秀偉雙雙出現在藝術節中,首日由南聲社的南管與法國中世紀歌藝團在古老敎堂的烘托下,進行一場古老的東西音樂交流。
-
法國
樂聲與古壁的諧鳴 記法國歐維爾鎭音樂節
位於巴黎西北方三十公里的歐維爾鎭,爲一不醒眼的小鎭,卻是梵谷悲劇性一生的最後之地,如此特殊背景,加上主辦者的苦心經營,使得歐維爾鎭音樂節獨具魅力。
-
里程碑 Milestone
曖昧的美感 寫於佛瑞誕生一百五十周年慶(下)
佛瑞自一九〇三年罹患嚴重耳疾後,便藉室內樂簡約的形式將自己封閉於內在的心靈世界。這種態度表現在他的室內樂作品裡的是傳統無奇的編制與形式、有條不紊的對位線條以及沈靜的本質。然在這明哲克制的古典精神中,有如平靜的深水底部的伏流般洶湧著的浪漫式激奮,那是充分擴張的形式、此起彼伏的波浪狀寛廣,不規則的旋律、節奏以及多彩而富於變化的和聲。
-
里程碑 Milestone
曖昧的美感 寫於佛瑞誕生一百五十周年(上)
「含糊其詞而淸晰明確,漫不經心而精密嚴謹,有如活水般地無精打采卻暢然流淌,有如稚童神秘而澄澈的眼神,有如夏夜般地若遠若近,有如好友般地若即若離,有如費解的愛情般地淡漠而熾烈,這就是佛瑞的音樂。」這種幾近矛盾、同時兼具兩個極端屬性而令人難以捉摸的本質正是佛瑞音樂的特性。
-
面對大師
法國音樂捍衛者 訪法蘭西硏究院主席隆德夫斯基(下)
「一個潮流、派別爲了爭得主導地位,不惜排斥異己而將它的美學觀硬加在聽衆上,這種情形可有點像宗敎上的『完整主義』(intgrisme)或政治上的恐怖主義。在此強加式的美學觀的支配下,聽衆剛開始可能會懾服於它的威勢、或受到『走在時代前端』風尚的誘惑而暫時地臣服;但久而久之,他們將在不僅得不到共鳴還承受了一種被疏離、輕視的感覺後,失望地離開。」
-
面對大師
法國音樂捍衞者 訪法蘭西硏究院主席隆德夫斯基(上)
目前身居法國最高學術機構「法蘭西硏究院」(Institut de France)主席的馬歇爾.隆德夫斯基(Marcel Landowski, 1915),其父保羅.隆德夫斯基(Paul Landowski, 1875-1961)爲本世紀前葉著名雕刻家、國立美術學院院長,在其子之前已躋身於法國人所謂的「不朽者的殿堂」,成爲該院院士。今年三月,他的雕塑作品將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馬歇爾的音樂作品也將在三月十一、十二日的兩場「法國印象九五」音樂會中,由國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演出。而他本人亦將來台親自指揮。在這位與布列茲同列法國二十世紀重量級作曲家訪華之前,本刊特地一訪大師,談及這一世紀來音樂思潮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