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上午場現場。(周嘉慧 攝影 國家兩廳院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觀念與實戰經驗分享 為青少年打造戲劇空間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青少年劇場」國際論壇側記

兩廳院以國際論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青少年劇場」,作為今年新點子劇展「心之秘密—青春就是半成品」系列活動壓軸;延續三檔演出積累之人氣與環境討論聲量,邀集國內外第一線藝文人士、台灣政務代表與學界三方,聚焦「青少年劇場」的現狀、過去發展與未來可能,共同探討在此細緻分齡下的群體,於劇場所能經驗的各種可能與未來性。

兩廳院以國際論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青少年劇場」,作為今年新點子劇展「心之秘密—青春就是半成品」系列活動壓軸;延續三檔演出積累之人氣與環境討論聲量,邀集國內外第一線藝文人士、台灣政務代表與學界三方,聚焦「青少年劇場」的現狀、過去發展與未來可能,共同探討在此細緻分齡下的群體,於劇場所能經驗的各種可能與未來性。

五月底舉行的「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青少年劇場」國際論壇過程時間緊湊,各主講人角度或異或同,交織繽紛頗為精采,與會觀眾多為劇場與青少年教育相關從事人員,會後問答保留卅分鐘尚不敷使用,足見大眾對此一議題關注度已逐步提升。當日論壇上午場於戲劇院四樓交誼廳揭幕,由兩廳院節目暨行銷部經理施馨媛與策展人耿一偉共同開場,施表示,兩廳院陪伴台灣表演藝術界近卅年,但對青少年領域卻相對陌生,期待兩廳院新點子劇展能發揮拋磚引玉功能,開啟討論先機。

什麼是青少年劇場?  還有它的存在意義

策展人耿一偉說明「青少年劇場」包含兩種意涵,一為「讓青少年來做戲」(Youth Theater),一為「做戲給青少年看」(Theater for young audience) 而,「青少年」此名詞本身即為一複雜概念,面對如此龐大議題,需要來自各界不同的聲音討論。

法國鳳凰劇院(Le Phenix)總監Romaric Daurier率先以「為何青少年劇場必須存在」為題,提出八個理由:

一,培養對多元價值的同理心。

二,轉化數位知識、實踐生活感知。

三,鼓勵勇於提問與發聲。

四,提供表述與被眾人肯定的場域。

五,劇場關懷對象包含家庭成員。

六,成為檢驗社會現象與議題的實驗室。

七,在多元族群友善方面(註1),提供典範。

八,是一個讓青少年與同儕、家人、陌生人一同緊密聯繫、一同歡笑與感受驚喜的地方。

他舉鳳凰劇院的「幸福遊戲」計畫(Gachette du Bonheur)為例,青少年由自身經驗出發,發展出戲劇演出:眾人審訊般直排端坐,輪流以槍型玩具射破頭部旁的氣球,氣球內含紙條,演員必須誠懇如實地對觀眾說明自己對提問內容的情緒、困境與喜悅,演出在平鋪直述中穿插劇場元素點綴,對參與的青少年、觀戲的親友都是難以取代的生命經驗與情感交流。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