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音樂、影像一起流動 體驗日常的美好
目前相當受矚目的日本新生代多媒體藝術家高木正勝,他的創作不能單獨被定位於音樂或視覺的領域,而是橫跨兩者,將演奏與影像相互串連起來。旅途所見、日常生活點滴就是他構思的來源,他的作品呈現了強烈的流動特性,細膩與樸實的日式風格,讓高木的作品兼具實驗性與時尚性。
-
藝號人物 People 多角人生 從容演奏
小提琴家蘇顯達
身兼小提琴家、樂團首席、電台主持人,還有音樂系教授、主任、所長等各種角色,蘇顯達卻從來不曾為了過度忙碌而慌亂,似乎總能在緊湊的行程中游刃有餘,甚至時時掌握時間練琴,一手精湛琴藝永遠令人折服。從法國學成返台已經廿五年,回顧這一年來的人事滄桑,蘇顯達感觸良多,因此更珍惜每一次上台的機會,盡力地讓自己的演出趨近於完美,因為那是對自己人生的一個交代!
-
即將上場 Preview 亞洲作曲家聯盟2011年會暨亞太音樂節
樂聚樂有力 亞太音樂創作精采上場
由台灣資深作曲家許常惠倡導成立的「亞洲作曲家聯盟」,在暌違十三年後,再度由台灣主辦年度會員大會,此次適逢曲盟四十周年與創辦人許常惠逝世十周年,又恰遇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可謂意義非凡。除了有國內樂團與作曲家外,更將有超過四百五十位音樂人士與會,其間同時舉辦的亞太音樂節演出,也將呈現來自各國的一百首樂曲。
-
即將上場 Preview 十團百人同台 歡慶建國百年
「百人木琴」 展現團結合作的美麗火花
由朱宗慶打擊樂團策劃、集合國內外華人打擊樂家與國內十個打擊樂團共襄盛舉的「百人木琴」音樂會,將結合木琴溫柔甜美的音色與齊奏時強大的爆發力,在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探戈與搖滾、經典與新作中傳達共同的理想,為樂迷獻上精采的百年賀禮。
-
即將上場 Preview 吳義芳編導 NSO獨奏家軍服上身
《大兵的故事》 虛實間揭露人性晦澀
斯特拉溫斯基的小品《大兵的故事》,述說大兵遇上魔鬼、魔鬼要用魔法書與之交換提琴的故事。這次NSO實驗音場演出此劇,由編舞家吳義芳擔任編導與編舞,將由四位舞者與一位說書人,用「舞劇」形式呈現,以寫實與非寫實的手法來貫穿。
-
即將上場 Preview 以音樂劇場表達環境關懷
吳思珊 反「璞」歸真更創新
在對今年天災不斷的感懷中,打擊樂家吳思珊決定「反璞歸真」,用身體、心靈的覺知重新探索「生命與自然的意義」及「肢體、空間、聲音的關係」。獨奏會將以傳統、原始的概念出發,一台木琴所發出的不同音色、人聲與樂器間的相互模仿、甚至連樹葉、紙箱都能當作樂器發出聲響。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陳毓襄 征服「黑」與「白」
當初知道雜誌要選一天跟著她採訪時,陳毓襄第一個反應就是懷疑。 「一整天嗎?」 我心虛地回答:「盡量不影響原本的作息。」沒想到她自己挑了音樂會當天。那場彈的可是整套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啊!這下子,換我開始懷疑了。 下午進了音樂廳靜靜地在旁邊觀察著,不料一下子多了好多人,經紀公司、技術人員、公視的錄影、特地坐十幾個小時飛機前來打氣的朋友很快就將舞台擠滿了。原來,這麼重要的日子不是將琴彈好就好了,在龐大壓力下居然還要處理那麼多事情! 鋼琴定好位置,一群人移師到休息室時,造型師已在裡面擺好了陣仗。坐下後,陳毓襄才有機會將今天的第一份食物一口一口地塞進嘴巴。她安安靜靜地看者造型師梳化妝,並且適時地請他調整,但慢慢地又恢復了靜默,看來有點不妙!等了一陣子,在工作人員頻頻催促下,她決定不再塗塗抹抹,而是要回到舞台上綵排。冷靜地練一陣琴後,時間已經不多,她竟堅持要坐計程車回家小睡。 送走了她回到辦公室我也累垮了,休息一會兒回到音樂廳,才知道她請求取消音樂會前這段時間的採訪。是的,太多人、太多意見、耽誤了時間、也打亂了程序,這時候她亟需一段空白! 音樂會到了,掌聲中看她走出來敬禮,嗯,很好,髮妝都重新弄過了,心情也整理得不錯,獨處一下果然是必要的。 其實她可以不用那麼認真,但為了讓我們拍化妝特地請了造型師、拍手部帶我們去看整復師、拍禮服主動要去買衣架,還擔心下雨而改了到家裡拍照的時間。可不要以為她的生活悠閒,約訪的期間,她是在台灣與全世界的音樂廳間中飛來飛去。單打獨鬥的她即使會調皮地嚷著要喝下午茶,但誰真正知道聚光燈下觀眾為她喝采、佩服她有鋼鐵般的意志,可是在旅途上奔波的弱女子不是遇上了麻煩,就是一陣的孤單襲來,讓她一下飛機就蹲在地上痛哭。 我終於可以體會為什麼很多才華洋溢的音樂家最後會崩潰了。要奔放又要壓抑、要孤獨又要被群眾包圍、要接受掌聲同時忍受批評、要鎂光燈更要適應黑暗所有要征服的,就像這整排的琴鍵一樣,黑白相間。
-
音樂新訊 北市國百鳥朝鳳
郭雅志領軍 嗩吶歡騰為國慶生
嗩吶一直都是國人熟悉的民間樂器,但除了廟會活動和戲曲伴奏之外,您對它的了解還有多少? 以往嗩吶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的音量大、音色高亢宏亮,在婚喪喜慶上總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近年來在演奏家們不斷改良下,它的表現力增強,不僅能夠渲染歡快的情緒,更能夠詮釋黯淡、沉鬱的情感,或模仿人或動物等聲響。而嗩吶演奏家郭雅志所發明的「活芯」裝置正是其中一個成功的例子,在提升樂器性能外,其神乎其技的吹奏更使得嗩吶成為音樂會中最受歡迎的獨奏樂器之一。十月初,北市國即邀郭雅志來台,聚集樂團嗩吶組的好手們齊聚一堂,並且請來國內作曲家賴德和與洪千惠分別創作《奔》及《樂自在.觀自在.心自在》兩首樂曲,後者更加入了青年優人與國樂團共同合作。最特別的是,國樂團還請來了旅德指揮家簡文彬擔任本場指揮。在國慶日前夕,北市國將以最喧騰、最歡慶的樂器,為建國一百年吹出快樂的生日樂章。
-
音樂新訊 薛巴柯夫首度訪台獨奏會
薛巴柯夫首度訪台 演繹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被德國評論家彼得.柯塞(Peter Coss)讚譽為「我們這個年代琴藝最佳、最勇於挑戰,彈琴最有興味的音樂家之一」,首度來台的俄國鋼琴家薛巴柯夫(Konstantin Scherbakov)不僅是第一屆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大賽首獎得主,更以他精湛的琴藝被稱為是「當代的拉赫瑪尼諾夫」。他的錄音,不僅是知名音樂雜誌評介的焦點,當他演奏其他作品時,更曾被讚言:「沒有人能夠彈奏出比他更好的蕭斯塔可維奇!」而去年贏得蕭邦鋼琴大賽,在台灣掀起旋風的阿芙蒂耶娃,在多年前就曾經遠赴蘇黎世音樂院拜他為師,並擔任助教。 近年來薛巴柯夫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所灌錄由李斯特改編為鋼琴演奏的貝多芬九首交響曲全集。雖然說,總譜彈奏是每位指揮必修的功課,但要以雙手在有限的鋼琴鍵盤中彈出整個交響樂團的氣勢、旋律、音色、各聲部的對話等等,是非常艱困的挑戰。此次來台,他除了將帶來由西洛第與布梭尼改編巴赫的《b小調前奏曲》及《夏康舞曲》之外,更有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熱情》以及鋼琴版的《命運》交響曲。想知道鋼琴家如何以十指重新詮釋整部交響樂曲?絕對不能錯過這場音樂會!
-
即將上場 Preview 曾道雄扮推手 歌劇工作坊菁英演出
馬斯奈《莎孚》 名模人生亞洲首演
歌劇《莎孚》是法國作曲家馬斯奈的作品,卻相當少被演出。歌劇導演曾道雄多年來一直想要搬演此劇,在今年因終於找到樂譜而能實現,不但是台灣首演,更是亞洲首演!《莎孚》描述一位名模的人生與愛情,音樂與劇情的緊密結合引人入勝,此次由歷年來歌劇工作坊培養出來的優秀歌手擔綱演出,令人期待。
-
即將上場 Preview 從古典到爵士 在異域發光
陳若玗 不悔歸零追逐音樂夢
擁有深厚的古典音樂背景,卻為了最愛的爵士樂,將自己歸零重新學習,終究在爵士樂的重鎮紐約,創造出自己的一片天。這就是陳若玗,一個勇於逐夢的台灣女孩,這個月她將與紐約的夥伴們回台演出爵士鋼琴三重奏,演出創作專輯的精選曲目。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洪榮宏 走過死蔭幽谷 再展炫彩歌聲
以〈一支小雨傘〉走紅台灣歌壇的洪榮宏,是台語偶像的第一人,深厚的歌唱素養、憂鬱的氣質,他的歌聲一直以來都是許多粉絲心中的最愛。這回,他不但要重新登台唱歌,而且還是挑戰演出音樂劇,將在《我是油彩的化身》劇中飾演主角畫家陳澄波。重新出發的他,不再沉鬱,拋下過往的灰暗記憶,要為台語歌曲找到更多表演的可能性。
-
特別企畫 Feature
指弦交錯下 彈盡浪漫風
吉他是西班牙的代表性樂器,而由父子四人所組成的「羅梅洛吉他四重奏」,更是個中翹楚。被譽為「西班牙吉他皇族」的他們,從創團以來便嘗試擴大吉他技術與詮釋上的可能性,西班牙國寶級作曲家羅德里哥也為他們作了音樂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四把吉他協奏曲《安達魯茲》。
-
特別企畫 Feature
寫意民謠風 聆聽自在的空間
在葡萄牙被視為平凡的家族傳統樂器的手風琴,卻在「光音舞影手風琴四重奏」手中綻放出全新的風貌!創團人Artur Fernanes與學生組成的四重奏為手風琴演奏創造了新的合奏型態,與一種不受時代、地域限制的曲風。而演出時與光影視覺的結合,隨著旋律節奏的擺動,在演奏者與觀眾之間也容易引發特別的情感交流。
-
即將上場 Preview 覽閱那人 聆聽那歌
紀念許常惠 動靜之間見斯人斯風
對台灣當代音樂發展影響深遠的作曲家許常惠,離世迄今已經十年。為了緬懷紀念他的卓越貢獻,兩廳院與與許常惠文化藝術基金會特別舉辦「許常惠教授逝世十週年系列紀念活動」,分為展覽與音樂會兩部分:互動式展覽可以讓觀眾觀賞他生前留下的手稿、樂譜、著作並聆聽他所採集的民樂片段;紀念音樂會則讓聽眾有機會體驗他多元而豐富的音樂創作。
-
即將上場 Preview 新一代跨界美聲天后
喬琪亞.芙曼蒂 中秋月下悠揚唱吟
與華人世界特別有緣的義大利美聲天后喬琪亞.芙曼蒂再度訪台,將搭配台北愛樂室內樂團,為觀眾演唱多首古典、爵士、電影主題等經典金曲。而時值中秋,她也勤練中文歌曲,用〈祈禱〉和〈月亮代表我的心〉獻上對台灣粉絲們的祝福。
-
即將上場 Preview 齊瑪諾夫斯基絃樂四重奏
真誠演奏 來自波蘭的溫潤之音
成立十六年、獲獎無數的齊瑪諾夫斯基絃樂四重奏,被阿班.貝爾格絃樂四重奏的成員、中提琴手拜魯爾讚為「當今最優秀的絃樂四重奏團體」,團名來自他們所崇敬的波蘭作曲家齊瑪諾夫斯基,此次訪台,也將演出前者精采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及《第二號絃樂四重奏》。
-
焦點專題 Focus
展「新」念「舊」 各團起跑競現實力
上個樂季於六月底結束,國內幾個大團的演出計畫也隨後紛紛公布,但隨著開季的時間漸漸逼近,截至目前為止的樂季手冊,卻只能蒐集到NSO及國臺交兩本。事實上,唯一有能力在開季前兩個月宣布全年節目的,就只有NSO。雖然北市國在往年也達到同樣水平,但今年眼看著八月底的表演走過,樂團卻僅僅在網站上公布下半年訊息,手冊卻遲遲未能到手。 雖說國臺交總算交出成績單,但內容只到年底。北市交近年來的做法則是一年兩本,分「上下集」露出,但九月節目迫在眉睫,未見樂季手冊之外,連網站上都只有以Flash的方式閃著三場當月的演出海報,看不到後續如何。再看國家國樂團,雖說團方曾表示每年的樂季發佈時間調為每年的一月,但對下半年節目卻交代不清、時有時無。檔期未定、計畫不明是最大的原因,但是遙望對岸的例子,連即將來台的廣東民族樂團都已運行樂季制度長達十年,不知道國內樂團何時才能上得了軌道?
-
焦點專題 Focus 焦點四:跨界
東西交流不稀罕 樂手演戲才新奇
跨界風潮玩了多年,今朝又有新路數!跨界成精的北市國繼去年讓團員跳舞,今年乾脆讓團員演出偶像劇,仿效日劇「交響情人夢」,搬演國樂界處境。也愛跨界的NSO也不遑多讓,除了與舞蹈、偶劇結合演出,今年中頗受歡迎的「頑皮家族」也將推出第二集,由團員梁坤豪與黃日昇繼續擔綱搞笑主持,相信樂迷已經在捧腹以待了!
-
焦點專題 Focus 焦點八:國人作品
累積創作力量 期待更多新樂章
透過創作,才能累積屬於我們的音樂文化!各大樂團每年樂季節目中推出的委約創作質量,自然也是觀察在地音樂發展的的指標。新樂季中,NSO與國臺交都推出二至三首的國人作品首演,北市國也以新作首演慶祝十月。令人期待未來各團能在這部分加把勁,展演更多國人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