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紐約
演奏家形象搶眼 樂評人「看」不下去
愈來愈重視形象包裝的古典樂壇,遇上還是蠻保守的樂評與觀眾,會發生什麼事?最近走紅國際的兩位中國鋼琴家:郎朗與王羽佳,都不約而同遭逢了類似爭議。前者是新CD專輯的「封面設計」備受批評,後者則是因穿著性感時尚來演出,樂評忍不住唸上幾句。
-
柏林
初秋柏林 藝術節狂潮來襲
九月本來就是柏林藝文活動繁多的月份,但今年特別「擁擠」,不僅僅是表演藝術,其他類的藝術節也是齊聚爭鳴。其中由「柏林藝術節之屋」與「柏林愛樂基金會」合辦的「音樂節」,邀請了各國大團前來輪番演奏,由瑞士指揮杜特華領軍的費城管絃樂團在柏林愛樂廳擔任「音樂節」的開幕表演,並且邀得法國知名鋼琴家提鮑德與樂團合作。
-
倫敦
國家歌劇院新樂季 美國風《愛情靈藥》開幕迎客
迎接新樂季,英格蘭國家歌劇院推出去年廣受歡迎的《愛情靈藥》讓觀眾回味。這齣董尼才悌的歌劇新編,場景放在一九五○年代的美國中西部,歌詞亦翻譯為英文,角色設定也受美國大眾文化影響,女主角活脫是瑪麗蓮.夢露的翻版,帶有天之驕子傲氣的男配角,則隱約帶有貓王調皮又帥氣的神韻。
-
巴黎
世界偶戲節 奇幻異想的天堂
開始於一九六一年,每兩年舉行一次(註)的法國沙勒維爾-梅傑爾市(Charleville-Mzires)的「世界偶戲節」(Festival Mondial des Thtres de Marionnettes)今年慶祝五十歲生日,從九月十六日到廿五日十天之間,估計超過十五萬名觀眾將前往觀賞來自廿五國的一百五十個偶戲團演出,是全世界偶戲團及戲迷們心中的朝聖之旅。
-
上海
「文化廣場」蛻變 轉型音樂劇殿堂
上海的「文化廣場」原屬老上海的法租界,承載著無數上海人文化記憶,歷經各種角色轉變,現在又重歸文化了。二○○五年起改建,現在打造了高科技舞台,並定位為音樂劇的專屬演出場地。九月底的開幕演出即推出《極致百老匯》,邀請多位國際音樂劇明星共襄盛舉。
-
北京
北京國際音樂節 誠意十足向馬勒致敬
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主題是向逝世一百周年的偉大作曲家馬勒致意,十月六日將以其《千人交響曲》揭幕。此次的節目規劃,魄力與誠意十足,將在廿五天內,推出廿四場以紀念馬勒為主題的音樂會,除了完整呈現馬勒的十首交響曲,也將呈現其他經典聲樂與管絃樂作品,並邀集多位中外指揮大師指揮,令人期待!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體驗「即興」冒險 看一場表演「球賽」
將「接觸即興」舞蹈引入台灣的編舞家古名伸,以盛大舉辦的「第一屆國際愛跳舞即興節」紀念自己步入即興的廿虛歲。即興,是表演者不預做編排地在觀眾面前一邊創作、一邊演出,觀眾與表演者一同在表演空間內創造一趟冒險意味的旅程,好比觀看一場球賽。這次的盛會以「流水席」、「大匯演」、主秀「即興舞蹈的光譜」等形式,邀請國內外團隊參與,要讓觀眾親自體驗即興演出的精采多樣。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戲說大航海時代的奇幻歷險
金枝演社劇團新作《黃金海賊王》,以四百年前台灣的海洋時代為時空背景,交織西拉雅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平埔族、漢人與海賊周旋的歷險傳奇。故事雖設定在十七世紀的東亞海域,但劇情跳脫歷史框架,除借取鄭芝龍、顏思齊、王直等知名海盜的事蹟,並加入漫畫與電影的情節。除了有華麗豐富的聽覺元素,舞台設計王孟超更將一艘大船直接搬到舞台上,具體呈現一艘海賊船的海上逼真樣貌。
-
藝號人物 People 國光劇團當家老生
唐文華 撐住一口氣 精演半生戲
作為台灣數一數二的京劇演員,老生唐文華師承台灣四大鬚生之首胡少安,天賦才華早現,年紀輕輕就是各大劇團爭聘的角兒。年滿五十歲的他,將再度演出壓箱戲《未央天》,演出主角忠僕馬義,得在台上表演肉身滾釘板,「必須閉住氣,頂住。」《未央天》他演了三次,每次間隔十年,幾乎就是他京戲生涯不同時間點的註解也就像是撐著這口氣,唐文華度過了京劇的美好年代,也來到京劇衰微的當下
-
藝號人物 People 中國實力派女演員
秦海璐 簡單中,找到自己的紅玫瑰
廿歲就以《榴槤飄飄》得到金馬獎影后榮銜,秦海璐卻不像其他當紅大陸女星一樣演出商業大片,她持續演舞台劇、演新導演的電影,走一條人跡罕至的演藝之路。十一月,她將隨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的作品《紅玫瑰與白玫瑰》訪台演出。秦海璐說,田沁鑫是她表演生涯中的貴人,為了讓一開始找不到感覺的她體會紅玫瑰,田沁鑫讓她從六歲開始演,先找六歲時紅玫瑰的感覺。之後慢慢演到十二歲、十八歲最終,秦海璐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紅玫瑰
-
即將上場 Preview 曾道雄扮推手 歌劇工作坊菁英演出
馬斯奈《莎孚》 名模人生亞洲首演
歌劇《莎孚》是法國作曲家馬斯奈的作品,卻相當少被演出。歌劇導演曾道雄多年來一直想要搬演此劇,在今年因終於找到樂譜而能實現,不但是台灣首演,更是亞洲首演!《莎孚》描述一位名模的人生與愛情,音樂與劇情的緊密結合引人入勝,此次由歷年來歌劇工作坊培養出來的優秀歌手擔綱演出,令人期待。
-
即將上場 Preview 從古典到爵士 在異域發光
陳若玗 不悔歸零追逐音樂夢
擁有深厚的古典音樂背景,卻為了最愛的爵士樂,將自己歸零重新學習,終究在爵士樂的重鎮紐約,創造出自己的一片天。這就是陳若玗,一個勇於逐夢的台灣女孩,這個月她將與紐約的夥伴們回台演出爵士鋼琴三重奏,演出創作專輯的精選曲目。
-
即將上場 Preview 劉鳳學唐樂舞封箱演出
《傾盃樂》 重現大唐華麗時代
應兩廳院「民國藝百」系列之邀,劉鳳學與新古典舞團將演出唐樂舞系列的封箱之作《傾盃樂》,並選粹經典舞碼《春鶯囀》、《拔頭》、《蘇合香》與《團亂旋》,溫故與新作齊展於觀眾眼前。
-
即將上場 Preview 一當代舞團《W.A.V.E.城市微幅》
以身體對抗虛擬 與城市的鏡像共舞
將於十月底在華山文創園區演出的《W.A.V.E.城市微幅》,便是蘇文琪和張永達等一當代舞團成員,對於城市裡被科技文明包圍、滲透的存在狀態,以舞蹈和新媒體藝術的結合,提出生命政治的思索。蘇文琪以十七世紀義大利畫家卡拉瓦的畫作《納西思》為參考圖像,延伸「鏡像」的概念,以此表達人與科技間封閉的依存關係。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互為因果的美學糾纏
劇場與電影,看似截然不同的美學形式,卻是藕斷絲連、糾結難分。不說電影發展初期就深受劇場影響,即便在電影鏡頭運動自如、寫實場景取代虛擬的美學確立後,仍有許多電影導演酷愛在影片中,利用劇場感塑造獨特的觀點與詮釋。甚至電影美學反過來感染劇場,劇場也玩起蒙太奇與影像感。
-
特別企畫 Feature
隱沒在影像底層的劇場
蔡明亮的戲劇科班背景,讓他的電影底層,總是可以讀出劇場的影子時間、空間、主題、人物的高度集中,讓蔡明亮的電影有一種古典三一律般的嚴謹;以歌舞橋段造成敘事中斷的手法,也令人聯想到布萊希特的疏離效果。透過對王友輝、黃建業、王小棣的訪談,也讓我們更進一步探見蔡明亮的電影與劇場之緊密關聯。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只有你》導演
蔡明亮:既然敢邀請我,我就不會客氣
蔡明亮的影像作品以「慢」著稱,工作起來也有著不畏與時間對峙的耐性。這次一口氣執導《只有你》三齣戲,早在半年前就和楊貴媚、李康生、陸弈靜三位演員展開工作。最初聊天漫談,從各自生活中兜成戲的血肉,進劇場後發展出三種不同風味的獨角戲,大為顛覆人們對「獨角戲」看演員詮釋角色、炫示演技的印象。 近幾個月天天進劇場,從下午排到晚上,好不容易抓出時間受訪,蔡明亮一邊用餐,臉上有輕微的倦意,但說起創作衝撞限制之必要,他目光炯炯,坦然直言:「拍電影或劇場都好,既然敢邀請我,我就不會客氣。」 對劇場怎麼個不客氣法?讓演員在台上沉睡可能是其中一種,但為什麼這麼做?蔡明亮眼中的劇場和獨角戲還有哪些可能性?以下是他的現身說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穿過螢幕走進他的電影裡——楊貴媚
「燈暗。」算是喊卡了。導演笑著走向慢慢從地上直起身的女演員:「媚,今天前面的節奏非常好」 說著,轉身向我們,像孩子剛順利穿越馬拉松終點而興高采烈的母親:「才剛拿到詞,她好快!」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到僅僅是自己的時刻——陸弈靜
這是一齣只有陸弈靜能演的獨角戲,因為,台上的就是她自己,和蔡明亮共同創作出來的,專屬陸弈靜的劇場切片。約九十分鐘的長度裡,口白很少,但演員和自己的對話卻始終持續。躺在床上的陸弈靜,夢遊般舉著雙手,騰空做著擦拭玻璃、沖泡咖啡的動作。演員的手在空氣中探索,溫習每日早晨的例行,卻好似在觸摸慾望
-
特別企畫 Feature
聽蔡明亮旁白——李康生
空空的牆,小康在空空的牆前面安靜抽著菸。 安靜的黑裡只有蔡明亮在耳邊配音的旁白聲。 「一直走一直走。」 直到來到他們初識的記憶深處。少年小康坐在機車上。聲音說:「沉默地抽著菸,那姿勢,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