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煥雄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導演與作家/文學劇場漫遊者.答客問
黎煥雄: 讓作者成為舞台上的角色
1.從改編文學為劇場文本的經驗中,你認為劇場何以提供讀者/觀者不同的樂趣? 也許是呼吸的被察覺。也許是 「當下」的被察覺,以及既妥協又不妥協於有限時空的無限張力的被察覺。 2.處理文學文本和劇場文本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這是假設兩種文本有本質上的差異嗎?所謂文學文本是指有一個原來沒有舞台指示的原著的那種作品嗎?相同的是起點都是自己的閱讀,以及跟作者的心理對話,不同的是多一層「腳本化」的工作。另外,我的確習慣在劇場處理「文學文本」時,盡量讓文字作者成為一個角色,習慣提供較後設的場域讓文字作者被意識被察覺。所以可以想像「作者」的數量不同,戲在進行時,坐的位置有的在台上,有的在觀眾席,有的在後台或在他們自己家裡沒有來。 3.任何一部作品都具備劇場搬演的可能性嗎?談談卡爾維諾作品的劇場性? 第一個問號,那要看怎麼期待「劇場」先。第二個問號,那要看面對卡爾維諾的腦袋有多「劇場」先。 4.你如何閱讀、理解、呈現《看不見的城市》這部小說? 腦內奧迪賽。革命心理化。邊陲與中心內外疊合的新折縫結構。平行世界。夢的跳躍邏輯。 5.請用任何形式的文字或者圖像,描述劇場版《看不見的城市》? Kak-tag-ni-mu,mok-tik-du-ni-mu,om ma-hon 6.如果要為一個城市量身訂做一個作品,你會選擇和哪個城市對話? 台北台北台北。我住在這裡,卻不是出生在這裡。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離開或重返,看見或看不見?
描繪《看不見的城市》版圖的四種路徑
如果「劇場」就是這座看不見的城市,而文學之於劇場,文本的答案從來不是真正的答案,黎煥雄、鴻鴻、魏瑛娟、陳立華這四位青壯派導演,究竟想言說、完成、回應些什麼?「劇場」之於觀眾的距離,可以多近,又可以多遠?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台灣劇場導演與作家聯手探勘
四個中生代導演的冒險之旅—《看不見的城市》
黎煥雄、鴻鴻、魏瑛娟、陳立華,四位台灣中生代劇場導演,與郝譽翔、成英姝、師瓊瑜、蔡逸君四位作家,將聯手以卡爾維諾為名,在真實與虛構,消逝與重現中不斷穿梭,展開一趟反映世界觀、隱喻現世時局、反射自我心境,以及呈現劇場美學的冒險之旅。
-
特別企畫 Feature 指環在台灣
黎煥雄、王俊傑 「低限」風打造台灣《指環》
對黎煥雄來說,詮釋華格納的音樂,張牙舞爪注定失敗,過度具象化只會稀釋音樂本質,讓音樂去把戲帶出來是最好的選擇。他強調:「我把《指環》的演出當成一次讀劇規模的製作,將音樂廳的限制變成低限,借重王俊傑的影像表現場景轉變,投影華格納寫下的舞台指示文字,突顯『帶大家去閱讀華格納音樂』的意圖。」
-
戲劇
如果自由是一種幸福
所有美好的事物以片段呈現的方式堆疊串聯在劇場中,而觀眾,卻始終很不自由地在觀眾席裡等待那來自繪本印象的令人心動的共鳴。上半場過去了,敘述仍然在進行,觀眾只好繼續等待下半場,直到董事長誤闖達達的家,那一段關於微笑的魚、關於情感的自由的對白時,角色出現了、關係出現了、情感成真了,才真正讓人感覺到自己在看一齣「戲」。
-
戲劇
作家入戲 之三 童年的幸福寂寞與濃烈鄉愁
《kenji(賢治)》將以宮澤賢治長期臥病時,在《兒童文學》發表自傳式短篇《達斯寇.布達利傳》為基底,加上飾演宮澤賢治,有著相似生命調性的作家蔡逸君,帶來一段奇幻奔波的生命旅程。同時,黎煥雄亦不改質疑作者的創作姿態,不斷向賢治提問:你真的相信這樣的價值系統嗎?你真的相信農民運動、鄉村運動的改革嗎?
-
音樂 不讓歌劇女神退休,音樂總監親自伴奏
朱苔麗與簡文彬 打造「黃金美聲」
《諾瑪》中精采的演出原本可能成為朱苔麗的舞台告別作,但與朱苔麗私交甚篤的NSO音樂總監簡文彬,面對台灣樂迷的熱切期盼,卻不肯讓她輕易「退休」。為了讓她的義大利美聲再現,簡文彬難得親自下海,為朱苔麗伴奏,大力促成了這次演唱會的黃金組合。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幸運兒──尋找人生的新翅膀 The Journey of Mr. Wing
如果有一天, 你長了一雙新翅膀, 你是否敢拋開原有的一切, 飛翔探索陌生的天空,滿身是傷仍勇往直前? 有了翅膀,還要有飛翔的決心,和不怕摔的勇氣, 雙腳跳開高崖,翅膀展成優美弧度的那一刻, 是不是也有滿心的恐懼? 幾米繪本裡的《幸運兒》, 描述一個背上長出翅膀的中年董事長, 在人人稱羨裡,學習如何與自己翅膀共處。 導演黎煥雄說:飛翔是一種孤懸。 舞台版的《幸運兒》,黎煥雄在飛起的自由裡,打造「恐懼」。 《幸運兒》的故事,在現實裡可以有怎樣的延伸: 告別十年空少生涯,毛遂自薦進入電影圈的趙文瑄; 拋開法學世家傳承,勇敢追求指揮家夢想的焦元溥; 放下西北大學碩士,打造國片賣座新紀錄的李耀華。 他們不當人人稱羨的「幸運兒」, 在人生道路上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勇敢尋找自己身上的新翅膀, 也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天空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都是當兵惹的禍》 《幸運兒》
這個夏天有許多音樂/劇場的媒合嘗試,值得特別注目。 綠光劇團《都是當兵惹的禍》當年在實驗劇場首演時,令人耳目一新。採用傳統戲曲身段、調度手法,經營出有別於百老匯的戲劇與音樂趣味,讓人對「東方風格」的歌舞劇,有了具體的想像。如今搬上大舞台重新製作,值得期待。 黎煥雄再度改編幾米,雖然有明星趙文瑄、楊乃文跨刀,幕後仍是《地下鐵》的原班人馬,《幸運兒》可望讓詩意的畫面、原創的音樂有更完熟的結合,繼續開創本土音樂劇場的路向。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看,跳舞的人
那一夜,我在兩廳院廣場,滑輪板高高飛過藍色琉璃瓦。一場極限競賽的盛會吸引了數萬人在酷夏的夜晚裡,隨樂音搖擺吶喊。廣場一角,忽然響起和舞台反方向的集體掌聲與喝采,兩廳院階梯旁,眾人圍著一位獨自跳舞的人,那是一位穿著夏威夷衫的老先生,一位六○年代的嬉皮,正跳著九○年代的嘻哈舞步。 我很喜歡那個晚上沸騰的搖滾樂聲裡,那個不斷旋轉的銀白頭髮,他不斷變換舞步,彷彿身體裡有一雙翅膀。這個一個人的舞會裡,最後只吸引來兩個伙伴,一個咯咯直笑的四歲小女孩和一名敞開手臂的流浪漢。 其他人都不跳舞了,都只是看跳舞的人。 我回到辦公室裡,案上正在處理訪問《幸運兒》導演黎煥雄的稿子, 訪問中黎煥雄說:「你的自由,由你的恐懼來決定,那對翅膀就是內在恐懼的具現。」如果是這樣,剛剛那個廣場上,大部分的人都失去了翅膀,他們選擇了不害怕,沒有從群眾裡出走,沒有離開身體去冒險。於是,都只是看跳舞的人。 這個晚上,我又再翻了一次幾米的《幸運兒》繪本,書裡的最後一頁圖,是柏油路與斑馬線黑白分明的畫面,那個充滿暗示性的白色方向箭頭攫住我的視線。是的,幸運兒講的不是幸運,而是方向,你決定往那裡走,就決定了路上不一樣的風景。 我們在這一期的《幸運兒》的專題企畫裡,試著走出一貫製作的模式,《幸運兒》的故事,在現實裡可以有怎樣的延伸: 告別十年空少生涯,毛遂自薦進入電影圈的趙文瑄; 拋開法學世家傳承,勇敢追求指揮家夢想的焦元溥; 放下西北大學碩士,打造國片賣座新紀錄的李耀華。 他們不當人人稱羨的「幸運兒」, 在人生道路上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勇敢尋找自己身上的新翅膀, 也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天空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劇《幸運兒》
我們從來沒有問過你是不是真的想飛 我們從來沒有問過你是不是幸運得很累 就像《地下鐵》裡,黎煥雄放進了不相干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童話及黑色的「卡夫卡」,舞台版的《幸運兒》也遠非幾米所預期。 如果說,原著裡幾米談的是飛翔,那麼這個故事到了黎煥雄手上,則是在談飛翔的失敗。「如果翅膀其實是一種恐懼呢?有人說是恐懼奪走了自由,那麼,如果恐懼以一種自由的象徵出現,那麼,事實會是什麼?那就會是象徵佔據了實體的另一個故事了,當人類飛起來,世界,卻開始往下沉。」自由與恐懼於是成為舞台版最重要的探討主題。
-
音樂
簡文彬用音樂造訪《森林裡的秘密》
NSO音樂總監簡文彬在幾米的作品中找到失落己久的赤子之心,他就和所有喜歡幾米的讀者一樣,深受幾米繪本感動,於是,有了「永遠的童話遇見幾米」音樂會。他邀來劇場導演黎煥雄,以及舞台設計王孟超、京劇演員朱陸豪等,合力將幾米的繪本世界化為指揮棒下的音符。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青春當道
人說英雄出少年。因為年少,所以可以浪漫、可以衝撞,可以以一當十,可以青春無敵。 大家都在找接棒人。手拿棒子的不一定想交出棒子,但新時代的新問題,需要新人摸索新的解決方法,讓他們有機會摔跤,有機會得意,有機會發出噪音,有機會奔馳。而這個機會應該越早越好。 幾 年前,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曾對台灣主要創作者年齡層偏中壯年,提出人才危機的警訊,人才荒不僅令人慌,人才老化可能令人更慌。藝術這一行,「術」是技術 的經驗與磨練、「藝」是美學的創新與修行,都需要消耗青春,消耗勇氣,消耗哪吒三太子胸中的一股熱,然後倖存了,才能找到藝術裡的「達文西密碼」。 這幾年雲門有雲門2,優劇場有U2,表演工作坊有外表坊,兩廳院的「新點子」、「樂壇」新秀系列,多少都是在給年輕人新舞台的想法。 這 一期青春當道,我們找了六位令人眼睛一亮的六年級劇場創作人。他們漫遊於MV影像、虛擬網路、電玩文化,周星馳語言、好萊塢電影、日本漫畫,他們談大眾文 化的時候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樣子,他們談無厘頭的語言有一種理直氣壯的態度,有人擁抱歷史,幻想和關漢卿談戀愛;也有人崇拜史蒂芬史匹柏,幻想選課單裡有史 教授的課;當然,他們還有個共同的心願:都希望藝術道路上擁有「免於金錢恐懼」的自由。 和他們可以對照的是在本期「藝次元曼波」裡的兩位兩 岸當紅的劇場青年導演─台北的黎煥雄和北京的孟京輝,前者的詩意劇場風格是幾米繪本最佳的舞台版打造者,後者諧謔與獨特多變的劇場形式,使得他的劇場在北 京往往是年輕人最「in」的話題。我們在MSN上舉行對談,當年用作品衝撞體制的憤怒青年,如今以「假溫和的犀牛」自嘲,這場對談有許多令人莞爾前中年期 心聲。 還有,別忘了,三月初的重點大戲,貝嘉舞團的《波麗露》。辦公室裡的問卷調查發現六年級世代已經不太有人知道這齣在二十多年前讓年青人熱血凝聚,歌詠青春的性感作品,還有人問:「這是咖啡廳的名字嗎?」算了,算了,那就帶著爸媽來看吧,至少我們是這麼長大的。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假溫和犀牛的 msn私密對談
都是中文系出身的劇場導演,都是金牛座,都早早就在小劇場裡吶喊與翻滾,抱著「前衛」與「先鋒」的刺冠,他們曾經是兩岸衝撞體制的小犀牛。小犀牛邁入中年,如今是兩岸話劇界最紅的青年導演,搞一齣戲,既妄想著要撒野(創意),又斟酌著如何撒嬌(票房),站在創作與市場的天平上,黎煥雄與孟京輝惺惺相惜。 黎煥雄,成立「河左岸劇團」(1985年),為台灣八○年代小劇場運動中的標竿團體之一。擅長於處理音樂及視覺元素的舞臺張力,劇場呈現詩意風格,早期作品如《闖入者》、《兀自照耀的太陽》、《迷走地圖》系列等,呈現強烈的社會關懷。三十歲至四十歲任職跨國唱片公司EMI,四十歲成為專業劇場人,知名導演作品包括創作社《夜夜夜麻》(1997) 、《幾米地下鐵--一個音樂的旅程》(2003)、NSO歌劇系列《諾瑪》(2005)及河左岸劇團的《燃燒的地圖》(2004)等。今年秋天將導幾米作品《幸運兒》。 孟京輝,在北京成立《穿幫劇團》(1992),創團作《思凡、雙下山》便因形式上過於前衛而險遭禁演,作品「不是將傳統作品隨意翻轉,就是將經典大解八塊,然後在嬉鬧諷謔的滑稽模仿中將其解構。」(大陸著名劇評人林克歡語),追求形式感和風格化,其獨特的劇場魅力,使他成爲當今中國實驗先鋒戲劇的金字招牌。二○○○年孟京輝主編出版《先鋒戲劇檔案》一書,半年內再版三次,使中國的先鋒藝術成爲當代時尚。知名作品包括《我愛XXX》、《阿Q同志》,《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戀愛的犀牛》、《盜版浮士德》、《臭蟲》,及三月即將在香港藝術節首演的《琥珀》。 美國當代詩人佛洛斯特在知名的詩作《未曾選擇的那條路》The road not taken有中一段:「黃樹林裡分叉兩條路,我選擇了較少人走的那一條,而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從憤怒的劇場青年,成為迎往、穿梭在消費時代裡的青年導演,曾經他們都選了一條人少的路,是路改變了?還是人改變了?這場私密對話呈現了兩位導演前中年期的浪漫與焦慮。(盧健英)
-
音樂
禮敬藝術家的歷史痕跡
以整體演出效果來看,下半場的演出優於上半場,其因在於下半場的戲劇性較為強烈,同時也擺脫了歷史人物認知上的束縛,尤其以情治人員進入舞蹈教室加以威脅的場景,讓人充分體認所謂「白色恐怖」的真相,而創作《晚霞》的過程的細膩和人物之間的溫情互動,也為演出的動人增添不少光彩。
-
音樂
要角皆稱職,《諾瑪》贏得舞台勝利
飾唱女主角諾瑪的朱苔麗當天狀態絕佳,音質強而有力,中低音域適當陰暗,極高音雖非毫無壓力,卻能以圓熟的歷練加以掩飾,招牌詠歎調〈聖潔的女神〉唱得恰如其分。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第二屆「青創會」將於二月起舉行 為了讓台灣的表演藝術節目精益求精,持續培育編創人才可說是不可忽視的一環。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建弘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的「表演藝術青年創意人才工作坊」(簡稱青創會),今年邁入第二屆,由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與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擔任計畫主持人,將甄選廿五位青年藝術家參與,隨著卓明、林奕華、汪其楣、黎煥雄四位導演進行創作工作坊活動。活動預計自二月四日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展開,目前已截止報名,入選名單將於一月十八日公佈。(莊珮瑤) 「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開張了 舞台演出稍縱即逝,只能靠影音紀錄留存,但對現在與日後的研究者來說,一個豐富而完整的表演影音資料庫,真的是不可或缺。有鑑於此,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也是創作社劇團主力編導的周慧玲,決意投入台灣現代劇場與表演的影音資料收集,歷經一年多的策劃籌備,成立了「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www.eti-tw.com)。這個資料庫已於去年十一月下旬開張,目前已取得上百筆影音資料,完成第一期的工程,大家不僅可以在此搜尋創作者或劇團資料,還能觀看劇場經典演出一分鐘;如果想看到演出全貌,請向中央大學「戲劇暨表演研究室」借閱。(莊珮瑤)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台灣創作者的鮑許DNA
一九九七年,碧娜‧鮑許與烏帕塔舞蹈劇首度訪台,當年認識她的觀眾也許不多,但在表演藝術界早已引起一陣驚嘆,有些人甚至流露出追星一族的迷濛眼神。其實,鮑許的舞蹈作品,早已隨著留洋求學歸國的藝術家,以及各式各樣的影像資料、文字資料,在台灣播灑種子發展影響力,從編舞家陶馥蘭、伍國柱到劇場導演黎煥雄等人,無不因此得到啟發,進而發展出新的創作風景。
-
音樂 簡文彬、黎煥雄與朱苔麗
鋪寫《諾瑪》的「三角戀」
搭上《2046》的順風車,NSO即將跨年演出的歌劇音樂會《諾瑪》成了詢問度特高的節目。創意十足的NSO音樂總監簡文彬,把這齣貝里尼本人最鍾愛的作品交給了詩人導演黎煥雄,並由有「東方卡拉絲」之稱的旅義女高音朱苔麗擔綱演出。
-
幕後筆記BEHIND THE SCENE
她舞、我憶,我們的戲
演出當代人物,特別是還活著的人物,大凡敢嘗試的人不多。劇場導演汪其楣在長年研究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之後,決定書寫當代人物,這比憑空臆造、隨意發展要困難得多,為什麼要做這麼困難的「創作」?汪其楣說:「我們早該聆聽彼此的故事,在我們的舞台上重建親人與鄰人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