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雲門舞集2

相關文章 26 篇
  • 專輯(一)

    黎海寧與神話之舞

    恰是萬物勃發生長的春日,雲門舞集2演出《創世記》。從各民族的古老神話傳說,擷取開天、闢地、造人、災難、毀滅入舞,對照當代,傳遞創作者對於再造新生的希望。 除了《創世記》的製作,編舞者黎海寧的另一作品《O先生家族死亡事件》, 也觸及神祕未知、人的命運。作者王墨林藉此深探黎海寧創作所呈現的當代思維與身體。而創作者為何眷戀神話?趙綺芳的文章引我們神遊現場,從中發現神話與人的關係,印證雲門2《創世記》存在的原因。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23期 / 2003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糖瑪琪朵的微甜—雲門舞集2「春鬥2005-預見.愛情」

    她不是羅蘭‧巴特,卻有叨絮不完的戀人絮語 據她說,焦糖瑪琪朵最接近愛情的味道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瀑布,最適合呼喊愛情 不管是情書寫作的標準文法,戀人分手的N種理由 還是愛情電影裡,男女主角邂逅的黃金定律 甚至打動人心的求愛場景,她都可以開班授課 愛情的道理她說得清,愛情來了,她依舊逃不過 情人節的時候,收到巧克力和玫瑰花她仍會感動得梨花帶淚 她只好一邊寫著愛情白皮書,一邊渴望「預見.愛情」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 造型奇趣的蝦子與魚侍衛長
    舞蹈新訊

    波波夢中入海 與水族歡樂嬉遊 雲門舞集2「波波」系列再出擊

    為了紀念安徒生誕辰二百週年,雲門舞集2特別於秋季公演推出全新舞劇「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不同於前二次探險之旅,這次波波要帶領大家到海底探險,在海底世界,他認識了小人魚公主,還成為好朋友。波波希望透過海底世界和朋友發生的故事,告訴大小朋友們親情的可貴。 由藝術總監羅曼菲領軍的雲門舞集2,以專業的舞蹈、豐富的故事題材,讓「波波」系列親子舞劇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擁有超過四萬以上的觀賞人次。「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由駐團編舞家布拉瑞揚第二次為兒童舞劇編舞,九歌兒童劇團朱曙明團長也二度擔任編劇顧問。 全劇以波波的生日願望揭開序幕,夢境中,波波經歷一場如夢似真的海底遊歷。為慶祝人魚公主生日,由小丑魚、熱帶魚、大嘴魚帶來一場Party歡樂舞,優美的蚌殼獻禮舞、趣味橫生的蝦兵操練舞,和小人魚長腳舞,隨著劇情的轉折,凶猛的鯊魚舞穿插其中,和令人膽顫心驚的深海洄流舞等,全劇融合了現代舞與芭蕾舞等舞蹈元素,而從未曝光的波爸和波媽將首度現身於劇中。 服裝是這次波波的重頭戲與挑戰,舞者化身成各種海底生物翩然起舞,扮演起鯊魚、蝦子、小丑魚、蚌殼、燈籠魚,人魚公主等等,造型寫實華麗,又要不妨礙跳舞,不但是一大挑戰,也讓整個作品增色不少。(田國平)

    文字|田國平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春鬥2006」

    繼《春鬥2005》之後,雲門舞集2今年又推出更為精湛的演出《春鬥2006》,主要由三位台灣當代優秀的編舞家,各呈現出三支風格全然不同的作品。羅曼菲《尋夢》、布拉瑞揚《將盡》、鄭宗龍《莊嚴的笑話》。 為什麼會想去看這次雲門舞集2的演出呢? 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錯過雲門的表演,是會後悔的! 如果不是從事舞蹈專業的人,也許無法體會舞蹈的精髓之處、無法體會錯過一場特別表演的心情,但若是多嘗試看舞蹈表演,也就會有觀賞後的意外收穫喔! 我看舞通常比較喜歡看整場舞作的氣氛、舞者的身體能力,以及台上舞者是否能帶引台下觀眾的情緒起伏。我個人喜歡讓自己融入整場舞作當中,嘗試體會每個編舞家的編舞動機,這次的「春鬥2006」都是由傑出的編舞家結合而成,整場舞作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還待各界人士共襄觀賞!心動不如馬上行動,一同與我相約「春鬥2006」見吧!

    文字|楊絲涵
    第160期 / 2006年04月號
  • 陶冶與鄭宗龍
    焦點專題(三) Focus

    藝術靈光 日積月累出的精采 陶冶╳鄭宗龍

    二○一四年,「新舞台‧新舞風」邀請了兩個舞團,一個是台灣的雲門舞集2,另一個是來中國的「陶身體劇場」。兩團的藝術總監,都是林懷民十分期待的傑出編舞家:今年剛接任雲門2藝術總監的鄭宗龍,曾以作品《在路上》拿下台新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大獎」,評審讚譽鄭宗龍是廿一世紀「國際舞壇新鮮而獨特的聲音」。陶身體劇場藝術總監陶冶,以純淨的舞蹈美學,打入倫敦、紐約國際舞壇,林懷民讚美:「陶冶的作品是廿一世紀之舞,令人讚嘆,引人思索。我夢想可以編出這樣的舞作,同時知道自己辦不到。」 去年九月,趁著陶冶和妻子段妮來台觀賞阿喀郎.汗舞團演出的機會,安排這兩位藝術總監會面,交換彼此對創作、對藝術與生活的想法。

    文字|陳品秀、許斌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出遊》中,眾生挑選那位悲泣顫抖的犧牲者,以衣物穿脫作為影射並藉著外力迫使女子就範,將群體的制壓層層地套在她身上。(林韶安 攝)
    舞蹈

    在精湛之後 期待不可取代的靈性

    雲門舞集2的舞者們,在長期的專業訓練下,身體的技術層面當然無庸置疑,但對於生命深度的詮釋仍有待加強。特別在《屬輩》中,舞者們仍停佇於「模仿」而無法將異己的撕裂精神與抽空情緒,完整地傳達!這也是作為一個表演者亟需思考的議題。

    文字|俞秀青、林韶安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 孫尚綺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旅德舞蹈家

    孫尚綺 文本為鑰 開啟身體舞動

    旅居德國柏林的舞者暨編舞家孫尚綺,「兼具東方與西方」的當代身體風格,讓他在德國舞壇備受矚目。在以DialogueⅡ獲得二○○七年斯圖加特國際獨舞藝術節編舞金牌獎後,除了曾應邀與威廉.佛塞與莎夏.瓦茲的舞團演出,他的編創腳步也從未停歇,常從令自己動心的文學作品出發編舞,他說:「我認為一個好的文學作品是in body的,會讓身體不斷產生反應;可以說,好的文本就是一個舞譜。」

    文字|鄒欣寧、許斌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2009春鬥」將演出鄭宗龍新作《牆》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灌溉舞蹈未來的繽紛花園

    寫在雲門舞集2團十週年前夕 成立於一九九九年的雲門舞集2,今年也屆滿十週年了。這個充滿年輕活力的舞團,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培養國內年輕編舞家與舞者、為了把舞蹈推廣到台灣各地而成立的,雖然歷經了青年編舞家伍國柱、創團藝術總監羅曼菲陸續病逝的沉暗歲月,但雲2仍舊卯足力氣繼續為舞蹈而走。今年的「春鬥」依然由藝術總監林懷民領軍,帶著新生代編舞家鄭宗龍與黃翊推出新作創意,在這方花園中持續綻放不歇。

    文字|林亞婷LOKI TSAI
    第195期 / 2009年03月號
  • 《鳥之歌》是整晚最教人驚異的作品。
    演出評論 Review

    呼吸、心跳、身體——舞蹈

    最終,舞者們的呼吸與騰跳是生命最原初的悸動從出生到死亡的心跳;而那舉起的手臂訴說的或許是呼喚、渴望、或是最後的道別。林懷民用《鳥之歌》證明了,舞蹈的意義不在動作的多寡,而在於身體與其他元素的互動間,所開展的想像空間與生命厚度。

    文字|陳雅萍、許斌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 林懷民
    特別企畫 Feature

    世代身體答客問 林懷民、鄭宗龍、黃翊

    這次雲門舞集2的「春鬥」,同時展現林懷民、鄭宗龍、黃翊三位不同世代男編舞家的作品,我們於是提問邀請三位作答,看看對於身體,對於舞蹈,不同世代的他們,是否有著相同╱不同的體會?

    文字|周倩漪、陳淑英、許斌
    第183期 / 2008年03月號
  • 鄭宗龍的《變》將焦點純粹放在動作中。
    特別企畫 Feature

    兩個Y世代 用身體舞「玩」意 鄭宗龍《變》及黃翊《身音》

    新年,揮灑新樣貌。當今舞壇兩位很夯的年輕編舞家,三十二歲的鄭宗龍、二十五歲的黃翊,為今年雲門舞集二團「春鬥」,分別跳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身體語彙:習慣藉舞蹈說感受的鄭宗龍這次《變》得不言不語,只使人酣醉;目前是北藝大舞創所學生的黃翊,像個好奇寶寶,對舞蹈、錄像、攝影、管理什麼都很感興趣的他,這次在《身音》的服裝怪異優美,隨著動作發出聲響,使人想起外太空。

    文字|陳淑英
    第183期 / 2008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雲門舞集&雲門舞集2《迷失之影》&《斷章》

    三月表演活動如同初春草木的枝芽不斷源湧而出,除了《酒神》外,我最推薦雲門的春季公演《迷失之影》《斷章》。英國舞蹈金童阿喀郎(Akram Khan)首度與雲門舞者合作,同樣技藝驚人,混著印度卡達克舞與雲門風,不知是否有令人驚奇的火花? 如果「Akram Khan+雲門」可能是一種粹化的現代舞,那麼「柱子」的《斷章》則像是近距離的現代舞它訴說的是每個人日常生活裡的喜、怒、哀、樂。有時,你甚至會覺得它太靠近你我的心!看似沒有太難的動作,但對舞者卻是一種更高難度的挑戰。推薦它,不只因為是柱子,更因為它是一個可以「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且直擊人心的作品!

    文字|Evelyne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 編舞家羅曼菲
    特別企畫 Feature

    三個世代的生命況味—羅曼菲、布拉瑞揚、鄭宗龍 雲門舞集2「春鬥2006」

    雲門舞集2團從二○○一年推出「春鬥」系列,每年都邀請年輕編舞家合作,展現新生代的創作活力。今年的「春鬥」,除了有甫辭世的藝術總監羅曼菲病中編作的《尋夢》,還有駐團編舞家布拉瑞揚重新詮釋死亡的《將盡》,以及新生代編舞家鄭宗龍的《莊嚴的笑話》,呈現三個不同世代的生命況味。

    文字|田國平
    第160期 / 2006年04月號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高雄縣彌陀鄉到德國卡薩爾 飛得又遠又漂亮的柱子─伍國柱

    今年才三十三歲的伍國柱,秋天即將接掌德國卡薩爾歌劇院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一職。本來在台灣學戲劇的他,在二十六歲時才放下一切,正式前往德國鑽研現代舞。七年的時間,改變了他的藝術生涯,究竟他是如何辦到的?

    文字|李俊明、林鑠齊
    第137期 / 2004年05月號
  • 羅曼菲以自己在醫院裡的見聞體驗編作《醫院裡的春天》,舞者化裝成病患、護士,在病床、診台間,生命與疾病的對抗,宛如官兵抓強盜的追逐戰。
    舞蹈

    雲門舞集2「春鬥2004─你悲哀的日子也完畢了」 他們起舞,終結悲哀的日子…

    羅曼菲以《醫院裡的春天》述說她的醫院見聞,伍國柱以《斷章》刻劃困頓中的憂傷與希望,布拉瑞揚以《星期一下午2:10》標誌一個靈光乍現的經驗,夏洛特‧文森的《9Table》則是一支數字與舞蹈的遊戲。

    文字|楊莉玲
    第136期 / 2004年04月號
  • NSO的室內樂音樂會將展現團員們的另一種能量。
    好藝有好報

    音樂 喧嘩的初秋

    秋老虎持續耀武揚威,卻是每年音樂季開始的滋味。隨著兩廳院展示新面貌,這兩個月的音樂節目也多得令人目不暇給。管弦樂方面,有泰密卡諾夫帶領的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這次帶來的是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與穆索斯基的作品,要聽原汁原味的柴可夫斯基,非泰密卡諾夫與聖彼得堡愛樂莫屬。另外德國兩大廣播交響樂團──北德與法蘭克服國家廣播交響樂團,一前一後蒞臨台灣,連曲目都極為相似──貝多芬與拉赫曼尼諾夫,或許可以做個比較,也是樂趣。而終於如願來台的龐克小提琴家甘迺迪(Nigel Kennedy)帶著他的龐克髮型(或許臉上依舊畫著迷彩)與華沙室內管弦樂團,將為台灣的聽眾演出他的招牌曲目──《四季》,甘迺迪其快無比的速度雖然仍是音樂界的一項指標,不過聽他的音樂會當然是除了純粹聆聽以外又多了視覺的娛樂效果。 至於室內樂方面,連著三場的NSO室內樂音樂會,算是難得的策畫,罕見有趣的曲目將可以看到NSO的音樂家們另一種能量。另外,第二屆的「啟動台灣的聲音」開跑囉!有異於第一屆不分編制的策畫方式,今年以編制為考量,將同類型的曲目安排成同一場音樂會。十月首場便是由台北愛樂合唱團所擔綱的合唱篇,將演出許雅民等的現代合唱作品。 充滿著演出節目的秋天,絲毫感覺不出蕭瑟的味道,演出前到劇院的廣場看看點點噴水夜燈、到誠品翻翻書、還有大風吹不進的咖啡座,這個樂季開始,音樂會似乎已經不再是單純聽覺的享受了。(林芳宜) 舞蹈 歷險不斷,舞動孩子的想像雲門舞集2《波波歷險記》 雲門舞集2團原訂在今年五月演出的《童樂會》,因SARS延期,經過半年的重新思考,這齣首次為兒童創作的舞作,更名《波波歷險記》,終於要在十一月面世。 從《童樂會》到《波波歷險記》,似乎顯示了舞團對於創作方向更為清晰,觀眾從《童樂會》的諧音「同樂會」所得到的暗示──作品的歡樂氛圍──過渡到一個含有主人翁、歷險故事的具體明示,應有助於提高購票前的預期與信任度。 也在今年獻出第一齣兒童舞作的舞蹈空間舞團,四月中呈現的《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說的即是一隻蜘蛛在學芭蕾舞過程中的歷險與學習;如果再加上台北藝術大學十月演出的《夢幻蝴蝶谷──胡

    文字|林芳宜、楊莉玲、莊珮瑤
    第130期 / 2003年10月號
  • 約瑟夫‧阿雷希
    好藝有好報

    音樂 《星群》降臨,經典出擊─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

    世界最知名的音樂團體之一──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又來到台灣了!這個在音樂歷史上寫下開創性一頁的樂團,發展至今,跟當代音樂已經密不可分。也許台灣聽眾還記得在「台北國際打擊樂節」中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短暫的精采演出,這次他們不但帶來該團歷年來最受歡迎的曲目,更將演出當代音樂中的奇人作曲家賽納奇斯(Xenakis)的著名之作:《星群》Pleiades。賽納奇斯在一九七九年寫下這首日後成為打擊樂音樂中的經典之作,世人卻鮮少聽到完整的整套作品。再度登陸台灣,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將呈現完整的《星群》,愛樂者當不可錯過這個極難得的曲目。(林芳宜) 難得聽見的銅管現代音樂─阿雷希與簡文彬/NSO 約瑟夫‧阿雷希又來了!這位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長號首席,再度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曲目:葛隆大(GRONDAHL)的《長號協奏曲》、克雷斯東(CRESTON)的《長號幻想曲》。屬於長號的管弦音樂會已屬稀少,而這兩首現代作品,更是相當難得聽到現場演出的曲目,聽傲視全球的紐約愛樂銅管音色演奏極難一見的音樂,當是愛樂者一大享受。而下半場將由簡文彬指揮NSO演蕭斯塔可維奇的第五號交響曲《革命》。這也是國內樂團極少勇於嘗試的一首交響曲,然而戲劇張力大與音色層次豐富的音樂,向來是簡文彬所擅長的方向,也是NSO較擅於表現的一個音樂種類。且讓我們看看,NSO將如何解讀充滿矛盾充滿力量的蕭斯塔可維奇。(林芳宜) 【舞蹈】 帶著童心玩跨界─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夢》與《童樂會》 春假及兒童節齊來到,正是表演團體搶佔親子市場的好時機。即將於四月中旬打頭陣的是舞蹈空間舞團《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五月初接著有影舞集表演印象團的《@夢》,壓軸的則是雲門舞集2團的《童樂會》。 其實,以上節目所設定的觀眾群,只有《童樂會》鎖定在三歲到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不過,小朋友總要有爺奶爸媽或老師帶進劇場,所以也可說是親子同樂);《史》開宗明義宣告「親子舞蹈劇場」,七歲到七十七歲都歡迎,《@夢》則略過年齡暗示,以它的主題──堆疊出財富╱毀滅、理想╱現實、愛情╱夢魘複雜交錯的一場場人生大夢──推斷

    文字|林芳宜、楊莉玲
    第124期 / 2003年04月號
  • 黎海寧(前左)應羅曼菲(前右)之邀,來台為雲門2排《創世記》。
    專輯(一)

    肉身書寫的拼貼神話 黎海寧的《創世記》

    作品機敏細膩卻又狂野混亂的黎海寧,帶著她的《創世記》再度來到台灣與觀眾見面。向來擅長從文學中汲取創作靈感的她,這回取材各民族的創世神話,經由與雲門舞集2舞者的激盪互動,將呈現一齣台北版的《創世記》,是否也能為台灣「傳達起始與重生希望」呢?

    文字|楊莉玲
    第123期 / 2003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舞蹈

    機心算計,觀眾也入戲

    與其等著被「揭示」,作者早已在一路開展之中把我們也拉了進來,好與她一起成就這部作品最後的完整。而這裡的重點是,你將不是讀出、瞭解到她所要告訴你的主旨──(她也深自懺悔著的)人類之粗糙、無自知之明的訊息,就是成為這訊息(無自知之明)的一部分。

    文字|鄒之牧
    第125期 / 2003年05月號
  • 「台北藝術推廣協會結合國立藝術學院舉辦的「台灣國際舞蹈營」,吸引為數衆多舞者報名。
    研習營

    一場在地的國際學習盛宴 第一屆台灣國際舞蹈營

    今年暑假,台灣舞蹈界將有一場新的交流盛事,為期三週的「台灣國際舞蹈營」將在國立藝術學院舉行。除了當代專題、資格證書鑑定、類型舞蹈、經典/創作研習等課程,還包含工作坊、座談會及對外演出等部分,此次研習營預計將可招收約一百五十位全期學員。

    文字|鄒之牧、台北藝術推廣協會
    第91期 / 2000年07月號
12下一頁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