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從歌劇出發 以舞蹈喧嘩
有「舞蹈國王」美譽的編舞大師威廉.佛塞,一月率自己的舞團在柏林演出他二○○三年的作品《解作》,此作靈感來自加拿大著名女詩人安娜.卡森的同名歌劇,但卻非照章搬演,佛塞解讀卡森的文本後用他的語言傳述給舞者,而舞者用身體來詮釋這些文字,再由觀眾以自身的經歷來感受作品。舞作以多語紛呈、聲音實驗來呈現,動作設計也一反佛塞之前的精準漂亮的編舞風格,轉往探索身體的可變性。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賴聲川與香港話劇團的集體即興演出
《水中之書》 回歸「生活」演出「哲學」
曾與香港話劇團合作過《如夢之夢》、《暗戀桃花源》等戲的賴聲川,這次首度從零開始、用「集體即興創作」方法,與香港話劇團的演員發展出新作《水中之書》。延續賴聲川近年來創作中對佛教哲學的探討與關懷,《水中之書》讓演員以香港為背景、探討「快樂」這件事。他希望從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做出跟佛法有關的戲,因為佛法本來就是生活中的東西。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規模僅次於愛丁堡藝穗節
阿德雷得藝穗節 充滿邊緣生命力
號稱規模僅次於愛丁堡藝穗節的「阿德雷得藝穗節」(Adelaide Fringe),今年共有超過四九七七位表演者參與,在二百五十九個場地,演出五百一十七場表演。有別於主流表演藝術活動的阿德雷得藝穗節,號召另類、非主流、地下文化、獨立藝術的參與,因此他們的表演場地可能發生在公園、工廠、廣場、或是廢棄的場域,跳脫出別於菁英主義的劇場藝術,更宣示象徵自由開放的演出精神。
-
藝壇動態
台北藝穗節「貳勢力」展開報名登記
【台灣】 台北藝穗節「貳勢力」展開報名登記 去年首次舉辦的「台北藝穗節」,標榜「只要報名成功,就能演出,絕沒有評選被刷的機制」,吸引了六十一個團隊推出166場的演出,光怪陸離的不在少數,令人驚艷的也所在多有。今年第二屆的演出時間預計自8月29日到9月13日,同去年一樣在台北各種場地演出;主辦單位除了免費提供演出場地,更打造行銷平台舉辦活動行銷。報名登記已自即日起開始,4月16日為止。報名可洽藝穗節網站www.taipeifringe.org。(莊珮瑤) 林璟如《劇場追夢人》出版 第十屆國藝獎得主傳記完成 第十屆國家文藝獎得主的系列傳記,已於林璟如的《劇場追夢人》出版後宣告完成。六位得主柯錫杰、李喬、郭芝苑、漢寶德、廖慶松、林璟如的傳記自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一月份陸續出齊,每一本書的作者都與得主有十分密切的互動與交流,能以貼身記錄進而完整展現每一位藝術家在創作上的熱情,同時見證他們在人生屢遇困逆時不妥協的堅定毅力。與台灣舞蹈與劇場界關係深遠的林璟如,可說是台灣劇場服裝設計的頭一把交椅,在這本由資深藝文新聞工作者徐開塵執筆的傳記中,也讓我們看到非服裝設計科班出身的林璟如,如何克服種種技術困難、突破自我的障礙,為舞台打造出絕美的風景。(莊珮瑤) 「美國基洛夫芭蕾舞學院華盛頓分校」校長親自來台挑選學員 美國基洛夫芭蕾舞學院華盛頓分校的校長Marat Daukayev,將於四月初來台,甄選暑期班與學年班的學員,讓台灣的優秀芭蕾舞者也有機會赴美接受專業的芭蕾舞訓練。美國基洛夫芭蕾舞學院的前身為環球芭蕾舞學院成立於一九九○年,由前任美國總統老布希邀請前基洛夫芭蕾舞團藝術總監Oleg Vinogradov赴美成立,以將馬林斯基劇院的文化帶來美國。該校在九二年時與馬林斯基劇院協商,正式將校名改為基洛夫芭蕾舞學院。學院中任教的老師多來自俄國瓦加諾娃舞蹈學院。這次來台甄試的校長Marat Dauka
-
藝遊在他方
古色古香的聽覺饗宴─波士頓交響音樂廳
波士頓交響音樂廳,是美國最早的專業音樂廳,更可說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最好的三個音樂廳之一。而波士頓交響樂團則是美國極佳的管絃樂團之一,其水準甚至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紐約愛樂」難分軒輊,被評選為美國最好的五大樂團之一。
-
專題
林磐聳:文化為核心,開展創意產業同心圓
文化人看重文化資源,經濟部則重視產業價值。而林磐聳認為此三者應是「同心圓」概念,也就是「文化」位於同心圓的最內圈;「創意」位於第二圈;「產業」位於最外圈。從內圈到外圈,從核心產業到應用產業,「如果沒有核心價值,會造成失焦。」三者關係,文化是創意與產業的發源核心。
-
藝妙人物事
張金蓮 開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花
出身舞蹈科班,曾經是光環舞集的舞者的張金蓮,離開舞台後,與藝術的緣分持續在各種類型創作中延續:陶塑、銅雕、繪畫、攝影、詩文、歌唱,從身體的體悟、大自然的呼應,綿延不絕、生發沛然。「人生就是開花的過程,把屬於自己的花開出來!」世界的美,生命的豐厚,張金蓮將之融入身體,欣然綻放。
-
藝@書
先看電影,還是先看小說?
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不是要來一較長短,而是提供給讀者/觀眾,不同媒材的閱讀/觀賞樂趣。只是,先看電影還是先看小說好呢?最近,讀者們可能又要面對好幾次這樣的抉擇,因為,奧斯卡多部大片都改編自經典文學。
-
藝@CD
喚起遙遠的幸福記憶 療癒系試聽機
許多埋藏在心裡深處的久遠回憶往往在不經意之間被某種氣味、某個畫面或某種聲音所喚起。若要為自己的記憶歸檔,人生有許多回憶其實是可以用音樂來代表的。
-
藝@電影
家的故事,世界的微觀
「家庭」是最貼近人生的創作議題,可以由小觀大,從人性、情感、群我關係、權力衝突通通都可發揮。但不同文化中的電影導演,卻也用不同的影像語言,說出況味紛呈的家庭故事,四月上線的幾部電影,剛好可來比較東西導演各異其趣的Home Story。
-
藝@電影
讓我們隨著寶萊塢起舞吧!
隨著印度背景的奧斯卡金獎片《貧民百萬富翁》的熱烈上映,也讓我們有機會在出租店看到更多的印度寶萊塢電影,藉著這些道地印度風的電影,讓我們一窺這個比好萊塢產量還大的電影工業夢工廠,如何以歌舞音樂華麗場面征服影迷的心!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
上班不到一個月的友人正在取笑辦公室同事的腦袋都裝垃圾,同時另一個上班第二週的朋友抱怨捷運車廂的通勤族早上嘴巴很臭。然而即使有滿車的口臭,還是要大口呼吸活下去。需要多久的時間,才會明白其實「我」跟別人沒有什麼不同。而且張開嘴巴時,發現自己其實也很臭。 以上的對話,都發生在不同的辦公桌電腦螢幕畫面中。於是一個在辦公室憋了一早上菸癮的朋友說,上班的時候只要可以MSN,再辛苦都值得。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每天都在上演。透過偉大的中央空調,上班族交換彼此的悲歡喜樂,也散佈著難以招架的生存問題,一面還期待能團購短暫的希望。 林奕華的戲向來犀利無情如減肥指南,舞台上深具實力的演員演「痛」每一個角色,身為一介上班族自應點名簽到。 文字|ADA,喜歡各種形式的演出與創作,有時候也參與其中,並且唯恐天下不亂。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香堤偶劇場《直到世界的盡頭》、流民寨《無路可退》
上期介紹無獨有偶《影窗內的天空》,竟將兩位跨文化光影導演Richard Bradshaw和Larry Reed混為一談,特此更正並致歉。有福的是觀眾可以藉機認識兩位大師的不同手法。 這個月我的首選自然是來自法國的《直到世界的盡頭》。香堤偶劇場的想像力驚人,超乎理性邏輯卻讓人欲罷不能,舞台幻覺神乎其技,濃濃的詩意美感別無分店。這種讓大人小孩一起著迷的劇場經驗,應能給國內綜藝化的兒童劇主流一些啟發。 在福和橋下演出的《無路可退》也值得關注。「流民寨」係以台日合作的行動團體「海筆子」的台灣成員獨立創作。帳篷劇以另類美學對社會介入、批判,刻畫邊緣心靈,重探藝術本質,每每令人震撼動容。未曾體驗過帳篷劇滋味的,不宜錯過。
-
特別企畫 Feature
白先勇 讓崑曲重綻姹紫嫣紅
五年前,白先勇手持牡丹花語重心長說:「過去,我們只推開前窗看到別人種的花,其實,自己的後院也有最美的花。」今年,白先勇手中的花由牡丹變成了蓮花,在青春版《玉簪記》來台巡演宣告記者會上喜孜孜說,牡丹已花開遍地,他的青春二部曲還要再接再厲,樂觀主義的他,「不信青春喚不回」。
-
特別企畫 Feature
俞玖林、沈豐英 崑曲奇遇再續戲緣
因為被白先勇挑中擔綱青春版《牡丹亭》的男女主角,俞玖林與沈豐英走上的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其間經歷,可謂一場「崑曲奇遇記」。五年一百六十場的歷練下來,三十而立的兩人,都少了青澀,多了成熟的自信。如今再挑青春二部曲《玉簪記》,通過名師岳美緹與華文漪的調教,又會展現如何更叫人目不轉睛的熠熠之輝?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不景氣,更要為自己打氣
去年開春,雲門舞集八里大排練場遭遇祝融,火災過後一周年,雲門在台北故事館舉辦特展「面對大海的進行式」,回望過去,記錄當下,也放眼未來。這一年多來,雲門重新出發,一團照常發表新作、進行海外公演行程,二團仍舊深入學校、偏遠地區、醫院,散播舞蹈的種子,其所展現的精神,正像三十多年一路走來的韌性。林懷民接受媒體採訪,談到不景氣說:「年代真的不好嗎?年代何時真的好過?台灣從未真正安穩過,永遠是在波動中找到平衡。」他強調,在困難中奮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不管在任何時刻大家都要保持樂觀。 大環境的不景氣,或許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它可能瞬間重挫你的生活基礎,影響你的生涯規劃,但也可以像林懷民提醒我們的,面對不景氣,更應思考生活的本質與意義、釐清價值,「這些年來我們喝慣了拿鐵、卡布奇諾、可樂,回過頭來喝白開水感到特別地好,現在的感覺就像喝白開水,當你只能喝白開水,就會感到它的美好。」因此,在全球的景氣寒冬裡,表演藝術界更應該為自己打氣,在不確定的年代裡,提供民眾安定身心靈的精神慰藉,讓危機成為我們的契機,讓藝術之於生命的價值重新被突顯、被認知。 或許你也曾聽林懷民說過這個故事,有一年雲門在莫斯科演出,戲院前面,他看到有個人拿著牌子,上面寫說:「我想看雲門,我沒有錢,請你幫助我。」俄國就是一個這樣寧願餓肚子也不能沒有藝術的國度;超過兩百五十年歷史,被譽為「世界最佳芭蕾舞團」的基洛夫芭蕾舞團,就是在這樣的國家中孕育而生。該舞團培養出了尼金斯基、帕芙洛娃、紐瑞耶夫、巴瑞辛尼可夫、瑪可洛娃等世界知名的芭蕾舞星,除了穩踞俄國芭蕾天團的寶座外,也成為古典芭蕾的代名詞。三度來台,該團排出的舞碼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柴科夫斯基作曲與裴迪巴編舞的完美結晶全本芭蕾舞劇《睡美人》及《天鵝湖》,傳世傑作絕對值得您品味。 相對於西方的經典,《梁山伯與祝英台》絕對稱得上是東方的經典,這個可上推到一千七百多年前晉朝時代的愛情傳奇,與《白蛇傳》、《孟姜女》、《牛郎與織女》並稱中國四大傳說,以這個故事為本的表演藝術,從歌仔戲、越劇、川劇、粵劇、電影、舞台劇、音樂劇、電視劇到音樂、動畫、芭蕾舞、現代舞都可尋到蹤跡。本月因《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滿半世紀,北市國將推出一系列的「梁祝」音樂會,而果陀劇場也將推出全新《梁祝》黃梅調歌舞劇,「永遠
-
其他分類 馬政府國策顧問出爐 知名藝文人士入列
國策顧問必須放在體制運作中,才能發揮實效
總統馬英九於一月十三日正式核聘新任總統府無給職資政包括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等十三人,無給職國策顧問則有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孫翠鳳等五十八人,聘任期自今年元月起至十二月卅一日止,為期一年。無給職國策顧問共五十八人,藝文界人士包括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台柱孫翠鳳、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畫家李錫奇、畫家廖德政、國際新象文教基金會行政總監許博允、真五洲掌中劇團團長黃俊雄、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榮譽理事長申學庸。
-
其他分類 消費券,藝文團體分得到這杯羹?
努力經營民眾的藝文品味,比想如何搶食消費券還重要的多
為了提升經濟成長率、刺激民間消費,行政院長劉兆玄於二○○八年十一月十八日首度宣布,以中國民國國民為對相發放消費券,每人額度為三千六百萬元。經立法院通過後,每位民眾在春節期間不僅領到一筆「意外的年終獎金」,各行各業更在發放前即提前開跑,紛紛以拼實惠、比創意等行銷手法搶食消費券這塊大餅。而低迷已久的藝文團體也搶搭消費券熱潮,祭出搭配消費券折價、戲迷集消費券邀演、三千六百元看一整年,一直到捐消費券邀弱勢團體看表演等等。形形色色的方案似乎使得表演藝術「活絡」了起來,然而抽離了這些現象之後,消費券,究竟藝文團體分得到這杯羹嗎?
-
其他分類 補助從1.3變成2.3億 扶植團隊餅變大
什麼時候不再忽冷忽熱?
新聞大要:文建會「98年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於一月十五日公佈入選名單,今年文建會首度實施「卓越、發展、育成」三級獎助辦法,計補助八十七團,較去年增加廿二團。總金額為新台幣2億3245萬元整,較去年總金額多出一億。面對這個加碼大紅包,卻也伴隨文建會要求團隊增聘人員的條件,團隊拿到補助,心頭感想如何?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王攀元與姚淑芬 動靜交錯的火花
單獨,但並不孤獨 一場畫與舞的《婚禮》
他的畫作充滿遼闊的空間感,留白而寫意,她的編舞敏銳於空間和構圖,情感醞發其中;他構圖常用對角線,她想到舞蹈的對角線移動;他畫中的孤獨,卻激昂著百轉千迴的濃烈情感,她被這深沈而清醒的孤獨吸引,探尋這股濃郁的生命力他是百歲的國寶畫家王攀元,第五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主,她是世紀當代舞團藝術總監姚淑芬,「我的作品在尋找色彩」,她說。直到她看到王攀元的畫,舞蹈尋到了色彩,畫家感動了編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