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在美術館,與蔡明亮一起郊遊
蔡明亮的電影《郊遊》,不上電影院線,直接選在美術館「展出」,因為美術館是他思考電影藝術的另一個起點。在北師美術館舉行的「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中,有完整版每日定時播放,也有拆成片段的短片,在美術館內的牆面和角落播放,讓觀者自由自在觀看,二樓展場更以來自自然的枯枝散葉布置出廢墟劇場的情境,影像兀自在廢墟中閃爍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藝術人生的真實與再現
原本的紀錄片雙年展,從今年起改為每年舉辦,讓大家年年都可看到秀異的國內外紀錄片作品。今年參展影片中也有幾部與表演藝術相關之作,如陳芯宜的《行者》、李凝的《膠帶》、黃明川的《一個女藝術家之死》等,展現藝術家的人生與創作。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以畫說禪 心自在
認為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林谷芳參禪悟禪,「禪者」之稱名實相符。新作《諸相非相畫禪(二)》延續前作從畫中談禪,畫的好壞不是重點,最主要的是以一個禪家的角度,提出畫中相關的公案,也就是「以畫說禪」。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她不只用歌聲對抗世界 還跨越了時空
歌劇女神卡拉絲去世卅七年了,可是她的魅力好像宇宙的星辰一樣,似乎永遠不會減損她的璀璨。○七年發行的《卡拉絲錄音室作品大全集1949-1969》,最近推出復刻版,引發老卡迷與新生代卡迷一陣騷動。女神天賜之聲穿越時空而來,難道這就是「永恆」?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精神病院為場景
日本第七劇場《海鷗》 契訶夫醫生拆解角色世界
舞台是一個冷冽的白色空間,幾張椅子圍繞著一個大長桌,契訶夫筆下的人物化身為醫生和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走入角色的世界。日本第七劇場的《海鷗》,導演鳴海康平以後設觀點詮釋經典文本,拆解了契訶夫的劇作片段,並融入《燈火》、《乏味故事》、《六號病房》等短篇小說,場景設定在一個精神病院裡,還原身兼醫生與劇作家的契訶夫,對於生活與藝術的剖析與思辨。 導演鳴海康平表示:「當所有人過著平凡生活的同時,也沉澱在愁悶的過往。於是人們終於了解到一件事:即使那些過去的事對我們而言如此重要,也絲毫不曾影響世界的運轉。每當渺小的我們為了淚水而顫抖的時候,仍然與這個世界毫無關聯。幸好契訶夫深愛著這些微小的存在。儘管是個痛苦卻平靜的理由,也證明了某些確切的渺小存在著。」 第七劇場由鳴海康平成立於日本三重縣,藉由戲劇創作的過程呈現豐富的視野,並重建文本中世界的孤寂與人性的疲憊。鳴海康平不以語言為單一主體,其強烈的文本切換及獨特觀點,深獲矚目,作品至今已於日法德韓等國家、超過廿個城市進行巡演。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周書毅製作「2014下一個編舞計畫III」
周書毅是用身體思考的哲學家,除了用他輕靈的身體跳出許多思考,他對於整個社會、表演藝術環境也有著深刻的觀察見解。由周書毅徵件、策展的編舞計畫今年邁入第三屆,以「純」為題,試圖找到什麼是舞蹈的「純」,對比當今什麼都不「純」的社會,重新發現編舞新鮮人的活力。除徵件之外,也另外邀請到三位青年編舞家來進行創作。新秀與現役編舞的策展內容,讓我非常期待。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TSO「孤寂與喜悅—尋探布拉姆斯、華格納的愛情」
音樂歷史上,布拉姆斯和華格納屬於同一個「後貝多芬」的時代,他們都崇拜貝多芬的交響曲,但是面對這個貝多芬的成就,態度卻不同:前者很謹慎地堅守著交響曲的傳統,而後者則認為,唯有超越交響曲走向歌劇才能延續貝多芬的成就。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這場「孤寂與喜悅尋探布拉姆斯、華格納的愛情」音樂會中,既可以聽見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的前奏曲,又可以聽見布拉姆斯的《第三號交響曲》;此外還有兩位作曲家的,同是反映愛情的管絃樂歌樂《威森東克之歌》與《女低音狂想曲》,讓人見識到兩位十九世紀的音樂巨匠對同一個題材的不同處理手法。指揮梶間聡夫要怎麼詮釋出這些曲目中縱橫交錯的異同?令人期待。
-
音樂新訊
鋼琴家野平一郎駐節演出 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將登場
繼去年音樂節邀請鋼琴家陳必先為駐節藝術家,並且帶領師生成功向國人展現前所未有的現代音樂經典後,二○一四年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特別邀請到日本鋼琴家暨作曲家野平一郎前來駐節。 現為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與靜岡音樂館藝術總監的野平一郎,在古典及當代領域都有優秀的表現。除日本外,也與歐洲許多重要樂團合作演出的經驗,創作至今已累積八十餘首,並委由法、日最負盛名的音樂出版社Henry Lemoine及日本全音出版社發行。此次來台,野平將同時展現他演奏及作曲的才華,除了整場的鋼琴獨奏會外,更將與「現代音協樂團」合作演出。作品包或當代重要鋼琴樂曲與融合日本當代超現實主義與法國前衛風格。 音樂節的重頭戲還有委託創作──為「現代音協樂團」打造的多首作品,也將在音樂節首演。而在閉幕當天更邀請豎琴演奏家解瑄共襄盛舉,以電子豎琴,結合聲光、舞者共同詮釋。六場音樂會、四場講座的音樂節,將一次展現歐、日作曲家多元曲風。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樂壇新氣象
每年暑假過後,讓樂迷引頸期盼的,就是國內各大樂團所公布的新樂季節目了。在二○一四/一五新樂季中,最引人矚目的焦點,莫過於曾任國家交響樂團(NSO)音樂總監的簡文彬接掌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藝術顧問一職。作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國臺交一直缺乏較明確的樂團定位,簡文彬的走馬上任,無疑為明年將迎接七十大壽的樂團,注入一劑強心針。而簡文彬亦不負眾望,為國臺交新樂季排出話題性十足的演出,其中,該團將前所未有地挑戰一個樂季三場歌劇音樂會的演出,包括《蝴蝶夫人》、從未在台灣上演過的布瑞頓《碧廬冤孽》與威爾第《假面舞會》。 擅長歌劇指揮的簡文彬,在NSO音樂總監任內曾規劃歌劇音樂會系列,semi-stage的精簡形式,再加上現代劇場導演的跨界詮釋,將歌劇以嶄新面貌帶到觀眾面前。此番將經驗移植至國臺交,除了透過歌劇音樂會累積樂團演出實力,向愛樂者宣告國臺交有實力擔任歌劇的演奏任務,更是為即將落成的台中國家歌劇院暖身。簡文彬在記者會上表示,國臺交是台灣歷史最悠久,也是國內樂團成員平均年齡最年輕的交響樂團,他將為樂團找出清楚的定位霧峰是根,台中是演出大門,他的目標是,讓台中成為台灣歌劇的大門。 確定將續任NSO音樂總監至二○二○年的呂紹嘉,去年率樂團歐巡,完成四國五場的音樂壯遊,成功讓「台灣之聲」遠揚歐陸舞台。二○一四/一五新樂季,呂紹嘉再度帶NSO挑戰顛峰,像是開季的馬勒第九、布魯克納第八、荀貝格的《古勒之歌》等大型交響曲,樂曲之難度與編制之龐大,都是國內罕見。值得一提的是,布魯克納第八是呂紹嘉在一九九四年代替傑利畢達克上陣、指揮慕尼黑愛樂的曲目,十年後再指揮此曲,令人期待。此外,繼《莎樂美》後,NSO年度歌劇將與蘇黎世歌劇院合作《費黛里歐》,是本樂季另一個亮點。 吉博.瓦格從去年接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的首席指揮以來,表現不俗,帶領北市交在穩定中成長,演出曲目從古典到現代,從歐洲橫跨美洲,展現他對音樂風格的開放態度。新樂季開出的音樂家名單十分精采,包括小提琴家木嶋真優、長號鬼才林伯格、鋼琴家瓦金.阿邱卡羅與美國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里昂.波特斯坦等人。而年底上演的理查.史特勞斯歌劇《納克索斯島上的阿麗雅德妮》,將由榮耀不斷的史提芬.史爾泰茲指揮,不容錯過。 國內兩大國樂團
-
專欄 Columns
浮動的人生
生命中有許多考驗不是表面的,有的是地雷,一踩就爆了,就毀了。有的卻又像都市裡的霧霾,一天一天地浸蝕你的靈魂。有的人酷愛坐地鐵,坐公車,只是為了車上那偶而發生的微笑的愛情也算一次悸動,悸動中,難免沒有更多的貪在意識裡向你招手。沒有一個招手是免費的,是不必因果的。
-
專欄 Columns
異域的成功
文化差異可以製造出極大吸引力的情愫,無論是人與人,或是人對事,各種風情都在我們所說的異國情調中大力綻放。差異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吸引力是直覺。也說不清是因為不了解,所以隔著一層紗魅力不可擋,還是因為沒有太了解所導致的過度解讀,所以才能還原它本質上的價值?
-
專欄 Columns
貝多芬 我搬家的好夥伴
我隨手播放了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最後一個樂章,我發現,我瞬間得到了正在尋找的能量,這讓我的打包工作變得輕鬆許多。因為這個樂章只有九分鐘,所以我得重複播放著它,在那同時,我隨著音樂的拍子整理書架,在聽完第五輪時,我居然清空書架也打包好它們了。現在,我知道是哪位作曲家最會寫打包用樂曲了!
-
專欄 Columns
由
理由層層疊疊像墜入迷霧,沒完沒了,失去方向,有可能墮落為語言遊戲,也可能成為探索未知的利器,面對理由四通八達,轉來繞去,像劇本的詮釋、個性的塑造、字體的使用如何抓住、選擇和編織理由網,就是風格和sense。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勞資爭議引爆 大都會歌劇院新季險些開天窗
這個夏天紐約歌劇圈不平靜,因為首屈一指的大都會歌劇院爆發勞資爭議,院方打算減薪,工會當然不從,於是隔空透過媒體互批放話,看不出溝通誠意。眼看新樂季即將來臨,樂迷也深恐重演一九八○年因勞資爭議停止演出的尷尬狀況。所幸雙方意識到這樣下去不利於解決問題,終於達成協議,解除了歌劇院開天窗的危機。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布雷根玆藝術節 《魔笛》眩目上演
以在湖上搭建巨型舞台演出歌劇聞名的「布雷根玆藝術節」,今年延續去年劇碼《魔笛》,三隻巨大的噴火龍矗立在水面上,主舞台寬達廿二公尺,炫麗奪目;戶外演出即便碰上風雨,台上歌手與雨奮戰,麥克風失靈也不放棄,台下觀眾也支持到底。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以巴衝突延燒 藝術團體受以國政府補助惹爭議
中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軍事衝突,也引發英國的反戰抗議,更波及接受以國政府補助的藝文展演或演出團體。如英國猶太影展被長期合作的三輪車劇院要求不得接受以國大使館贊助,更有參加愛丁堡藝穗節的以色列劇團因遭抵制無劇院可供公開演出。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資深演員艾瑞克.茹甫 接任法蘭西戲劇院行政總監
法蘭西戲劇院新任行政總監艾瑞克.茹甫於八月初正式上台,身為法蘭西戲劇院資深演員的他,與多位其他劇院總監一起角逐,最後在總統奧朗德圈選下出線。茹甫表示將停止舞台演出,全力投注於行政事務,將促進法蘭西戲劇院與其他公立劇院合作,並推動該團朝國際化邁進。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從「粉絲話劇」到經典笑場 成也觀眾敗也觀眾
最近改編自當紅小說《盜墓筆記》系列的舞台劇,以「眾籌」(群眾集資)方式,完成了市場上的票房奇蹟,也打造出「粉絲話劇」的新興名詞;而北京人藝的經典大戲《雷雨》學生公益場時被觀眾笑場,引發演員不滿,但時代已經不同,經典的詮釋是否也該與時俱進?亦值得深思。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秋冬港澳兩地 多個表演藝術研討會陸續登場
九月開始,港澳兩地有多個研討會陸續登場:「2014澳門劇場研討會」將透過港台藝文團隊資助政策的深度觀察,反思當地資助制度:香港話劇團「劇場與文學」戲劇研討會,探索「劇本的文學性、以及劇場和文學結合的創意」;香港演藝學院卅周年也舉行「亞洲的蛻變:游觀創意與演藝教育」國際研討會;另香港的城市當代舞蹈團與小型舞團「多空間」亦有研討會活動。
-
藝號人物 People 大提琴女神
瓦列芙斯卡 淡泊名利 自然不凡
當年與大提琴家杜普蕾齊名,被譽為「當代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的最佳詮釋者」瓦列芙斯卡,這位來自廿世紀的大提琴女神,終於要造訪台灣了!在音樂事業如日中天之時,瓦列芙斯卡為愛走天涯,遠嫁阿根廷。雖然淡出國際樂壇,但在阿根廷依然未放下琴弓,也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