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喜劇,古今中外都有不同的詮釋和定義,莫衷一是。其中,我最喜歡美國電影導演伍迪.艾倫的說法:「什麼是喜劇,就是退一步去看痛苦。所謂的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
就喜劇的沿革來看,從古希臘喜劇作家亞里斯多芬尼茲,十六、七世紀英國的莎士比亞、法國的莫里哀,十八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時期喜劇代表:義大利藝術喜劇的高多尼和法國的博馬榭,十九世紀俄國的果戈里到廿世紀的尤涅斯柯,幾乎所有傑出的喜劇,無不建立在現實的悲劇性上。然而,喜劇不只是模仿現實,而是透過現實的超越、反轉、變形和顛覆,引人發笑,讓眼前的悲慘輕盈起來。喜劇,就像是現實的逃脫術;笑,讓我們從痛苦中解脫,輕盈,因為它走過了重。
喜劇的生成和發展,和特定的文化背景與民族性格息息相關,不同的國家和時代都有專屬的喜劇類型。例如英式喜劇是一種冷調幽默,借重語言的優雅機智,運用一詞多義,一語雙關來諷刺挪揄。法式喜劇則是以機智凌厲作為社會、政治及個人批評的利器,法式幽默機靈敏捷、短小精悍、一針見血,笑的目的是為了回頭面對、思考身處的社會環境。德國人向來以嚴肅和理性著稱,德式喜劇以臉部表情、肢體動作或情境下的荒謬傳達笑料,雖然沒有直接反映在文本上,但喜劇的顛覆能量卻轉換形式繼續存在。日本人在拘謹的社會氛圍下,反而發展出極端的搞笑文化,解放壓抑的民族性格。港式喜劇承襲了英式喜劇的傳統,透過殖民的文化統治與轉化,再加上對現實的無奈與逃避的阿Q精神,創造出獨特的娛樂產業。台式喜劇則混雜融合了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反映多元族群的審美經驗。今年臺北藝術節以喜劇為題,呈現喜劇的各種型態和面貌,本月專題將帶你走進喜劇的殿堂,窺探笑的藝術。
源自於本土的歌仔戲,長期以來隨著大環境的變遷,而不斷成長,為了因應不同的場域演出需求,在不同時期,都有新曲調的加入。早年由民間戲班土法煉鋼,以「安歌」為主的歌仔戲音樂,在上世紀末與對岸的戲曲界交流後,才正式有了「音樂設計」的專業分工。近十幾年來,為新編劇目創新曲調的工作,不曾間斷。有些吸收自其他劇種或表演藝術,有些則是新編,長期下來,累積了一批新創曲調。去年首演的《安平追想曲》,音樂設計周以謙融合舊調新腔,以本土歌劇的手法,開展出「歌仔新調」的格局,清晰刻劃出新世紀以來,台灣歌仔戲音樂迥異於大陸薌劇的身影,也呼應了近年新興實驗劇場歌仔戲的開創精神,堪稱是歌仔戲音樂的另一里程碑。本刊特別專訪資深作曲家柯銘峰、劉文亮、陳孟亮、周以謙,看這些投身創作的幕後推手,如何將歌仔戲音樂帶入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