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是個大使館》(張震洲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新銳藝評 Review 直擊藝現場—2024TIFA&兩廳院上半年演出

傾聽劇場中不同的我與我們

評里米尼紀錄劇團《這不是個大使館》

里米尼紀錄劇團《這不是個大使館》

2024/4/13 台北 國家戲劇院

3位各自領域的專家,來到舞台上成為表演者,他們的人生背景和代表性創造了整個劇場架構,以紀錄劇場的形式描繪台灣的外交現況。從3人輪流敘述自身的故事開始,帶出台灣不同國族認知的源起和衝突,描寫台灣在外交上的現實困境,在劇場中設立一間大使館,觀看我們可以如何在困境與衝突中探尋自身價值和共處方式。

由3位專家所帶出的代表意識,是提到台灣國家議題時最直接的3個選項:退休外交官吳建國,對兩岸關係看待抱持著「認祖不歸宗」,在政府單位完成外交生涯;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成長於台灣意識開始尋思的年代,透過非政府組織的力量推動外交;曾在國外求學多年的音樂家王思雅,來自帶起台灣風潮珍珠奶茶的商業世家,在台灣意識與推崇合作的理念之間拉扯,是想要中華民國還是台灣,抑或是尚未準備好走向任何一方?

《這不是個大使館》已在歐洲幾個城市巡迴,可以想像在台灣和台灣之外演出時所承載的意義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件事是相通的,就是必須在舞台上呈現最忠實的台灣,並且充分包容各種聲音後,留給觀眾充足的感性和理性空間。

台上僅有3位表演者,就已經有3種拉鋸的國家意識,現場有將近1500位觀眾,而台灣民族組成和歷史的複雜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作品在面對台灣觀眾的時候,能否給予所有聲音平等的位置會是一項挑戰,礙於表演者選擇及篇幅上會出現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原住民在劇中是透過影片提及,在上述3種立場選擇的背後,還有許多民族和歷史因素的不同認知,需要同時保持關注與寬容。

在國家意識這個話題上,作品呈現是相對平和的氛圍,包括結尾也暗示著「共好」的訊息。劇中吳建國與郭家佑有為了政治立場的爭論,但那些爭論不是激憤的,而是舉出一個「我不同意」的牌子,再接下來闡述自己的想法。這提示了一種願意接納的包容性,在極易造成社會分歧的議題上,可能沒有唯一解答,但必須不停尋找更好的討論方式。

而為了能夠達成趨近理性的討論,3位專家人生故事的感性成分在這裡扮演了很大的作用。開頭不小篇幅的自我介紹,清楚講述了每個人的理念與情感為何產生,透過日常口吻的分享,終於能夠在不先帶有政治偏見的情況下,了解一個人所經歷的成長時代,他的生活甚至熱情理想,是如何建構他對世界的認知還有對台灣這塊國土期望的不同。這些故事能夠做到消弭人與人之間不理解的相互傷害,拉近相異立場共同對話的可能性。這不只是台上的三位演員,也包含觀眾是否要選擇認同舞台上的哪一個立場,以及現實生活中真實的對立情況。

除了清晰的文本內容外,親近感與幽默兩項特質則成為將全體觀眾一起帶入這場討論與思考的動機。如同劇本的設計,在場的觀眾便是參加大使館開幕會的來賓,所以劇中有多處巧妙的觀眾互動,搭配科技的運用在毫無出戲的轉換之下,觀眾自然而然地走進表演者的談話之間。「幽默」在作品當中時不時穿插顯現,要找出嚴肅題材吸引觀眾注意力的元素,又提供自嘲後的反思,幽默可能是最好的方式。表演上仍然放置了一些細微的人格設定,讓3位素人演員在舞台上看起來「像個表演者」,所以他們可能在台上有歌唱和舞蹈動作,觀賞時有合理的流暢感而不被「不自然」影響,但與此同時真實的說話語氣和時而沒有表演痕跡的真情流露,又帶來一種親近如同置身這場對話之中的感受。

透過劇場,我們看見不同立場的背後是同樣深愛台灣的真心,這是在現實爭論中總是容易被遺忘的事情,我們是否忘了去同理、忘了在意許多聲音、也忘了重視內心的情感,面對國家認同該如何保有感性的力量後達成理性思考。

在《這不是個大使館》中,劇場的獨特價值被鮮明體現:實現不可能的可能性,帶來舒適的對話空間,因為在劇場中,人們願意聆聽也得以被聆聽。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國際話題廣告圖片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09/24 ~ 2024/12/24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