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馬天狗》 非常奇巧,非常胡撇仔
改編大佛次郎同名著作 打造現代台式武俠劇場風格多元的奇巧劇團,再度推出「現代胡撇仔」風的新作《鞍馬天狗》,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大佛次郎同名小說,主角是個匿名武士,以蒙面之姿行俠仗義,專事對抗幕府軍政的暴力分子。編導劉建幗將歌仔戲、豫劇、現代搖滾、寶塚歌舞、殺陣劍術揉雜成一齣華麗多元的魔幻寫實戲劇,加上豫劇王子劉建華、歌仔戲小生李佩穎與李郁真等堅強陣容,當代台式的武俠劇場令人期待。
風格多元的奇巧劇團,再度推出「現代胡撇仔」風的新作《鞍馬天狗》,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大佛次郎同名小說,主角是個匿名武士,以蒙面之姿行俠仗義,專事對抗幕府軍政的暴力分子。編導劉建幗將歌仔戲、豫劇、現代搖滾、寶塚歌舞、殺陣劍術揉雜成一齣華麗多元的魔幻寫實戲劇,加上豫劇王子劉建華、歌仔戲小生李佩穎與李郁真等堅強陣容,當代台式的武俠劇場令人期待。
本屆首度舉辦的「臺灣舞蹈平台」演出系列「第一類化學反應」與「第二類化學反應」,除了邀集十二位台灣青年世代的編舞新勢力齊聚一堂外,國際編舞大賽常勝軍也攜得獎作品來嘗試激盪國內外化學反應。除此之外,三場戶外演出及公開論壇、工作坊都試圖在全球當代舞蹈的語境下譜寫台灣當代舞蹈風貌,堪稱近年競相舉辦的同類型當代舞蹈GALA平台中,最具誠意的一次呈現。
動見体劇團導演符宏征改編新加坡現代戲劇之父郭寶崑的《傻姑娘與怪老樹》為《暴雨將至》,邀來編劇詹傑合作,將情節至換為台灣語境,描述分崩離析的家人在照護失智老父親上的壓抑隱忍、脆弱無助。在導演手法上,符宏征帶領演員從生活中去探索、尋求,表現手法盡力撇除「表演」,戲劇張力從最平常普通的對話裡發生,如暴風雨前的寧靜,讓人意識到話外之音、難言之隱
國光劇團繼《康熙與鰲拜》之後再度推出清宮戲,以清朝開國歷史為舞台,演繹孝莊太后、攝政王多爾袞、降清名將洪承疇之間的情義故事。藝術總監王安祈與編劇林建華共同編寫、李小平執導,為魏海敏、唐文華、溫宇航量身打造孝莊、多爾袞、洪承疇三大角色,以蒼鷹的豢養與重生、弓承載的權力與能量,首尾貫穿全劇。
《機器人歌劇》融合了音樂、戲劇,運用科技媒體、視覺藝術、燈光設計、戲劇編舞、實驗音樂、程式設計與互動感應技術,因此以華格納「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的概念,擷取「歌劇」作為製作名稱。演出中,機器人演員會與觀眾互動,以霓虹、錄像、煙霧、低頻和干擾雜訊等特效,介入觀眾的空間體驗,而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就是《機器人歌劇》最重要的內容。
邁入第三年的「321小戲節」,邀來末路小花劇團、影響.新劇團、阿伯樂戲工廠與耳邊風工作站,四個台南在地團隊,以「莎士比亞的日式花園」為命題,讓莎翁經典劇作與321巷的非典型空間相遇,台灣團隊、日式房舍、英國文本,共同激盪出未知的莎士比亞。
近年在各大音樂比賽成績亮眼的新生代小提琴家林品任,除了因俊秀外表贏得「小王力宏」封號,其傑出的音樂表現也讓他擁有超高人氣。在十一月下旬的「青春幻想曲」音樂會中,他將與樂壇資深前輩、指揮家陳秋盛合作,與NSO一起演出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深具世代交替傳承的意味。
備受台灣樂迷喜愛的大提琴家麥斯基,又要造訪台灣了!這次他也帶著鋼琴家女兒莉莉.麥斯基一同獻藝,除了呈現佛瑞、法朗克、普朗克的經典曲目,更將展現他的改編才華,演出改寫皮亞佐拉的《偉大的探戈》、根據聖桑歌劇《參孫與達麗拉》選段改編的《我心花怒放》與德布西《鋼琴前奏曲》第一冊第十二首樂曲改編的《吟遊詩人》等,生命滄桑灌注於浪漫琴音,令人期待。
二○一四年啟動的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以一系列活動重新定位這個菸廠中占地兩百坪的一隅,使之成為排練場、劇場演出與新媒體展覽 等複合展演場地新據點,除了培植藝術明日之星外,也自製了多檔節目。其中,「松菸Lab新主藝創作徵選計畫」廣發徵件英雄帖,今年入選演出的三件創作各具特色:舞蹈類的黃懷德《撕裂》、林宜瑾《彩虹的盡頭》,周瑞祥以魔術結合戲劇的《Animator》。
價格低廉而又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藍白帆布的使用,時而如細沙淺灘,時而如風卷殘雲,時而堆疊出山巒地貌,時而如巨浪翻騰。這是舞台設計讓人驚豔之處。只是,當舞台還原到被帆布齊整框架起的棚架意象時,會讓人聯想到在台灣極其常見於各種廟口俗世文化與靈堂棚架,並為之產生困惑。也許,這是在為少年春夢感傷行葬。也許,應當連同維特的煩惱一起掩埋。
屏東演藝廳計畫於十二月三日正式開幕,自十月底起,已然啟航的「開幕藝術季」,以法國鋼琴家夏瑪尤,及來自捷克的SKETY人聲樂團打頭陣。接下來,從本月直至年底,還有更多國內外的演奏家、創作者與表演團隊,將陸續登台、合力慶賀這全新誕生的表演地標,歌頌獨屬南方的文化風情。
台灣的離婚率高居世界之冠,新世代的年輕人為何「草食化」不婚不子了?剩男剩女、草食男女所選擇的人生風景為何?多元成家是未來家庭組成的樣貌嗎?愛情是人生的解藥、迷藥還是毒藥?編舞家俞秀青所創立的人體舞蹈劇場,二○一六年全新製作音樂肢體劇場《男歡女愛》將成為「愛情診療室」,她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出發,並編織了時事報導、田野調查與訪談,透過八位表演者們的集體創作,深入了解感情的多角面向與兩性關係的變化。 俞秀青作品多探討人的情感,編有《激戀》、《春之祭@100》、《生命是條漫長的河》、《暖化》、《Time Flies》、《Metamorphose》、《穿越》、《妳正百無聊賴我正美麗》、《Invisible Touch》等,去年演出的生命劇場《CrossLife 迴》,亦透過舞台裝置、多媒體影像、戲劇與舞蹈的跨界結合,探問生命。
多以東方傳統元素入舞的肢體音符舞團藝術總監華碧玉,年度製作《月牙泉》繼二○一○年《水晶瓶中的敦煌》之後,再次以敦煌壁畫為題,結合數位科技,以「紙」作為此次的主要創作素材,「紙與敦煌都是歷史的產物,紙的剝落與敦煌壁畫日積月累的風化,有著類似的時空痕跡。」於是她嘗試將「紙」應用在舞台及服裝上,反思當代社會現況。 全作分為三個段落:〈時空星光〉、〈穿越敦煌〉、〈月牙泉〉。八名舞者由現代出發,走進一千五百年前的敦煌石窟,甚至進到未來。華碧玉指出,「當人類行為愈來愈被電子產品制約,需要聲光影像來滿足感官時,過去唱歌跳舞最純粹的美好與感動是否更值得保存,可供大家省思。」 值得一提的是,舞者所穿的特殊紙製服裝出自服裝設計師翁孟晴之手,有別於傳統的布料設計,尋常的打版、裁縫邏輯全部都得拋棄。她表示,在維持服裝美感的同時,還得兼顧舞者在舞台上表演的需求,「紙的厚度、硬度,都會影響整體造型,充滿挑戰。」而音樂則由董昭民創作,藉由結合紙製服裝與震動喇叭及壓力感應器,透過流變的聲音與影像,從當代的角度解析古文明之美。
一對老夫妻,滿台空椅子,看不見的客人。一九五二年,法國劇作家尤涅斯柯(Eugene lonesco)寫下了《椅子》Les chaises,以荒謬筆法,直探人生的虛無本質。今年,致力於戲曲實驗的栢優座,以東方戲曲語彙轉譯西方荒謬劇作,代表台灣參加鈴木忠志發起的「亞洲導演競賽」。導演許栢昂說,上世紀五○年代,尤涅斯科提供了荒謬的覺察,直至今日,我們是否可以用同樣的文本,找出荒謬人生中的秩序或是依然無奈的共性? 栢優座的《椅子》,以戲曲作為表演形式,透過程式化的語彙、象徵的符號,靈活寫意地碰觸人心真實。許栢昂認為,戲曲是生活樣態的美化與提煉,自成一個審美體系;戲曲的虛擬美學,有更多可運用象徵的手段,寫意的表演程式、自由的空間觀,及以身體作為主要表述手段的特性,能夠強化劇中戲劇行動的荒謬性,同時又能合理化荒謬的戲劇動作。《椅子》由許栢昂與黃宇琳夫妻同台演出,兩人將以行當為表演基底,建構類型角色,面對不存在的客人,自由運用身段功法,在生旦淨丑不同行當之間任意轉換。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開幕迎來了許多世界知名的演出,而其中最讓我期待的節目便是由法國巴黎市立劇院原裝來台演出的《犀牛》,《犀牛》是法國荒謬劇場大師尤涅斯柯的作品,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劇作之一,他的劇本讀來有一種韻味,出其不意的情節也吸引著我迫不及待地繼續往下閱讀。《犀牛》即便是二戰前後的作品,在個人主義當道的現代卻依舊能發人深省的原因大概是,在追求不一樣的同時,每個人卻又往同一個目標走去,不管是在金錢、權力、地位面前,皆無人能抗拒變成犀牛。非常期待能十一月一睹德馬西-莫塔導演版本的《犀牛》!
十一月我最期待的音樂會,當然就是月底楊頌斯將帶領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RSO)的來台演出。 他們已經來台多次,每次都獲得很好的回響。而且因為政府給予補助,票價相對親民,比起國內藝術經紀公司辦的天團音樂會或相較於國外,票價便宜許多。(此時感覺納稅是很有意義的義務) 以往他們來台,大都是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兩場,今年特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第三場。三套不同的曲目,從海頓、貝多芬、馬勒、理查史特勞斯一直到斯特拉溫斯基等作曲家,涵蓋了古典音樂最精華一百多年中重要作曲家的作品。 楊頌斯自從二○○三年開始擔任樂團的首席指揮之後,該樂團的水準就一直提升,至今水準已與與歐洲三大樂團(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絃樂團)並駕齊驅。 二○一四年十一月我特地先去東京聽他們的演出,再回台灣連續兩天聽他們兩場不同的曲目。很驚喜的發現,他們在台北的演出還更優於東京呢!大概是台灣觀眾的熱情給他們更多的活力吧!讓我們期待十一月卅日到十二月二日BRSO的三場演出。
作為一位華裔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不管在獨奏或室內樂演奏,皆有斐然成績。在獲得第十一屆柴科夫斯基大賽銀獎之後,又在二○○一年紐約贏得瑙姆堡國際大提琴比賽的金獎。曾兩度獲邀在世界知名的倫敦「逍遙音樂節」表演,更與環球音樂旗下的DECCA品牌錄製發行了多張唱片。優異的表現曾獲得《紐約時報》讚許道:「秦立巍的演奏擁有柔美至極的音色、完美無瑕的音準和鋼鐵般的技巧。」 鋼琴家安寧,出生於北京的音樂世家,八歲赴美,十六歲起就以演奏家身分登台。其中西文化並存的背景,使得他具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不但演出遍及世界各地,在國際大賽得獎更是不勝枚舉,包括拿下包括比利時伊利莎白女王鋼琴大賽季軍等榮耀。《紐約音樂會評論》曾稱讚其演出:「彈奏清晰明確,能充分掌握大規模戲劇性的張力與平衡。安寧擁有對音樂抽絲剝繭的洞察力、完美駕馭技術的能力、充滿激情的表演張力,並結合以上三者,成就完美的演奏。」兩位華人樂壇之星首次攜手合作,將帶來貝多芬、舒曼、蕭斯塔可維奇與帕格尼尼等人作品,一場華麗的組合,將是年終值得期待的音樂宴饗。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過:「我從小帶著這份音樂天賦長大,使我根本毫無選擇。我從未致力成為一個音樂家,而是自然而然地陷入其中。我一直在思索自己是誰?定位是什麼?而我認為世上七十億人都和我有一樣的想法!」樂壇中,有多少人汲汲營營站上大舞台,但自小就展露鋒芒的馬友友,卻不斷思考著更深刻的問題。為此,他從二○○○年發起「絲路計畫」,廣邀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們,以音樂作為彼此溝通的媒介,讓文化、藝術、人文碰撞交流。多年來,他們不但找出跨越東西方相容的語彙,更組成「絲路合奏團」,透過他們的詮釋,讓世界聽見他們的心聲。 在今年,由奧斯卡金獎導演摩根.內維爾(Morgan Neville)所執導的電影《馬友友與絲路音樂會》,便從各種角度出發,記錄了這段從「家」的概念出發,直到回歸至「家」的歷程。年底,在馬友友剛過花甲之年後,將再度率領樂團來台演出。幾位電影中的主角、來台獨奏過的明星,也都將齊聚一堂。在合奏團裡,音樂無國界、也沒有時空的限制。在彼此對談中,或許人生的意義,得以在此找到解答。
舒伯特所譜寫的藝術連篇歌曲《冬之旅》是西方古典樂壇的經典之作,在廿世紀末時,德國作曲家漢斯.詹德大膽改寫融入當代音樂,以表現主義的手法,用各種聲音暗示每一首歌詞的意境;此次將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的《孤絕的詠歌冬之旅》,由男高音博斯崔吉詮釋,導演妮夏.瓊斯以黑白影像表現冬天萬物休眠的寂寥風景,重新詮釋舒伯特晚年的孤寂與流星般快速燃燒殆盡的生命旅程。
源於朝鮮高麗時代,結合音樂與說書的傳統表演藝術「板索里」,和世界各地的傳統藝術一樣,同樣面臨與當代觀眾對話和傳承的問題。跳脫原本取材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的框架,說唱藝術家Jaram Lee向西方文學取經,改編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的《四川好人》與《勇氣媽媽》,這次來台的《陌生人之歌》則改編自南美作家馬奎斯短篇小說〈總統先生再會〉,演繹馬奎斯筆下流離失所的異鄉人。
極簡美學、專注安靜,是陶身體劇場給觀者最明確可辨的深刻印象,當然,還有以數字編成的舞碼名稱,迄今已發展出《2》、《重之三部曲》(《3》)、《4》、《5》、《6》、《7》和《8》。數字代表舞者人數,不落意義詮釋,編舞家陶冶與夥伴專注於內視「舞蹈」、「身體」的純粹性。時隔兩年再度訪台,將演出《4》與《8》,讓台灣觀眾看到該團對身體的最新探索軌跡。
今年的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以「生活有戲,戲在生活」為題,台灣團隊作品已於九月在北京九劇場陸續登場,而中國團隊作品則有黑色喜劇《你好,瘋子!》、詩歌入戲《隨黃公望遊富春山》、懸疑推理劇《山居》及形體劇場《吾愛至斯》這四齣不同類型的原創劇作,也將從十月中旬來台演出,這次更添高雄場次,讓南台灣觀眾也能欣賞對岸的小劇場創意。
迄今已邁入第五屆的「香港週」,是港台兩地的藝文交流盛會,每年都迎來備受矚目的藝文展演,讓台灣藝文愛好者體驗最in的香港文化風景。今年除了有兩項與香港時裝及歷史建築的展覽外,更有多組演藝團體來台獻藝,包含傳統南音、粵劇、交響樂、無伴奏合唱劇場與現代舞,讓台灣觀眾一窺香港表演藝術大師的歷練和新生代的精采。
由現代音樂大師布列茲所創立的樂團EIC(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是大師探索與詮釋新音樂的重要團隊,於二○一五年在新點子樂展留下觀眾讚嘆的掌聲之後將再度訪台,這次將帶來廿世紀的大師之作與近期的新音樂創作,以「透視性觀點」呈現演出,向甫於今年一月辭世的大師布列茲致敬。
西班牙古樂大師約第.沙瓦爾,再度率領晚星廿一古樂團訪台,這次將演出向十四世紀探險家伊本.巴圖塔致敬的作品,透過樂曲的鋪陳,樂迷將跟著探險家走過北非、阿拉伯半島、印度甚至中國,透過樂音,遙想那個以音樂交流文化,另一種「全球化」的想像。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