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寧
-
專輯(一)
從幻視體驗到無力的當代身體
黎海寧這樣說自己的場面處理:「原作中的預言(神諭)會變成了一通神秘電話,又會在電視上播放一段床上戲,給觀眾一種偷窺的感覺,我還會用古老打字機打出來的信,以及獨白或幕後音去誤導觀眾。」這些片斷的符號象徵,是否做到了讓我們看出是一個抽象涵義的伎倆並不重要,而重要的是編舞家更要表現的是一種幻想體驗,直指看不見的一個「倒錯」的黑暗世界。
-
舞蹈
回歸編舞家的「主張」
取文學為材,最棘手的部分往往在如何切入。先確立了三支作品面對文學對象所採取的「主張」,再來檢視舞作是否提供了觀衆另一種閱讀經驗。
-
台前幕後
肢體寫下的閱讀筆記
小說充滿視覺意象的想像世界,一再引發編舞家以肢體敘述與文本對話。「不完整的寓言」亦將與古今文學作品,進行一場遊走在語言、影像、文字與肢體之間的辯證。
-
香港
在異變的街道裡尋找黎海寧的廣場
因爲村上春樹,黎海寧編作了《PLAZA X與異變街道》,讓她一脚踏入時間的洪流,切割交織的空間,試圖剖析意識的深層,挖掘一些最基本、最簡單,而事實又一直深埋在我們心底,像謎一樣的問題。
-
台前幕後
軀殼與披掛的華服一同腐爛
生命是嚴肅卻絕不沉重。它是最尋常不過的,在生時有種喜悅,而喜悅中依然受著死亡陰影的糾纏。這種矛盾簡單來看,也就是靈魂與肉身的拔河,其實亦是人的一種處境。──黎海寧
-
香港
溯渾沌諸事,歎紅塵癡兒
去年七月回歸之前,黎海寧爲「城市當代舞團」編作《革命京劇-九七封印》,該齣舞劇充滿了「世紀末的顚覆與毀滅」。今年新作《創世紀》傳達「起始與重生」的希望,溯回了億萬年前的宇宙洪荒,演出的場地也從大舞台遷進小劇場,更邀集一票藝壇玩家天馬行空地「瘋」一場。
-
舞蹈
一場更癲狂的「失樂園」
嚴格說來,《天國出走》其實是台北越界舞團一九九四年創團首演《失樂園》的放大版、癲狂版,舞者用賁張的肢體去詮釋對混亂年代的熱情與狂想。
-
焦點
羅大佑要「出走」?
羅大佑要到國家劇院演出「歌、舞、劇」?是那位八〇年代棄醫從歌,選擇以一襲全黑的造型,演唱批判社會歌曲的搖滾歌手?演出中他會跳舞嗎?又會以什麼造型出現呢?
-
賦比興
眼波流轉中的靈魂
【編按】此篇是作者觀賞雲門舞集「黎海寧專輯」的三支舞作後所產生的聯想。
-
舞蹈
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世代
包括李靜君的《女男.男女》、卓庭竹的《偶缺》、布拉瑞揚的《肉身彌撒》、大陸編舞家沈偉的《床》、香港編舞家余仁華的《線索》,每一位編舞家都還不到三十歲;除了排灣族出身的布拉瑞揚以原住民題材發揮之外,他們的舞蹈中沒有太多「中國」的身影、民族的身段,談的是這個世界村裡無分地域性的話題。
-
專欄 Columns
勾連起的女人心事
一位藝術家居然可以承襲兩個相反的風格?一端是細緻而準確,一端則狂野而混亂。公式上加加減減,天平上高高低低,我找到一個元素,那顆砝碼叫作「性別」,正因爲黎海寧是女性,身爲女性創作者,在一個依然僵固的性別文化裡,她的機敏與緻細,以及她冷眼旁觀的分析能力,適足以讓她感知幻滅的痛楚,難道正好像是女主人翁芙烈達的精神分裂狀態?
-
焦點
「X世代」能編能舞的全才 李靜君、卓庭竹、布拉瑞揚等
雲門舞集本月推出的節目「黎海寧link(s)X世代」中,共推薦了五位X世代編舞家的作品,包括李靜君的《女男.男女》、卓庭竹的《偶缺》、布拉瑞揚的《肉身彌撒》、大陸沈偉的《床》以及香港余仁華的《線索》。除了李靜君作品爲新編外,其它作品均已個別發表過。 雖然頂著「雲門」這塊響亮的招牌,這些年輕的編舞家們並不太受寵若驚。雲門的首席舞者李靜君便表示,她不覺得自己的編舞會受誰的影響,「創作這東西是模仿不來的。」李靜君這次的《女男.男女》配樂用了很多老歌,她說她特別喜歡白光的歌,「是一種華麗的悲劇。」她便以之襯墊的動作,對女性隱藏在繁花的外在下寞落的心緒,細細刻繪。 而甫從「美國舞蹈節」歸來的卓庭竹,她三年前的作品《偶缺》也是以男女情感爲主題。卓庭竹說林懷民會喜歡這支舞,她也說不出所以然。不過如今她自己看這支舞,許多地方不是很滿意,因此她將做50%以上的修改。就如李靜君所說其編舞是在英國受的啓發,卓庭竹也認爲她幾次到美國的經驗也給予她很大的衝擊。她認爲以現在的階段來說,作品的好與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斷去做,不斷累積。 布拉瑞揚則是這些編舞家中年紀最輕的。他以原住民少女倫落社會入舞的《肉身彌撒》,(去年以《無顏》之名發表於國立藝術學院「亞洲靑年編舞家硏習營」,隨後又發表於今年一月的皇冠小劇場舞展),備受師長讚譽。舞蹈家羅曼菲說:布拉瑞揚能編能舞的才華,在台灣舞蹈界是難得的後起之秀。事實上這次的雲門展出「X世代」群,都是能編能舞的全才。像大陸出生、現旅居美國的沈偉,就曾是廣東現代舞團首席舞者,目前正在演出名作曲家譚盾的歌劇《馬可波羅》,而香港的余仁華也是城市當代舞團主力。這些X世代編舞家將想法與技巧融而爲一,淋漓地展現現代都會中種種心緒暗湧,相當令人期待。 (何碧萍 採訪整理)
-
焦點
活著的狗,強過死去的獅子
X不只是數學上的暫懸,它暗示了某種序列(neXt,後者),也代表了某種必然性(eXit,出路),甚至標明了某種旣舊且新的關連(X chromosome,遺傳基因與性別)。但這一切詞彙學上的意義,遠不如它兇狠的、交叉的,否定的象形圖騰來得令人怵目驚心。
-
香港
女人心事從「床」開始 觀黎海寧新作
國內資深舞蹈家羅曼菲,四月間應城市當代舞團之邀,在香港演出黎海寧新作。大陸舞評家歐建平在來台途中,觀賞了這場「女人心事」,並爲文記之,提供讀者一手報導。
-
舞蹈
政治諷喩與城市悲歌
一晚雙演《春之祭》,是雲門舞集今春貢獻的狂想。兩支作品,一香港九〇年代,一台北八〇年代;一冷峻雙鋼琴,一澎湃交響樂;一女性一男性。同一組舞者跳來,完全不同的景觀。雖是兩支舊作,卻因對比而激發出新的觀賞樂趣。
-
焦點
春暧花開,雲門獻祭
兩年前,黎海寧的《春之祭》在台灣上演,由雲門舞集演出。但熟悉雲門作品的人,不難聯想到該藝術總監林懷民也曾對史特拉汶斯基作品有自己的詮釋。如今這兩個「異卵雙胞」將同台較勁,讓觀衆看個夠。
-
舞蹈
自信、成熟與穩健 「台北越界舞團」觀後感
欣賞「台北越界」四位資深舞者的舞蹈,已不再是要評斷他們舞的好不好,對我,他們是二十年經驗與感覺的呈現。
-
台前幕後
當戲越入人生,心該如何安放? 寫在「台北越界」舞團登台前
去年成立的「台北越界」舞團,繼推出備受矚目的《失樂園》之後,今年又再度以一場「黎海寧、羅曼菲與林克華的作品」與觀衆在植物園荷花池畔相見。
-
舞蹈
一樣的雲門,不一樣的舞蹈書寫
在同一個晚上觀賞《看不見的城市》與林懷民的《悲歌交響曲》是個有趣又奇特的對比。前者要求觀衆的思考與編舞者多重書寫的表演元素相互激盪,創造多元的詮釋空間;後者則預設了飽脹的情緒,一股腦兒地捧出來,留給觀者極其有限的想像、思考與辯證的可能。
-
專欄 Columns
害怕「看見」的觀衆
舞台上說的愈多,被敎導的愈淸楚──一點一點地,我將失去作為台下觀衆最寶貴的那一片無遠弗屆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