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嘩的初秋
演出資訊:
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 10/21、22彰化縣員林演藝廳等(02-27715676)
NSO團慶室內樂音樂會 10/27~29 台北國家音樂廳(02-23431587)
「啟動台灣的聲音」合唱篇 10/26 台北國家音樂廳(02-23431587)
北德廣播交響樂團 11/2、3台北國家音樂廳等(02-27715676)
法蘭克福國家廣播交響樂團11/9~12 台北國家音樂廳等(02-27093788)
甘乃迪─韋瓦第之夜 11/17 台北國家音樂廳(02-27025131)
歷險不斷,舞動孩子的想像—雲門舞集2《波波歷險記》
演出時地: 11/7日 台北市親子劇場
(12月起巡迴新竹、彰化、雲林及高雄演出)
主辦單位:雲門舞集(02-27122102)
打開一甕母親的陳年情事─屏風表演班《女兒紅》
演出時地: 10╱31~12╱6 台北國家戲劇院等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02-23431587)、屏風表演班(02-29382005)
老舍上台,說演旗人故事─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正紅旗下》
演出時地: 11╱13~16 台北國家戲劇院
主辦單位:新象文教基金會(02-27093788)
海上絲路的藝術風景─「二○○三亞太傳統藝術論壇」匯演活動
演出時地:10╱17 ~26 台北藝術大學荒山劇場等
主╱承辦單位:文建會╱台北藝術大學(02-28938700)
音樂
喧嘩的初秋
秋老虎持續耀武揚威,卻是每年音樂季開始的滋味。隨著兩廳院展示新面貌,這兩個月的音樂節目也多得令人目不暇給。管弦樂方面,有泰密卡諾夫帶領的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這次帶來的是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與穆索斯基的作品,要聽原汁原味的柴可夫斯基,非泰密卡諾夫與聖彼得堡愛樂莫屬。另外德國兩大廣播交響樂團──北德與法蘭克服國家廣播交響樂團,一前一後蒞臨台灣,連曲目都極為相似──貝多芬與拉赫曼尼諾夫,或許可以做個比較,也是樂趣。而終於如願來台的龐克小提琴家甘迺迪(Nigel Kennedy)帶著他的龐克髮型(或許臉上依舊畫著迷彩)與華沙室內管弦樂團,將為台灣的聽眾演出他的招牌曲目──《四季》,甘迺迪其快無比的速度雖然仍是音樂界的一項指標,不過聽他的音樂會當然是除了純粹聆聽以外又多了視覺的娛樂效果。
至於室內樂方面,連著三場的NSO室內樂音樂會,算是難得的策畫,罕見有趣的曲目將可以看到NSO的音樂家們另一種能量。另外,第二屆的「啟動台灣的聲音」開跑囉!有異於第一屆不分編制的策畫方式,今年以編制為考量,將同類型的曲目安排成同一場音樂會。十月首場便是由台北愛樂合唱團所擔綱的合唱篇,將演出許雅民等的現代合唱作品。
充滿著演出節目的秋天,絲毫感覺不出蕭瑟的味道,演出前到劇院的廣場看看點點噴水夜燈、到誠品翻翻書、還有大風吹不進的咖啡座,這個樂季開始,音樂會似乎已經不再是單純聽覺的享受了。(林芳宜)
舞蹈
歷險不斷,舞動孩子的想像—雲門舞集2《波波歷險記》
雲門舞集2團原訂在今年五月演出的《童樂會》,因SARS延期,經過半年的重新思考,這齣首次為兒童創作的舞作,更名《波波歷險記》,終於要在十一月面世。
從《童樂會》到《波波歷險記》,似乎顯示了舞團對於創作方向更為清晰,觀眾從《童樂會》的諧音「同樂會」所得到的暗示──作品的歡樂氛圍──過渡到一個含有主人翁、歷險故事的具體明示,應有助於提高購票前的預期與信任度。
也在今年獻出第一齣兒童舞作的舞蹈空間舞團,四月中呈現的《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說的即是一隻蜘蛛在學芭蕾舞過程中的歷險與學習;如果再加上台北藝術大學十月演出的《夢幻蝴蝶谷──胡桃鉗MIT》,不難發現,歷險/冒險/奇遇可說是歷久不衰,諸如:《湯姆歷險記》、《愛麗絲夢遊奇境》等眾多童話文學、動畫電影都或多或少與之相關,「歷險」成為開啟兒童想像世界的一把鎖鑰,並且不限於兒童,成人同樣能在《哈利波特》、《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為自己出征》、《冰原歷險記》等作品中得到滿足。
為何是歷險?不論是寫給成人或是兒童欣賞的歷險故事,都具備了「現實」與「幻境」兩種相異、對照或甚至對立的場景,提供觀者一個逸出現實、脫離常軌的想像的「他方」。《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的史派德從課堂到森林;《波波歷險記》的波波掉落在蛋蛋星球;《夢幻蝴蝶谷──胡桃鉗MIT》的妹妹在睡夢中進入蝴蝶谷……,而通常在這些作品中,最讓創作者費盡心思、傷透腦筋的,或許並不在於如何建立主角所處的現實世界(現實的不完美似乎不須再大力著墨凸顯了吧),而是怎樣在舞台上營造、設計出一個甜美、驚奇的新世界。
當然,創作者對於主角展開歷險之前的現實,無論是人物關係或是情節衝突的鋪陳架構,有助歷險動機自不可少,一旦主角踏上旅程,途中所遭遇的「他者」,不管是動物、昆蟲、仙子、先知或妖魔,不管正邪、善惡,都被安排妥當,輪番接力出場,給予主角協助或試煉,而後得以完成一場學習/成長/蛻變之旅。
歷險與做夢,同樣是為了彌補現實的不完美,只是愈接近兒童,歷險的價值愈傾向於「發現」;愈走向年老,可能就愈在於「尋回」了。(楊莉玲)
戲劇
打開一甕母親的陳年情事─屏風表演班《女兒紅》
屏風表演班「風屏劇團」系列的劇作中,最令人難忘的當屬編導李國修從自己父親的故事出發,回顧歷史滄桑今昔的《京戲啟示錄》,讓以往看屏風戲習慣哈哈笑到底的觀眾,發現笑中出現了眼淚與汨汨湧出的感動。李國修這回在《女兒紅》裡,則回顧了自己母親的人生,延續了《北極之光》愛情故事的基調,藉著「母親的愛情」,再度訴說時代動亂撥弄個人命運的無奈與滄涼。而這回剛好參與演出的樊光耀與顏嘉樂因廣告中的「唐先生」、「唐太太」聲名大噪,這使這齣戲受到更廣泛的注目。
編導李國修再度親自飾演「風屏劇團」的導演李修國,這位要角在結束《梁家班》(《京劇啟示錄》裡的戲中戲)的公演後,決定沉潛一陣子以思考未來方向,不意在大姊口中得知,母親曾在大姊出嫁前,因著自己當年的嫁衣,透露自己陰錯陽差錯配婚姻的故事;李修國卻因此產生了追求安定未來的一股動力……。《女兒紅》的劇情從一九三○年代到七○年代,並且跨越兩岸,歷經戰亂、保密防諜、政治迫害的歷史。據說為了呈現大時代的場景,舞台上將出現上百位演員同台的壯舉,還有空襲轟炸、鎗火煙硝的戰爭畫面。
只要真情面對自我生命的創作,通常都會贏得觀眾的共鳴,《京戲啟示錄》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女兒紅》是否也能延續《京戲啟示錄》的氣勢,讓觀眾淚灑劇場呢?(莊珮瑤)
老舍上台,說演旗人故事─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正紅旗下》
台灣的舞台今年本來應該很「老舍」的,讓人期盼多年、原本預計五月訪台的北京人藝演出的《茶館》,因SARS打亂行程,終究無法登台。現在新象文教基金會再接再厲邀來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的《正紅旗下》,讓台灣觀眾仍能品嚐老舍筆下的「京味兒」。
《正紅旗下》是老舍未完成的自傳體小說,文長十一章八萬字,卻只寫了自己的降生,於是編劇要某種程度地「無中生有」,依據老舍生平與其筆下作品,揣寫出清末時北京的旗人如何面對這樣的繁華落盡。據說在李龍雲的劇本中,有三十多個有名姓的人物,其中有許多是原著中沒有的。而為了彰顯老舍一生與水的不可分,舞台設計在台上搭了四米寬、十四米長的水池,也是難得一見。
喜愛大陸連續劇「雍正王朝」的觀眾,會驚喜地發現,在「雍正王朝」中飾演康熙的名演員焦晃,這次也在《正紅旗下》中演出「老舍」本人。
傳統演藝
海上絲路的藝術風景─「二○○三亞太傳統藝術論壇」匯演活動
時隔三年,「亞太傳統藝術論壇」將再度於台北藝術大學展開。在第一次的論壇活動中,我們有機會看到了日本能劇、印度卡達卡里樂舞等在台灣難得一見的亞洲傳統表演,這一次則有來自亞賽拜然、巴基斯坦、葉門等國的傳統演出,令人相當期待。
「二○○三亞太傳統藝術論壇」標舉的主題是「海上絲路的新發現:新世紀的文化藝術與產業」,所謂的「海上絲路」,指的是從中亞、南亞、東南亞到東北亞,這次的論壇即為探討這一線上各個區域的藝文工業交流脈絡。整個活動分為學術演討會、染織工作坊及匯演,匯演部分則匯集了上述區域的傳統演藝團體,如日本淡路人形劇團、日本BIWA、印尼傳統舞樂團、緬甸盛懷舞樂及偶戲團、印度阿薩第現代舞團、亞賽拜然傳統舞樂團、巴基斯坦樂團、葉門阿拉伯古典樂團等;此外還有二十場以上的表演藝術工作坊,將邀國內與亞太國家藝人進行身段示範與教學。(莊珮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