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音樂 作曲家温隆信掌舵規劃
六堆300音樂節 奏出客家
屏東六堆的客家聚落發展,從康熙60年起算迄今已有300年歷史,為了紀念客家先民開墾的辛勤,並且突顯族群豐碩的文化傳統,作曲家温隆信肩負起藝術總監一職,規劃了「交響六堆心-六堆300 紀念音樂會」系列活動,以交響、爵士、歌曲、舞蹈等呼應台灣多元的社會,並且搭配講座、旅遊等活動以實際感受在地風情。
-
東京
「亞洲舞台藝術平台」轉型成為藝術家的「農場」
在今年東京藝術祭與旗下相關藝術節整併的契機下,藝術總監多田以APAF育成計畫為核心,結合藝術祭母體、Festival/Tokyo的人才培育活動,進行轉型。
-
追憶與悼念 In Memoriam
送行——追憶吳忠良
來自馬來西亞的吳忠良,自馬來西亞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就來台發展,於1998年與幾位劇場工作者成立身聲演繹社(後更名為身聲演繹劇場、身聲劇場)。他透過創作去探索身體聲音最本然的力量與美感,融合聲音、肢體、戲劇、儀式、環境等元素的訓練,開發純粹而且有機的表演能量,藉此傳達沒有界限、更開放自由的身體與聲音表演方式。曾發表《佪聲》、《被遺忘的世界》、《光.音》、《樂鬧人生》等作,2008年至2016年間擔任六年新北市淡水環境藝術節總監;2011年及2016年大型環境劇場《西仔反傳說》總導演,為台灣獨樹一幟的劇場創作者。今年8月3日,於新北三芝找尋排演場地,疑因煞車失靈發生車禍,腦部重創失去意識,9日離世,享年48歲。 本刊邀請與吳忠良一樣來自馬來西亞、也扎根台灣劇場圈發展的編導高俊耀,為文追憶這位既是同鄉也是同行的昔日學弟、在異鄉一起努力的好友
-
挑戰邊界
給鳥人的安魂曲:夢遊11年的終站
或許是它的撤展來得太突然,使這件雕塑的消失在媒體上引起了騷動。也或許是,撤展時間正好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已被徹底顛覆的疫情期間;又或者,在這麼多年後,我們已經習慣了成長中有鳥頭朋友的陪伴,我們期待在拐過轉角時看見她,而她卻在我們無法說再見的情況下消失了。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研究「缺席」與「保健」的舞蹈
出身姬爾美可布魯塞爾 P.A.R.T.S. 舞蹈學校的法國年輕編舞家暨表演者翁汀娜.克洛茲(Ondine Cloez),在疫情延遲後重開的「2020巴黎秋天藝術節」(Festival d'Automne Paris)中呈現兩部舞蹈作品。獨舞《假期假期》(Vacances vacance)是一場身體與思想之間來回穿梭的詩意獨白,逐漸演變成獨舞。談論假期、催眠、瀕死體驗等「缺席」的狀態,呈現一種走向虛空和優雅的旅程。三人舞《保持健康的藝術》(Regimen Sanitatis Salernitarium),則由一本匿名的13世紀同名古書出發,關於花園裡的植物、保持健康、身體與世界的關係。兩個作品都做了不少資料收集「研究」,並透過當代的身體來詮釋她的研究。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16個和弦、來回A♭ & D
紀念恩師曾興魁
8月初,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發布了台灣作曲家曾興魁辭世的消息,樂界聞訊也紛紛發文悼念。曾興魁生於1946年,畢生致力於音樂創作與教育,作品融合傳統鄉土以及創新觀念與技法,風格獨樹一幟。曾創立「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協會」,為音樂創作的發展尋求更多可能性,付出莫大心力。為了紀念其貢獻,本刊特邀作曲家蕭慶瑜撰文,透過師徒之間的相處點滴,娓娓道來曾興魁提攜後輩的真性情。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緊急事態の舞台藝術生存戰
在疫情來襲之下,重視現場演出傳統的日本劇場也必須思考如何在此困境中找到出路,跟其他國家的劇場團隊一樣,他們開始發展線上直播演出與播放過往演出記錄,且更進一步思考如何讓觀眾能有接近在現場觀賞的體驗,透過多元的運鏡,甚至讓觀眾有不同的觀賞角度選擇,甚至推出VR模式的錄像,讓觀眾能在家裡以手機體驗坐在本多劇場中看戲的感覺不斷革新,讓劇場之或繼續延遞下去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嚎哮吧~~匿名者的「疫」外之旅
其實「嚎哮排演」的「油土伯」生涯並非疫情下才開始,當初起意拍片,主要是為了填補手上沒有案子時的空窗期。沒想到5月疫情升溫時,他們的《匿名者》系列影片切合時事發揮,竟讓點閱率一口氣暴漲十幾萬,也讓更多非劇場同溫層的觀眾認識他們。對自己的創作定位是「不分創作媒介說故事」,他們也相信表演沒有界線,從舞台到影像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喜劇長才。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穿街走巷拚接單 體驗破關爽快感
演員原本就不可能是穩定的工作,入行多年的李辰翔更說這一行是「海嘯第一排」,在重大事件下往往首當其衝。在疫情之下表演工作停擺,李辰翔去年開始兼差外送接單,賺取生活收入,但他卻也有獨特的體悟,從外送中感受到打電動破關的爽快感。「排練的時候必須要一直思考啊,導演的筆記或是哪些走位要注意,不過外送可以完完全全放空,感覺超爽,很像在玩什麼遊戲任務,一關接著一關闖。」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拚搏!!在虛擬的野台
在三級警戒下、無法作戲的日子裡,傳統戲曲團隊是如何探索生存之路,或找到另一個表演舞台?他們或在困境中持續充電,或跟上數位潮流,將YouTube頻道轉換成線上舞台,或透過Podcast頻道與戲迷分享,甚至借用「堂會戲」概念,在頻道中提供「打賞」機制,讓演員增加額外收入也與粉絲互動沉潛中發展新技能,等待回歸野台的那一日到來
-
思想不短路
藝術已逝?藝術萬歲
距今整整三百年前,1721年時巴赫正在整理他的第一冊《十二平均律》曲集,初識並結褵第二任老婆Anna Magdalena Wilcke,兩年後他獲聘為萊比錫聖.湯瑪斯大教堂的合唱長,邁向事業巔峰。若有機會和巴赫討論21世紀音樂的未來發展,我最想請教的並非作品風格,而是後疫情時代傳統表演藝術舞台的存在空間
-
焦點專題(三) Focus
疫後新常態,探索劇場新形式?(二)
在歷經封城、解封的反覆歷程下,向來以現場性為主要特色的劇場演出,也必須在限制下殺出血路,於是無接觸的線上展演,也成為劇場創作者不能不思考的選項。文化部在日前推出「藝FUN線上舞臺計畫」,透過示範演出及公開徵件,推動售票型的線上演出,期盼在疫情時期與藝文團隊共同發展多元展演模式,也鼓勵創作者思考線上展演的創作可能。而在其他國家,又是如何透過資源挹注協助劇場工作者發展線上展演呢?讓我們透過海外作者,來分享第一線的觀察
-
焦點專題(三) Focus
疫後新常態,探索劇場新形式?(一)
在歷經封城、解封的反覆歷程下,向來以現場性為主要特色的劇場演出,也必須在限制下殺出血路,於是無接觸的線上展演,也成為劇場創作者不能不思考的選項。文化部在日前推出「藝FUN線上舞臺計畫」,透過示範演出及公開徵件,推動售票型的線上演出,期盼在疫情時期與藝文團隊共同發展多元展演模式,也鼓勵創作者思考線上展演的創作可能。而在其他國家,又是如何透過資源挹注協助劇場工作者發展線上展演呢?讓我們透過海外作者,來分享第一線的觀察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幕啟雲端,朝世界出發!
由馬來西亞劇場人葉偉良和李浩鋒創立的「雲劇場」,雖是疫情下劇場求生的產物,但這個從購票到演出的一站式平台系統,也吸引了許多單位加入使用,累積出口碑與聲量,也吸引到台灣劇場人吳維緯參與合作,打造出「雲劇場台灣」, 7月中的「全球泛華讀劇節」在此上線,吸引了大量超乎原本觀眾群的關注。這樣的線上展演「劇場空間」,是透過怎樣的機制與設計吸引觀者目光?透過這個平台,是否能超越地域、讓讓更多國際觀眾看見在地的創作精采?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四)
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三)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一)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二)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
看戲不忘電影
鏡頭下看奧運 藝術也爭鋒
巴塞隆納的開幕,不再只是場面調度的大會操排列。而開創了全新的創意,低科技卻有著超強的視覺效果,鮮豔的色彩與動態造型,巨獸與戰船的寓意不但揭開全球化的航海時代,以及展示孕育超現實奇幻創意的原鄉,同時還找來坂本龍一擔任音樂指揮和配曲,彰顯演出的恢弘氣勢。這場演出從此成為奧運開幕的高標在展出國家歷史與文化特色的主軸與預算控制下,展現視覺上的創意與特色。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威廉.佛塞 ╳ 桑吉加
不要怕打破期待,創造混亂並持續保有好奇
7月初,編舞家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自由空間展出《無處又遍處(二)》(Nowhere and Everywhere at Same Time No.2),並與桑吉加舉辦了一場相隔15年的線上公開對話。 1949年生於紐約的威廉.佛塞被譽為當代舞蹈的全能者,與碧娜.鮑許(Pina Bausch)齊名,其創作路徑以舞蹈架構為基本原則,卻經常打破界線,援引科技、音樂、空間、結構、數學幾何等,將抽象的「編舞」視覺化。佛塞對舞蹈不拘一格的「編輯」觀點,強調對世界的觀察,編舞是世界觀的體現,在2003年作為起點,從此影響了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的駐團編舞家桑吉加的創作風景。桑吉加多半從現實當下出發,融合建築、多媒體、視覺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的戲劇張力,備受矚目。 兩位跨世代、跨國族的編舞家是因2002年首屆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結下了師徒緣分。最開始,桑吉加赴德國加入法蘭克福芭蕾舞團(Ballet Frankfurt),接受原定為期1年的指導。最終,桑吉加跟著威廉.佛塞學習了4年,前兩年在法蘭克福芭蕾舞團,後兩年則於Forsythe Company擔任舞者兼助理編舞。桑吉加提到,那4、5年作為舞者的德國學徒生涯,徹底扭轉了他對舞蹈的看法。 15年過去,兩位編舞家隔空對談,跨越了地域、時間,回顧往昔,不只是師徒,更以同為創作者的身分,談對舞蹈、對疫情時代工作方法改變的觀察與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