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法國
精采歌劇與導演齊聚 新舊劇碼都令人期待
2023╱2024年的法國新樂季將在下半年展開,讓我們從巴黎歌劇院下屬的加尼葉與巴士底兩大歌劇院,以及里昂歌劇院,來觀察法國音樂新趨勢。 科幻與時空轉換賦予歌劇新意 新樂季中,巴黎歌劇院將推出10多部經典歌劇,從巴洛克時期、路易十四在位時的法國作曲家夏邦提耶(Marc-Antoine Charpentier,1643-1704)到20世紀捷克作曲家楊納傑克的作品,橫跨時空300年。歌劇風格從法國抒情悲劇、法國喜歌劇、義大利喜歌劇、19世紀法國歌劇、德國浪漫歌劇至20世紀兒童歌劇、科幻歌劇等都將登場。製作的風格有以現代戲劇手法重新詮釋的新製作,也有仍遵守劇本搬演的時代劇,可說是樣式繁複,手法新穎。 導演方面,則請來現代戲劇大師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及獲獎無數的加拿大歌劇導演羅伯.卡森(Robert Carsen),應該是新一季歌劇導演群中最受矚目的兩位。此外,擅長浪漫時期歌劇的義大利導演Damiano Michieletto也在新樂季非常活躍,執導了數部歌劇,不容小覷。 在演唱家部分,知名度最高當然非安娜.涅翠柯(Anna Netrebko)莫屬,她將在2024年1月登上巴士底歌劇院演唱奇利亞(Franceco Cilea)的法國喜歌劇《雅德里安.雷庫維》(Adriana Lecouvreur),男主角則是她的先生、男高音尤希夫.伊瓦佐夫(Yusif Eyvazov)。 新樂季推出的歌劇,幾乎都是歌劇院的常見戲碼,如威爾第《茶花女》、《西蒙.波卡格拉》、理查.史特勞斯《莎樂美》、董尼才悌的義大利喜歌劇《唐.帕斯夸》(Don Pasquale),當然這些熟面孔在導演的手中,即將以新的面貌登場。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奧
揮別疫情 各大樂團從應景到巧思各展身手
2023╱2024 樂季適逢許多重要的誕辰周年紀念,如拉赫瑪尼諾夫 150 周年、荀貝格150周年、布魯克納200周年及德國作曲家藍乃克(Carl Reinecke)200周年,德奧系樂團紛紛推出應景的節目,並在主題策略上展現各自的巧思與特色。 柏林愛樂歌劇與女性元素抬頭、德勒斯登在新舊交替中創造話題 柏林愛樂主打荀貝格、布魯克納及「折翼的英雄」3大主題。在策略上,首席指揮佩特連科選擇推出觀眾較不熟悉的作品,以增加樂季的亮點。他將親自指揮荀貝格的神劇《雅各的天梯》(Jakobsleiter),此外,他也請來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提勒曼擔任客席指揮,演出布魯克納的《習作交響曲》(Studiensymphonie)與《第零號交響曲》(Die Nullte)。以「折翼的英雄」作為主題的靈感,來自貝多芬的《英雄》。從這首內含「送葬進行曲」的交響曲出發,環顧古典音樂中所描摹的那些悲劇英雄╱英雌,如華格納的《崔斯坦》、理查.史特勞斯的《艾蕾克特拉》,以及奧乃格的《火刑台上的聖女貞德》(Jeanne d'Arc au bcher)。從上述這些曲目,可觀察到柏林愛樂在節目安排上的兩個新趨勢:一、歌劇作品演出比例明顯增加 ;二、「女性」成為新焦點。與此相呼應的是,柏林愛樂邀來韓國女指揮家金恩善(Eun Sun Kim),客席指揮荀貝格的獨角劇《等待》(Erwartung),成為新一季的話題與亮點。 新樂季亦逢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樂團建團 475周年,音樂總監提勒曼將在盛大歡慶之後正式卸任,並交棒給加提(Daniele Gatti)。有趣的是,他們倆跑到柏林愛樂客席指揮布魯克納與荀貝格,卻為德勒斯登的新樂季另作安排。今年恰好也是布拉姆斯誕辰190周年,提勒曼表示,2012年他選擇以布拉姆斯作為走馬上任的開幕音樂會,而今也以布拉姆斯為自己的任期劃下句點,算是「有始有終」。此外,他還特別規劃演出韋伯的《歡慶》序曲、華格納的《唐懷瑟》序曲及理查.史特勞斯的《玫瑰騎士》組曲與《查哈圖斯特拉如是說》。作為德奧音樂詮釋的名家,提勒曼此番算是端出自己的招牌拿手菜,來回饋德勒斯登樂迷12年來對他的愛戴。由於提勒曼個人的專長與偏好,往年德勒斯登樂季的曲目規劃,多偏於傳統與保守,因此,新一樂季重磅推出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亞洲
疫後打開新氣象 各大樂團鋪展開闊樂章
歷經了3年多的疫情,音樂家們的行程表不再需要配合隔離時間計算,總算又能恢復高密度的巡演行程,隨著亞洲各大交響樂團2023╱2024年新樂季開啟,音樂家們除了大顯身手,也可從樂季感受古典音樂界的新氣象,疫後的大師們更加卯足全力,新秀也紛紛挑起樂季大梁,節目的型態也更多元,更重視人與人的互動與交流,跨越國界,音樂家們正合力譜寫屬於疫後古典音樂的新樂章。 NHK交響樂團 老大師坐鎮走長遠 在亞洲地區若要能聽見一場老大師、或是現今首屈一指的名家音樂會,日本NHK交響樂團(NHK Symphony Orchestra)會是首選。瑞典指揮家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自2016年起擔任NHK交響樂團名譽指揮,便以穩健、沉穩的態度,帶樂團走長遠的路,他自己就是新樂季的金字招牌,高齡96歲仍馬不停蹄在世界上指揮音樂會,在NHK交響樂團的新樂季也將指揮6場曲目頗具分量的音樂會,曲目包括編制龐大的布魯克納第5號交響曲。另外,同樣是活力滿點的76歲奧地利鋼琴家布赫賓德,也會在樂季裡一連演出兩場鋼琴協奏曲,包括貝多芬的第1號鋼琴協奏曲和布拉姆斯的第1號鋼琴協奏曲。 特別要提的是,在疫後為了符合觀眾防疫的生活型態,NHK交響樂團的新樂季也可看見多場縮短時間的音樂會,如:日本新生代鋼琴家阪田知樹、指揮家圖岡.索契夫(Tugan Sokhiev)等人的音樂會,演出長度規劃在60到80分鐘,同時沒有中場休息,走精緻迷你路線,一氣呵成,早早聽完可早點回家休息,沒有負擔。 首爾愛樂 新聘總監要走向世界 荷蘭指揮家梵志登才剛在今年6月帶著紐約愛樂來台巡演,加上即將於香港交響樂團完成最後一個樂季(2023╱24)的音樂會演出,台灣觀眾對他並不陌生。首爾愛樂管絃樂團(Seoul Philharmonic Orchestra)之所以聘請他擔任音樂總監(合約自2024年開始),立意明確,希望借重他的國際視野與歐美經驗,將已經有大批觀眾的首爾愛樂,提升為世界級的管絃樂團。 首爾愛樂在2023╱24樂季的曲目規劃,有雅俗共賞之作,也有進階曲目;如近期8月底的音樂會,有十分
-
音樂 你我都是沙灘上的那群人
《太陽與海》 在輕鬆假期裡譜出焦慮末日敘事
「那些珊瑚礁,漂白了蒼白的白色你必須親眼目睹,言語無法形容。」女高音悠閒地躺在沙灘日光浴,一邊摸著狗狗、一邊唱出一連串不和諧旋律,歌詞滔滔不絕地講述大堡礁遭受破壞後驚人的改變。 創作團隊將劇本場景設定在一個平靜和諧的美好畫面,仔細聆聽來自這片沙灘上渡假人們的歌聲,歌詞敘事卻帶著憂愁及警示意味,讓觀者的感官充滿弔詭、衝突性對比張力,這就是摘下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得獎作品,由3位來自立陶宛的藝術家作曲家麗娜.拉蓓利代(Lina Lapelytė)、劇作家珐伊法.格蘭麗帖(Vaiva Grainytė)和導演盧吉兒.巴澤吉凱特(Rugilė Barzdžiukaitė)3位女性創作者合力打造,創作內涵除了展現對於全球氣候變遷的焦慮感,更同時給予歌劇形式一個嶄新的現代風貌。 這齣被《紐約時報》譽為「表演藝術過去10年來最偉大成就之一」的現代歌劇,將於今年的臺北藝術節隆重登場。作品首次巡演到亞洲,製作團隊運用了34噸白沙將臺北藝術中心藍盒子改造成室內海灘。當觀眾走進展演場域中,觀看角度從以往的平視改以居高臨下俯瞰,彷彿成為上帝視角,注視著地球物種的各種樣態。
-
腦海裡的旋律
音樂是良藥
暑假期間,我帶著兩個外甥在義大利旅行。前往度假目的地需要長途開車,路上,他們經常要求我播放音樂。指揮家伯恩斯坦為小朋友解說的《彼得與狼》、艾爾加的《威風凜凜進行曲》,或是莫札特奏鳴曲,都是常被點播的曲子。 「為什麼人愛聽音樂?」我問他們。大外甥學法國號,小外甥學小提琴,兩個人的答案大同小異:「好聽的音樂會讓人快樂!」的確,大腦神經科學界近年的研究證實音樂有治療作用,而且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心情低落時,音樂會帶來快樂、緩解憂傷;情緒緊繃時,音樂則可讓人放鬆,對我們的健康有好的影響。 要聽多久(多少)音樂才能得到正向效果? 英國聲音治療學院(British Acedemy of Sound Therapy,以下簡稱BAST) 的大規模研究很有意思,參與的科學家們提出一個「劑量」,以時間為單位,告訴大家到底得聽音樂聽多久,才能體驗到治療效果。 BAST 的研究人員以「音樂就是良藥,可以產生醫學效果」為命題,邀請7581名受試者參與計畫,發現有將近九成的受試者覺得音樂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安適非常重要,而且對日常生活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例如,90.15% 的參與者利用音樂來放鬆心情;81.80% 的參與者則使用音樂來提升情緒,讓自己感到快樂;46.5% 的參與者用音樂來釋放負能量、緩解悲傷;32.53% 的參與者甚至把音樂當作工具,幫自己集中注意力。 音樂既然這麼有效,那麼,到底得聽多少量,或是持續聽多久,才能產生效果? 研究人員指出,效果最好的音樂,是那種節奏緩慢、旋律簡單、沒有歌詞的;至於聆聽時間,至少要13分鐘,只要聆聽音樂超過這個時間值,可以產生許多好處,包括減緩肌肉緊張、消除負面想法、帶來平靜,還有安穩而優質的睡眠。雖然節奏緩慢、旋律簡單、沒有歌詞的音樂效果最好,但帶歌詞的音樂也有好處:當聽眾對歌詞產生共鳴,可以因此緩解悲傷,穩定不知所措的情緒。 BAST 測試對象還提出反饋,表示聽13分鐘的音樂足以幫助他們理清思緒、集中注意力,甚至有超過90%的受試者表示,即便聆聽不到一刻鐘的音樂,也能幫助他們得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做決定時能更明確清晰。 現代生活分秒必爭,沒有13分鐘,怎麼辦? 別太擔心!BAST 的研究結果同時
-
戲劇 改變理解的慣性,體驗裝置藝術的完成
《脫殼》 用龍蝦連結未知的感受與經驗
「《脫殼》可以讓你感受到⋯⋯」在導演陳煜典還在猶豫用詞的時候,裝置藝術家范承宗接著說:「會讓你脫殼。」這是《脫殼》兩位主創者描述這個作品能夠帶來的感受。 如此抽象。 抽象可能是作品最後的樣態,但也是起點。《脫殼》來自於陳煜典收到臺北藝術節的邀請,從「非人類中心」為討論起點,然後選擇「龍蝦」為主題,接著回應自己希望做沒有語言、也沒有明顯情節與角色的作品畢竟要用龍蝦寫一齣戲,或要某位演員演隻龍蝦,聽起來都很荒謬,而必須瞄準其他表達相對強烈的元素或方向切入。於是,這與常觀看劇場作品的范承宗曾於IG限時動態,希望能有劇場邀約,以及陳煜典翻閱到范承宗以海洋生物為主題的「龍宮」系列作品,既是巧合也是契合,促成合作不用語言的機緣,碰撞出不想使用語言的媒合,也是如此抽象。 這樣的合作契機,進一步造成兩種主體(劇場與裝置藝術)必須改變彼此的運作方式,更提供觀眾不同的觀看視角。
-
焦點專題 Focus
透過「珍稀」的想像力 創造藝術的各種可能
從1967年起,由捷克文化部發起,並和捷克藝術與劇場協會共同主辦,四年一度的「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pace,簡稱PQ)一直以來備受矚目。展覽聚焦在舞台設計,邀請全世界各國參展。而從設計的角度出發,劇場的每一個構作環節如燈光、表演、聲音等都是設計的一部分,因此展出項目也逐年擴展到物件劇場、裝置藝術、聲音設計、舞蹈、行為藝術等更廣義的劇場設計範圍,激發新的對劇場的想像。 今年的策展主題是「珍稀」(RARE)。在近3年經歷全球傳染病的時代背景下,人與人之間仍然打破距離,用無盡的想像力創造新的藝術連結形式。展覽主題肯定了這樣珍稀的人性,聚焦在藝術家們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下,以其中的事物作為靈感或材料創作。 主展覽場地位於曾經是屠宰場的Pražsk tržnice(布拉格市集),現在則是擁有商家、文化空間、餐廳、酒館的複合空間。各國展區分布於舊倉庫內部,紅磚建築和挑高的天花板為展覽提供了舒適的空間。市集廣場則作為各國學生展區,以及戶外演出空間。另在國家藝廊亦展出舞台模型,和影像聲音裝置展品。 演出節目包括了互動式的戶外演出(PQ Performance)、在市區不同劇院空間的舞台演出(PQ Studio Stage),以及相關工作坊和講座。值得一提的是,市集空間作為非典型的展出場地,促成了本地商家、居民和參展藝術家們的交流。捷克藝術家Kristna Tubelov位於攤販旁的流動演出《蜜蜂》吸引了不少來市集購物的居民,進入帳篷與表演者一起經歷製作蜂蜜製品的小儀式。Kristna在帳篷內創造了一個神秘而靜謐的空間,與外面熙攘的氣氛形成對比,讓人不由得地慢下腳步,細細品味微小的瞬間。
-
焦點專題 Focus 2023PQ最佳學生展覽作品
《拼圖》 以廢材探索故鄉大爆炸記憶
今年PQ 最佳學生展覽得主為代表黎巴嫩的藝術家Mara Ingea的作品《拼圖》(Puzzles)。展品位於市集廣場的學生展區,是一系列以廢棄金屬、塑膠和木頭製成的互動式裝置藝術。 最開始的時候,策展人Hadi Damien 聯絡上居住在布拉格的Mara,希望她可以為PQ製作展品。在還沒有找到資金的情況下,Mara試著尋找廢棄的材料,並決定以材料本身的特性來創作。受到裝置藝術家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的影響,她一直都很想創作出具有手工感、粗糙卻堅固結構的裝置。回收材料正好符合這種質感,於是她從朋友家、垃圾場、人行道上撿回大大小小物件,開始像拼拼圖一樣,觀察它們如何能被組合在一起。如果利用輪軸系統,在繩子的一端綁上水桶,水桶中放入重物,就會讓另一端的玻璃瓶被拉起,發出響聲。3個廢棄滾輪椅的底座連在一起,只要轉動一個,就會帶動其他的,像齒輪一樣。只要踩動彎彎的金屬結構,就會製造出如海浪般的波動。這些發現來自於對每一個獨特廢材的細細檢視、觸碰,廢材不像訂製材料可以重複,它們有自己的個性和歷史,因此這是一個沒有辦法畫設計圖的創作過程,只能一步步拼湊,找到如何最好的利用每塊獨特的材料。Mara發現了這是她最喜歡做的事:真正地和物件相處。
-
焦點專題 Focus PQ舞台演出現場之一
《龍捲風警示》 以物件召喚不可能的天氣
《龍捲風警示》(Tornado Watch)被選入今年PQ的舞台演出項目(PQ Studio Stage),為Katharina Joy Book和Eszter Koncz兩位藝術家共同創作的裝置藝術╱表演,關於模擬的天氣未來的、虛構的、不可能的天氣。 演出地點為布拉格表演藝術學院內的黑盒子劇場DISK。開演前,前台告知觀眾這是一個可以自由走動的裝置演出,也可席地而坐,請自由選擇。進入演出空間,黑色的地板上用藍色膠帶貼出線條,一圈一圈的不規則形狀,就像新聞上會看到的天氣預測圖。這層設計讓觀眾在一開始就走進一張氣象圖,成為天氣的一部分。空間中有從垂吊的麥克風、裝有水的密封袋、一個小冰箱、電風扇、鐵盤、放有日常物品的桌子等看似毫無關聯的物件。人群在這些物件中行走觀看,逐漸安頓。舞台的側門突然打開,兩個穿著紅衣黑褲的表演者走了進來,身體帶著輕快而專注的節奏,像是每天都在這裡工作。他們用角落桌上的水壺煮開熱水泡茶,水蒸氣在燈光下緩緩上升,一切很安靜。從此刻開始,表演者的一系列動作都帶有這種特殊的質感:帶有意圖的放置或移動物件,做一件看似簡單的事,卻若有似無地影射天氣現象。演出就由這些片段組成。
-
焦點專題 Focus PQ舞台演出現場之二
《境內的人:實境展開》 利用虛擬實境帶領觀眾經歷多重現實
「PQ+」單元由 PerformCzech單位協辦,聚焦在強調舞台設計層面的裝置展覽、戲劇、舞作等,並主要展示定居捷克藝術家的作品。其中的虛擬實境(VR)作品《境內的人:實境展開》(Insider: Unwrapping Reality)展現了在VR眼鏡中的空間設計如何與現實的空間產生感官對話。 這個一對一的演出由墨西哥裔藝術家Cristina Maldonado導演,2019年與多位合作夥伴共同構作(Keya Singh、Eva Rosemarijn、Lea Kukovičič),另有演員Isa Juchniewicz, Lamija Čehajić。 演出發生在一個公寓,觀眾抵達後會在玄關等待。表演者帶領我進入室內居家的空間,在一張黑色木桌前坐下,簡單介紹VR眼鏡的原理,拿出一顆藍色的毛線球放在桌上,並讓我戴上一副DIY的眼鏡。距離感因為鏡片被扭曲,表演者請我伸手觸碰毛線球,將它往左推,往右推,最後往她的手中彈過去。這個小動作不知不覺地讓人習慣了在視覺有些錯位的情況下,使用觸覺。戴上真正的VR眼鏡後,在畫面中我看見和桌上一模一樣的藍色毛線球。剛剛還在「外面」世界的毛線球到了虛擬的世界裡面。這個小細節卻深刻影響了觀者對空間的認知,使得眼鏡裡的現實和外部的現實重疊。
-
舞蹈
滾動於踩線又旋即轉彎的動態之間
How to choose tomatoes? How to find the best and nature tomato? 這是今年5月底,於牯嶺街小劇場上演的《TOMATO》開場,創作者周寬柔以正經又帶點戲謔口吻為觀眾講解: 「首先是葉子」⋯⋯ 「再來是形狀」⋯⋯ 「用手摸摸看」⋯⋯「硬的不一定是好的」 「底部」⋯⋯「如果番茄的底部有些凸起,表示它有點調皮」(註) 周寬柔獻聲但未現身,對應其語音在觀眾面前以手語展演的是表演者吳志維。他身穿紅色西裝外套,坐擁整箱等待著被評估為「好的、純潔的、天然的番茄」,如同美食專家般為觀眾展示番茄的揀選撇步。《TOMATO》的開場引人發笑,也暗藏著不安。不安在於,以戲謔態度切入性剝削意涵;以及,這要帶我們往哪裡去? 若要總括《TOMATO》創作策略:除了明顯的戲謔以外,則大概是分岔。這個分岔,展現在作品敘事上,以及身體與物件的關係上。就敘事而言,《TOMATO》常常滾動於即將陷入刻板印象或理所當然的方向上,卻不時小拐一下,或乾脆轉個彎。好比藉挑選食材的料理語境,處理核心物件番茄,就某種理所當然的發展來看,這位美食專家大概會透過其視覺(觀察形狀)與觸覺(觸摸表皮、掂秤重量)揀選出最優秀的番茄。然而,真正「被」進入料理階段的番茄,其實是由身穿防護衣,並藏匿於現場即時影像背後的操控者Zito Tseng丟給吳志維的。也是因為Zito的出現,我們發現,幾分鐘前吳志維身後看似「配合」展示的影像片段,其實自成一個世界。而這個經由影像所中介的世界,可能才是慾望生成的主要動力。因為接下來被吳志維削皮、吸吮、咀嚼品嚐的番茄,都不是他親身揀選的,而是被框架好甚至被決定好的「選擇」。
-
新銳藝評 Review
多重循環敘事的英雄故事
EX-亞洲劇團 2023 年的年度大戲《कर्ण迦爾納》,以印度說故事傳統的螺旋式循環架構為主軸,結合印度與台灣跨文化的音樂、舞蹈和戲劇元素,重新詮釋了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Mahabharata)中的黃金戰士迦爾納的故事,並融合當代創新的舞台技巧,將東方劇場中共有的情感要素,充分表述出來。 故事中,迦爾納因離奇的出生,面臨無法識別自己、活出應有尊嚴的困境。雖貴為太陽神之子,具備英雄特質和美德,但因社會階級的信念,不被允許成為太陽般、受人仰慕的英雄。 命運似乎一路與這位悲劇英雄作對;最後,迦爾納在混亂遺失的記憶裡,觸及到一線清晰的覺察,最終做出關鍵決定。身為戰士,他毅然放棄戰鬥的行動,意外讓他成為了「迦爾納」,以及與其命運相關連的人們,共同的英雄。 與西方文化慣用線性結構來歌頌生命不同,印度的故事傳統採用循環為基底架構。因此,一個故事有許多開始、中間有無數事件發生,以及多種結局的形式。 《迦爾納》一劇主要以三大層次的故事敘事為主體:第一層是台灣說書人與印度樂師之間的對話、第二層是吟唱詩人唱誦迦爾納的故事,第三層是迦爾納呈現自己的故事。隨著劇情展開,年老的母親崑蒂回憶過往,與少女崑蒂的重疊相遇、少女崑蒂與太陽神的交媾,以及隨從沙利耶對迦爾納訴說詛咒之事等劇情的發展,故事像個千層派,一層又一層深入,延伸出多重敘事空間。這些不同層次的敘事線,在狹小的舞台上同時出現,卻各自獨立,互不干擾;但實質相互關聯、互為因果。
-
關於戲劇的五四三
主旨…大綱…分場?
最近在準備一個小說與漫畫的創作工作坊,教一些編劇方面的技巧,但每到準備的環節就覺得頗煩惱,因為實在很難說出什麼一以貫之的技巧,翻來覆去看書講的也是大同小異,可以比較被系統化的談就是三幕劇、平田的獨幕劇、角色就是「目標跟阻礙」,但我自己遇到的工作模式常常也不是來來來先想好你要探討什麼,接著就會順利進行,主旨會是「一見鍾情的年輕男女因家族世仇而無法在一起最終殉情」嗎?還是「多愁善感的王子發現父親過世的真相而裝瘋賣傻發現真兇是叔父最終復仇成功?」,在可以心無旁騖地只討論主旨之前,有太多東西要處理了,主旨常常都是最後才被整理出來的東西,與其說技巧呢,不如說是「把關東煮做好了但發現手上的材料只能做咖哩,那就做成咖哩而且不要把咖哩視為阻礙」的能力。 比方說最近要收尾的韓劇改編,因為台灣的預算怎麼樣都不可能追上韓國,所以可能無法那麼耍帥、那麼炫、那麼潮,那就「稍微寫實一點吧」,「稍微寫實」簡直搞死人了,太痛苦了地獄人生,隔行如隔山有夠難;又比如,《人選之人》一開始是設定主角們是同學、大學異議性社團,過不多久確定謝盈萱加入,得因應她的年紀去調整設定,所以從27歲提到快40歲,所以政二代、所以當選過一次議員,因為某個原因而落選,但政二代嚴格來說不太可能落選只是議員耶,是以她跟樁腳究竟起了什麼衝突?打樁腳會不會太誇張?要給她一個合理的動機沙盤推演了許久;也如同跟謝的另個合作《服妖之鑑》,一開始收到製作人的邀請是改編《杏仁豆腐心》,但我沒有很喜歡這個劇本,說實在不大明白前幾年為什麼一直演不喜歡的點是覺得「避而不談的點原來是小孩流掉無法做愛」鋪陳太搧情又太往一個想當然耳的方向去推,畢竟是2000年的劇本,很推薦烏烏醫生討論流產的觀點,不管討論什麼總是要加入點當代觀點吧,當時覺得關係的狀態很死,改編上沒有什麼空間,後來就想,從盈萱身上出發,讓她反串,只反串又太簡單,就演一個有扮裝慾望的男性,怎樣可以更有衝突?設定成警察,現代社會警察扮裝也還好吧,那放到以前,白色恐怖時代,這樣衝突可以達到最大!現在寫起來一兩行字而已,但當時是層層推演跟燒腦的過程。又比如《新社員》,一開始是漫畫《同級生》,但漫畫太散文了,衝突太少,很難做成戲劇跟音樂劇,當時就參考了《仲夏夜之夢》,如果不是「倒敘」類的結構(如《伊底帕斯王》),
-
新銳藝評 Review
從英雄輩出到帝國暮日
提到三國戲曲,你會想到什麼?是痛心不已的《失街亭》?義薄雲天的《華容道》?還是爾虞我詐的《群英會》?出乎意料,《臥龍》讓我們看到的,是殺聲震天背後的糾結柔軟,是英雄走下神壇後的脆弱無奈。這些歷史人物和我們一樣,在頭銜之外,還扮演著父母、子女、伴侶、朋友的身分,並且努力拿捏其中之平衡。 編劇陳健星慧心獨具地從第二代角度切入,再穿插著過去各個重要「彼日」來形塑角色劉備與諸葛亮的彼日在三顧茅蘆之時,此後兩人攜手同心,以復興漢室為目標;劉禪的彼日在父親託孤孔明,剛及束髮之年便擔起國家重任;諸葛瞻的彼日則為五丈原父逝,從此8歲雛子與生疏的父親,再難交流理解。 雖然「臥龍之子」諸葛瞻似是主視角,但小咪飾演的劉禪,才真正撐起第二代的主線。他一出場,諧趣十足的肢體加上擠眉弄眼,便吸引了全場目光;在諸葛瞻消極地自認是無才無能的廢物第二代時,他回說「你是在說你還是說我?」帶出極富幽默的弦外之音。在父子情的鋪陳上,劉禪比8歲喪父的諸葛瞻更展現了對諸葛亮的孺慕之情既嫌「相父」愛哭碎念,又在孔明離開後覺得頓失依靠;還在回憶與孔明相處時,刺激諸葛瞻「所以你是吃醋嗎?」
-
舞蹈 林祐如X田孝慈 《SUPER》
透過物件 思考人類的慾望
人是什麼?編舞家林祐如、田孝慈攜手合作《SUPER》,嘗試以大量物件、行動,聚焦在人類所型塑的種種極端景觀,來回答這個看似無邊無際、難以清楚定義的問題。 《SUPER》是林祐如、田孝慈繼2022年兩廳院35周年系列活動「2057:給35年後的活存演習」(後簡稱「2057」),共同創作的《只能看見部分的折疊的綠洲喝空運動的酒瓶與嬰兒》(後簡稱《只》)的續作。《只》發想於兩位舞蹈工作者在疫情期間直面「劇場活存」的焦慮,從而衍生對人類生存現狀的關懷,林祐如說:「最終呈現是我們不曾預期的形式,大家好像覺得可以更好,還有更多想像可以玩,所以當人中邀約,就有了《SUPER》。」 林祐如與田孝慈是台藝大的學姊妹,兩人個性南轅北轍,前者熱情直接,後者溫吞內斂,過去僅作為表演者共同參與其他編舞家的作品,《只》是兩人首度合作編創,只因為「2057」策展人林人中的一句話:「把妳們兩個湊在一起,應該蠻好玩的吧!」 田孝慈回憶,在2022年初疫情仍蔓延之時,她們從接到邀約到正式演出只歷時不到3個月,「中間還夾了一個過年!非常崩潰!」但還好設計團隊皆是疫情期間她們籌組的讀書會小組成員,彼此對於疫病、身體、意識、生存等議題已有一定的討論與共識,田孝慈說:「我們拋接想法,就像接龍。這讓作品不是單一或絕對的思考,包含了我們,是共同組構而成的作品。」 「當時還各自把自己包包裡的東西一件一件掏出來,梳子、喉糖、橘子、藥用身體的行動去做,像人在建構,我們的進步也是透過手,我們有點像是玩的方式來建構出作品。」林祐如進一步說明,《只》拗口繁複的劇名即是接龍而來,可拆解為「只能看見部分的折疊的綠洲」「喝空運動的酒瓶」與「嬰兒」,內藏「『未來』等於『死亡』與『新生』」的訊息,「我們正在經歷的每一個當下已經死亡,也是建立未來。」她們表示,這件在短時間內「玩」出來的作品,留下太多懸念,這是《SUPER》的開始。
-
戲劇 在豆花店演一齣「熟齡親子劇」
《歌舞之家》 呼應嘉義市的改變
「不可無料劇場」是第一個在嘉義市登記成立的現代劇團,而這個身分與劇團一路的發展緊密呼應。出身嘉義的行政總監鍾欣怡表示,北上念書、出國深造回來後,選擇了回嘉義創立劇團。「對我來說,『難以想像』就是最大的誘因。因為看不見,所以想像空間很大。」未知對她來說並不恐怖,反而充滿吸引力。同時也深知經營劇團跟創作完全不同,所以2015年立案後,並沒有馬上開始推出作品,而是梳理完經營、行銷等各種問題後,才開始邁步向前。 「我們的所有作品都是以『故事』為發展核心,確立好議題及故事後,再去找對這個主題有感覺的創作者進行合作,發展適合的創作模型跟展現形式。」從創團至今,他們已完成讀劇、社區劇場、新馬戲劇場等各種不同風格的演出及在地工作坊,今年又將要在嘉義的網紅新景點「桃城豆花」,以cabaret(歌舞秀)形式演出新作《歌舞之家》。創作面相的豐富程度正回應了創團初衷:永遠被未知吸引著前進。又或者更直白地說,就像《歌舞之家》導演蔡格爾受訪時,默默給的評語:「只要不怕死,就會是第一個。」 新舊交織的「熟齡親子劇」 《歌舞之家》劇情描述一個家庭中兩代人間的衝突,父母經營曾在雲嘉南盛極一時的民間康樂隊,子女卻無心接棒。演出將以歌舞唱跳形式,詼諧呈現家庭成員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如何對彼此傳達出真心關懷理解,將由兩位演員王捷仟與吳傳心一人分飾多角,於嘉義老醫館翻新的桃城豆花演出。 不可無料劇場的作品多出於對社會或環境的觀察,同時也是編劇的鍾欣怡提到,在社群媒體上曬小孩是很常見的,但「曬父母」卻不然。我們對父母或長輩的關注,往往是在對方身心狀況出事時,才意識到他們的存在並非理所當然。因此,她希望做一齣「熟齡的親子劇」,從子女的角度回望父母,透過一些生活中不易察覺的小細節、成年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與互動,更幽微地去探討長者的心理,甚至達到雙方互相理解的可能。其中也藉由父母是康樂隊、但小孩卻一點都不會唱跳的有趣衝突、cabaret的靈活形式,拉高整齣戲的趣味性,也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在非典型劇場空間演出,對導演蔡格爾來說是一大挑戰。他對這齣戲的註腳是「已經是大人的小朋友所不知道的大人」,對自己的註腳則是「負責解決問題的人」。這齣戲在空間、視覺、表演上都有許多執行上的困難度。以往作品的
-
藝@書
幕起之前,神聖的半小時
資深舞臺劇和電視演員邁克爾.科斯特洛夫(Michael Kostroff)與朱莉.加尼耶(Julie Garny)合著的新書《劇場演員大補帖:百老匯演員手把手教你劇場潛規則與禁忌,一本搞懂戲劇職人的神祕世界》中譯本於今年6月出版,以演員角度,揭開百老匯的各種秘辛,淺顯易懂(且苦口婆心)地說明演員的的工作倫理、注意事項,堪稱演員教科書。書中也介紹了趣味十足的劇場禁忌與迷信,比如演員們上台前半小時都在做什麼?如何成為一個好觀眾?莎士比亞的《馬克白》被認為帶有詛咒?以上這些問題,科斯特洛夫都給了答案,不只讓內行人看門道,也讓外行人看熱鬧。 下文摘錄書中談論演員在演出開始之前的部分段落,也讓讀者一窺演員的自我修養,與大幕開始前30分鐘,演員到底在做些什麼事。
-
看戲不忘電影
沒有那麼容易的「南韓跳」
2019年8月,臺北藝術節邀來韓國編舞家安銀美的《南韓跳,北韓舞》,同年10月又到衛武營演出《跳舞ㄚ嬤》,其間舞團還接著到義大利演出《南韓跳,北韓舞》,然後到巴西巡迴演出《跳舞ㄚ嬤》。2021年新製作《千禧之龍》找到9個劇院單位與藝術節投資,包括衛武營、巴黎市立劇院、里昂舞蹈雙年展、盧森堡市立劇院等。這幾年韓流、K-POP席捲全球,就連音樂劇也擠進全球三大,電玩產業全球排名第四,南韓做對了什麼呢?
-
新銳藝評 Review
一部眾志成就的磅礡英雄史詩
以三國故事為題在傳統戲曲中多有搬演。2022年,國光劇團《武動三國她的凝視》,以女性視角看待三國的陽剛男子,運用電玩、漫畫等元素結合京劇。唐美雲歌仔戲團則是繼2012年《燕歌行》後,再次挑戰三國題材,《臥龍,永遠的彼日》則以「政二代」視角,關注諸葛亮父子兩代親情矛盾,交涉幾千年前的彼日與現代疫情生活的現實。 「政二代」視角再造英雄,人性思維演繹「斬馬謖」 身處後疫情時代的我們,世事無常緣滅,使人有更深層的向內追求。亦如蜀國的百姓,呼喊著「諸葛亮」,渴望「英雄再現」結束一切困境。但這英雄符號,在諸葛瞻心目中,卻是「缺席的父親」、「背負在身上的標籤」,顛覆「英雄」概念,突顯「缺陷」,打破英雄既定印象,形成「悖論」。 同樣身為「政二代」的劉禪,一句「老爸是英雄,兒子注定是草包」的戲謔,翻轉「龍生龍子,虎生豹兒」思維。而上半場結束在阻止姜維北伐,成功地將劉禪從扶不起的阿斗搖身一變成堅守蜀漢41年的一國之君。反觀諸葛瞻,雖難擺脫父親枷鎖,但最終仍繼承父志,戰死沙場。透過對照,以不同視角定義「英雄」。 本戲今昔穿插,藉由每位角色轉移敘事視角,使各個角色大放異彩。尤其「殺馬謖」一折,《失空斬》在戲曲舞台上已有一套程式語言,但此段則以當代人性思維重新演繹。編劇運用君臣之義,體現諸葛亮「北伐」的心境,編織馬謖罪名。畫面之初,讓觀眾誤以為大牢人影是馬謖,實則劉備,借劉備之口,將出征失敗罪名歸咎於諸葛亮;又以「殺劉封」之事,使其前後為難,必須下達「殺」令。此一新解,「揮淚」斬馬謖,補足內心糾結及角色動機,更讓妻子黃月英說出「變了!」一語,使「高風亮節」、「全為理想」的樣貌,提出人性自私的實相。
-
焦點專題 Focus
壞特 ?te的爵士起點 一夥人同在的靈魂撞擊
爵士也許無法解釋她的靈魂,但的確是引領她走進音樂的大門。 壞特的第一張專輯《A Bedroom of One's Own》就拿下金曲新人獎,她回憶一切的起點是台大爵士樂社,彼時的她正處於休學階段,抱著一把吉他彈得不太好,那畫面大概有點青澀吧?看著大家自在地暖身練習,卻沒因此被嚇著,那時她是這樣想的:「好想要變強喔。」想跟大家一起Jam(即興),想讓腦中的聲音自然地傾洩出舞台。這個想法盈滿她的房間,幾年以後,壞特的音樂在疫情最猖狂的那幾年,正式盈滿於眾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