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音樂先修班The Beginners’ Class
關於聲樂的天才十問
從北京人的時代就有聲樂了嗎? 當聲樂家一定要像帕華洛帝或潔西.諾曼那麼胖嗎? 聽不懂歌詞也能欣賞聲樂嗎? 巨星級的聲樂家如潔西.諾曼、里契特拉陸續訪台,十月初也有重唱音樂節的人聲演出。趁此機會想對聲樂瞭解更多?看這裡就對了!
-
藝號人物 People 專訪《玩偶之家—娜拉》、《點歌時間》導演
歐斯特麥耶:戲劇是去揭露潛伏在我們底下的攻擊性
這個月,歐陸劇壇最當紅的導演托馬斯.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就要帶著他的力作《玩偶之家娜拉》與《點歌時間》親訪台北演出。在一睹他充滿爆發力的經典新詮之前,本刊特邀旅居德國柏林的戲劇研究者林冠吾,訪問這位歐陸劇場的旋風製造者,看他在狂暴的舞台之下有怎樣的創作思考。
-
音樂
老牌指揮手下的青春
這一晚由莫札特G小調第二十五號交響曲(K.183)打頭陣,卡穆以不疾不徐的清爽速度推展樂句,對瞬間動態變化的掌握相當精采,表情則比較暗鬱,十足呈現作曲家當時浪漫、苦惱的心境。
-
戲劇
在記憶中創造新的暗戀
《桃花源》在原有架構下重新編排的結果,掙脫了集體即興創作文本更換演員重演時,究竟該「忠於原著」或是「另闢蹊徑」的束縛,尤其從賴陶進入武陵開始,明華園百無禁忌的生猛特質被揮灑開來,舞台上的生命能量和節奏技巧徹底顛覆了現代劇場中做作的含蓄。
-
戲曲
歌仔戲玩實驗 創新有意思
四團的演出中,老字號的明華園與陳美雲劇團皆採取了「在一個小時內專心地說故事」的策略:一個在說故事中解構才子佳人劇的模式,另一個則試圖在說故事的方法上尋求突破。另一方面,新秀劇團則展現更大的野心,除了主題尋求突破、也試著在表現手法上注入新意。這種作法挑戰性大,但容易流於「超載」的毛病。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馬戲團遊玩導覽-10分鐘讓你成為馬戲達人!!
遊玩馬戲團 看熱鬧也看門道
傳統馬戲團節目 馴獸 早在羅馬時期便有馴熊表演出現,直至一七七六年英人艾斯特里開啟以馬術為主的馴獸表演。馴獸師一聲令下,獅子、老虎、大象等動物明星滾著球、跳火圈、隨音樂起舞,逗趣的向觀眾打招呼。 高空特技 高空特技人員克服恐懼,爬上高台,矇眼拿著平衡桿走上四層樓高且細細的高空繩索,並在鋼索上翻滾跳躍,展現高空平衡特技。空中飛人不甘示弱抓起加長的高空鞦韆,彎膝跳出去,凌空擺盪出一連串三百六十度的空翻及轉體動作,進行單人或雙人以上的花式換位接龍。 平衡特技 演員連續將碗拋向空中,每次五個碗,同時踩在一輛很高的獨輪車上,甚至倒立用手搖獨輪車。高空特技中,也能看見獨輪車的精采平衡絕技。 人體雜技 軟骨功為全球最古老的特技文化之一,演員將自己的頭三百六十度放到兩腿間;身體在籃球直徑大小的呼拉圈中穿來穿去;甚至倒立用腳拉弓射箭。 雜耍 為一切遊戲技藝之總稱,以中國最為精湛,遠自秦始皇時代就有王室「雜技」的創立。耍弄戲玩的表演者用兩手丟三球、耍火球、翻滾倒立、疊高椅、噴火,處處充滿刺激奇幻的驚喜。 魔術 魔術最早遠溯自埃及宗教信仰,巫師藉由魔術增強宗教的可信度。十八世紀起,魔術開始在市集中表演。身著燕尾服的魔術師,從空無一物的袋中,不斷拿出雞蛋;或表演著驚險的水中脫逃術;拿刀刺進裝了人的箱子裡,人卻毫髮無傷。 小丑 說笑人自古即在宮廷中透過幽默詼諧的手法諷諫統治者,西方伊莉莎白女皇時期小丑表演成為一種藝術,為馬戲團小丑出現的時期。至今小丑逗趣的裝扮,以滑稽迷糊的性格演出拔河、爬牆的經典默劇及搞笑的雜耍特技,不斷的摔倒、失誤,演出搞笑耍寶的鬧劇及串場。 新馬戲變身秀 動物主角劇情人物、飛車道具</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馬戲縱橫談-馬戲團之謎QA大攻略
嗅到馬味,秀出戲味
「新馬戲」為什麼「新」? 只是因為沒有動物、只有人在表演嗎? 沒有動物的馬戲團,有什麼好看的? 傳統馬戲用動物吸引你,新馬戲除了一樣有雜耍特技與小丑,更用劇場魔幻讓你看得目不轉睛。 想知道哪樣比較好看,趁著十月新舊馬戲匯集台北城,何不來個現場親睹超級比一比!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馬戲縱橫談-城市行銷當紅炸子雞
新馬戲藝術節 點燃全球街頭熱力!
新馬戲魅力無法檔!不只在帳篷裡或劇場中以魔幻場景讓人目瞪口呆,也奔上街頭以精巧道具、炫麗煙火讓街頭變成神話世界。新馬戲的無敵吸引力,從布拉格、哥本哈根等大城市接續推出新馬戲藝術節,可以看出新馬戲已經成為城市形象的超級代言人。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馬戲縱橫談-走進時光隧道,看到李棠華的現代魔幻版
台灣雜技馬戲 期待一個有夢的未來
李棠華打造了台灣雜技表演的輝煌年代,也成為校園的傳承主流,但歷經新興娛樂興起、表演場地縮減,而今台灣雜技團體也必須從藝術與經營上去尋找新方向,在為觀眾打造舞台夢幻的同時,也要替自己思索構築一個有夢的未來。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馬戲縱橫談-台灣馬戲達人大搜秘
小丑與魔術師的異想天開
「小丑默劇團」黃浩洸 我的荒誕就是你的快樂! 用油彩畫上誇張滑稽的笑臉,融合卓別林的喜劇風格及法式、義式默劇技巧,以肢體代替語言,在熙來攘往的街道上,黃浩洸的丑默劇正要上演。 小丑默劇團在街頭發跡時期,黃浩洸曾因道具被偷,上台時心有芥蒂。沒想到表演結束,一位輕度智障女孩迎著笑靨上前,捧著他的臉說:「你們表演得好棒喔!」埋藏的壓抑瞬間釋放,此刻他才明瞭,所有觀眾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剝奪他人的歡樂。「你若要帶給觀眾快樂,自己得是真正快樂的!」心情起伏是必然的,但只要戴上小丑裝扮,「秀,還是得繼續」。 雜耍、折汽球、變魔術、跳舞、演戲十八搬武藝樣樣精通的小丑,對黃浩洸來說,是個集荒誕於一身的角色,且是在不斷被打壓過程中產生的。黃浩洸認為,每個人的心中其實都有一個小丑,他會在某個出糗、驚惶的當下浮現:臉部瞬間的扭曲變化,及發自內心的驚呼或錯愕,此刻的你,就是個道地的小丑。卸了妝,小丑的角色結束了,但心中的小丑仍不斷上演。 「阿州創意工作室」陳慶州 從坐擁百萬年薪的電腦業務員變身魔術師 嘈雜的尾牙宴上,一張飄浮於半空中的茶几,讓眾人瞠目結舌,空中飛桌像是被把玩在阿州魔術師的手中一般,任他操控自如,上升、飄浮、飛躍舞台,換來如雷的掌聲。這位獲滿堂采的魔術師陳慶州,六年前是坐擁百萬年薪的電腦業務員,因著對舞台的狂熱,從請教魔術道具店老闆開始踏入奇幻炫目的世界。 除了華麗靈巧的手法外,阿州是活化魔法道具的高手,利用障眼法、視覺偏差等技巧讓事物變得不可思議,加上幽默滑稽的肢體、戲劇橋段賦予魔術生命,最後再以聲光效果營造綺麗的異想國度。「變魔術是為了娛樂別人,不是為了炫技」,觀眾的笑聲和掌聲是他最重要的原動力。每當表演結束,小朋友搶著拍照、要汽球、抱大腿不肯走,阿州對魔術的熱情便又上升一度。精熟上百種魔術的他,細心記錄每場表演內容,希望帶給大人小孩、企業員工新穎的設計和驚喜。對他來說,魔術是生活中的藝術,在不起眼處變出創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帳篷表演饗宴-藝術創作變色龍 打造台灣新馬戲
杰瑞.斯奈爾 從孫子兵法變出《風.林.火.山》
杰瑞.斯奈爾(Jerry Snell)在劇場裡是導演、演員,編舞者、作曲家、歌者、政治異議分子,簡直就是個藝術變色龍。在嘗試過多種創作形式後,終於在這幾年落腳「新馬戲」,因為新馬戲「為各種可能性打開了大門」。 他除了策劃兩廳院2006的廣場藝術節,同時也將執導開幕秀《風.林.火.山》,打開東方特技與西方特技、西方劇場語言對話的可能性;從孫子兵法得到意象與感覺上的啟發,他要從這個點出發,打造「台灣新馬戲」。
-
特別企畫 Feature 帳篷表演饗宴
將觀眾自冰箱拎上舞台的七根手指
「七手指特技劇場」的七位成員全曾是太陽馬戲團核心團員,在參與世界最優秀也最知名的馬戲團的訓練和演出多年後,決定共同成立一個能夠實現自己才華的團體。不像太陽馬戲團的華麗排場,七手指的演出來自生活,在即興場景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物件,都成為七位表演者展示絕技,雜耍,逗笑,空中技巧,吟詩和歌唱的最佳道具。
-
特別企畫 Feature 帳篷表演饗宴-安靜!不要笑… 「黑色」馬戲《人間物語》顫慄登場
三島由紀夫為本,貫穿人性底層特技
一九七三年創團的「巴羅克特技劇場」是「新馬戲」的元老,特色是用自己的方式說故事。早年注重肢體實驗,九五年後開始發展文學作品改編,迄今已有改編自三島由紀夫的《人間物語》、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希臘神話的《特洛伊》等。這次來台演出的《人間物語》,充斥著日本符碼,試圖呈現三島小說裡「死亡中難以形容的狂喜滋味」,抱著「娛樂」心情而來的觀眾必然會大受驚駭。
-
特別企畫 Feature 帳篷表演饗宴-點燃「太陽馬戲團」中國熱的台灣之光
林永彪《星夢曲》 新譜亞洲魔幻風
京劇科班出身的林永彪,是近年來太陽馬戲團作品融合東方特技的主要人物,他把太陽馬戲團的工作經驗帶回台灣,為戲專綜藝團編導屬於東方的魔幻特技劇場《星夢曲》。林永彪說:「跟『馬戲』相比,『新馬戲』的創作走向,更加強調表演者的人性化與整體效果。技巧還是非常重要,但是,人更加被大大的突顯。」
-
特別企畫 Feature 帳篷表演饗宴-雄獅、飛車、天行者、與海盜的奇幻把戲
十月瘋馬戲,全台一起來!
跟著馬戲的腳步走,台灣從北到南,十月將有多檔節目,包括驚異的國際級傳統大馬戲團,及各大遊樂園的主題式表演。一場接一場的瘋狂饗宴,挑動觀眾感官神經。 傳統馬戲團-猛獸與飛人的驚奇國度 莫斯科大馬戲團 中山足球場將出現一座紅黃相間的俄羅斯風帳篷,進入帳中猶如踏進異次元:莫斯科大馬戲團的摩托秀、超快體操,節奏感十足的6:1樂隊強烈衝擊感官神經,高難度特技以及獅子、大象、狗狗精采表演,一起將觀眾拉進一個神秘世界。 馬戲團的天行者Laszlo Simet將在全長二十公尺、高九公尺的鋼索上跳繩、越過他美麗的妻子Olga,像是西洋版的孫悟空般手拿金箍棒,演出一場高空鋼索秀。 莫斯科大馬戲團於十月六日至十二月七日在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巡迴演出。洽詢電話02-33939888 網址http://www.ntch.edu.tw/。 空中飛人大馬戲團 結合各國空中特技家族,挑戰危險極限:〈七人金字塔〉為七人疊成金字塔狀走在高空鋼索上;向死神宣戰的〈死亡之輪〉於僅可容納十人的鐵球中,兩台重型機車高速競飆;在高達十三公尺的〈飛天大轉輪〉上追趕跑跳;〈彈跳翹翹板〉與優雅的空中雙人芭蕾、空中接人。節奏緊湊讓人忘了要呼吸,還有小丑空中搞笑秀,舒緩緊繃神經,讓心臟頻率回復正常跳動。 空中飛人大馬戲團於十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兩天在台北小巨蛋演出。洽詢電話02-23419898網址http://www.ticket.com.tw/dm.asp?P1=0000006698。 遊樂園表演-海盜冒險與小丑吞劍奇技 小人國主題樂園 小人國的《小丑嘉年華》帶來復古風。咻一聲!一個個圈圈從小朋友的頭頂往下套進身體,精準地像是受到遙控般「圈無虛發」。漢朝時就有記載的吞劍、民間的騎獨輪車轉盤子,都由台灣雜耍藝人扮成華麗逗趣的小丑來詮釋這些古老的技藝。周六日一天演出四場。洽詢電話03-4717211~6。地址:桃園縣龍潭鄉高原村橫岡下60-2號。<
-
目擊排練場REHEARSAL TIME
在「月光」中,尋找更美好的人生
這個由「挑匣求婚」和「割肉償債」雙線交織而成的劇本,以往的詮釋多半以猶太商人夏洛克作為故事軸心,但此次馬汀尼選擇讓不惜為朋友犧牲性命的安東尼歐和試圖掌控自己愛情的波霞成為全劇核心,「我想讓觀眾看到這兩個世故的男女是如何面對問題、化解問題的。而所謂的問題,不僅在於表象的挑匣、割肉,更有他們內在所感受的失落與孤獨。」
-
藝視窗 News
金光布袋戲 創造了台灣戲劇史上最精采的一頁
金光布袋戲 創造了台灣戲劇史上最精采的一頁 最能代表台灣精神的意象是什麼?今年初,新聞局票選台灣意象,布袋戲擊敗台北101和玉山,成為最具台灣意象的代表作品。即日起到明年一月十四日,台北偶戲館邀集全國最知名的布袋戲劇團,策劃了台灣「金光布袋戲」特展,要讓大家認識最具台灣本土特色的布袋戲文化。 台北偶戲館這次共展出三百尊一九四○到七○年代最具知名度、造型奇特的金光戲偶,兩百件難得一見的幕後道具、文本、服飾、兵器,還有國寶級金光戲檯彩繪大師 陳明山為展覽創作的獨特螢光色彩三十呎大戲檯。活動洽詢:02-25287955,或上網www.pact.org.tw。(廖俊逞) 許常惠回顧展 巴黎「外國文化週」參展 過世已逾五年的音樂家許常惠,早期策動台灣的「民歌採集運動」,對振興民族音樂貢獻良多。文建會特別策劃「台灣民族音樂領航者──許常惠回顧展」,以許常惠 的一生回顧為內容,赴法國參加巴黎第五屆「外國文化週」展出。。這項活動將自九月二十八日起在巴黎台灣文化中心展覽廳展出一個月,將與三十多個國家的活動 共同舉行,開幕當晚並在巴文中心演藝廳舉辦紀念音樂會。(廖俊逞) 台大「現代劇場研討會」 議題回歸創作本體 延續文建會分別於一九九五年、一九九九年舉辦的兩屆「現代劇場研討會」,「二○○六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由台灣大學主辦,十月七日到九日舉行。今年研討內容 回歸創作主體,兩大主軸:理論與實務全面研討、台灣本位vs.國際視野,希望從創作面及生態面總結台灣劇場近二十年發展,尋找一個與國際相互觀照,又有主 體美學與創作觀的未來發展願景。在技術劇場部分,近十位學養與實務兼具專業人士均發表論文,質量與編導創作論述幾乎等量齊觀。除了研討會,台大亦邀請賴聲 川及聶光炎兩位執劇場牛耳的大家發表專題演講,詳細議程洽台大網站http://ccms.ntu.edu.tw/~theatre/。 (廖俊逞) 林懷民為芭蕾天后西薇.姬蘭編作獨舞《莎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羊、羊駝、駱馬、駱駝
她笑得很開心,不時羞赧地拿起枝葉草梗遮著臉。我們也很開心,一直對著她的羊駝駱馬傻笑。朋友又爭論起來,不斷翻看手邊僅有的資料,試圖釐清到底哪隻是羊駝哪隻是駱馬也許過於吵鬧騷動,一隻羊駝(或駱馬?)突然生起氣來,皺著鼻子發出如嬰兒般嗚咽哭聲,然後朝我們噴出口水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簡立人 低限設計,洋溢甜蜜生活
在劇場舞台上的氣氛推手──燈光設計師與舞台設計師,在面對「家」這樣私密的概念時,究竟如何操弄光影或舞台元素以營造居家風景,或許會是觀眾們欲加探索的面向。深入設計師的「家」,觀察冷峻的美學是怎麼在親密的家中被實踐,「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帶您進入真正地發光發熱的樂活才人世界。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賴雨農 望海樓中樓,光影的華麗舞台
賴雨農小檔案 ▲台北國立藝術大學劇場燈光設計畢業,紐約Parsons學院燈光設計碩士。國際燈光設計師協會會員。 ▲近期劇場燈光作品:《賢治》、《房間》、《人漁的願望》、《包法利夫人們》。 ▲室內燈光設計包括Louis Vuittion(台灣)、ESPRIT(台灣)、台北101辦公室等。 ▲與建築師許育嘉合組「十瀚建築設計」,並成立個人的燈具品牌「十聚燈光設計」。 遠離城市的淡水八里,遠眺台北港不造作的一百八十度景觀,這是燈光設計師賴雨農的家,「每天看到這個安靜的景觀,才有回家的感覺。」在紐約就讀建築照明,賴雨農與建築師許育嘉組成了「十瀚建築設計」,並成立個人的燈具品牌「十聚燈光設計」,作品遍佈劇場、商業空間,而賴雨農的家就是創業之作。 兩層樓高的落地窗引進室外光 在關渡台北藝術大學念戲劇系時,意外發現八里這一帶的特殊景觀,面對台灣海峽,右倚淡水河,眼前是台北港的輕工業區,低調又有後工業的獨特氣息,於是一住就是十年。前年遇上樓下有意出售,藉機將上下樓各二十六坪的空間重新整修,打造賴雨農夢想的樓中樓之屋。被主人形容為「任性的堅持」就是陽台上兩層樓高的大片落地窗,為了維持完整景觀不願妥協尺寸,因此要特別出動吊車來裝設。 「可不可以有一種理想的家,當建築完工,室內設計也同時完成,回歸建築本體,把設計規模降到最低。」賴雨農說。顛覆空間配置、實驗材質、降低修飾是空間的最大特色,一改一般樓中樓的空間規劃,二樓是入口、廚房、餐廳等公共空間,工作室、臥房等私密空間則設置在樓下。進門首先踏上有原始感、不造作的水泥粉光地板,這是賴雨農材質實驗成果其一,隨著時間與溫度自然的均裂,是意外的驚喜,抬頭一望,在管線外露的天花板下是開放式廚房,與面向戶外景觀的餐廳與客廳,連成一氣的格局方便主人在準備料理時與客人互動,透明壓克力餐桌椅與白色料理台呼應,增加空間穿透感,而賴雨農發揮燈光專長,只用溫暖的白熱光源,沒有裝飾,讓燈光自己說話,兩盞長型的訂製燈具巧妙連結兩個空間,延伸出摩登未來感。 清靜白牆,讓光影成為空間的主角 較窄的料理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