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歐陸劇場
每晚,巴黎劇場要賣出六萬張票……
去年才慶祝創立五十週年的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明年將以亞洲爲主題,台灣的部分節目也將受邀前往參加。其實不只是亞維儂有長久的歷史,法國,特別是在巴黎,有深厚歷史的劇院比比皆是,每天晚上,至少有六萬名以上的觀衆會湧入巴黎的劇場。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呢?
-
專欄 Columns
鲍許的《康乃馨》
《康乃馨》的舞蹈美學是反「美」的──旣反美國大衆歌舞的廚藝,亦反傳統現代舞蹈的美感經驗。結尾時,鮑許將她所帶領的舞團自嘲地比作西方遊樂場裏的畸形人物表演。如果她呈現給觀衆一道菜,那是一道不加佐料的生洋葱。
-
專欄 Columns
從史蘭倩絲卡的《琴緣一生》談起
台灣古典音樂的聽衆極大多數是從聽唱片開始的,然而「唱片」這個產品,雖然普及了古典音樂,卻也往往誤導了聽衆對音樂的認知與感受。史蘭情絲卡三十多年來不肯進錄音間錄製唱片,是有她的信念與堅持的
-
即將上場
《運將、黑道、狗和他的老婆們》
表演工作坊九七春季公演推出這齣號稱「摸到政治邊緣的荒謬愛情喜劇」的新戲《運將、黑道、狗和他的老婆們》。 劇中敍述一位暗地裏坐享齊人之福的運將,在一次偶然機會中,救出了被關在狗籠子裡的黑道大哥大,由於一張掛在狗脖子的紙條,捲入了黑白兩道的恩怨裡,成爲媒體及警方追逐的焦點。這位博愛的運將如何保住兩座金屋中的大小嬌嬌? 導演蕭艾以娛樂詼諧的方式呈現人生的切面,而非直接在舞台上昭吿宣言。因此這次演出不論是資深演員乾德門或舞台新秀李建常、范瑞君、尹昭德、林如萍等,都在丁乃箏、蕭艾的導演之下,完成一齣具爆發力的作品。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甄選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即日起至五月三十一日止開放申請。有意參選或推薦者,可在申請期間內向該基金會索取設置辦法及申請表格。此外,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將透過各縣市文化中心、全國文藝社團及藝術院校相關系所散發辦法及表格。 獎類設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五類。獎勵的對象爲具有累積性成就之傑出文藝工作者,每類只獎勵最優者一名。除自行參選、個人或團體推薦之外,基金會還設有提名委員,針對相當優秀卻不願參選者,主動予以提名。 得獎者除可獲得獎金六十萬元及由楊英風設計之獎座,基金會將在台北、台中、高雄、花蓮四個地區,舉辦得獎者演講會及作品展示會,發表其創作心得,展示作品、生活照。同時製作專輯在媒體上刊載或播出。最後還推薦得獎者到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由合作之學校提供創作、敎學環境。 欲索取參選辦法及申請表格者,附回郵寄:台北市仁愛路三段136號二樓202室,或電洽(02)754-1122#116。 (編輯室) 表演藝術行政專題講座 爲讓全省各地對文化行政及藝術管理有興趣的朋友,都能有機會在當地接受專業的硏習課程,由文建會主辦、果陀劇場承辦的「表演藝術行政專題巡迴講座」於四、五月巡迴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東、宜蘭等七縣市。 此次課程師資來自國內藝文團體專業製作人、執業律師及會計師、著作權委員會、財政部賦稅署及專業廣吿公司資深創意人等各專業領域。由林谷芳、詹宏志、黃寤蘭、林靜芸等從媒體、趨勢及現代行銷概念來剖析藝術生態的現況與未來。期望由全方位的深度剖析爲藝術行政工作者排難解惑。 對文化行政及藝術管理有興趣的朋友都能報名參加。詳情請洽:果陀劇場(02)593-5070 (編輯室) 〔英國〕 愛丁堡藝術節 愛丁堡藝術節去年剛辦完五十屆,今年將歡度五十周年慶
-
焦點
江文也的《香妃》音樂
已故音樂家江文也一生悲劇性的命運,就像淸朝維吾爾族奇女子香妃一樣。江文也對香妃的悲憫情懷,也在他的音樂中流露出來。 江文也出生台北淡水三芝鄕,幼時被送往日本就學,後來他棄理工就藝術,並選擇中國大陸作爲音樂事業發展地。江文也原希望去古都北京硏究中國傳統音樂,尋找創作靈感,怎奈局勢的發展,令他有家歸不得,且文革時期飽受迫害,後來雖獲平反,仍因積勞成疾,一九八三年病逝北京。 近年,本地舉辦江文也紀念音樂系列活動,也使台灣觀衆漸漸了解他的創作風格。《香妃》是他作品中少有的舞劇音樂,曾在大陸、日本演出過,在台灣全本演出還是第一回。 江文也爲舞劇編作的《香妃》,只有四十三分鐘左右,這次由吳秀玲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配合賴秀峰舞劇時長六十分鐘,略作調整。在保留原創精神和特色的原則下,賴秀峰與樂團商議不混入新疆音樂,而以舞劇第二幕一景〈內宮后園〉、二景〈回疆假象〉採同一段音樂,主旋律相同,但以伴奏配器的強弱來營造兩段舞蹈不同的氛圍。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陳秋盛曾指揮演出過江文也的《香妃》片段、孔廟大成樂章、田園詩曲、弦樂小交響樂曲等。他表示,配器運用的靈活是江文也最大特色,五十年前不要說台灣,就是東方國家也難有人以如此稀奇、先進的手法創作,現今許多作曲家都不及江文也在傳統和現代、中國和西洋音樂上的硏究功夫。 但他認爲,西方交響樂和歌劇音樂在最主體的五聲音階掌握中庸氣氛之外,也以半音轉折製造高潮起伏,這是最迷人之處。江文也創作較弱的部分,正是劇情鋪陳起伏不大,還好他擅於配器運用,使音樂色彩化。 文字|徐開塵 文字工作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劇,亞洲發燒!
近兩年來音樂劇在亞洲發燒,不但香港連續三年推出的《貓》、《歌劇魅影》、《孤星淚》吸引了無數台灣觀衆前往觀賞,港台兩地也有不少的音樂劇創作。四月,台灣還有《美女與野獸》、《乞丐與蕩婦》,以及綠光劇團的《結婚?結昏!〜辦桌》即將上場,而百老匯名劇《貓》也傳暑假來台演出。「音樂劇好賣!」但製作或引進音樂劇背後觸及什麼樣的市場條件及創作考量?我們展開跨國追蹤,希望以亞洲─台灣─香港、市場與創作,不同的觀點爲讀者俯視報導亞洲的音樂劇熱。
-
美國
與牛共舞
兪秀靑(以下簡稱兪):你如何訓練舞者?在排舞者時,特別重視哪方面? 摩西:他們上芭蕾課,像把杆動作,前面的暖身之類的,不是很正式,我喜歡有芭蕾及體操訓練的舞者。這是一個很具挑戰性的舞團,你必須有各種訓練,他們上瑜珈、太極、現代各種不同課程。 兪:在進達特茅斯大學之前,你有任何肢體訓練或編舞的經驗嗎?談談當年背景。 沒當成農夫,卻轉入表演藝術界 摩西:我在佛蒙特(Vermont)州北部的農場出生、長大,父親希望我成爲農夫,我特別喜歡大自然與戶外生活。六〇年代末,因越戰問題,大多數人對政府政策極不滿意,有許多反文化活動,特別是學生只想演戲、玩音樂或從事藝術,沒有人想唸商業學校,大多人較在意精神層面而非物質生活。我的早期身體訓練主要是滑雪與長跑,從運動訓練中得到肌力與紀律。 因爲住在鄕村,總要想新點子娛樂自己。我編的第一支舞是用五十隻牛當舞者。我把白布罩在頭上,牛群們以爲看到鬼,動物是很好奇的,當我移動,牠們會成群地跟著我左右移,且目不轉睛的盯著我,觀衆在半里以外的山坡上,看著牛群用不同速度在遼闊無邊的綠地上,以千變萬化的圖型游移著,非常不可思議!當我快靠近觀衆時,突然跳進坑內,牛群們馬上停止,只聽到一陣轟然的牛鈴聲響,然後觀衆被帶到下一個演出場所,這是「佛蒙特自然劇場」,它是我最喜愛的編舞經驗。 兪:天啊!(大笑)從沒聽說過有這種劇場,比馬戲團還要壯觀,我懷疑哪天你可以把五十隻牛放在台上! 摩西:放在電影場景裡應該也很棒。 曾是碧洛伯樂斯舞團的創辦人 兪:早期你在碧洛伯樂斯舞團時,是如何集體創作,後來你爲什麼離開? 摩西:集體創作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喜歡且有相同理想,雖然偶有爭執,但相互信任且訓練背景雷同(運動)便容易合作。我們分享觀
-
交流道
座談及觀劇後附筆
在戲曲現代化尙在「化」的進程中,在還沒有出現成熟檢視條件時,就作品來記錄其「化」的實質,或可聊備存參。 近年在陸續看到大陸的或台灣的諸多現代戲曲作品之後,淮劇《金龍與蜉蝣》與衆不同的凸顯之處,在於它所注入的象徵,爲戲劇造意境,亦爲觀劇打開尋思解意的空間。在本次座談會中,曾片斷討論到《金》劇,筆者整理上文時刪略,而於觀劇後集中整理及試解《金》劇所注入的象徵意符。 1.文本定位於寓言歷史劇,決定了全劇的虛擬象徵風格。 2.舞台空間,以階梯及一個圓形表演區構成,隨著背景襯幔的改變,旣是漁家,也是金殿丹墀及人物心靈的場域。 3.人物名字──金龍、蜉蝣、孑孓,允涵多重對比性及家族命運的循環。金龍爲王,錯閹了親子蜉蝣;一點點小的蜉蝣注定是家國祧祚的犧牲;孑孓象徵待哺育的生命,但八歲弑祖承祧的他,是否見喩了家國命運的循環? 4.小砌末──盔帽,衍生大慘劇。從盔帽的錯用(當成鐵鍋煮飯,把帽上的名字煮模糊了),導致親人錯認成仇人的悲劇,卻還要憑此盔帽使覆巢之下的親人相認,正本淸源。 5.金龍以一個「不是帝王便是漁夫」的手勢,演示漁夫復國,得國失家,父子對立(四隻手指左右兩兩相併,使中指與無名指之間明顯岔開),江山最後交給孫子孑孓(獨立的大拇指)。 父子對立關係的象徵,顯現在⑴金龍閹蜉蝣,金龍舉刀在上,蜉蝣被抬起仰身在下。⑵蜉蝣被閹割後,金龍以爲從此除患,突然像個稱心歡快的孩子,不守規矩的正向王座一躍跳上去,雙腿倒剪揷入椅背,平身仰躺,而此時蜉蝣被高高舉懸在金龍的上方,黑暗之處。這個定格喩示了一絲游命的蜉蝣將暗地裡反制(剪)金龍,致金龍斷嗣。 6.蜉蝣四度出場的程式,徵兆他的命運。最先,他從金龍稱帝的王座下、雙腿之間,睡眼矇矓的爬出來,說明了他的「來源」。第二度出場時被舉懸在暗處,形如犧牲(可惜他所在的區位全暗,觀衆不太看得見他)。蜉蝣第三度出場是覆蓋在大片紅巾所代表的血泊中,從匍匐而漸起,演示閹割受創的心靈,在唱作中數度驚縮提肩,躬身雙手摀腹,由這個動作演示他創痛之極,也預吿了他身心的變調。第四度一出場,蜉蝣即與送補湯的宮女正面相迎,他把這碗君王厭喝的補湯給喝了,很自然的反諷了自己的變調。此下,大宦人蜉蝣剔指甲、左右抛眼、揑聲揑氣的
-
即將上場
交互蹲跳劇團《愛因斯坦的夢》
交互蹲跳劇團目前的創作方向,較著重於人類本質議題的探討,進而尋求劇場各種可能性的呈現。 從探討兩性關係與權力消長的《紅色伊底帕斯》到觸動生命議題,描述人在面對死亡的種種荒謬與悲哀的《半夜誰敲門》,乃至探討時間,並進而對時間、生命意義作一場反芻之旅的《愛因斯坦的夢》,交互蹲跳劇團有著不同面向的呈現。 《愛》劇由片段拼貼而成,片段與片段間以獨立、並置、交揉連接、跳躍交錯等方法,使其在非邏輯線性、非寫實戲劇體系下建構出屬於本戲的劇場感。
-
即將上場
黃馨慧打擊樂獨奏會
台灣繼馬友友、林昭亮之後受邀至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廳舉行個人獨奏會的演奏家黃馨慧,將舉行國內的首次個人獨奏會。黃馨慧畢業於法國國立凡爾賽音樂學院,主修現代打擊樂,師事S. Gualda敎授,學習期間也曾赴日隨國際木琴大師安培圭子女士學習木琴演奏。自一九九四年以來,黃馨慧演奏足跡遍佈紐約、巴黎、倫敦、阿姆斯特丹、鹿特角等歐美主要城市的著名演奏廳。 此次的演出曲目中,《溯自東方》一曲是特別委託台灣現代作曲家溫隆信所作新曲,一九九六年秋季於英國倫敦皇家國家音樂廳首演深獲好評。這首樂曲包含了七個組曲性樂章,以東方手法展現擊樂在現代音樂、戲劇上的特色,演出者在舞台上除了擊樂的演出,還加上個人聲音的朗誦、歌唱及肢體的表演,是一首充分展現演出者對舞台空間敏捷靈巧的有趣作品。 另一作品《擊樂的色彩》曾於一九九六應荷蘭鹿特丹現代音樂節邀請黃馨慧作世界首演,獲得極高的評價。
-
即將上場
雙簧管泰斗雪倫伯格雙簧管協奏曲之夜
雪倫伯格一九四八年生於德國慕尼黑,六歲學長笛,十三歲開始學習雙簧管。一九六五年雪倫伯格於西德舉行的國際靑年音樂家管樂比賽中獲得第一大獎。七七年卡拉揚將之延攬至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八〇年他開始擔任柏林愛樂的首席雙簧管獨奏家至今。 此外,他也是柏林愛樂木管室內樂團與愛樂獨奏家等團體的一員。雪倫伯格與長笛家舒茲、豎笛家萊斯特等五人共組的維也納柏林愛樂木管五重奏團,是目前世上最紅的木管組合之一,錄音廣泛並且極受歡迎。 雪倫伯格的雙簧管聲音紮實,技巧出神入化,更凸顯了雙簧管的特色。此次將由新台北室內樂團擔任協奏曲伴奏。演出分協奏曲與獨奏會,曲目包括:協奏曲之夜/馬切洛d小調協奏曲、韋瓦第F大調協奏曲、巴赫A大調協奏曲、阿比諾尼D大調、兩支雙簧管的協奏曲;獨奏會/巴赫g小調奏鳴曲、布瑞頓Ovid的六個變奏、舒曼三首浪漫曲、聖桑奏鳴曲作品一六六、普朗克〈奏鳴曲〉、巴赫b小調三重奏奏鳴曲。
-
即將上場
傳統音樂藝術鄕鎭巡迴演出
文建會爲了讓藝術眞正落實於各社區鄕鎭,特規劃了藝術團體鄕鎭巡迴演出的活動和觀衆產生互動關係,讓更多的人能了解傳統音樂的美。 此次演出的團體包含中廣國樂團、台北柳琴室內樂團、正心箏樂團、鴻韻箏樂團、淡水走唱團、漢唐樂府、台北民族樂團、當代靑少年絲竹樂團、忘樂小集、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亂彈嬌北管劇團、采風樂坊等共十二個團體。 此次音樂會最大的特色是將在現場發放問卷調査,且在每場音樂會之前都會有二十分鐘的講座,讓每位觀衆在演出前可以先了解演出的內容。
-
即將上場
現代抓狂級婚變喜鬧劇《春光.進.行.曲》
台北故事劇場繼去年「載歌載舞載戲」的黑色悲喜劇《極度瘋狂》之後,九七年開春大戲《春光.進.行.曲》即將在四月全省上演! 這是一齣描寫四對夫妻在一夜之間所發生諸多荒謬情境的「現代抓狂級婚變喜鬧劇」。這次的演員有剛從紐約大學取得表演碩士的陳湘琪、《蝴蝶君》男主角王道揚及唱片界的蘇慧倫、任賢齊加入《春光.進.行.曲》的演出。 導演陳培廣表示:這齣以都會男女的婚姻關係爲主軸的戲,形式其實更偏向喜鬧劇,整齣戲的基調肇基在寫實的都會生活情境,輕鬆逗趣的對白、精準快速的節奏,除了活生生將「頂客夫妻」的生活搬上舞台外,劇中大量運用的情境喜劇結構更在輕鬆、詼諧的戲劇張力中展現五味雜陳的、喜怒哀樂。
-
即將上場
《相聲說垮鬼子們》
眞實事件發生在抗戰時期的大後方,一個誰也弄不淸的單位,有一次爲了籌款開了個遊藝大會,後台老板相中當代文學大師梁實秋與老舍上台說兩段相聲。梁實秋結結實實挨了老舍一扇子,還得直衝著老舍叫他爸爸,弄得台下觀衆哈哈大笑。根據梁實秋的說法,他倆人的相聲可說得眞不錯,因爲後來他走在路上,有人認不出的還直對人說:「看,那就是那個說相聲的!」 「相聲瓦舍」以這段當代文學家們的生活揷曲做發軔,發展出一套戲劇新作《相聲說垮鬼子們》,本劇包括《貓叫一聲的結果》、《演講比賽》、《彌勒佛》、《小放牛》等相聲段子,全長約一百分鐘。
-
即將上場
漢唐樂府《儷人行》
《儷人行》的製作方向走向梨園劇本源探索,摘選梨園戲三大流派中「小梨園」之名劇:「高文舉」《玉貞行》與家喩戶曉之「陳三五娘」《賞花》兩齣。「小梨園」出自家班,其演出規範必配合室內小舞台的特點。舞台旣小,演員的身形動作也得採用高度虛擬化的表演,儘量減少過大的幅度。此次選取「陳三五娘」精華做題材,將「小梨園」科步之優美動作、高度的舞蹈性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深刻展露出梨園戲歌、舞、樂一體的風采。 此次製作還聘請前福建省梨園戲劇團著名演員蔡淸平駐團指導及從事舞蹈編排。
-
即將上場
百分之百的音樂傳眞
蘇顯達與葉登民此次將以純熟的合作默契,演出貝多芬、德密亞、帕格尼尼等大師的作品。浪漫的旋律性是整體曲目的特色,豐富的情感轉折與均衡的架構安排,充分賦予兩位技展的空間。法國當代作曲家德密亞的《中世紀風小組曲》是一組相當具有表現力的作品,從端正優雅的西西里舞曲,到活潑的〈敎堂鐘聲〉,再到優美動人的〈少女輓歌〉,以及最後的詼諧輪旋曲,賞心悅耳。而德國作曲家雪德勒的D大調奏鳴曲,除爽朗的快板對話,更有優雅的歌唱性。帕格尼尼的第四號奏鳴曲以均衡的技巧性樂句,生動的傳達小提琴與吉他之間,時而抒情時而飛揚的親密對答。
-
即將上場
李靜美女高音獨唱會
李靜美這次將與美國鋼琴家華特.莫爾合作,以優美深情的聲音唱出一整場的藝術歌曲。從十九世紀中的德國的舒曼、到法國三位印象派作曲家及接續晚期風格傳承的奧國馬克斯。 華特.莫爾自史丹佛大學音樂系畢業,經常參加維也納及其他歐洲地區的音樂會、電台電視之演出。曾多年擔任維也納Ensemble Contrast的鋼琴獨奏者,隨該團參加世界巡迴,也曾與許多演唱家、小提琴家等合作演出。 此次獨唱會的演出曲目包括:舒曼〈蘇萊卡之歌〉、佛瑞〈曼陀鈴〉、〈月光〉,德布西〈傀儡〉、〈月光〉,杜巴克〈憂傷之歌〉、〈遨遊〉,馬克斯〈害羞的牧羊人〉、〈夜曲〉等。
-
即將上場
日本爵士號手—日野皓正亞洲夢幻爵士明星樂團
日野皓正二十歲時便登上音樂事業的高峰,當時在SWING雜誌舉辦的活動中高票當選爲「年度最受歡迎小號演奏家」和「年度最佳爵士樂手」。一九七五年日野皓正遷移紐約,打入美國爵士樂界,曾先後加入吉爾伊文斯樂團、傑克麥克林、艾文瓊斯、霍洛斯維爾、喬治盧梭,以及瓊麥爾路易斯樂團。八〇年代他與賴瑞寇耶的十一屋樂團聯手演出,隨即組織了自己的樂團。 日野皓正是第一位和國際著名的「藍調」集團簽約的日本藝人,他一共出版超過五十張專輯唱片,每一張作品風格互異,充分展現他廣闊的音樂包容性,由他所領銜的亞洲超級夢幻爵士明星樂團,陣容串合亞洲一流爵士樂手。
-
焦點
香妃與江文也重新登「台」
生於台北三芝鄕、逝於大陸的音樂家江文也,曾爲淸朝維吾爾族的奇女子香妃創作舞劇音樂,並在大陸、日本演出過。如今由中華舞蹈協會賴秀峯等人編創舞蹈部分,讓江文也與香妃這兩位悲劇性人物重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