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藝會於11月9日在台北舉辦的「2019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辦法暨填表說明會」現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2018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 現象9:國藝會接手承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

獎助計畫更多元 評鑑與陪伴並行

接手原文化部辦理的「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國藝會除了從去年起先展開專案評鑑,再邀請專家學者探討補助機制,歷經一年研擬,將原「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修訂為「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辦法」,新辦法打破「分級」概念,免除團隊受級別限制、框住對營運的想像,也設計了六種計畫類型,提供團隊更多的選擇。作為中介組織,國藝會自許是一個服務平台,抱持同理心,站在團隊立場,為其解決可能遭遇的問題。

接手原文化部辦理的「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國藝會除了從去年起先展開專案評鑑,再邀請專家學者探討補助機制,歷經一年研擬,將原「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修訂為「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辦法」,新辦法打破「分級」概念,免除團隊受級別限制、框住對營運的想像,也設計了六種計畫類型,提供團隊更多的選擇。作為中介組織,國藝會自許是一個服務平台,抱持同理心,站在團隊立場,為其解決可能遭遇的問題。

今年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接手原文化部辦理的「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國藝會執行長彭俊亨表示,「本會自接辦專案以來,除了致力辦好今年度相關業務,亦邀請團隊藝術家、評審委員、表演藝術生態觀察家共同探討把制度調整的更好,更符合團隊需求。經過一年的研擬,特將『分級獎助』修訂為『年度獎助』,訂明年起施行。」

演藝團隊獎助計畫是針對表演團隊推出的常態補助,獲補助者多被稱為「扶植團隊」。該政策施行於一九九二年,由當時的文建會頒布,計畫名稱由初始的「國際演藝團隊扶植計畫」,修正為「傑出演藝團隊徵選及獎勵計畫」、「演藝表演藝術團隊發展扶植計畫」,到現在的「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廿六年來,該計畫已是表演藝術團隊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經費來源之一,支持團隊基本營運,以專心展演創作。

為順利承辦該計畫,國藝會去年六月先接受文化部委託辦理一○六年度專案評鑑,再於十月舉辦「一○七年度分級獎助專案辦法說明暨演藝團隊營運經驗分享會」,邀請評審委員針對專案補助精神及申請作業準備,向音樂、舞蹈、傳統戲曲、現代戲劇四大類別演藝團隊提出重點觀察及提醒。受理申請後共有一百五十一團提出,最終評選出八十二個獲補助團隊,其中包括十三個新進團隊,補助結果於今年二月公布。

回顧今年執行過程,國藝會獎助組總監李文珊說明,評審程序採初審、複審、決審三階進行,其中複審委員進入實質審查前,先討論及確認本年度之補助考量方向,並依此作為審查和評選依據。補助考量方向包括團隊是否具有核心製作、編創、演出人員,及有無重視團隊人才培育等等。獲補助團隊名單公布後,隨即組織評鑑小組,進行演出評鑑、到團訪視、營運觀察。

不以一次展演 團隊藝術成就

彭俊亨指出該評鑑作業具兩大意義,「一,不以一次性的展演成果,去評價團隊;二,評鑑不是看文書報告而已,而是透過陪伴輔導去了解團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亦即評鑑委員觀賞團隊展演後再到團訪視,針對演出與團隊溝通藝術發展想法、未來創作計畫,同時觀察營運實況,如有團隊反映正面臨著作權問題、人力資源短缺、行銷推廣不易,此時評委會盡其所知建議團隊,或許可向文化部、或其附屬機構如傳藝中心等,提出某項計畫補其不足等等。彭俊亨強調,「當然最後決定權還是在團隊,由核心成員決定去做哪些事,但是兩者的對話很可貴。」

為鼓勵團隊能長遠穩定展現優質藝術,國藝會在整合文化部與該會補助資源後,自去年起邀請專家學者探討補助機制,歷經一年研擬,將原「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修訂為「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辦法」,計畫類型分六種:一、一年營運;二、二年營運;三、三年營運;四、一年營運及年度計畫;五、二年營運及年度計畫;六;三年營運及年度計畫。

「營運」補助是指團隊為推動年度展演所需之固定成本,如專職人事費,辦公室行政管銷,場租等。「營運及年度計畫」類型受理項目除了展演計畫,還包括研習進修、國際交流、調研出版計畫等。

打破分級概念 給團隊更多選擇權

彭俊亨解釋新辦法,主要是為彰顯扶植政策的兩大本質精神。

一是打破「分級」概念,免除團隊受級別限制、框住對營運的想像。目前的扶植辦法依團隊規模及發展階段,分為卓越、發展、育成三級,設定不同補助機制與申請條件。「有些團隊的營運規模也許很小,藝術成就卻是卓越的,礙於分級制,一直停留在育成。」彭俊亨表示,新辦法改成年度獎助,取消原有依營運規模分級的申請限制,團隊可以更聚焦藝術上的表現。

二為設計六種計畫類型,提供團隊更多的選擇權,各團可依營運現況及未來發展,擇一申請,也可透過「營運」與「年度計畫」之間的關連性,慎重思考團隊發展規模及願景。例如將營運資源及計畫型資源併案處理,可幫助團隊提升行政作業效率、集中能量推出好的製作。

除了修正計畫,國藝會同時本著公開平等原則,建立更利於團隊發展的表演藝術環境。譬如詳列「補助考量方向」,希望爭取資源的團隊都能充分理解評審重點;去年六月藉評鑑作業,開始對團隊說明,將討論並修改分級獎助補助機制;今年五月與表盟合辦「分級獎助新辦法座談會」,廣邀表演團體提供寶貴意見,共有逾百團隊出席;新辦法六月公布,十一月開始申請案收件,又在台北、台南舉辦說明會,介紹補助類型、撥款核銷、表單填寫等等。對此類公共服務,彭俊亨說,「國藝會為中介組織,是一個服務平台,本應抱持同理心,站在團隊立場,為其解決可能遭遇問題,照顧團隊。」

「團隊營運有很多面向,國藝會只是從原創端給予支持,後端還有市場需求、國際推廣、整體產業鏈健全發展等工作靠文化部協助。」彭俊亨將演藝團隊補助制度比喻為一個拼圖,「國藝會就是扮演好『整體中的部分』角色,讓大家更清楚文化部對於表演團隊的支持、吸引更多資源投入,表演藝術生態才會愈來愈蓬勃發展。」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