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腦海裡的旋律
親近音樂與藝術,免疫力UP!
有回跟先生到他阿姨家拜訪,我滿心期待:阿姨和姨丈將近90歲,豪爽好客,通常會端出滿桌好菜招待,把我們餵得飽飽才放行。這回卻看到兩人愁眉苦臉。義大利人天生樂觀,很少看到他們不開心啊!「年紀大,身體常發炎,動不動生病,吃一堆藥,心情真糟。」阿姨情緒低落,醫生說她有憂鬱傾向,姨丈因為要照顧服藥,也跟著沮喪。 「憂鬱症是大腦發炎了。」近年來,愈來愈多科學家和醫師提出這個觀念,也用人體和動物實驗來證明,指出發炎和憂鬱症不但相關,而且互為因果:丹麥的大型研究在輕度憂鬱症患者身上發現發炎指數和憂鬱反應的關聯,發炎指數愈高,愈容易有負面思想與自我批判的行為;就像光和影,憂鬱症跟發炎很可能同時發生。 關鍵在我們的免疫系統:如果把免疫系統想像成一支軍隊,軍隊裡的報馬仔叫「細胞激素」(cytokines,它們其實是微小的蛋白質),負責傳遞發炎訊號,有些會請求免疫系統增加援助,有些則提醒免疫系統撤軍。換句話說,細胞激素可以調節發炎反應,維持在好的水平能幫助人體抵抗感染,但如果「主戰」的細胞激素過多,免疫系統的細胞大軍可能產生調度異常,開始無差別攻擊,連健康組織都遭殃。這種狀況若發生在身體各部位,會形成不同的發炎症狀,像是關節炎、第二型糖尿病、紅斑性狼瘡,若發生在大腦,就可能導致憂鬱症或阿茲海默症。 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也顯示,人體發炎會直接影響大腦和心情:受試者接受傷寒疫苗注射,免疫系統啟動,細胞激素升高,大腦內控管情緒區域跟著活化,出現輕度憂鬱行為。科學家進一步指出過度活躍的細胞激素對大腦產生的影響:當發炎反應太活躍,可能會抑制或損傷控制情緒、食慾、睡眠和記憶的腦神經細胞。隨著年紀增長,免疫系統可能過度警覺,尤其是老人家的免疫系統身經百戰,時時處在戒備狀態,身體的確較容易發炎,或時常感到憂鬱不開心。 不過,醫學研究也告訴我們藝術能讓免疫系統放輕鬆!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證據,指出生活中愈多親近藝術的機會這裡的藝術不見得是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那種,閱讀美好圖像、聽首好歌、看含苞待放的花朵、舒心散步,都包括在內只要是美好經驗觸動心靈,進而發出讚嘆、感恩、滿足,這些正向情緒都
-
練物闢
行事曆
行事曆(Schedule)決定了1部戲從無到有的一切過程,舉凡企劃、設計、排練、宣傳、票務、演出週等等,這些大區塊行程定出來之後,還會有各種不同的小型時間表,排練有排練表、進劇場週行程表等等。它把一切未發生的時間與事件寫在一個空間(表格)裡,讓這些原本飄忽變動的時空,坍縮成為事實。而最為特別的是,在劇場的每個人,都各自有屬於自己的行事曆:表演者從排了許久的排練場來到了劇院;設計們將調整過的服裝、小道具帶至現場;舞台背版、燈光音響設備則被苦路們搬進實驗劇場,而這群苦路上週還在台中演出;甚至連觀眾們,也各自從不同身分、不同時間、地點買了票,才成為了星期五晚上場的觀眾;所有人事物的時間、空間,甚至身分都被折疊在一起,共享這將近兩個小時的彼此存在,完全就是everythingeverywhereallatonce,連作為分別的空白都沒有,同時全部合在一起。 行事曆除了是多重宇宙集合體,也是一張張的符咒,製作人、舞監、排助像是被賦予法力的法師,他們以口頭約咒語或是紙本合約法器,將某些人的名字和他們要做的事寫進這張符咒,除非有更強大的法力將之無效化或摧毀,否則這些人就會在那些時間、地點出現,並完成符咒裡面要求的事情。 除了劇場行事曆這類工作類型的符咒外,農民曆也是未來天象的符咒:望日是小月十五、大月十六,那天的月亮會變圓;夏至的白天時間會被拉到最長,影子也會被剪到最短。但假設有更強的因素改變了天象,例如在驚蟄這天如果沒有打春雷,那麼今年的皮可要繃緊了,或許會有天災降臨。人們也會透過農民曆與人聚集,例如古時候人們會定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和商人進行交易買賣,那幾天會有像流動夜市般的市集出現。人們一有了物資,為求平安順利,就會先謝拜神明;而商人們則在隔天(初二、十六)謝神。換個信仰來看,基督徒則在要作禮拜的禮拜日聚集,與家人聚餐。透過傳承下來的行事曆,我們會在清明掃墓、中秋團圓,又或是耶誕節、感恩節等節日中,因著感念神明、祖先而讓人們做不同的事情,親朋好友們透過食物聚集、交流情感,讓人們在各自忙碌的工作中,還能夠回到群體,身心得以平衡。 在大多數的社會角色中,例如一般上班族、學生都是週一到週五要工作上學,因此他們的時間表早在入學、入職時就被制定,直到畢業、離職才會改變,而他們的隨機變動時間,是工作、課餘的休閒時間如週末、暑假,這時才
-
ARTalks
生死民俗、看破香火!:《陰間條例:冥戰篇》
編按:改編自台灣金漫獎作品「Salah-D」創作《陰間條例》及韋宗成創作之《冥戰錄》。故事透過一場生死簿的陰錯陽差,牽扯出七爺八爺的前世未償宿願,也觀照「信仰」在網路時代下的意義。
-
劇場ㄟ冷知識
表演藝術的翻譯鋩角
月前上映的電影《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意外掀起關於「翻譯」的諸多討論,在表演藝術領域,翻譯同樣有許多鋩角(m-kak)得留心。接案劇場翻譯多年的白斐嵐指出,翻譯沒有通則,反倒像是作品的一部分,要花時間和作品與角色培養感情,每一句台詞與頓點,反覆琢磨從聽覺到視覺(文字排列)的轉化,都像是步步通往終點的破關遊戲。最成功的翻譯,往往是那些不用花上太多力氣解讀的低調翻譯。有時散場聽著觀眾不帶隔閡地討論劇情本身,她就會很欣慰地告訴自己:「還好沒有對不起這齣戲!」
-
書信體
身體III
YC, 記得有次聊起,你我跟著陳偉誠老師訓練身體的時間,遞嬗綿延,也有7、8年。我們認識彼此正好在研究所階段。我2004年來台深造,翌年碰巧看見了「劇場身心工作坊」暑假招生,4天3夜在三芝密集訓練,沒有半刻猶豫,馬上報名。就是在那同時認識了你們,Dog、筱芳、小六、小頭、嘉容、怡璉等。 說來有趣,在沒遇見偉誠老師之前,我已經「認識」陳偉誠。更早是1998年在吉隆坡,華總(註)邀請他來帶為期一週的身體訓練,圈內非常轟動,因為我們都從啟蒙老師孫春美那裡聽過葛羅托斯基訓練體系的傳聞,加上之前閱讀過台灣《表演藝術》雜誌「劇場訓練」專題,對90年代初的小劇場氛圍有種莫名的嚮往。在那資源相對不足,知識系譜的傳播皆經過多重轉譯,卻缺乏實體參照範例的年代,有位曾在報導中讀過的人物來到吉隆坡現場教課,正是讓我們有機會去驗證二手得來的理解,和移植他方實踐所造成的誤讀。可惜那時我已是個上班族,因課程需全程參與,幾經思量,礙於生計而缺席。木心說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沒想到當時的缺憾就一直伴隨後來的自己,反覆提問,生命孰輕孰重的選擇。更沒想到,這份牽掛在來台隔年便得以圓夢。 讓我把場景拉回17年前夏天的三芝。那次工作坊以「表演、肢體開發與真實內在」為主題,為身體行動與情緒展現搭建橋梁與編造符碼,每天行程都很密集,早上8點早餐,9點工作身體,中午用餐,1點半繼續練習,傍晚5點用餐,6點半分組討論和分享,10點半就寢。第3天凌晨5點去海邊waking up,第4天下午是各小組呈現,然後彼此觀察和交流。「當學員很幸福。」我回想當時種種情景:「你們輪流幫老師打點,照顧每組學員,專注而用心,而更重要是,你們齊心打造了安心放鬆的學習環境,並親身示範自己怎麼在訓練與生活作息間拿捏,讓我們可以更放心地把自己交出去。」 那次的集訓讓我對身體的抽象感受有了很堅實的落點。過往認知總建立在幾經轉折的理論拼貼和輪廓拼湊,總帶點傳說色彩,總帶點冥思意味。那次經驗莫過於發現自己對自己的身體竟那麼陌生,而陌生的同時卻又帶著許多制式成見和自以為是的想像。我就是屬於人家說的:「沒有自我的人的自我感覺都特別良好。」所謂訓練,正是鬆動自身疆界的契機,然
-
攝影手札
:
:我第一次把頭髮剪這麼短,願意幫我記錄下來嗎? :我不再跳舞了,能記錄下我最後這支舞嗎? :我懷孕三個月,身體非常不舒服,又正在揣摩演出的角色,拍攝我現在的狀態? :我帶了新的作品回來了,找時間一起工作紀錄? :我失戀了 :我有個作品還在醞釀中,可以拍攝這個發想的階段嗎? :我當爸爸了 :我要結婚了 :可以幫我跟家人拍全家福嗎? :可以拍攝懷孕時的我嗎? :幫我跟我的玩具熊合照,他陪伴我三十多年了 :我的畢製難產中 :把拔,拍我 屬於攝影師最美好的時刻
-
關於戲劇的五四三
讀三浦紫苑:寫小說,不用太規矩
最近因為取材的關係老是在看開店、餐廳經營的書跟Podcast,都快要覺得自己可以開店了,特別是基隆的朋友,一定要去試試金豆咖啡跟泉利米香,聽了老店轉型的Podcast,與其賣幾百種品項,不如只賣一種賣到無可取代!開店最重要的是品牌核心精神,一切設計圍繞著品牌核心精神出發,像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是空間,麥當勞賣的是迅速清潔方便一邊聽一邊興致勃勃地記下一堆餐廳,啊,有什麼比整個手機的Google Maps蒐集了上榜亞洲最佳50、米其林的Fine Dining餐廳,但礙於種種原因在家只能吃燕麥+豆漿還要更悲慘的呢(其實就是懶而已)。也因為聚焦企業內父子、兄弟鬥爭,最近看的是美劇《繼承之戰》,第1次看到第1季第3集棄了,但後面相當好看,特別第2季第5集可以說是近年數一數二精采的多人餐桌戲,也可以參考他們究竟是怎麼將每1集都拉到1個固定場景節省成本,又功力十足地讓許多關鍵高潮戲在同一場景發生,第1季撐不下去的人請再給一點機會,美劇充滿了一堆傷害人自我厭棄的混蛋,但又不得不繼續傷害人才得以活著,非常迷人的角色! 陷入困境時有時(豈不是常常嗎)會看看喜歡的創作者寫的創作方法書,會比看市面上一些劇本聖經或影視教戰守則更有效,創作者會大量舉自己的作品為例,比之真的教科書更能感受到那種創作的肉感(?)感覺好像自己也更懂了什麼創作方法一樣,最近讀了三浦紫苑的《寫小說,不用太規矩》,對她裡面講述「老套情節沒有不好」深有所感。 「在河堤打架就知道之後會變成朋友,上戰場前拿出照片就知道這個人會領便當,老套的情節之所以有用就是因為經過大腦的一再考驗,證實人類買單,思考著如何別出蹊徑,也可以給情節鋪排帶來不同的刺激。」雖然想引用原文但翻閱時有點找不到在哪了總之是這個意思沒錯(看完三浦的書有點被她活潑的語氣感染了呢)。我也深深認同,好像諸位(誰啊)都太想原創了,但說到底故事總是可以抓出一個原型,《獅子王》就是《哈姆雷特》,《新世紀福音戰士》就是《伊底帕斯王》,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書中三浦也不斷地拿自己的小說舉例,並以開玩笑的口吻說,雖然都暴雷了,但她認為小說的精髓在於過程跟細節,所以就算暴雷了讀者還是會想找來看吧。沒錯啊,三浦在自己作品所下的功夫並不會因為知道了「結局」就有折損,她以描述箱根驛傳的作品
-
跨界對談 李宗軒X黃世雄
在異質與同質間摩擦實驗火花
馬戲與合唱,是追求各自極致的藝術,馬戲是肢體,合唱則是聲音。無論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簡稱FOCA)、或拉縴人男聲合唱團(簡稱拉縴人),在追求極致的同時,也都各自帶著人們的刻板印象,突圍創新;於是,讓他們一起合作能否跨越彼此疆界? 兩個團隊的媒合,然後創作《達文西的notebook》,既是因緣巧合,亦是有意湊合,源於此作的創作顧問余岱融。他在加入FOCA前就有合唱經驗,並與拉縴人的黃世雄相熟,於是兩團踏進各自不熟悉的演出空間,觀看彼此創作,在異質性裡驚見同質性。從2019年開始企劃,並與導演王嘉明一同發展,進行觀察、拆解與重新組合,在即將於8月演出的前夕,仍舊未知。 未知也好。本次跨界對談就讓FOCA藝術總監李宗軒,與拉縴人營運長黃世雄,從馬戲與合唱的已知裡開始做未知的筆記!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表演藝術工作者的百讀本
書櫃能透露許多秘密。讀者正關心什麼?好奇什麼?以哪些知識建構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從他們的書單中皆可窺知一二。本刊特邀14位表演藝術工作者從自家書櫃,精選3本他們百讀不厭的讀物,看這些書籍如何動搖、拆解、重新建構他們看待世界、表演藝術與自我的方式。一切都從閱讀開始。
-
特別企畫 Feature 編劇、導演
劉建幗書櫃裡的秘密
01《宇宙連環圖》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張密╱譯,時報文化,2004 有一種旅程,剛開始就捨不得結束。這本書便是給我這樣的感覺。才看不到三分之一,就擔心太快看完了怎麼辦?書中充滿宇宙、科學的奇趣,但又輕盈而幽默。隨著文字腦中自然出現一幅幅的畫面,如流水一般地,心就被帶往外太空,一會兒又進入微觀世界。想像力好像曬棉被那樣被舒展開來,在陽光下抖一抖、拍一拍,不自覺地會露出微笑。 02《東方即興劇場 歌仔戲「做活戲」: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 林鶴宜╱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歌仔戲的「活戲」演出,本質上充滿生猛活力。只有劇目綱要、沒有劇本的情形下,音樂、鑼鼓與演員如何在台上各種配合與「接招」?此書帶領讀者一窺活戲演出是如何練成的。不論是演員、樂師現身說法,台上的操作、手勢、密語暗號還是書中收錄的外台劇目、內容,都精采萬分。 03《ZOO》 乙一╱著,張筱森╱譯,獨步文化,2008 乙一的小說如《天帝妖狐》、《平面犬》等,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但若要挑一本經典來推薦的話,我想還是快20年前出版的《ZOO》。若還沒看過乙一的作品,從這本開始接觸這位作家,應是不錯的選擇。又或者如同我,10幾年來,我偶爾還是會再度拿起《ZOO》重溫,當年閱讀時被觸動的,很深的感動與驚豔。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作家、節目製作人
焦元溥書櫃裡的秘密
01《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 彼得.曼德森╱著,許恬寧╱譯,大塊文化,2015 這是一本奇書。當你翻閱它,你就進入一個魔幻旅程,途中滿是珍貴知識與思辯。最最神奇的,在於當你讀完它,你會赫然發現這個旅程似乎還沒開始。你完全可以從頭再讀一遍,然後獲得截然不同於第一次閱讀的體會。這本書也會介紹你許多其他有趣好玩的書,鼓勵你一探究竟,與它們為友。附帶一提,這是一本只能存在於實體形式的書。為什麼?看了就知道。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編導、演員
鍾伯淵書櫃裡的秘密
01《符號帝國》 羅蘭.巴特╱著,江灝╱譯,麥田,2014 全球化流動看似「多元並存」,實則存在強勢文化主導,身處萬華的「青山王夜祭」從常民生活轉為擾民行為,可看出居民生活型態與思考轉變,「傳統」需要特意保存,狂潮下我們「呼求差異」,而羅蘭.巴特以外部之眼觀察東方文化,書寫日本元素,從語言、車站、包裝甚至到眼瞼,都能回扣文化中心。日常難以察覺,卻是創作的磐石,此書令人眩暈的形容,如同大槌,將光滑的鏡面擊裂,映照日常的多重輪廓。
-
特別企畫 Feature 編舞家
蘇文琪書櫃裡的秘密
01《點線面》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5 小時習舞,總覺得舞蹈似乎只存活於有舞蹈地板的教室中,她失去了特殊的宗教功能,也遠離了專屬的音樂與故事。正當重複演練抽象技巧而稍顯乏味時,這本書適時打開一條想像的路徑。我無數次練習讓身體游移在點、線、面形體之間,自得其樂地,感覺其對應的聲音質地、情感溫度,勾勒動作的色彩與重量。日後幾次隨意翻讀,像是回訪1位創作老友,也像是回訪過去的自己。
-
戲劇
如果我們共榮過:《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的史學歧讀
繼贏盡口碑的線上劇場《她門的秘密》(2021)之後,新加坡實踐劇場再次推出了新作《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導演郭踐紅、編劇林志堅和劉曉義再度合作,聯同專業影音團隊以及網路開發工作室 Good Work,從醞釀故事主軸、影像拍攝到遊戲網站的設計整合,逐步發展出一套可供劇團持續操作的展演模組。今次更攜手藏有最多東南亞現當代藝術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整合國家級文化資源,帶來一場結合影像、劇場和推理遊戲的跨領域實踐,再次引起亞洲觀眾的熱烈參與。 博物館學、文物保存維護、藝術史長久作為藝術研究的「三位一體」,雖然在劇中有著深淺不一的呈顯,但本文試圖以此三者抽離原有脈絡,改以「美術館作為謎題場域」、「寶藏敘事的保存維護」、「史學的時空統整術」,重新檢視《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折射出來的3種問題視角。 充滿謎題的場域:美術館的外掛敘事 故事第1章〈揭開大幕〉中,年邁的梁女士擬將1幅珍貴畫作捐贈給美術館,然而在移交儀式中,掃描技術意外發現畫作藏有詭異密碼,不僅打亂了儀式進行,亦開啟了歷史身世的懸疑。作為館內研究員的外孫女,邀請觀眾陪同踏上解謎推理的旅程。當得知這棟歷史建築內埋藏了傳說中的寶藏,觀眾化身成遊戲玩家,必須在第2章〈尋索開始〉的虛擬展場或實地造訪中,抽絲剝繭各種線索以在最後找出寶藏所在位置,並解開歷史真相。最長可達兩週的解謎體驗,來到第3章〈重現天日〉中,觀眾與孫女一同揭曉梁女士隱藏多年的秘密,並攪動出亞洲殖民史的行經軌跡。 藝術史研究一直都跟推理有著性質上的親緣性;而美術館作為一個充滿謎題的場域,不僅保存並展示待解的謎題,也常常成為藝術品加密與解密的角色。如同劇中的新加坡國立美術館,將寶藏加密的同時又等待著專業推理的解密。然而,劇中採取的是亞洲戰爭與殖民歷史敘事,而非處理視覺材料為優先的藝術史敘事;此外,按照劇情設計與各關卡中作為謎題的作品,亦大多取其外顯視覺表徵作為線索,而不是內在意義來推導。當劇中的「史學推理」旨在服務戲劇情節,不汲取新加坡國立美術館的豐厚資源作為素材,也就使得演出並無服務博物館學的科普意圖。 演出背棄了場域邏輯的操作,並非是要違背現實情境的謬誤;因為縱使追求博物館方法論的真實運作為背書,也不會是強化戲劇寫實邏輯本身的保證。但令人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聲音工作者
李慈湄書櫃裡的秘密
01 《微物之神》 阿蘭達蒂・洛伊╱著,吳美真╱譯,天下文化,2017 我不知道能怎樣訴說我心中的女神,若不是一行字,要不就是幾千個字。先略過她對人道與正義的關懷、持續的毅力和犀利的理解力不談,在她兩部非虛構小說中,仍能直接感受到強烈的文學性敲擊心靈。20年前的《微物之神》以陰性凝視與敘事為武器,寫下她的世界的殘暴。書寫極美,可見神性。她和她的作品,讓我行走在世界上,更能堅持自己的信仰一顆追求公平正義的心,一定也能同等理解其他價值與美。如果還不能理解,那是我們修養還不夠。
-
特別企畫 Feature 旅法長笛演奏家、蹦藝術網站執行長
林仁斌書櫃裡的秘密
01《刻意練習》 安德斯.艾瑞克森、羅伯特.普爾╱著,陳繪茹╱譯,方智,2017 對我來說,本書就像是多年前大受歡迎的「一萬個小時成功論」進階版,透過書中不同章節裡提到的重點:例如第六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刻意練習原則,其中第200頁提到了「切記:開始分心或覺得好玩時,大概就代表沒有進步。」等等內容敘述精闢,閱讀後更讓我擊節讚嘆,於此雖無法盡述,但將觀念運用於生活與學習之自我惕勵,卻是妙用無窮。
-
特別企畫 Feature 旅美作曲家
張玹書櫃裡的秘密
01 《蛤蟆的油》 (Something Like an Autobiography) 黑澤明(Akira Kurosawa),Vintage,1983 02 《 Miles Davis: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Miles Davis,Simon Schuster,1989 我一直很喜歡閱讀各類型創作者的自傳,無論作者文字功底高低,字裡行間總能一窺他們如何回應在創作深處遇見的難處與光亮。這兩本自傳,是啟發我對於音樂語彙與個人追求的探索起點,書裡皆提及童年記憶對他們一生影響深遠,促使我開始思索記憶如何形塑,定義一個人,以及潛意識為何選擇讓這些記憶留下,成為「我是誰」,與我寫下的聲音是否能成為「我」誠實的延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資深藝術行政工作者
洪凱西書櫃裡的秘密
01 《地方設計:萃取土地魅力、挖掘地方價值,日本頂尖設計團隊公開操作秘訣,打造全新感動經濟!》 蔡奕屏╱著,果力文化,2021 透過15組日本頂尖設計團隊操作案例,了解他們對在地共創的看法與洞見,為建立品牌帶來啓發性的思考。翻讀這本書時不時提醒自己,面對作品,面對觀眾,面對競爭,我們需要找到更核心、更讓人驚喜、更獨特的切入點,才能讓作品被看到。每次讀,都讀不了太多,因為每一頁都讓人靈感迸發,只能慢慢讀,好好享受。
-
柏林
大型表演藝術盛會回歸實體交流
入夏後,全德各地劇場演出與大眾娛樂活動逐步開放,幾個重要的展會與藝術節也終於陸續回復實體現場,人們得以相聚、交流並走進劇場。 由柏林HAU劇院(Hebbel am Ufer)主辦「舞在8月」舞蹈節(Tanz im August)回歸國際邀演的實體演出日常,今年也是藝術節總監Virve Sutinen最後1年策展,2023年起將由來自葡萄牙的Ricardo Carmona接棒。為期3週的節目,由不同世代、超過 25 個國家約200名藝術家參與。而舞蹈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回顧展「Retrospektive」,聚焦回顧1位當代編舞家的畢生工作和職業生涯,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該編舞家的藝術生涯和創作思維,今年的主角為瑞典-意大利裔編舞家 Cristina Caprioli,以「ONCE OVER TIME」為標題,展出她過去 20 年的 22 件作品。 兩年一度在杜塞多夫舉辦的NRW國際舞蹈博覽會(internationale tanzmesse nrw )由北威州舞蹈辦事處(nrw landesbuero tanz)主辦,旨在支持與推廣德國北威州專業舞蹈工作者的創作,同時也為當代舞蹈場域提供專業交流、訊息與知識轉移的平台,今年除了實體舉辦也擴增線上平台。來自超過45個國家的演出場館和策展單位齊聚,展示多元領域與文化風格的審美和藝術實踐。展會規劃了3大單元的活動:藝術市集、對話與連結及表演節目(Agora, Talk Connect and the Performance Programme)。台灣方面,今年由文化部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合作,以「TAIWAN ONLINE」為題推薦台灣表演藝術團隊,其中蒂摩爾古薪舞集的《去排灣》及TAI身體劇場與印尼艾可舞團合作的雙舞作《Ita》、《AriAri》將參與演出。此外,由台灣編舞家羅芳芸在德創辦的藝術團隊「Polymer DMT聚合舞」也受邀參與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s)交流活動,向與會者分享未來的創作計畫。
-
巴黎
「莫里哀之夜」暌違兩年舉辦卻遭業界非議
受疫情影響2年未公開舉辦的「莫里哀之夜」(Nuit des Molires)於5月30日盛大舉行頒獎典禮。無論是公立劇院的紙箱歌舞秀《肥男會溜冰》(Les Gros patinent bien)或私立劇院製作《皆大歡喜》(Comme il vous plaira),今年由風趣詼諧的喜劇大獲全勝,彷彿法國戲劇界試圖一掃疫情陰霾,用輕盈又詼諧的氛圍,證明劇場感動人心的力量。 2018至2019年,法國劇院觀眾人數原本持續攀升,進入退休生活的嬰兒潮世代有更充裕的時間上劇場享受娛樂。但2020年疫情爆發,不但讓老年觀眾害怕群聚感染的風險,更讓捉襟見肘的小型劇場面臨歇業危機。2年來,封城、宵禁、因演職員染疫而臨時取消演出、烏克蘭戰爭導致的物價飆漲這些因素更讓多數觀眾減少上劇院的興致。相較於2019年第一季,今年私立劇院的觀眾人數至少下降44%。無論公、私立劇院,大家都希望藉由這場頒獎盛會再現劇場人的活力,吸引更多觀眾回籠。 然而,典禮舉辦前,「莫里哀之夜」卻遭到業界人士的非議。主辦單位規劃獎項以文本與表演為主,卻把所有設計概括成「視覺與聲音創作」,引起技術公會的批評。此外,許多得獎製作早已結束演出檔期,很難及時為票房帶來連鎖效應。融合公、私立劇院演出的頒獎盛會儘管象徵法國劇場界團結一致,卻造成典禮冗長的問題,許多評審甚至根本沒有看過全部的入圍演出。 本屆典禮也引爆禁言風波,女性團體#metoothtre抗議籌辦單位禁止她們在頒獎台上控訴劇場界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以及屢見不顯的性騷擾案件。「莫里哀獎」儘管是法國劇場界的最高殊榮,但也透露了整體產業無法掩蓋的衝突與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