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裕惠
臺大戲劇系博士後研究
-
藝@書
《城市如何文化》 誌記香港目前階段性的發展和變化
在反送中運動與世界疫情趨烈的當口,茹國烈(編按)出走香港。他以客觀靈敏的眼光,透過遊歷歐亞主要城市所寫下來的體會與觀察,即是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待「香港」這座城市。他有意無意地,讓自己針對每座城市的寫作,保持著一種理性與平衡的距離;不為批判也不是診斷,更不是莽撞和衝動的推崇,整體而言,本書相當有條理地歸納了這些重要城市的多層次社會發展,並且他以BEAM的「文化光譜」觀點(註),提供他認為當代城市需要這些人類生產的「動能」,作為建構文化事物與生存的基本要件。 作為一本誌記香港階段性發展的「情書」,茹國烈從質性概念出發進而量化的分析,能讓讀者更深入理解香港各區域「地區行政架構」的發展和構成。他採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供的「文化專題指標」,對照「文化光譜」的類別,標誌香港各行政區域的「文化密度指標」,以及不同區域之間彼此的差距。例如油尖旺區、中西區與灣仔區,是香港文化密度指標總數最高的3個區。油尖旺區作為都市的中心之一,便與遠離中心的元朗區,分數差距超過10倍。 從規劃都會文化建設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本相當具有理念的文化政策建言書。身在台灣,此時讀到本書的「香港篇」,真是混亂時局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然而,香港都會化的本質,除了百多年的殖民地歷史背景,還有特殊的政治性、地理性,甚至冷戰後地緣政治角力下的權力象徵,這讓香港構成的內涵顯得極為複雜。相反地,「文化光譜」折射下所顯示的城市理念,便又是那麼地珍貴且難得。我相信作者試圖提醒我們的是,每座城市均有它特殊的發展體質,或說根據時間和歷史所形成的「文化光譜」,絕非能以一個標準作為普遍性的價值衡量或政策做法。「文化光譜」所強調的都會主體性,不是城市資本主義經濟打造的平等或不平等;作者不強調(或許也不認為)都會文化建設與意識形態和權力介入相關,他循循善誘地說明我們可以從「文化光譜」看到更多具體的城市文化理念,而那正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關於西九文化區的經營,本書作者著力甚深,竟選擇在落成完工之後離開,顯然是更珍視自己看待人事物的客觀距離與眼光。他針對戲棚相關的交際社群,有一定的敏感度,所以在建設初期便刻意為戲棚區打造更多可以容納市場交易的空間。這種由上而下的機構空間規劃,值得我們思考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哀淒大廣弦、瀟灑老神仙
第34屆的傳藝金曲獎甫結束,便傳出民權歌劇團創辦人林竹岸老先生逝世的消息。才送走歌仔戲經典唱將陳美雲老師,對岸的漳州薌劇音樂家陳彬老師也撒手,此時要再放下我們的竹岸仙仔,真是讓人萬般不捨得,更為歌仔戲精華世代值此凋零之秋,備感焦慮跟心慟!歌仔戲活戲唱作的靈活與本事,正迅速隨著老一輩的離世,變成我們當下國際化的都會節奏,根本無法複誦與追溯的傳奇了。 猶記得最近一次跟林竹岸阿伯長談,是2020年我跟著美國哈佛大學音樂學研究的博士生Anna,跟阿伯一家暢談戲曲竅門和西方樂理;席間涉及的話題不離內台歌仔戲的繁榮時代,以及阿伯如何從南、北管,接觸到當時流行的歌仔戲,又得精通不同劇種樂器以因應市場需求的生命歷史。 竹岸阿伯於1936年出生於雲林元長鄉;在戰亂頻仍的二戰前後,阿伯曾笑稱在那樣動盪的求學過程中,自己台語、日語和國語都說不好。唯有跟著在地的老師蘇遙學唱南管,阿伯才學會了透過音樂,流利地表達自己。他初中時期好奇跑去跟戲班做戲,甚至離家幾天到嘉義水上表演,當後場拉奏弦仔。後來在因緣際會之下,林竹岸加入的錦花興歌劇團(內台)經營不善,賣給了台中的錦玉己歌劇團(註1)。林竹岸在錦玉己歌劇團擔任二手弦,當時的師父不准他拉歌仔戲的主奏樂器殼仔弦,警告他必須先學會演奏大廣弦,才准他碰殼仔弦。他總在師父休息、不在或睡覺的時候,偷偷拿殼仔弦練習。就在一次救場的表演機會裡,竹岸阿伯表現了他的音樂天賦,於是才19歲就成為拉殼仔弦又能吹奏嗩吶的頭手弦吹今天稱為文場樂師。 大廣弦音色淒切,乍聽之下很像嗚咽的哭泣聲,調子很難抓得穩,竹岸阿伯總在民戲演出時,傍著嬋娟姐(註2)表演苦旦。他常常在跟我們笑談之間,就瞬間拿了一把拉了起來,隨口一唱就是歌仔調的四句聯。阿伯說台灣歌仔戲的四句聯,真的難學!「一聲蔭九才,無聲不用來」說的就是歌仔戲表演要有好嗓子、好腹內的重要性。嬋娟姐是竹岸阿伯的長女,她跟現在的團長林金泉(林竹岸三子)便不辜負阿伯的期待,一個能唱、一個是能拉又能彈。正因長期浸淫在歌仔戲活戲裡,民權歌劇團的作品才能呈現最懂戲的唱作表演。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化生態篇
從公共到分眾、從多元而偏激
2001年4月,雜誌第100期曾辦過1場針對台灣表演藝術類雜誌未來的公開座談,我還真不記得自己曾在現場,也不記得自己當時是否真心關注過雜誌存廢問題。21年過去了,新興表演空間的確如1992年試刊號中諸多呼籲,而變得愈來愈多,但表演藝術類別的雜誌卻急遽減少;剩下的唯一一本,也已經喪失圈內的專業代表性。今天的我的見證,對21年前對《表演藝術》雜誌編輯充滿熱情的我而言,是徹底的諷刺。
-
專題
廟埕前、戲棚腳,美好的外台戲時光
-
專題
狂熱眼神為摯愛 追戲經年終不悔
其實她們就是最早的「追星族」,追著心目中的外台戲巨星跑,記錄下心愛劇團的點點滴滴,幫忙劇團公演的大小事,付出青春、時光與金錢,無怨無悔、滿心歡喜她們成就了台灣唯一「原生」劇種的票房與市場,更能隨時機動調配自己在劇團營運與演出時的角色,形成每個戲班與廟口戲路、劇場公演時縝密的行銷脈絡。
-
專題
就信神明賞的飯 走進外台戲班的江湖
對外台戲班而言,在劇場裡的演出只是一時榮光,真正長久的經營、生存的基石,還是民戲戲路的拓展與維持,公演的場次表現就像是行銷宣傳,唯有神明給的飯碗,才真的算是「一餐」。當我們走進明珠女子歌劇團、一心戲劇團與春美歌劇團的後台人生,看著他們如何為戲路奔波、克服種種困難,方知這台上的精采,是多少汗水、用心,得以換來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跨傳統與文化的霸氣 情感與典範的搏鬥
以結合京劇與跨文化經典聞名的導演吳興國,應韓國國家唱劇團之邀,為該團執導結合京劇與韓國傳統說唱藝術「板索里」的《霸王別姬》,並於四月初在首爾進行首演。為了演出,唱劇演員鍛鍊了兩個月的京劇基本功,在劇中也有不少京劇程式肢體的呈現,但是否能與原本情感流暢的「板索里」合拍?這中間的「跨文化衝擊」,值得玩味。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家,沒有程式更新
在戲劇舞台上,「家」永遠是創作者鍾愛探索,卻也難以面對的題材。在台灣的現代劇場創作中,與「家」相關的紀蔚然的「家庭三部曲」、李國修的《京戲啟示錄》、吳念真的人間條件系列不可勝數,或探討家的崩毀、家庭內在關係的焦慮與影響、由家出發的國族隱喻等等,進入了廿一世紀,關於「家」的聲音與意義,仍待被強化和被擴張。
-
演出評論 Review
好一場認同、情欲與政治的走私!
不過值得尋思的是,《服》劇沒有耽溺在無限膨脹的性別議題裡,也沒有對政治現實和性別議題的強力批判。演員儀式性的換裝扮演,走位於四平八穩的舞台設計和布局,讓整齣戲的視覺氛圍顯現某種商業性、或說中產階級的氣質。我無意評價這種氣質的優劣是非,而是覺得這樣的製作格局值得玩味;它一方面滿足了部分觀眾對製作的期待,似乎也證明了中型製作的最高格局或能盡到最大的能力。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解構到結構 從詰問到試答
由香港「文化教父」、進念.二十面體創辦人榮念曾策劃的「一桌二椅」相關活動,從一九七九年迄今走過兩岸走過亞洲其他角落,從二○一二年起與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合作,名為「朱䴉國際藝術節」。今年於十月下旬在南京舉行,活動包含系列亞太傳統藝術座談,以崑劇藝術為主、與現代劇場導演激盪的「一桌二椅」演出,與兩天跨界、跨文化與跨性別表演座談會。這一系列活動,形成一個持續對話的平台,提問,試答,拋接,思索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複象公場舞蹈文本計畫《幹掉她》《渴求》《克拉普的最後一卷錄音帶》
我想推薦一組我覺得可能會是「地雷」的作品。 自上個月底至本月中旬所舉辦的第八屆台北藝穗節,計有一百五十四個團隊和六百場節目。其中,嘗試跨領域製作的複象公場,不僅團名深具企圖心,這次還試圖以肢體語彙的舞蹈形式,挑戰詮釋英國新文本《幹掉她》Attempts on Her Life和《渴求》Crave,以及貝克特經典劇作《克拉普的最後一卷錄音帶》等艱澀前衛的作品。這個所謂舞蹈文本計畫,應該被視為這批在地年輕團隊與歐洲經典文本對話的一個嘗試(野心);如果你相信劇場是真實的,沒有什麼比身體更能展現真實。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當代傳奇劇場《蛻變》
一個人變成蟲,只能被困在自己的一方住間裡,這種令人沮喪的題材,現代劇場不算少見。但令我好奇的是,身為一位堪稱全能的戲曲演員吳興國,要怎麼用戲曲表演的唱、唸、做、打,來和西方文學經典對話;更何況是演一隻蟲?! 作家卡夫卡作品《變形記》裡的主角一隻大蟲,讓尋常的故事(家庭經濟的重擔讓人喘不過氣云云),變成了「瘋狂超現實」;一言難盡的苦,將主角蛻化為無法表達的蟲,最後甚至遭到家人的誤解和隔絕。這既是最社會寫實,又是特別超現實的寓言,竟能讓編、導、演吳興國,繼《李爾在此》之後,再度挑戰獨角戲戲曲的抽象象徵,往往都是描繪現下即時,現在多少得倒錯反轉,用戲曲的抽象象徵,來演繹現實裡的「超現實」。這叫研究導演方法的我,如何能不著迷與好奇?!
-
演出評論 Review
這執拗又矛盾的「巨人」!
編導先以假性的親子關係,譬喻政治與政權的手段,觀眾原以為的「天倫夢覺」,卻其實是沉淪且陰暗的同志情態。主角的反逆,讓人以為是忍無可忍的革命,男人和男人的苟且,原來是反諷政治的勾結;這「以退為進」的導演概念,成功地在劇末翻轉了全劇一直以來戲劇動作的表相。
-
演出評論 Review
《金龍》應是一則奇異且突兀的童話!
德國編劇羅蘭.希梅芬尼巧妙地運用生理疾病,暗喻了當前全球跨文化衝擊下的創痛、荒謬和病態。同樣來自德國的導演提爾曼.寇勒則選擇了簡約、冷冽的呈現風格,由演員的肢體、情緒和不時疏離於自身角色的意志,來變換這謎樣般的寓言。然而,這樣的觀演風格,強調了導演概念先行的一種「態度」,這與編劇詭變多元的情節,同時挑戰著觀眾一面看戲、一面思辨的能力
-
演出評論 Review
因為如此不完美,而致完美!
四名演員,不論老將、新人,均有相當誠懇、真實的當下感,而台詞的白話貼切,融合在台上台下的交流之中,節奏聽來又有散文的韻味。不管我有多不願將這種種優點,歸功於主角的魅力,但我仍必須承認,主角確實有著台灣劇場少見的懾人魅力!偏偏,這是靠劇場條件的不完美,才得以全然呈現。
-
演出評論 Review
巨大對比下的孱弱與渺小
台灣製作的版本似乎完全無法刻劃歷史巨輪下的人物情境,因此,我們只有從演員炫技般的詮釋來窺探這紀實題材的一二。遺憾的是,基於製作條件與環境現實所限,這次同黨劇團的呈現,幾乎完全端賴演員表演,而仰賴表演建立的客觀敘事或背景,在對比強烈的文化差異下,顯得孱弱、疲乏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2010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現象觀察—戲劇戲曲
跨文化劇場風景成形 追新貌戲曲混搭成風
二○一○年的劇場,有對政治與環保題材的探索起步,有多樣非典型劇場空間演出的嘗試,看得見製作品質呈現專業的品質提升,也讓跨界、跨文化蔚然成為台灣劇場的自然現象;另一方面,這一年的戲曲新作主要延續近年風行的女性、宗教等主題與跨界呈現,整體表現仍然多元而令人目不暇給。
-
戲劇
一切都是有感而發
既然題材取自國外,票房的訴求又落於兩位知名演員身上,若真「屈就」於該劇的生死主題,而一切傾靠精簡的劇場語言,那麼在城市舞台這樣容納千人的觀賞距離下,戲味真是顯得淡了些清淡口味不是不好,而是究竟留給了觀眾什麼樣的記憶和印象。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戲劇即是他們人生的實踐
今年的香港藝術節,來自白俄羅斯的「自由劇團」應邀演出,呈現兩齣戲:《反轉哈洛.品特》Being Harold Pinter與《翩娜.一朵花》A Flower for Pina。被譽為「歐洲最後的政治劇團」,自由劇團在自己的國家被當成異議者迫害,被逼踏上離鄉流亡的路途,而在白俄羅斯,連觀眾看他們的戲都犯法!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之七:新生代創作者浮上檯面
未必在乎「傳承」 七年級生邁開劇場腳步
近兩年的劇場界,七年級的創作者也逐步浮上舞台,他們陸續推出作品,展現與前輩劇場人不同的觀點與關懷,也提出自己的劇場論點。他們或許只因同樣的熱情而投入劇場,未必有所謂同世代的共同創作意識,但面對「世代斷層」的焦慮呼籲,他們反而不那麼在意能否「傳承」,但真心自覺不足,明白還需要多看、多聽、多學和到處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