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回想與回響 Echo
原住民跳舞給誰看?
布拉瑞揚在動作元素上從毛利人身上的挪借,不是一個「本質論」的問題,恰恰要呈現的是他寧願跳脫原住民身體與「自然」劃成等號的桎梏,而以異己認同的策略把文化身分理解為塑造與重新塑造,也是語境的延異與再延異,不僅顛覆集體記憶所形成的國民國家論,更要再造自身走進記憶地圖的路徑,重新找到以身體為中心的座標,畫出一幅自己的平面世界,並立身於其上。
-
回想與回響 Echo
是傳統領域,也是被剝奪的歷史
正因為傳統歌謠與族群文化的密不可分,布拉瑞揚讓斯乃泱的歌聲因肉身的被壓迫而支離破碎、甚至強迫中斷。一方面呼應著凱道上的族人對傳統領域被剝奪與侵犯的控訴;另一方面要以這破碎的「在場」(presence)召喚那歷史中許多如鬼魅般盤據不去的「缺席」(spectral absence)皇民化政策下消失的樂舞儀式、民族舞蹈比賽與觀光園區中不斷被複製掏空的「山地舞」、國家慶典中原住民身體與聲音符號被拿來裝飾五族共和的「中國」或本土意識的「台灣」
-
新銳藝評 Review
資源有限,慾望更有限的社會實驗遊戲
「自我」在慾望在公眾化的情況下,無限縮小至近乎消音,玩家在眾目睽睽下,更願意選擇更多人受益、更「均善」的選項,而非支持個人私慾滿足的玩家提議。即使在藝術自由的安全保護下,玩家們仍難以跳脫「眾好」的社會主流規訓,讓更多人受惠是否就等於較為公平?而公平真正的價值又是什麼?個人在民主社會追求更大利益的同時,是否真的如同演出般,願意放棄心中所欲,成全看似與己無涉的利益?
-
ARTalks
科技即遠古——在《無人音樂會》的洞穴裡
那些清一色著白色防護衣的演員,低調地提著盛裝番茄的籃子出現,逐一遞給每一個觀眾。然後,又由一個防護人員用手機錄影功能拍攝觀眾手中的蕃茄,另一防護人員即時將之同步投影在牆上、在浮洲上、在觀眾身上這些默默進行中的儀式,帶有一種末世救贖感,這也許是導演在音樂基礎上延伸的劇場想像,而我想這想像是成功的,在聲音的基礎上,劇場賦予了畫面與儀式,不減損原來已存在的,而延展出新的。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音樂劇編導演暨兩廳院駐館藝術家
梁允睿 紅著臉作戲 在創作中找出口
梁允睿一直都喜歡紅色,以「紅潮」作為團名,取的是漲紅了臉的意象。「一輩子,都要為自己愛的事情臉紅一次。」創作總源於「一觸即發」,媽媽寄來的麻油雞飯蒸熱時的滿室香氣演變出《美味型男》、瘖啞人士的手語日常對話延伸出《啞狗男人》,這回碰上了瑪莉也是如此,點著了線頭便一路往下竄,他一邊研究、寫本,一邊抱著吉他哼唱、歌曲一首首地生,織就了《瑪莉皇后的禮服》。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小提琴家
林品任 愛曲相伴 登上比賽顛峰
備受矚目的小提琴家林品任,參與過多個國際大賽,終於在九月的美國「印第安納波里斯國際小提琴大賽」獲得金牌大獎。因為去年車禍受傷,又加上將屆參與國際比賽的年齡上限,林品任將此次參賽視為最後機會、奮力一搏,將最喜歡、擅長的樂曲全部放在這次比賽中,不隨波逐流的抉擇,讓他終獲大獎,成為其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古典交響樂團的行銷革命
在古典音樂式微、觀眾老化與流失危機迫切的現在,古典樂團如何找到、維持、培養自己的觀眾,可說是各大樂團都非常重視的課題。即將在十一月再度訪台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也在行銷與推廣上著力甚深,其中的重要功臣就是該團公關行銷總監彼得.麥瑟,透過他的分享,我們可以知道他如何為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打造品牌、建立年輕形象,並不遺餘力地以各種方式「挖」出潛在的未來觀眾。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等待,物件的生命與無意之間的驚奇
作曲家郭貝爾今年初自基森大學退休之後,方開始展開德國之外的藝術教學工作坊,這次在越南的音樂舞蹈營,他選出舞蹈與音樂藝術家共十七名,從即興展開創作教學。此工作坊重點在於舞蹈與音樂兩個藝術領域的合作,進而人與物件共同即興創作,郭貝爾表示,這個工作坊的關鍵詞是驚奇與無意之間的成果,亦即在即興發展中,他在意表演者從無意中發掘的動態與組成畫面,產生未曾發現的「意外」。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舞在八月」卅年 一聲Hallo!拒絕保守蔓延
在氣氛封閉的八○年代德國柏林創立的「舞在八月」舞蹈節,今年已屆滿卅年,當年企圖將柏林藝術家與舞者包含進世界脈絡的初心,在現今保守勢力漸增、人際間築起高牆的歐陸,在卅年慶的此屆分外被強調,幾齣邀演作品均具強烈政治性,觸及我與他者、個人與群體等問題。其中由土耳其編舞家Aydin Teker及其舞者Gizem Aksu帶來的Hallo!藉由簡約的表演形式與觀眾互動,格外發人深省。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不可思議的福分 一以貫之的敬業 郎祖筠憶國寶級相聲大師吳兆南
國寶級相聲大師吳兆南,於美國洛杉磯時間十月十四日凌晨一時卅分在家中安詳辭世,享壽九十三歲。除了留下深銘人心的表演與相聲經典段子,他也在晚年收了江南、侯冠群、郎祖筠、劉增鎧、劉爾金和樊光耀等徒弟,弟子們並以師父之名,成立了「吳兆南相聲劇藝社」,演出大師傳授的絕活。本刊特邀吳兆南唯一的女弟子郎祖筠,口述回憶她與吳大師的師生情誼。
-
藝視窗 News
法國音樂與聲響研究中心將來台於C-LAB合作設立實驗室
【台灣】 法國音樂與聲響研究中心將來台於C-LAB合作設立實驗室 文化部長鄭麗君9月中旬出訪法國,與附屬於法國龐畢度中心的「音樂與聲響研究中心(IRCAM) 」總監馬德內(Frank Madlener)簽署合作意向書,IRCAM將協助由空總轉型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就人才互訪、國際共製、研發及展演等領域進行交流,並在2020年底前,共同合作於C-LAB設立一個聲響實驗室。 IRCAM附屬於法國龐畢度中心,原由法國作曲家與指揮家布列茲(Pierre Boulez)創立。1969年成立之初即以電子音樂與聲音研發創作為發展方向,培養一批深諳軟硬體技術的專業工程師支援各種新音樂聲響創作。每年舉行的MANIFESTE藝術節匯聚國際舞蹈家、戲劇家、音樂編曲家及各類技術工程師等,以極具前瞻原創性的手法,將藝術與科技融合呈現各類展演,深獲好評。 國藝會辦理「2019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辦法暨填表說明會」 國藝會承辦之「2019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自11月1至30日受理申請,即日起開放線上填寫申請表,申請者需於收件截止日11月30日前完成送件流程。為使團隊了解本專案辦法與申請方式,國藝會將在11月9日、16日分別於台北、台南舉辦獎助專案辦法暨填表說明會。台北場時間地點為11月9日下午2點於北師美術館,台南場則為11月16日上午10點半於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L4C文創講堂。詳情請參國藝會官網最新消息區。 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受理108年度計畫申請 文化部持續支持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自即日起受理108年度申請計畫。文化部表示,考量科技藝術領域創作需求的獨特性,並尊重藝術展現及創作自由,今年修正補助作業要點,簡化申請作業、放寬提案內容呈現方式及調整分期撥款比例等,期待落實協助科技藝術團隊發展。修正內容為第一期補助款的撥款比例,從30%提高到50%,支持科藝創作初期的大量資金需求。同時,調減申請書份數及放寬計畫書格式,除文字外,可採PPT、影片或
-
專題
一卡貨櫃 播散擊樂夢想
「如今,打擊樂已成為廣受喜愛的熱門樂種,而打擊樂團的行跡更已遍及全球卅三個國家,並登上維也納音樂廳、倫敦巴比肯中心、紐約林肯中心等藝術殿堂的舞台,獲得極高讚譽。」當譽揚典禮新聞稿中發出這段文字時,相信擊樂團隊必定感觸良深。因為在一九八六年朱宗慶打擊樂團成立時,「打擊樂」仍處邊陲,但是經過卅多年的推廣,帶動了國內藝文風氣,更讓台灣成為世界打擊樂重鎮。而朱宗慶本人自二○○九年獲得國際打擊藝術協會(Percussive Arts Society,PAS)頒授「終身教育成就獎」後,又在二○一六年獲選PAS名人堂,此獎不僅是擊樂最高榮譽,也是華人世界首位受獎者。為此,台北市譽揚藝文組織在去年將此榮譽授予朱團,並在今年十月頒授譽揚獎座。記者會上同步亮相樂團為譽揚案打造戶外的移動式音樂互動裝置作品Beats of Hearts!,打開這扇玻璃門,朱團的故事,就從這一卡樂器箱說起
-
藝@展覽
馬格利特的鏡相世界
超現實派畫家馬格利特擅長將日常物件拼組出超現實、富含深厚寓意的畫面,而他傳世的生活影像,則提供另一道探究其創作的思考渠道。現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揭相:馬格利特影像展」,陳列一九一四年至一九六七年間拍攝的一百卅張照片和七段影片,當中的馬格利特,彷如演員似地展現多變的個人形象,但精心設計的構圖,也如其畫作一樣是對生命的詩意探詢。
-
藝@電影
今年金馬國際影展 超級「奇幻」
每年一度的電影盛事即將登場,這回金馬國際觀摩影展的內容很特別,導演專題的兩位導演阿根廷導演加斯帕.諾埃與日本導演塚本晉也,都是風格特異的電影創作者,加上拍片過程曲折萬端,被視為「受到詛咒」的英國奇幻導演泰瑞.吉蘭作品《誰殺了唐吉訶德》,雖不是「金馬奇幻影展」,也夠讓影迷感受奇幻了。
-
藝@CD
新一代「鋼琴一哥」 首度訪台搶先聽
近期備受矚目的俄國鋼琴家特里福諾夫,二○一○年獲蕭邦鋼琴大賽第三名,二○一一年摘下魯賓斯坦鋼琴大賽及柴科夫斯基大賽金牌,從此備受世界樂壇矚目,可說是最新出爐的「鋼琴一哥」!十一月他將隨指揮大師帕帕諾及聖西西里亞管絃樂團首度訪台演出,在「一哥」到訪前,讓我們先聽他的精采錄音專輯,了解一哥如何可以成為一哥!
-
戲劇新訊
《物怪之里》 從都市奇譚編織出的妖怪百相
自二○一三到一四年,再現劇團的葉志偉及表演者們,開始了為期約九個月的工作坊,這個後來以「台灣妖怪演劇計畫」為名的企畫,第一階段稱作「獅化」 他們前往板橋學習舞獅,暫時將過往現代劇場的訓練和本領擱置一旁,在習練「人變獅」、「人扮獅」的過程中,理解舞獅的身體運用模式,葉志偉曾在講座中提及,舞獅的表演形式,基本上是「披上皮毛、拿起籮筐,透過人的身體跟物件的結合,來變成野獸」,這也是他們由此發展「人合物為獸」的契機;而「獅」這種動物,其實原非東亞一帶所有,對於過去發展及表演舞獅的人來說,沒有真的看過獅的動作及形象,只得用想像中的神獸樣貌去拼湊、取用現實的動物如犬、如貓的動態去捕捉獅的姿態。 綜合上述兩種概念,再現劇團在今年年初舉辦「造物:城中之獸」工作坊,分別以舊時文獻、傳說軼事和當前新聞報導、都市風景,構建各種曾有聽聞但無具體形象的「妖」,抑或時有所見但未嘗將之視為獸的「怪」,藉由演員結合物件的穿戴和操控,成為新的角色群 隱沒於當今生活中的「台灣妖怪」。葉志偉也說,計畫雖關於「台灣的妖怪可以是什麼?」然而在題目之下的提問,其實不脫「我是誰、台灣人是誰」,那個屬於物怪的族群和我們的關聯是什麼、如何又為何劃分。年底的正式演出《物怪之里》,即以工作坊所創作出的角色們及其特性,延伸為文本,藉由與妖怪相關的犯罪案件,帶出牽連者眾的都市奇譚,一個屬於台灣的日常神話。
-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雲門舞集45週年林懷民舞作精選
海明威曾說:「經典就是人們稱頌卻從來不曾閱讀的著作。」很慚愧,我看過的少數雲門舞作如《流浪者之歌》是我在雲門工作時看的,然而經典就是經典,親眼見到那粒粒金黃的稻米灑向王榮裕老師身上時,我的激動與驚訝也定格了! 職務內容需要大量閱讀雲門資料,過去的舞作影音、藝評、雋永的舞美照片,即使沒能親炙現場,那種美能穿越時間。似近又遠宛若神祇的林老師,其言其文簡單、直白卻直抵人心!滿滿用粗體註記的文字都是我嚮往而不能企及的語言及藝術境界。 老師平日生活簡樸,吃得簡單,穿的也總是那件黑衫,就我所知,他的所有的用心都在舞蹈創作、教學和營運雲門上。每一次逼到極限的「再一次」都是老師的完美堅持及舞者用盡氣力的靈魂之作,能「一夜看盡雲門數十年精華」,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事? 文字|Simone Shen 文字暨藝術行政工作者
-
戲劇新訊
《單兵基本教練》 人世拼鬥,鄉關何處? 為君藝造《單兵基本教練》
崔顥的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道出了在時間與空間交會的當下,內心的惆悵與感懷;而當家國之界已漸趨模糊、定義共識一言難盡、你我他者分合不定的今時此刻,且莫說軍人為何而戰、保誰的家、衛哪方國,個人如何自處、該以何為據,在進退兩難、模稜兩可之中,更似崔顥那般,早在茫茫江上失了方向。由陶維均和崔台鎬共同編導的《單兵基本教練》,假軍事作戰的教習名稱為題,卻以相應的英文劇名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承載如「鄉關何處」的創作概念,並以單兵的「單」字為依歸,點出個人處境。 崔台鎬表示,最初的演出構想雖發自兵戎生活,卻試圖跳脫回憶發展出「認同」的題旨好似眾人對兵役的觀感紛亂複雜、矛盾難解,更遑論關於戰爭、軍事,乃至於國族的各種態度。陶維均則取《禮記.大學》所述,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視為單兵,或說個人因以為據的處世順序與社會結構;繼二○一三新點子劇展編作源自椎名林檎歌曲的演出《本能》後,陶維均此次則言「本性」不管是分工保衛群體、戰鬥掠奪資源、以階級區劃職責等,皆屬動物本性,而在線上手遊裡四海一家、捉對廝殺,或在工作生活中黨同伐異、口誅筆戰之後,誰也不能取代你的各位單兵們,如何繼續在人世間拼鬥存活?「基本教練」實為一種「生活手則」。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戰爭之王》、《雲裡的女人》、《遠方》
首先是國際劇場藝術節的《戰爭之王》。阿姆斯特丹劇團曾於二○一四及一七年在國家戲劇院演出的《奧賽羅》和《源泉》,此次再度抵台搬演該團名作《戰爭之王》,在經過此前兩次的觀演經驗之後,對於導演伊沃.凡.霍夫寫實而詩意的表導演風格,以及充滿戲劇張力的場面調度深感期待。 我也想看十一月初在中壢五號倉庫上演、由慢島劇團藝術總監王珂瑤與編導姜富琴聯手推出的《雲裡的女人》,作品將從食物出發,串連歷經台灣、緬甸、泰國、雲南等地的家族史。 最後,則是三位新生代創作者李承叡、李承雋、王珩擔任共同編導的複象公場《遠方》,這個作品經過中國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也遠赴法國貝桑松戲劇節演出之後,此次也將在EX-亞洲劇團主辦的亞洲假日劇場戲劇節、於苗栗舉行台灣首演。 文字|楊景翔 劇場編導
-
用相互熟悉的語言說自我的特色 NSO美巡打下成功第一站
NSO美巡第一站再次回到加州橘郡塞格斯仲表演藝術中心,上半場首先以台灣作曲家金希文受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創作的《跳舞歌》(選自《舞動的山巒》第三首)以饗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