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3:「前瞻計畫」給金援,共創團隊美好未來?
文化中心升級全面啟動 及時雨解地方場館旱象
台灣的表演場館今年加入了兩個生力軍台南市的台江文化中心與新北市的樹林藝文中心,預料都將成為在地文化力量揮灑的基地。在歡喜新館落成同時,因「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而展開的各地文化場館升級,是否也將改變展演生態,展現出新穎面貌?但在短短兩年間,從檢視、評估、執行到完工結案等,似乎在時間上略顯不足,雖是有資金的挹注讓年久失修的地方場館重生的美意,但若未能在有整體考量的狀況下,想讓表演團隊不被各館硬體限制、自在揮灑創意的初衷,這場及時雨是否能發揮最大的功效,還尚待觀察。
-
專題
朱宗慶 超人減法三合一
角色多重、行動迅速、判斷果決,是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給人的鮮明印象,繁瑣的日常、複雜的行程、開不完的各種會議,善用科技工具的他運用手機、iPad、apple watch這三大法寶搞定,運用音樂的基礎,朱宗慶用減法舉重若輕,用工具完成超人的三合一。
-
專題
郭玟岑 怎樣過日子 由我設定
不對稱的妹妹頭、被同事戲稱像個「妹仔」的郭玟岑,年紀雖輕,卻是統領國家交響樂團的執行長。浸淫表演藝術、音樂圈多年,她不留票根不留CD也不留音樂家簽名,留的是多本隨性記錄的筆記,藏著她自己才會解讀的漫塗文字,唯一的堅持就是每本都是一樣高,要有束帶,而筆記的外皮不固定顏色,但一定要是鮮豔的色彩,來鼓勵自己。
-
專題
湯發凱 用行事曆寫多彩人生
總是讓人感受到如勁量電池般的滿滿行動力,男高音湯發凱的手帳一攤開,也是多姿多彩琳瑯滿目。多款物件從中掉出,昭告他的人生有多美好,翻著手帳,他津津有味地講起哪一天發生了什麼事,有時只是一丁點標記就可以喚起記憶。像是閱讀日記,或者,比日記還有趣。
-
藝@CD
樂團之外 以琴訴衷
在交響樂團之中,排練與演出雖以指揮馬首是瞻,但穩定全團軍心,首席更是肩負重任。不過走出大樂團的他們,又會想用音樂說些什麼?這組「NSO首席之聲」系列,在樂迷敲碗多時後終於現聲,吳庭毓與李宜錦雙首席的「出輯」,正巧是一男一女、一成熟一甜美的完美配搭。
-
藝@書
黑白琴鍵後 鋼琴家的音樂人生
從二○○七年出版至今,樂評人焦元溥的《遊藝黑白》再度增訂出版,從上下集兩本,到一套四大冊,除原有卅位鋼琴家濃縮與更新內容外,更添加了五十三位鋼琴家及一位大提琴家,總計收錄一百零六篇訪問、一百零九位音樂家。焦元溥說:「我只挑『我喜愛』和『我有問題要問』的鋼琴家。」受訪鋼琴家的剖腹回答,構築了精采的歷史,也讓此書成為最有用的音樂工具書。
-
音樂
絕佳組合 揮灑金色交響
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RCO)數度到訪,為台灣樂迷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今年的造訪,更讓樂迷滿心期待在當紅指揮帕佛.賈維的指揮棒下,RCO將會呈現怎樣的燦爛聲響?加上同行的還有知名鋼琴家拉斯.沃格特,這樣的絕佳組合,將演出貝多芬、蕭斯塔可維奇、華格納、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經典,堪稱是難得一遇的音樂饗宴。
-
企畫特輯 Special
並駕尖端科技 啟動聲響創作新紀元
為了讓台灣也能擁有結合藝術、科技、科學研究等技術的聲響實驗室,文化部於二○一八年與法國IRCAM簽訂合作意向書,藉由其聲響與音樂領域經驗的人才互訪、共製、研發及展演等領域交流,能更促進空總台灣當代科技、學術研究及當代創作的發展。計畫啟動同時,台灣第一座「臺灣聲響實驗室」也將落成,為了宣告落成啟用,C-LAB將於十一月底舉辦「C-LAB聲響藝術節」,藉著節目、聲音工作坊等活動,讓民眾走進實驗室劇場、認識聲音藝術。
-
音樂 東區秋季國際爵士音樂節
當客家遇上爵士 台北東區撞出新火花
資深作曲家溫隆信,除了在古典樂界創作豐碩、備受尊崇,也是爵士樂的熱愛者。從早年就跨足流行、爵士創作的他,今年將自己出身的客家背景與爵士樂融合,策劃了第一屆的「東區秋季國際爵士音樂節」,國內外樂手以客家元素演唱、譜寫新作品,一連串沙龍音樂會、大師講座與大型音樂會,都將在台北東區各角落蓬勃發聲!
-
專題
看不見的建築 音樂廳的必須
徐亞英,建築世家出身,卻投入冷門的「建築聲學」,六十年來在世界各國的表演場館、會議中心皆留下了聲學設計作品,更為許多音樂廳音響把關、診斷並解決難題。他說:「建築聲學是複雜的學門,需要考慮實體鋼材、混凝土、木材等組合,在點、線、面空間外,也涉及物理學、心理聲學、音樂聲學且必須以美學、心理學為出發點。」聲音從建立到慢慢衰減,是有發展過程的,「墨有五色,聲音也就像書法的韻味一樣,不能太快消失」。
-
專題
「演」一場建築聲學 讓你聽見音樂廳
為了讓樂迷一探衛武營音樂廳的優質聲響的秘密,聲學建築專家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在十月底舉辦了「建築聲學大師徐亞英與NSO,帶您聆賞衛武營」講座音樂會,分八個段落進行,演出並非如一般音樂會那樣正襟危坐,而是走走停停、上上下下,讓樂團、觀眾與音樂廳一起動起來,深入認識音樂廳建築與聲學設計的巧思。
-
藝@書
廿一位鋼琴大師的練習秘笈
大家都知道,想要成就音樂演奏功力,除了練習,還是練習,但若能得到大師的幾句提點,接收大師悟出的訣竅,可能就會打通任督二脈,豁然開朗!但與大師相遇的機緣難求,還好有這本《大師的刻意練習》,透過廿一位偉大鋼琴家掏心掏肺的分享,讀者不只知道鋼琴大家的練功秘笈,也得見廿世紀初那個時代的鋼琴史。
-
藝號人物 People 出身以色列的音樂家
艾維塔 ╳ 艾維塔 走向共同歸途的音樂之旅
他是艾維塔,他也是艾維塔。捲髮、濃鬚、典型的長睫毛與大眼睛、相仿的性格型男如出一轍。艾維是曼陀林演奏家,歐梅爾是爵士貝斯手,他們同樣來自以色列,在同一所音樂學院就學,卻分別移居柏林、紐約;有著一樣的姓氏,卻沒有血緣關係。兩人從二○一二年的一場音樂會開始合作迄今,從生澀到綻放出絢麗的花朵,一場音樂之旅,走上共同的回鄉歸途。
-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泥巴》
把家鄉泥土 捏塑成動人擊樂劇場
在首度結合打擊樂與京劇元素、以擊樂劇場《木蘭》成功開創跨界新視界後,朱宗慶打擊樂團在二○一九年再度出擊,讓打擊樂和陶瓷工藝相互共鳴,推出新作《泥巴》作為年度壓軸。朱團以陶藝企業家林光清為素材,在劇中塑造了主角「泥巴」,一個愛做夢的孩子,在樂聲裡他幻想、創造,也鋪陳與陶藝間的關聯,為家鄉點綴繽紛聲響、也在窯燒中彩繪絢爛人生。
-
音樂 畢契科夫領軍造訪
百年名團新任指揮 捷克愛樂亞洲首站獻演
創團至今一百廿三年的捷克愛樂管弦樂團可說是捷克音樂的代言人,曾與德弗札克、馬勒、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等音樂大師同台演出,是現今少數能強調音樂的表現力與純粹性、保有歐洲傳統風味的樂團之一。這次訪台,由新任音樂總監畢契科夫領軍,台灣正是亞洲巡迴的第一站,並邀請柏林愛樂現任首席樫本大進同台演出,加上精選曲目,可說是難得的聆賞機會。
-
焦點專題 Focus
當靜態展遇上阿卡貝拉 奇妙組合「節中節」
二○一○年創立,每三年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是近年來備受矚目的日本大型藝術活動,吸引許多藝術家與藝術愛好者參與。今年「國際阿卡貝拉藝術節」(VAF)首度與瀨戶內藝術祭合作打造成「節中節」,讓阿卡貝拉的歌聲散播在瀨戶內海的島嶼上,一動一靜,與藝術裝置互相呼應,讓人在海天之間,領受深刻的藝術感動。
-
焦點專題 Focus
台上熱情較勁 台下友情相挺
Vocal Asia Festival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同步舉辦的「亞洲盃阿卡貝拉大賽」,來自各國的團隊莫不摩拳擦掌,希望在這個擂台一展長才、精采奪獎。今年獲選參賽隊伍共有七組,分別來自中國、韓國、日本、香港、印度與菲律賓,各國都拿出屬於自己國家、種族獨有的歌謠,並重新改編成全新風味,讓比賽音樂會更有看頭。雖然台上競爭激烈,但台下也不吝熱情相挺,以阿卡貝拉建立的友誼,就是如此和諧。
-
焦點專題 Focus
給島嶼和世界 我們共同的歌
藝術節的舉辦,不只是為了呈現美好的音樂,透過共聚機會深刻交流,更是重要。因此VAF特地安排了「給島嶼和世界的歌台日交流音樂會」及「閉幕音樂會」。前者邀台灣原住民歌手桑布伊與日本的團隊、歌手同台,最後所有團隊上台高歌〈森谷地Verelruwan〉歌頌山林、感謝島嶼。後者則由上屆的客家歌手與下屆的高雄團隊接力呈現積累傳承,並邀剛出爐的大賽冠軍與世界級的史溫格歌手演出,為整個藝術節劃下美好的句點。
-
焦點專題 Focus
以交流啟發靈感 學習中尋找可能
除了比賽與音樂會,VAF的活動還包含了論壇、講座、大師班與工作坊,讓參與者能互相交流經驗與心得,並展開豐富的學習體驗。這次的大師班邀來當代阿卡貝拉頂尖團隊「史溫格歌手」帶來講座與課程,在「國際阿卡貝拉教育論壇」中,則有來自台灣、日本、韓國、丹麥、美國等國的音樂教育者上台分享。而台灣原住民歌手桑布伊與日本民謠歌手木島ユタカ的工作坊,是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
-
焦點專題 Focus
純粹人聲 唱響島嶼
每屆VAF都會在活動的末尾安排「阿卡日」作為盛會的壓軸,就是在一天內,由專業、業餘及學生阿卡貝拉團體,在藝術節舉辦的周遭以「快閃」形式,同時在不同角落「發聲」。今年因為與瀨戶內藝術祭合作,VAF主辦單位就安排團體分別到幾個島嶼上演出,讓來來往往的遊人在藝術裝置的特殊空間中,一邊聽著海浪拍岸,一邊聆聽純粹的阿卡貝拉人聲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