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齊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他」與「她」的跨界
「變裝」、「跨性別」乍聽是很陌生的議題,但其實在文學、電影、劇場,甚至傳統戲曲的舞台上,相關主題取材屢見不鮮。西方女性主義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f)以意識流筆法寫成的《歐蘭朵》Orlando堪稱是探討性別認同的經典。歐蘭朵身為英國貴族,在三十歲之前是人見人愛的男人,但是一場昏迷之後,醒來卻變成女人。歐蘭朵,經歷了奇異的人生體驗,以及男女、男男、女女的情感變換,而她終於從性別的錯亂中覺醒過來。窮其一生,歐蘭朵始終在尋覓那個真正的、完全的自我,那個自我並非是一個男人,亦非一個女人,它跨越、融合性別二分,不彼此嫌棄也不彼此壓制。英國歷史上,並非真有歐蘭朵其人,她其實是作者自傳式的化身,而小說的奇幻特質,更讓吳爾芙找到擺脫父權桎梏,實踐雌雄同體之理想的渠道。 導演陳凱歌改編李碧華原著的電影《霸王別姬》,除了潛藏文本背後的「男性之愛」,亦提示了一個性別認同的曲折歷程。程蝶衣從小被賣去學京戲,和有妻子的師兄段小樓台上台下情愫蔓燒。程蝶衣雖是男兒身,卻是女孩的情與慾,能夠在舞台扮女身,對情人獻媚只是最自然的展現,下了舞台的現實,才是扮演。《霸王別姬》將戲劇與人一出生便配戴的性別認同相互呼應,戲裡戲外虛實交錯、詰問和思索。於是,我們照見,劇場,成為一個性別流動場域的可能。表演者合情合理地扮演另一個人,彷彿提供了一個比現實世界更大的跨界機會,隨時可變化身體樣貌,性別在此可以轉換。 比利時當代舞團此次來台的新作《梔子花》,將帶我們實際走入變性人、異裝癖的世界,展現「他們」變身為「她們」的過程中,溫柔而混亂的人生真實。該舞作發想於巴塞隆納一個真實異裝癖表演場所的紀錄片,主要敘事者Vanessa Van Durme據說是比利時第一位變性人,多數表演者又是正港異裝癖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挑戰禁忌的身體政治
華麗的紅色帷幕前,身著晚禮服的女主持人被幾位穿著正式的「男伴」抱出場,當女主持人開口說話,男伴便如玩弄芭比娃娃般,費心地幫她擺弄不同姿勢,彷彿身體是一處提供觀者消費和娛樂的場域。接著,舞台上3D影像光影變幻,舞者遊走其間,誇張地展示美麗的肢體、高度賣弄炫技的動作這是二○○五年,英國前衛舞蹈劇場DV8首度訪台演出的作品Just for Show。當然,這場演出絕對不只是一場Show而已。在「好看」的表象下,DV8的編舞家洛伊.紐森(Lloyd Newson)透過浮誇與扭曲的「完美」形體,嘲弄現代社會的膚淺假象與膨脹虛無,更對這種為了「好看」而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提出質問。這支舞不僅挑動觀眾的敏感神經,更挑戰社會主流價值。當編舞家以身體當武器,以舞蹈抵抗這個世界的媚俗與虛偽時,其企圖無疑是充滿政治性的。 是的,DV8的作品向來充斥政治性。創立至今廿六年來,DV8宛如現代舞壇的「深水炸彈」,批判性格始終未變,從反抗同性戀情的禁錮壓抑,對階級文化的顛覆挑戰,一路發展到對傳統社會制約的質疑,一方面對虛偽做作冷嘲熱諷,一方面更向墨守成規的道德規範與老舊偏見宣戰。因此,看DV8的舞從來不輕鬆,它的手段幾近殘酷、直截了當,刺激著我們習以為常的審美經驗與視覺習慣,更進一步檢視最底層的靈魂、慾望、動機和思想。它鬆動層層疊疊的自我保護機制,扒開傷口,檢視痛楚,並與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政治正面對峙、衝撞。此次來台作品Can We Talk About This?探討伊斯蘭教的言論自由、審查與著作自由等議題。舞作名稱一語雙關;表面上像口語的「我們可以聊聊」;但也反諷著,這事我們能談、可談嗎?「有話要說」的DV8,這回說什麼?又將如何說? 過去劇場長期為男性所主導,女人在劇場多屬於「噤聲」的配角。直到一九六○年代隨著婦女解放運動,女人在劇場也開始「有話要說」。雖然女性的劇場活動起步甚晚,然而其表現卻是百花齊放、千姿百態。以女演員而言,台灣女演員在每一世代都各有風情與不同的舞台能量,變化多端、自成路數,為台灣劇場樣貌組出多變且漸層的光譜。本期企畫特別找來林鈺玲、王安琪、謝俊慧、王世緯、張詩盈、謝盈萱,六位不同特質,卻同樣在舞台上備受矚目的新生代女伶。經過改造變身之後,透過鏡頭捕捉,她們將各自呈現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走上藝術殿堂 嘻哈精神不死
對街頭文化的門外漢來說,嘻哈(Hip Hop)給人的刻板印象,不外乎穿著寬大潮T、低腰垮褲,棒球帽反戴、配件誇張的青少年、破壞街頭市容的塗鴉、聽不懂歌詞的饒舌,頭頂在地上轉圈的炫技舞蹈代名詞。深入了解才發現,嘻哈文化學問大,它不只是一種流行時尚,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九七○年代,由於社會貧富差距過大、資源分配不均,在紐約市市區的非裔及拉丁裔青年之間,興起了嘻哈文化,繼而發展壯大,並席捲全球。嘻哈文化包含饒舌、DJ、塗鴉、街舞及節奏口技五大要素,另亦衍生出嘻哈時裝、嘻哈俗語等次文化。嘻哈也是一種社會關懷的表達方式,透過饒舌說唱,即興互動地表達對社會現象的不滿,直接提出抗議與訴求。 就像崛起於紐奧良的爵士樂,發源於美國東岸的嘻哈文化流傳到世界各地,也汲取吸收了在地特色,而注入了多元的樣貌。法國對嘻哈文化的狂熱,可說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而以街舞見長的法國卡菲舞團,更是讓嘻哈一路從街頭跳上藝術殿堂。卡菲舞團編舞家穆哈.莫蘇奇接受本刊專訪時說,街舞誕生在街頭,多年來不被當作是藝術文化的一部分:「在廿多年前,誰想得到街舞可以進入劇院演出呢?嘻哈文化存活至今、未顯老態,就是因為維持某種開放精神。」當嘻哈舞蹈走上舞台,如何持續保有街頭的反叛精神與能量?莫蘇奇說,他從舞蹈中獲得的喜悅,跟年輕時感受到的樂趣相同,這股將憤怒轉化為狂熱的精神,就是廿年後他還在的原因。 歌劇的歷史發展至今四百年,經典一直不斷地在舞台上演,並且歷久彌新,也是通過不斷地創造與革新。在歌劇創作上,十九世紀末到今日的歌劇發展。這個時段可說是相當獨特而矛盾的:後浪漫時期到二次世界大戰前,在今日看來,是歌劇最後與最燦爛的一個盛世;戰後,歌劇創作每況愈下,甚少新作能夠存活到首演之後。然而,在這個人們宣告「歌劇已死」的時代裡,由於當代導演的跨足,歌劇演出空前蓬勃,經典復活,感染了新一代觀眾對歌劇的興趣。當現代劇場導演遇上古典歌劇,這場空前的相遇,擦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本刊為讀者深入剖析。 同樣將古典音樂帶入新境界的,還有廿世紀法國作曲家梅湘。他一生的創作,內容之廣、影響之大,堪以一部二戰後的當代音樂史比擬,少有人能與其相提並論,而教學與論著的流傳,更對後人有深刻影響。梅湘的作品融合法國傳統、世界藝術、新音樂元素與原創性,音樂取材則從古典音樂、天主教音樂,到廿世紀的序列主義與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萌芽茁壯中的澳門劇場活力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創作,無法定義、無所不在
演奏家?作曲家?作家?視覺藝術家?歌手?發明家?這些簡單的頭銜似乎都很難說明蘿瑞.安德森的真正身分,這位多元的藝術家始終走在時代的尖端,不斷地挑戰自己所能給觀眾的她創作的全部。為了能更完整地介紹蘿瑞.安德森這位多面向的創作者,在我們製作這期雜誌的特別企畫時,曾向她提出想多要一些以往演出的資訊或錄影,但是得到的回答卻是「抱歉,我不喜歡回顧過去。」沒錯,只面對未來,這就是蘿瑞.安德森,一位自七○年代就邁開大步灑脫前行,即便是現齡六十歲仍不改其前衛作風的全才藝術家。這次她將帶著她的《妄想》Delusion在三月份首度訪台,讓台灣的觀眾也能親炙她如詩般的現場演出。 如果說蘿瑞.安德森是前衛的代表,那麼本期的另一專題【跟著偶戲.上天入地】,無疑地就是古老技藝傳承的延續。但是在廿世紀來劇場藝術經歷劇烈、且不斷地的演化發展、革命跨界之下,偶戲也紛紛衍生出了不同的面貌,忽地也「前衛」了起來。從燈光、投影、精密機器等等各式地高科技媒材的加入,到操偶師思考顛覆偶與自己、觀眾的三角關係,以及重新思考製偶材質的再運用與再詮釋,甚至近年來在歐洲都有「偶」喊出了不應再為「偶」的正名口號!但是無論如何,偶戲在在挑戰的,還是如何將「偶」化實為虛、以「戲」化虛為實,在物與人的真實與想像之間,跨越鴻溝,衝擊、拼貼初不屬於這個三維空間的「意外」場景。在本屆的「2012臺灣國際藝術節」中,共計有來自中外的四齣偶戲要在國家兩廳院的實驗劇場上演。如果您厭倦了真實的世界,那不妨翻開雜誌,在了解偶的神秘後,來劇場享受一段意外的旅程吧! 當然,春天也是個適合四處走逛的季節,如果您對現代都會的節奏感到乏味,想要慢下步伐、換個氛圍,享受傳統在地的人文風情,那麼在本期雜誌中也準備了【南瀛走春.府城漫舞】的特別企畫,與讀者一同探訪這個位於台灣西南沿海、漢人最早在台灣本島開枝散葉的所在,也帶大家見識一下,在古蹟與美味之外,一群堅持在家鄉創作的舞蹈工作者,努力用肢體與音符所打拚交織出來的、不一樣的府城舞台。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當文化藝術成為公共議題
回顧二○一一年的表演藝術圈,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文建會耗資兩億一千五百萬元製作的國慶音樂劇《夢想家》,引發各界強烈批評馬政府浪費公帑,、文化藝術淪為政治宣傳工具的爭議。此一事件不僅讓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兩個領域,聯手組織「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發起「終結百年煙火,開啟文化元年:藝文界對台灣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連署活動,面對即將到來的選舉,三黨總統候選人也親上火線,史上頭一遭接受文化界提問。以往被視為邊緣的文化議題,如今登上政治舞台,成為公共議題,然而這只是開端,當《夢想家》話題退燒,新任總統如何落實文化政策,讓「文化立國」不只是口號,文化政策的監督仍須持續。 台北小劇場演出重要據點,經營長達二十七年的皇冠小劇場,因違反建築安檢法而結束營運,也是引人關切的新聞焦點。小劇場空間、Live house和替代性展演空間的使用安全性與合法性問題,浮上檯面。公部門如何在公共安全與藝文空間使用之間找到平衡點,提供表演團隊不同樣貌的展演空間,攸關表演藝術的創造力,和城市多元文化的展現。放眼未來,台灣由北到南將陸續完成至少十個劇院,總經費超過四百億,當公部門認定現行的劇場空間不合法時,如何蓋出劇場人合用的劇場,更是所有表演團體所殷殷期盼的。 歷時五年,行經三十萬公里的旅程,累積八十萬名觀眾,「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從宜蘭員山為起,到新北市萬里為迄,完成了全台灣三百一十九個偏遠鄉鎮的藝術圓夢計畫。這個不靠政府補助,完全透過民間募款與企業贊助等庶民力量造就的新文化運動,除了讓藝術深入窮鄉僻壤,帶給孩子更多精彩回憶,亦為去年的表演藝術界帶來正面的能量。 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定目劇」、「文創劇場」等名詞頻頻出現,只是真正要落實,場地不足、市場過小等現實因素,團隊還是得自己突破難關。另一方面,在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想像落差下,劇場是否已經從創作導向轉而為市場導向?看著娛樂性強或主打溫情的劇場製作,在今年的票房均開出長紅,一再加演,這是否表示,劇場的嚴肅文化不再了嗎?這是我們在本期的年度回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莎士比亞的挑戰
在今日,不論東方或西方,搬演莎士比亞的劇本都是個挑戰。 首先,莎士比亞是語言天才,由於文藝復興時代的英國戲劇多在白天演出,舞台常是空台,其餘全憑觀眾想像,所以語言的感染力格外重要。莎劇的對白字字珠璣,修辭華美,意象繁複,可說收錄了人類史上最豐富的字彙。從高不可攀又難以馴服的語言,到舞台上可被言說、表述、傳達和理解的聲音,就是一趟足以讓人畢生不斷操演,無窮盡探索的功課。在主要流傳莎劇的英美兩地,尚且有莎劇語言表演的專門課程,而「莎士比亞」在中文世界的意義,更長期存在著轉譯上的尷尬:「莎劇」往往代表一種勉強稱為「詩」的不甚通順的修辭譯語所組成的所謂文學經典。其次,莎士比亞的劇本耐人玩味,提供多種角度解讀和不同面向探究,尤其對人性精闢的觀照,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世界共通性。面對開放性的文本,導演要採取何種觀點詮釋,將莎士比亞帶到當代觀眾面前,考驗著創作者對莎士比亞的理解和個人的美學策略。 二○○八年,英國「與我同行」劇團導演迪克蘭.唐納倫執導的俄語版莎翁喜劇《第十二夜》在台灣上演,為國內觀眾展示了一齣成功的莎劇製作,我們發現,莎士比亞不再那麼遙不可及,艱澀難懂。在重視導演詮釋權的當代劇場中,唐納倫的作品難能可貴地將舞台、角色及劇本的詮釋空間還給演員。導演之於演員,對他而言,就如同「教練之於球員」,導演唯一的責任,就是確保排演時的流暢演出。劇場永遠是最好的學習場所,透過排練場的集體創造與互動,他和演員之間彼此學習、互相啟發,如此的謙虛態度,也同樣反映在他面對經典的演繹上。一如唐納倫接受本刊採訪時的說法,選擇做莎劇,是因為莎翁不斷地給人驚喜;「你必須在謙遜與無知的狀態下接近莎翁。他不是為了教我們而在那裡,我認為,他像個同輩般,牽著手帶著我們,引領我們,到達無與倫比的風景中。」這位當代劇場大師的工作方法,或許可以提供一條路徑,讓我們更靠近莎士比亞一點。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競爭激烈的全球樂壇,誰是下一個指揮大師接班人?繼○八年本刊首度推出「指揮星光幫」的專題,評比預言誰將是樂團指揮的明日之星之後,今年再度為樂迷們同步更新世界頂尖樂團指揮的最新名單。在歐美景氣持續低迷、交響樂團破產時有所聞的當前,年輕指揮出頭天,為老樂團改頭換面注入新氣象,似乎成了一波趨勢,寄望能藉此衝破低迷景氣的契機。這些樂壇新秀,多半出身音樂世家,從小展露過人的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跨世代的共鳴
在通俗文化的類型中,大概沒有一項可以像流行音樂,這麼無所不在,深入生活,滲透人心。快樂時,我們聽歌,幸福上心頭;悲傷時,我們聽歌,抱頭痛哭一場;孤單一人,音樂懂得你的寂寞;好友歡聚,音樂相伴大聲高唱。彷彿,每首歌都是你的知音,每段音樂都有你的生命故事,每個曲目都挑動你內在的喜樂憂傷。這就是流行音樂,它用最快速、最有效的旋律,反映這個時代基本的情緒,用最直接的聲音,打動你的心坎。即使,流行意味著朝生暮死,隨著每一個時代不同的風尚與品味,不斷更新,快速淘汰。但是不可否認的,流行音樂的演進緊密扣合著社會環境的脈動,每個時代的經典歌曲,都象徵著一個世代的集體記憶。或許,根本無須如此沉重。只要音樂一放,腦袋放空,情緒留白,旋律自然會帶著身體翩然起舞。 然而,當流行歌曲遇上向來給人嚴肅印象的現代舞,究竟會是一場天雷勾動地火的相遇,還是愛不對人的美麗錯誤?雲門舞集新作《如果沒有你》以十八首流行歌曲入舞,從白光、蔡琴、伍佰、江蕙、張惠妹、張震嶽、陳綺貞、周杰倫到盧廣仲,年代跨越一甲子,活脫是一章台灣流行音樂史縮影,召喚了不同世代的共鳴。編舞家林懷民說,靈感來自一晚洗澡:「我邊洗邊哼白光的〈如果沒有你〉,忽然想到,為何不用它來編舞?」只是古典音樂素養深厚的林懷民,對流行音樂卻很陌生,於是,排練場上,編舞家與舞者互相學習,兩個世代逐漸在流行樂裡有了交集。放鬆的林懷民,各展個性的舞者,再加上耳熟能詳的勁歌金曲,這是你我從未看過的雲門舞集。 如果流行成永恆,那就是經典。十七世紀的法國喜劇作家莫里哀,在當時的巴黎劇壇堪稱當紅炸子雞,深獲法王路易十四的賞識青睞。短短五十年的人生,發表了卅多個劇本。這些劇作被視為法國劇壇、甚至是全世界的戲劇瑰寶,一直陪伴我們至今,即使在三個世紀後的今日看來,仍然不過時。莫里哀從民間戲劇汲取養分,以詼諧滑稽的形式,犀利嘲諷資產階級的附庸風雅,大膽批判上流貴族的腐敗無聊,揭露現實社會的虛偽、黑暗。莫里哀的喜劇,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世界的荒謬,照見自己的醜陋。歌德曾說,莫里哀的喜劇接近悲劇。是的,我們發笑,因為人生如此不堪。 被譽為法國戲劇殿堂的法蘭西戲劇院首度抵台,帶來莫里哀的最後劇作《誰真的愛我?》,忠實重現該劇的原始風貌。本刊特別走入這間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劇院,一探該劇院的營運模式和組織架構,並獨家專訪藝術總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劇場與電影,無可切割的宿命
法國知名導演尚.雷諾曾說:「一個導演終其一生只拍一部片子,其他的影片都是這部電影的註腳或變奏而已。」這個說法相當深刻地提供了我們對蔡明亮作品的理解。他的電影,從不說一個完整的故事,少有對白,有的只是人物的生命和情感樣態。電影的場景多半是大城市的陰鬱角落,一些封閉性的空間,光線晦暗,空氣潮濕污濁。城市提供了一個支離破碎的象徵背景,封閉的空間成為包裹、囚禁人的容器與牢籠,而生活在裡面的人,則像是不存在般、被世界徹底遺忘的幽靈,每個人都是孤絕的個體,人與人之間無法真正溝通,為了尋找情慾的宣洩出口,凸顯出存在的荒謬,於是,孤獨與寂寞成為蔡明亮電影裡的每個人無可避免的宿命。 熟悉蔡明亮背景的人,便會發現,這些貫穿他電影的母題,早在廿多年前,即已在他的劇場作品中埋下伏筆。一九八一年,他從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後,與同班同學合組了「小塢劇場」,他親自執導三部舞台劇作品《速食酢醬麵》、《黑暗裡打不開的一扇門》、《房間裡的衣櫃》,皆在處理現代社會、寂寞、都會生活型態的狂亂等主題,在當時劇場界引起不小轟動。回溯與電影和劇場之間的淵源,蔡明亮說:「自己的養成是從小看電影開始,電影對我來說更具魔幻魅力,劇場的朝生暮死也特別令人害怕,但回頭想,我記憶殘存最初的電影影像其實是一部翻拍劇場的電影、上海製作的紹興戲《追魚》,鯉魚精後花園私會窮書生,我三歲時看的。」或許,電影和劇場之於他,的確是無法切割的吧。 廿七年後,蔡明亮再回到熟悉的劇場,他形容好像要回家走走:「年輕的時候就是想講故事,想做獨特的表現,想博得滿堂彩。現在做任何創作,都只想表達一下對生命的感觸,甚至好像只是要掌握一個跟你熟悉的人再次合作的契機,或者遇上一些新的人一起工作的機會。」三齣獨角戲分別從他長期合作的演員楊貴媚、陸弈靜、李康生的生命經驗出發,將簡單的生活動作,化為三齣不同的身體敘事,在蔡明亮一貫疏離的靜謐與壓抑的氛圍中,面對自己的孤單與哀愁。如果說,我們曾在電影中,看見劇場的蔡明亮,那這次,我們是否能在劇場中,看見蔡明亮的光影語言?透過本刊的特別企畫,我們帶讀者走進蔡明亮的排練現場,以文字書寫記錄他與三位演員的工作實況。 上期,本刊先行整理了國內各大樂團新樂季的聆賞指南,這期,我們將聚焦國際樂壇的趨勢觀察。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例如歐美金融危機頻傳之際,歐美的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西葡印象再發現
在做這一期雜誌之前,坦白說,我實在很難在腦中明確勾勒出伊比利半島上這兩顆大「牙」的印象。沒錯!風流劍客唐璜、唐吉訶德、卡門的故鄉都在西班牙,但那些 似乎都是文人墨士筆下虛構的風景、人物,不能算真的認識它。葡國雞、福爾摩莎、澳門賭場這些對葡萄牙的記憶似乎又暈染了過多的東方情懷,充其量只是台 式的葡萄牙假象。於是為了能將這一對被稱為「海角天涯」的兩個國家完整地呈現在大家眼前,編輯部決定延續一貫的傳統,以打開世界之窗的專號方式,再度挑戰 這兩個遠在歐陸最西端的國度。 奔牛節、法雅節、畢卡索、哥雅、達利、高第、薩拉馬戈、佩納皇宮、文森之家、麥哲倫、雪莉酒、塞維亞舞曲這些名詞對您來說是不是都挺耳熟,但卻不能詳 呢?沒關係,在本期雜誌中,編輯部特地整理了相關「關鍵詞」,作為讀者了解西葡不可不知的索引。為了讓讀者能更全盤了解這兩個位在地中海旁的陽光國度,我 們也會以歷史回顧、旅遊指南、生活美食,及文學、建築、當代藝術、電影、音樂、舞蹈、戲劇等十個面向切入,全方位地導覽在這命運交織的半島所孕育出的文化 樣貌。如果您看完以上文章仍意猶未盡,想要在台灣感受西葡風情,透過在〈Formosa,非常西班牙〉一文與兩廳院「世界之窗」節目詳盡的介紹專文及人物專訪,絕對可以讓大家不用出國,在台灣就能領略道地的伊比利風光。 此外,在各大樂團新樂季節目展開的此時,本刊也會依據各團所公布的新樂季,從中彙整出未來一整年國內音樂會的趨勢與方向,在九月號搶先與讀者分享整年度的聆 賞計畫。然而,這實在是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雖然新樂季揭幕在即,讓編輯部傷腦筋的是,部分樂團遲遲無法呈現樂季的完整規劃,實在令人遺憾。如同企業管理 的專業,樂季規劃牽涉到藝術和行政總監對樂團經營的企圖和願景,若一個專業的樂團,連近期的規劃都不清楚,遑論長遠的樂團目標?希望國內各家樂團們,除了 在音樂的藝術層面上追求之外,在經營層面也要多加把勁,才不枉樂迷的期待。 話雖如此,在本月份我們仍綜觀目前各樂團推出的新樂季部分資料,特別歸納出「指揮」、「探索」、「歌劇」、「跨界」、「樂壇新星」、「樂團合作」、「貝多芬」與「國人作品」等八個焦點,期待能讓樂迷能夠快速地掌握到新樂季的特色。從中也可看出各樂團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特長,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不一樣的感動
NSO廿五歲了。回顧當年由教育部合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藝術學院、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三校的實驗管絃樂團而成立的「聯合實驗管絃樂團」,到現在的「國家交響樂團」;從編制內只有團員、僅為一任務編組的單位,到現在成為人才齊備的專業團隊;演 出場次也從最初的一年九場,增加到現在每年平均八十餘場,這從師大體育館走上國際舞台之間所歷經的辛酸,絕對不只是查閱評鑑報告上的幾個數字、參考某本台 灣音樂史上的幾個篇章,或是探討政府文化政策的轉變等,就可以輕鬆帶過的,因為這是經歷了許多人的努力,和全民的文化提升與認同而打造出來的成果。 從無到有、從萌芽到茁壯,在NSO的樂章中有歡笑也有淚水,當然伴隨著他們一起成長的,也有的掌聲和批評。站在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分水嶺的今天,和許多國外的樂團相比,NSO也許尚算青澀,但是就如同一九九一年第一次指揮這個樂團,至今也有廿年的現任音樂總監呂紹嘉,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新樂季所說:樂團廿五周年,正是創造自己聲音的時刻。而在本年度新樂季手冊中的「昂首自信、展望未來,緬懷過去、珍惜傳統」四句話中,更是顯露出他對NSO未來的期待。或許您曾經聽過一九八六年NSO創團音樂會初試啼聲的第一曲《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或許你曾經錯過;但是在此,由衷地希望,想要聽見廿五年來台灣的轉變、感受NSO來的成長與蛻變,不妨在開季音樂會走進國家音樂廳,國家交響樂團的音符,絕對會讓你有不一樣的感動。 同樣在夏天,走進國家音樂廳,除了古典樂,你還有另一種感動的方式!無須正襟危坐,不用全神貫注,只需要跟著音樂扭腰擺臀,就可以輕鬆感受爵士樂。從二○○三年開始,兩廳院為國內樂迷策劃了「夏日爵士派對」,九年來匯聚了最具分量,名氣和音樂同樣響亮的爵士大師,讓聽眾不用飛到地球另一端,就能體驗爵士樂與你零距離的現場演出!二○一一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聚焦「跨界」。爵士樂碩大的包容力,讓各種音樂結合時,迸發出一股嶄新的音樂生命力。爵士樂的跨界精神,讓它隨著時代的演變、文化的匯流,吸收融合在地音樂特色,「跨」出多元的形式和風格,成為永不過氣的「流行樂」。爵士,跨出了多少新鮮事?本刊將帶讀者發現爵士跨界的無限可能。
-
焦點專題 Focus
劇場創意繁花似錦 入寶山就要「玩」個盡興
每四年舉辦一次、被視為劇場設計界「奧林匹克」的「布拉格國際劇場設計暨劇場建築四年展」,今年邁入第十一屆,也正式更名為「布拉格表演藝術設計與空間四年展」,以打破「劇場建築」的籓籬,讓更多環境藝術、視覺藝術的工作者也能來參加。許多設計者都不約而同地,將展場設計成一個要讓參觀者親自參與、發掘的遊樂場所,所以在這次大展的十天內,「玩」展覽成為參觀者最主要的任務。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劇場與舞蹈大師的夏日哲學趴
七月的台北熱力四射,而每年伴隨著熱浪來襲的,則是有臺北藝術節撼動人心的各式演出,讓人驚豔。今年臺北藝術節主打著「一起混.夜.電」的口號,自七月底到九月初,精心籌畫了七檔精采的節目與為期六週的展演活動,邀請觀眾在盛夏的夜裡,避開惱人的暑氣,與中外的表演藝術團隊親密開趴。讓台北人夜夜遇見蘇格拉底,輕鬆地來場心靈充電。所以在本月份編輯部也鎖定了今年台北藝術節七月廿八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同時開幕的兩大鉅作:《麗特、丹尼、佛斯》和「與佛塞同步威廉.佛塞新媒體藝術系列展覽」,搶先一步為讀者做最完整的介紹。 在二○○九年榮獲歐洲劇場大獎桂冠殊榮的克里斯提安.陸帕,無庸置疑地是廿世紀尚在人世最重要的波蘭劇場導演。與康托、葛羅托斯基齊名的他,首度將作品《麗特、丹尼、佛斯》帶來台灣,這齣以哲學家維根斯坦家庭關係為背景的創作,在陸帕所擅長的「舞台時間」的安排之下,相信將會帶給觀眾三個半小時難以喘息的戲劇震撼。<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來自英國的芭蕾故事
芭蕾,這個發源於義大利民間的舞蹈,自十五世紀進入義大利宮廷,十七世紀隨著義大利公主凱薩琳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時,傳入法國,進而風靡全歐洲。在西方的世界裡,芭蕾可以說是傳統舞蹈的代表,而芭蕾的舞步與手勢,也是在舞者訓練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技巧。可是在西方各國不同的風俗民情與競爭合流之下,芭蕾也逐漸發展出俄式、法式、英式、美式⋯⋯等各種不同的風貌。往年在國內,芭蕾的演出較少,而大家較熟悉的,也都是來自於俄國的芭蕾舞團。但在本月底,譽滿國際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將首度來台,為台灣的觀眾帶來古典與現代兼具的兩齣舞碼,準備讓大家一親全新的芭蕾舞的詮釋與技巧。 但是您知道什麼是英式芭蕾嗎?芭蕾是怎麼傳到英國去的?和其他國家的芭蕾又有什麼不同呢?於是本刊特別趁著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度訪台之前,為讀者預先整理七個關鍵詞,讓大家一覽該團的歷史輪廓外,更央請本刊英國特派記者,親訪位居倫敦柯芬園旁的皇家歌劇院,與以「渴望之橋」相互連結的皇家芭蕾舞學校,帶領讀者一探這被大家喻為英式芭蕾搖籃的所在,看看那裡到底蘊藏著什麼神奇的魔力。此外,再透過該團藝術總監與首席舞星的獨家專訪,讓大家了解舞團的營運方針與舞者的挑選、訓練、養成及工作現況。當然在最後,我們也把焦點轉向國內,探索芭蕾這個來自西方的舞蹈,在台灣落腳發展的現況。 六月,是一個充滿熱力與活力的季節,但卻也是驪歌初唱,各方莘莘學子即將離開校園的時刻。但是面臨「畢業即失業」的表演藝術科班生的未來該何去何從?又如何能「學以致用」?我想是許多新生代的創作者都十分關心的議題,於是本刊在本月份也製作了「表演藝術新鮮人.踏上職涯第一步」焦點專題,盼能藉著實用的教戰守則,及目前正在協助或是曾受過協助的藝文團體工作者與創作者現身說法,盼能藉由他們的經驗,能進一步地幫助年輕的創作者,指引出一條登上舞台的康莊大道。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角落中的歷史 神話般的年代
一 九七○,是一個怎麼樣的年代?在本期雜誌截稿時我也不斷地回想。慢慢地,許多塵封的文字與圖像,像是從記憶中抖了抖身上的灰,漸漸蹣跚地鮮活起來。台灣退 出聯合國、保釣運動、大同電視機、「包青天」、《梅花》、《筧橋英烈傳》、大同水上樂園、高速公路、美麗島事件、國父紀念館前廣場、光復南路、史豔文、鳳 飛飛、「科學小飛俠」、公館的麵攤、陸小芬、桃園機場但那是歷史的原貌嗎?是屬於我,還是屬於那個世代?忽地腦中浮現出兩本書:《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 代》與正讀到一半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前者是以不同於以往解讀政經等大歷史的角度,帶領讀者從另一條更貼近生活的路,去領略從日據到民初的歷史況 味,讓歷史的探詢展現出全然不同的樂趣;後者則是紀錄片導演陳俊志眼中自七○年代至今的成長記憶,的確是與一般人很不同的過程,但也是台灣真實存在過的歷 史片段。都是歷史,有些雖與我理解的不同,但它們都藏在不同的角落,以不同的樣貌出現。 而被稱之為台灣中生代劇場導演代表之一的王嘉明,他在用《麥可傑克森》詮釋了八○年代的流行文化與集體現象之後,也開始了他「常民四部曲」的創作旅程。向來 愛玩聲音、語言、空間和流行符碼的他,又要如何在眾人不同的歷史認知下,喚起相同的記憶?為什麼再次選擇了一個相對於台灣來說是個外來俗民文化的代表 李小龍,來解讀台灣七○,這個被稱之為神話的年代?他將用什麼樣的顏色、旋律,與什麼樣的組合,來展現歷史中七○那獨特的丰采?這是我們感興趣的地方,也 是本月份特別企畫「台灣神話七○」的焦點。此外,在本刊陪同讀者初探這位鬼才導演新作《李小龍的阿砸一聲》創作脈絡的同時,也希望帶著大家穿越時光隧道, 重溫七○年代的點滴。所以我們除了透過政經、文學、音樂、電影與娛樂的角度,來切入閱讀這個時代,編輯部還特別請到張照堂、郭力昕、陳柔縉、蕭青陽與吳億 偉幾位不同年級的藝文人士,為讀者道來他們心中的七○印象。張愛玲曾經說過:「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個時代的總量。」一九七○到一九七九是什麼樣貌,也許 有人不復記憶,也有人從未走過,但不可諱言的,在那飄逝的歲月裡,仍有著歷史的餘燼,溫暖著或映照著你、我,無論我們是否願意回首。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寫下表演藝術的未來式
還記得在本刊二○一○年的一月號「2000-2009十年表演藝術回顧」特別企畫的生態觀察報告中,有一篇〈沒有英雄的年代,誰是大師接班人〉的專文,當時讀起來的確令人擔憂,也引起廣泛的討論。但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二月號企畫專題「2010表演藝術回顧」的兩篇現象觀察〈中生代導演躍上大舞台〉與〈新生代創作者浮上檯面〉的文章中,似乎又看到了轉機。令人值得期待地,在這新的十年之初,台灣表演藝術界,又注入了許多新的動力。 但在這上述的兩個專題裡,觀察者均不約而同地對新生代創作者提出許多問號:在這樣的年代,英雄是什麼?不想成為商品,那想讓自己成為什麼?是什麼原因吸引他們走進劇場?他們的腦袋瓜裡到底在想什麼?學到這裡,然後呢?下一步該怎麼走?於是我們便趁著本月份,許多新生代創作者的作品即將呈現在觀眾面前之時,製作「My Dear Future Me 10的三次方告白」特別企畫,邀請十位七年級的表演藝術新生代,請他們以「一封給十年後自己的信」這種特別的方式,親自來回答這些問題。除了希望讀者能在他們作品之外,用另一種方式了解這幾位新生代藝術家,也希望他們能藉由親筆的書寫,爬梳自己未來的方向。 不知手風琴給您的印象是甚麼?是童年時卡通「苦兒流浪記」中,大鬍子伯伯懷中晃晃悠悠的神奇寶貝?還是當年陪長輩到北投溫泉鄉談生意時,杯觥交錯下、鶯聲燕語旁的那卡西小調?是在歐洲留學時穿過落魄街角的回憶?抑或是在你光鮮亮麗地趕赴國家音樂廳、準備要好好欣賞一場古典音樂會之前,穿過捷運地下道時瞥見的一抹熟悉且孤獨的身影?手風琴,這個在台灣人的記憶中似乎熟悉卻又充滿不確定感的樂器,終於要在本月份登上國家音樂廳,要和NSO來段浪漫的相遇。 其實和中國的「笙」有著神奇淵源的手風琴,由於攜帶方便、易於上手、且具有獨特音色等種種特性,讓它比其他的樂器更貼近人民的生活,且經過長年以來的各國移民與各式遷徙,也讓這個適合流浪的樂器,在不同國家、民族的底層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部手風琴史到底蘊含了多少快樂、滄桑與文化,又記述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歷史?這個月,我們將與您共同追尋:手風琴這個充滿異國風味的百變常民之音。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繼續舞動
三月份台灣舞蹈界的盛事,無疑地就是碧娜.鮑許的舞作《水》將在2011台 灣國際劇場藝術節登場。這支二○○一年碧娜.鮑許旅行巴西時所編導,被英國《衛報》譽為其作品中最明亮、性感、令人愉快的舞作,是繼《康乃馨》、《交際 場》、《熱情馬祖卡》之後,第四度登上台灣舞台的鮑許作品。在本期雜誌的特別企畫中,除了聚焦在這支當初大師親自為台灣挑選的作品之外,更藉著訪問現任烏 帕塔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多彌尼克.梅希與羅伯.史登,讓關心烏帕塔舞蹈劇場的讀者,了解在大師離開後的舞團現況。 雖 然大師的殞落令人惋惜,但德國的舞蹈界亦不可能就此停下他們的舞步。所以編輯部將特別企畫的焦點放大,為讀者挑選了國人較熟識的莎夏.瓦茲,以及尤.法比 安、馬丁.施勒夫⋯⋯到現在德國舞壇的年輕人新寵鞏思袒莎.馬蔻絲等當紅的編舞家,以最新的報導帶領大家更進一步了解,少了碧娜.鮑許的德國舞蹈界, 還有誰繼續再讓世界驚艷。 此 外,不知巧合還是刻意安排,隨著電影《黑天鵝》的熱烈上映,台灣劇場界似乎也掀起了一陣芭蕾狂潮,陸續將有許多芭蕾的演出登場。但是在台下的觀眾很難知 道,在光鮮亮麗的舞星背後、卅二圈鞭轉的光環之下,她們為了站上舞台,成為一名完美的芭蕾伶娜,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所以本刊也特別企畫了「走進天鵝湖底 芭蕾伶娜的辛酸路」專題,以最受觀眾喜愛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為引子,為大家介紹這齣經典舞作,並帶出許多舞者不為人知的辛苦。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回顧與展望
在充滿年節氣氛、建國百年的絢爛花火燃起之際,本期雜誌中除了「2011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的節目系列報導,編輯部也依循往例,在這回春見暖、萬物復甦的月份,帶領讀者回顧過去這一年,看看表演藝術界發生了什麼大事,有什麼趨勢值得我們關注,並應在未來持續追蹤觀察。 為此,編輯部特別製作了PAR Review of The Year 2010企畫專題,為讀者整理出年度十大現象的觀察:以表演藝術生態面來說,文創法的通過,可說是最受各方注目的頭條焦點,但「商業」與「藝術」如何站在同一陣線,「文化」與「產業」如何平衡發展,仍將是一大挑戰。而隨著兩岸文化交流密切,不僅台灣戲劇團隊和作品赴大陸演出,日益頻繁,大陸劇來台,也有愈來愈多的態勢,然而大陸劇的題材內容與形式手法,是否符合台灣觀眾的品味?從高雄世運、聽奧、花博到建國百年,大型嘉年華式的表演慶典接連登場,這些動輒上億預算的活動,是如煙火般曇花一現,還是能讓台灣表演藝術人才從中汲取寶貴的經驗?小劇場連演,重演不斷,市場機制是否會又扼殺了小劇場的實驗與創意? 就表演藝術人才而言,去年許多持續在中小型劇場耕耘活躍的中生代編導,不約而同地站上大舞台,這股潮流的背後反映了什麼樣的現象?創作者又如何思考市場產值 與作品價值、觀眾人數與創作理想之間如何兼顧的課題?於此同時,七年級生逐漸浮上檯面,這一批創作者面對不同的時代與市場變化,如何站穩腳步,建構屬於他 們這一世代的劇場風景?在舞蹈圈,近年多位台灣舞蹈人才輪番登上國際舞台,去年更掀起一波小高潮,「台灣出品」已從過往人們熟知的「雲門舞集」,如漣漪般擴張延展,台灣成為當代舞壇重要品牌,似乎指日可待。 而在演出類型與形式方面,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的熱潮,沸沸揚揚地從年初延燒至年底,這突如其來的熱絡,不只讓觀眾疲於奔命,也讓眾多藝術家受寵若驚,在措手 不及之餘,似乎也感到力有未逮。只是在政策激情過後,科技與表演藝術如何持續發展下去,為台灣找到新的表演語言?在音樂圈,跨界音樂會亦蔚為風潮,結合戲 劇、舞蹈或多媒體的演出,為傳統音樂會帶出了另番氣象,只是跨界到底是豐富了音樂的本質內涵或只徒剩噱頭,值得深思。移植自西方的音樂劇,在台灣發展多 年,雖尚未達到百老匯音樂劇產業的成熟境界,但在國內優秀音樂劇人才的相繼投入下,逐漸走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創作,在路上—旅行中的人生風景
二○○八年,華人戲劇圈的重量級導演賴聲川、影視界的王牌製作人王偉忠,首次攜手,打造出了一齣叫好叫座、至今歷演不衰的劇場作品《寶島一村》。王偉忠的眷村故事,在賴聲川的巧妙編織下,成了一則笑淚交替,不分族群都為之動容的生命故事。 繼《寶島一村》後,兩人再度合作,以相聲為形式,以旅行為題,笑談旅途中的人生風景。賴聲川是個典型計畫旅行的人,從訂機票到行程,都得全程參與,旅行一定得有個目的,然而,意料之外的奇遇卻為旅程帶來更多的驚喜。對王偉忠來說,旅行是自我放逐的漂泊,「以為可以尋找靈感、尋找自我,後來發現都是狗屁」,他說,結婚後有小孩才覺得「家人一起旅行的感覺最好」。 兩種不同旅行哲學的相遇,交融激盪出了相聲劇《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戲未上演前,本刊先請兩位創意大師面對面,與讀者分享他們真實人生的旅行經驗。在旅行已經成為現代人最風尚的休閒活動的今日,旅行之於他們的意義為何?旅行帶給人的啟發,如何轉換為創作的養分?他們又如何在一次次的旅程中,發現不同的人生風景?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追蹤大師的足跡—鈴木忠志《茶花女》
鈴木忠志曾經說過:西方戲劇以文字探討人的處境,而東方戲劇則用身體達到同樣的目的。文字使人思考,身體令人感受,他要做的就是結合兩者。這種理想也決定了他總體藝術的方向 以日本的表演方法去演繹西方的經典。所以他從能劇當中探索劇場美學,找到了「傳統」與「前衛」結合的可能:延伸能劇中行走與地板的關係,強化當下的存在感,發展出以演員為主、強調「動物性能源」的劇場理論,進而打造了屬於鈴木忠志的表演體系。而他的作品,也忠實地呈現了他的理念,帶給觀眾一種全新的劇場體驗。 繼《酒神》與《大鼻子情聖》之後,鈴木忠志這位當代亞洲的戲劇大師,又要為台灣的劇場界投下新的震撼彈:《茶花女》。與之前的兩部作品不同、也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次的新製作《茶花女》是和我們的國家兩廳院合作,不但以台灣的演員擔綱,而且還運用了許多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國、台語流行音樂,發展出台灣本土「流行音樂新歌劇」。 您一定會很好奇什麼是「流行音樂新歌劇」?鈴木忠志如何將小仲馬《茶花女》的文本,配上〈何日君再來〉、〈最後一夜〉、〈愛拼才會贏〉、〈愛情的限時批〉等流行歌曲,融入他獨特的表演體系,來呈現這次的新作?他又如何能在排戲之中傾聽身體的聲音,並幫它找到語言出口?為了追尋這個答案,本刊編輯部特別從《茶花女》的文本出發,一路探索鈴木忠志的導演美學、演員訓練、工作方法等面向,並訪問了在製作過程中赴日參與訓練與排戲的劇場工作者,透過他們的了解,為讀者導覽這次的全新製作。此外,我們也特別專訪了本次的編曲櫻井弘二,期待藉由他的引導,讓觀眾一窺鈴木忠志運用歌曲的方式與邏輯,了解本劇的創作理念。 本期雜誌中,我們也藉著「比利時當代舞團」首度訪台的機會,帶領讀者一同走進比利時繽紛的創作世界,看看這個以跨界藝術而知名的國度,在舞蹈、當代視覺藝術、甚至是流行時尚等各項領域中,如何藉由跨界,激盪出璀璨的創意火花。當然,我們也專訪了比利時當代舞團的創團人暨編舞家亞蘭.布拉德勒,以第一手的資訊為讀者介紹這位雖非舞蹈專業出身,但能善用早期擔任動作治療師、從事特教等工作經驗為編舞的基底素材,開發出另類舞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