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玫
-
舞蹈
默的虛擬
如果「默」不是一種對既有再現體系的頂禮膜拜,如果「默」不是一種在語言體系中發聲與緘默的對立,那「默」可以是什麼,又可以不是什麼?
-
看戲不忘電影
台灣電影中的編舞
在台灣電影中,編舞家也沒有缺席,卻很容易被遺忘,或是從來沒被正視過,也沒有任何獎項入圍被而被紀錄,如船過水無痕般地消逝在世代的記憶與史料之中。趁此機會,我想依時間序記錄保留這些編舞家在台灣電影中的軌跡。
-
探索台灣的舞蹈身體 「默島進行曲」啟動文化採集與地方巡演
身體是什麼?身體如何成為知識的對象?台灣的身體是什麼?台灣人的舞蹈是什麼?環繞這些提問,國家文藝獎得主、Meimage Dance藝術總監何曉玫現階段找到的答案是「跤步」。她以陣頭等傳統藝術表演者們經年累月的身段與步伐為靈感,發起3年期的「默島進行曲」計畫,協同各地演藝團隊,汲取地方文化特色。計畫第一步,預計將至埔里、台南、北港、馬祖等民俗文化場域重演《默島新樂園》。
-
台日韓三城舞蹈藝術家 聚首台北共舞
臺北市中山堂為轉型舞蹈發展中心,今年推出全新實驗型旗艦型計畫──「2023 Dance Now Asia(DNA)」舞蹈節,以亞洲為範圍進行交流創作展演,7日下午在中山堂光復廳舉辦記者會,臺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中山堂主任江孟芳、舞蹈節總策演人國家文藝獎得主何曉玫、共同策演人日本東京藝術總監竹屋啟子TAKEYA Keiko與韓國大邱藝術總監崔紋碩CHOI MoonSuk出席共襄盛舉。
-
舞蹈 走入第十年的「鈕扣計畫」
讓我們起舞述說 對話分享
「鈕扣計畫」今年邁入第十年,邀請十一位藝術家參與。發起人MeimageDance藝術總監何曉玫表示:「如果說,我們過去是煮好一桌菜,請觀眾來吃;這回,我希望可以告訴觀眾,我們是如何煮這道菜。」讓旅外舞者與國內舞者兩兩配對的「雙排扣」將以講演式劇場為演出形式,參與創作的八位編舞家要在舞台上直接對話;「扣作伴」則是由旅外編舞家編舞,交由台灣舞者演繹兩套節目共十一位創作者的對話對象是合作夥伴,是觀眾,也是自己。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面對生命 拔撐著真實的疼痛
編舞家何曉玫的《極相林》,舞名來自生物學名詞,意指「物種的演替巔峰」,是一個群落中複雜而穩定的平衡狀態。她藉此延伸,探索生命中那些「尖尖細細、破碎的」生命力,如何脆弱地拔撐著生態╱生命的平衡。透過舞者身體的肉搏、堆疊、壓迫,她找一個讓舞者痛的方法,因為痛,所以「真實有感」,所以震懾人心。
-
舞蹈 MeimageDance 2019鈕扣計畫
舞者回家跳舞 提問生命存在本質
編舞家何曉玫推出的「鈕扣 *New Choreographer計畫」,每年邀請旅外舞者「回家跳舞」,今年邀來的是梁世懷、鄞廷安、劉方怡與蕭潔恒。前三位的創作聚焦自我生命歷程,提問個人存在本質及與外在的關係,蕭潔恒則從#metoo出發,探討當代女性處境與性別議題。
-
新銳藝評 Review
眾身體的植被:《極相林》作為一種生成—舞蹈
這是一齣關於生成的舞蹈,但卻不由雀躍的手足所慶祝,而是被舞者匍匐、擱淺於舞台上那不良於行的拍擊聲響歌頌著。或者,如時而閃現於舞台上的綠色光束,既是與肢體角度相互折射的藤蔓,同時也是刺穿身體、使之無法動彈的標本針。何曉玫作品的問題正於此展現──舞蹈如何作為拒絕與擺脫意志加諸於身體的表達?
-
舞蹈 2018鈕扣計畫
四位舞蹈遊子 將生命點滴編織入舞
每年邀請旅外舞者回家編舞跳舞的平台「鈕扣計畫」,今年邀請了余采芩、劉方怡、李明子與陳崇賢回台展演自己的創作。他們或自問自剖,或探索人際關係,以舞作抒發生命走過的種種感受,以多樣風貌呈現各自的歷程風景。
-
焦點專題 Focus
離開排練場的編舞家
離開排練場的編舞家,想要去哪裡?想編出什麼樣的作品?能冒多大風險,花多少氣力,去理解他者?想回答什麼問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本期嘗試跟隨三位編舞家的腳步與布拉瑞揚走進山,和陳武康跨越東南亞諸國模糊動盪的邊界,隨何曉玫穿越民俗祭典的人神界線在這些廣闊、陌生的田野中,試圖接近他們的追尋,捕獲一些意義。 離開而後重返的編舞家,「身體」作為他們最重要也最艱困的田野,是否依此產生質變仍是未知,但或許詩人T.S.艾略特會對此些漫長征途如此說道:「我們不該停止探索,我們所有的探索最終將回到我們的起點,並第一次了解這個地方。」
-
焦點專題 Focus
何曉玫 壁虎之眼 穿透信仰文化背後的生命
「你看,三太子穿溜冰鞋、土地公把雷射光裝在頭上、白沙屯遶境有GPS定位廟會的陣頭日新月異,彈性地包容著時代的轉變,台灣人好能接受這樣的融合,對他們來說這是創意、是舞台。」何曉玫觀察,台灣人的彈性除了在形式上,也表現在陣頭、神將的精神上,表演者神/人狀態的瞬間切換,「神跟人的界線好自由,走得時候很搖擺,是神,停下來表情馬上轉變了,又回到自己。」
-
企畫特輯 Special
近鄉情怯話《鈕扣》
何曉玫在六年前開啟的「鈕扣計畫」,旨在為這些浪跡天涯的台灣舞者打造一條回家的路。畢竟,近鄉情怯,之於舞者,他們心底最最渴望的舞台,不在金碧輝煌的巴黎歌劇院、或是林肯中心,而是他們的家園台灣。這些擁有豐富的國際舞台經驗的舞者,在鄉親面前,卻以一種「新鮮人」的姿態被認識,並發表他們的作品他們羈旅生涯中的孤獨奮鬥與感悟。
-
即將上場 Preview 2017鈕扣計畫
凃力元、董柏霖、劉奕伶 反思人權與個人生命
一年一度的「鈕扣計畫」舞蹈平台,今年邀回凃力元、董柏霖、劉奕伶三位旅外舞蹈遊子,分別呈現他們的編創作品:在瑞典工作、對難民問題相當有感的凃力元透過舞作反思「人權」;董柏霖作品集結許多同志朋友的故事,期待引發觀眾對另一個族群的同理心;劉奕伶回顧在舞團成長的心路歷程,自問:什麼是「更」好的自己?什麼是「更」好的選擇?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創作 、經營者MeimageDance藝術總監 何曉玫
藝文環境需架構「過程」和「階段」,讓創作者能夠攀附
大劇院時代的來臨是很重要的階段,也是我們該好好面對問題的時候。為什麼台灣人不太進劇場看演出,而是逛街或在家看沒有意義的新聞?接觸表演藝術應該是生活態度,而不是學習課程。在這塊土地生活的我們似乎缺乏生活態度的養成。人們感覺很不安全,無法信任彼此,也缺乏了認識、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好奇心。所以,「大劇院時代」的來臨是該預備將劇院的功能「系統化」、「制度化」的時候。讓觀眾與表演藝術之間有更好的溝通橋梁。 而可能面臨的問題,以舞蹈為例,雖然出現了很多充滿熱忱的年輕編舞家成立舞團、發表作品,但,這些年輕的創作者大多都在幾次演出後,因為沒有了舞台而泡沫化。政府雖致力於藝術產業的推廣,卻永遠在機關人事更迭後落空,沒有延續。藝文環境需要架構「過程」和「階段」,讓創作者有能力攀附,並找到下一步。 不談大劇院,台灣仍有地方性質的文化中心。但,目前我們只停留在建築場館,而非扶植團隊。團隊有了家才能夠踏實地製作,磨練技術、想法,而不是辛苦地找場地演出、排練。不一定要一個場館一直養同一個團隊,或許可以參考國外的藝術總監制,作品若不好即汰換才有競爭。創作者甚至可能為了到更好的劇院而努力創作、演出,不需要分心找其他兼職。 每個團隊都需要藝術行政,但藝術行政同樣面臨泡沫化。或許劇院能夠成立聯合辦公室,組織團隊的演出與行政事務,並彼此共享資源。政府亦需要進一步思考藝文經費的預算問題,並進一步思考如何藉由仲介之手,將台灣自製節目推向國際。最後,大場館變多之後,如何找到觀眾也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關於台灣的創作現象,近年很多獎項似乎期待創作者跨界,創作融合式的表演藝術,並關注作品的議題性強烈與否,甚至要求不要太過於純粹,試圖抹除界線。命題作文層出不窮,但創作是自發的,創作者應該自發地尋找這個世代的語言,而非透過策展人、評論人以議題性操作的方式帶領讀者思考。每一門藝術都有其特殊性,應該要尊重其本質,不要為了趨勢迎合觀眾。藝術也不只是創新,很多創作者對自己的媒介都還不夠熟悉,便急於跨界、融合就會兩頭空,需要再思考本質的問題。 劇院、觀眾與創作者的理想關係,我認為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人在觀看、行走,那便是劇場。劇院是能夠從行政角度支援團隊的場域。劇院的態度是讓觀眾更沒有界限地進入、觀看,讓觀眾在生活中感受到藝術,而非階級的符號表徵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他們,都在面對自己
今年,兩廳院的「1+1雙舞作」看似巧妙對應:女性與男性(何曉玫與林文中),感性與理性(《假裝》與《空氣動力學》)。不過創作深處,其實都是面對自己,一位呢喃脆弱卻假裝堅強,一位飛向自由但免不了墜落。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何曉玫 身體引領 自在混搭
採訪這天,我們穿過大片正在興建中的工地,暑氣蒸鬱,何曉玫笑著招呼我們走進位於竹圍的樓中樓住處,大片落地窗讓視線走得極遠,淡水風風火火的興建工程尚未遮擋住透藍的天空,「當初就是為了這面景色才住進這裡的!」 「喝 咖啡嗎?」她問,就如同大多台北人的習慣,何曉玫的一天幾乎都從咖啡開始。「過去喝咖啡是為了提神,現在反而是享受,咖啡能讓我放鬆。」自從家中有了一台 吳素君大力推薦的專業咖啡機後,她就很少進咖啡館了,「而且我喝咖啡很不符合『規定』,我愛加蜂蜜,雖然會蓋掉咖啡的味道,但我就是喜歡蜂蜜的香氣。」她 聳聳肩,笑著說。 咖啡的品味如她創作的取向,「混搭」是何曉玫編舞的一貫特質,她一系列取材自台灣現象與次文化圖騰的作品,眾聲喧嘩,色澤鮮明,「妳知道,台灣的文化不斷地蛻變,沒有固定的面貌。」至今年入圍台新藝術獎的《親愛的》則是完全的歐美風情,不留一絲在地痕跡。 因為不固定,沒有自限母土的邊界,所以有足夠的空隙,讓知性介入、穿越、碰撞、疊加不同的可能性。端著一杯冒著混合香氣的咖啡,中生代編舞家何曉玫從身體出發,輕巧地帶著我們穿越生活中所鑲嵌的工作、創作,與日常的每個細瑣,且散發微光的片刻。
-
演出評論 Review
舞蹈.劇場—跨界合作下的身體敘事
雖然屬同一檔節目,姚淑芬《蒼穹下》和何曉玫《親愛的》其實是兩檔完全獨立的製作,分上、下半場在同晚演出。除國家戲劇院大舞台的挑戰外,兩位國內中生代重要編舞家同台競技,想必對當事人來說也是不小的壓力。她們均慎重其事地邀請了跨界藝術家為作品加持,而以結果來看,這些他領域元素的介入也相當程度地塑造了這兩支作品個別的面貌。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一個舞台兩支舞 她們說「人」的故事
曾是紐約大學舞蹈研究所同窗的姚淑芬與何曉玫,難得「同台」!同一個晚上一起登上國家戲劇院舞台,分別展現《蒼穹下》、《親愛的》兩支舞作。雖然兩人創作方向殊異,但這次的舞作卻都聚焦在「人」,深入處理如蛛網交錯複雜的「關係」。兩人這次皆與其他領域創作者合作,也是一種「關係」的實驗!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首度攻「蛋」 朱團給你「擊度震撼」!
邁入廿六歲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今年開春又展開創舉,首度挑戰萬人場地台北小巨蛋!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征服小巨蛋並不是一個目的,而是希望能藉著這個場地,讓更多觀眾接觸到精緻的打擊樂。於是重新編整曲目並創置新曲,加上舞蹈、聲光等豐富元素,期待將擊樂的可行性再度推向高峰。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何曉玫/玫舞擊《紙境》
何曉玫近年重返劇場的作品,展現了不同於以往的創作方向,具現成熟女性的思維,以及對於所處環境的細膩觀察和感受,是我想長期關注的編舞家。 這 次玫舞擊要推出的《紙境》,不再是何曉玫過去以台灣社會現象拼貼入舞,不再是舞蹈劇場的敘事風格,而是運用大量紙軸、大幅紙幔切割空間場景,讓舞者在翻滾 躍動的紙軸間,與紙共舞。紙,柔而不軟,以紙作為主要創作媒材,如何在流動的時間中創造出不同的空間意象,又如何與可柔可剛的舞者肢體互動,並藉以隱喻生 命的起伏與流變,讓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紙的可變,與舞者身體的多變,交融後所創造的動態時空,應是這次演出的重點。擔綱的主要舞者楊孝萱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優秀舞者,上次在台北越界舞團《時光旅社》裡看到她的表現,沉穩、俐落,具大將之風,更期待孝萱這次在《紙境》中與紙共舞所呈現的身體風景及視覺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