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毛
-
挑戰邊界
表演空間
當我凝視這片空白,畫面便逐漸成形。有時我會帶著預先設計好的概念到現場,但是當我坐在劇場裡,很快就會發現那個設計在紙上或許很有趣,但是並不符合這個空間的特質或需求。每次當我回到某個空間,它就會將我帶到一個新的方向,向我展露如何運用它的新的可能。仍是同一個空間,但我已有所不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台與文本 分合與變奏
劇場與文學分家,可說起自現代劇場拋棄文本、導演取代劇作家地位以後;劇場與戲劇分家,也等於與文學分家。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發展未滿百年的劇場,越來越頻繁向文學借用題材、意象,或直接搬用文字,只是現代劇場運用或再現文學的方式,已與從前迥然不同。
-
戲劇
戲劇、電影新訊
台灣渥克+濁水溪公社的另類音樂劇 《天打雷劈》顛覆「懲罰萬能論」 現代人還相信「善惡終有報」的古老觀念嗎?劇場界僅存的反對黨台灣渥克劇團,繼《台北錯誤旅遊》帶領觀眾極樂台北之後,編導陳梅毛再接再厲火力全開,新作《天打雷劈》拿中國文化中「懲罰」的觀念開刀,顛覆「懲罰萬能論」的社會價值觀,構織通篇不太正經卻又言之成理的阿毛式論述。 畢業於政大哲學系的渥克導演陳梅毛天生反骨,他的劇場更是詭辯奇想一堆,曾經讓蔣公與謝雪紅相遇,也讓內地火紅的「雷峰」登台解放同胞。《天打雷劈》則運用現代人撲朔迷離、自私自利的愛情關係作為劇情主軸,企圖重新認識「報應」、「懲罰」與「自我」。陳梅毛說,我們需要一個懲罰正當化的地獄來裝所有不乖的靈魂,所以我們相信報應,即使目前懲罰不到,仍相信「天」會進行相應的懲罰,於是我們寄望「天打雷劈」。但是真的有這樣的報應嗎?也許大家都知道其實沒有,但卻無法根本拋棄這樣的寄望,否則我們將無法支持自己活在這樣一個沒有公理跟正義的社會。 本劇將以濁水溪公社的音樂、陳梅毛的詩與其一貫擅長的通俗肥皂劇橋段,構成一個音樂比重相當高的演出,濁水溪公社還將在演出中率先發表新專輯中的部分歌曲。號稱台灣最黑最臭的地下樂團和台灣最「機車」劇團的組合,這樣的作品,陳梅毛笑說,真是臭豆腐+臭鹹魚,到底會更臭,還是會負負得正,就等觀眾進場細細品味了。 女性與政治的影像探戈 「女性影展」近百部影片上映 以「女人」為題的藝術節今年在台灣特別活躍,劇場界四年一度「女節」上半年才剛沸沸騰騰地落幕,邀集美國開檔褲劇團與國內劇場界女性創作者共同發聲,主題影展的年度盛事「女性影展」則緊接著在下半年登場。策展人林杏鴻表示,女性藝術呈現形式雖不同,但是關注的面向卻是相近的,所以今年影展特邀集表演、行為藝術等女性藝術家共襄盛舉,在華山創意文化園烏梅酒廠舉辦「無相 vs. 有相女性創作的政治藝語」展覽,強調多元藝術形式的結合,希望將女性議題作更深入探討。 第十一屆「女性影展
-
戲劇
聯合資源的一種集體創作
這次誠品戲劇節的郭文泰和河床劇團,與其說是策展,不如說他們企圖和四個團體進行集體創作,而資源、人才分享的精神,又有人民公社玩樂兼革命的氣質。在小劇場整體社群資源不豐富,聯繫網絡又相對密切的情況之下,這樣的資源共享也許可以激盪出某些意想不到的火花來。也讓風格不一的每個團體,發揮自己的主場優勢,強調劇團特色,帶領觀眾討論劇場的每個面向。
-
回想與回響 Echo
繆斯女神漫步在劇場
隨著戲劇觀念的改變,由文學改編而成的戲劇作品,部分改編者嘗試跳脫寫實主義舞台語言形式的束縛,企圖在劇場中藉由大量的肢體及各種語言形式,呈現出「在劇場中表演文學」、將氣質濃厚的「敘述語言」融入劇場的可能性。這種將文學語言在劇場中的變奏嘗試,在「台灣文學劇場」系列演出中,似乎成為一種共同努力的趨勢。
-
回想與回響 Echo
安那其的愛情暈眩之外,殘餘的豔羨?
文本的轉化,若僅流於拼貼的、絮語般地移植,那麼建築在文字背後閃耀的意象又要如何脫困而去?在平板的「具象化」後,斷裂的詩句,顯然也失落了在紙面閱讀時耐人尋味的空間感與紛陳興味了。
-
焦點
在劇場裡,一個共同閱讀的過程
在與原著工作的過程中,「台灣文學劇場」的五位導演都一致感受到面對一部文學作品、嘗試解讀它、進而轉化為劇場呈現的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這壓力可能來自於喜愛的作品、尊敬的作者,也可能來自讀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小劇場結盟搶攻灘頭堡
「游擊」了許多年,小劇場習慣於在咖啡館、pub、實驗劇場等不同的空間演出,但是對於擁有一個可以安定下來求發展的「家」, 仍是抱持無限憧憬。中正二分局彷若沙漠中的綠洲,激發了籌畫多時的「台北市小劇場聯盟」在八十六年七月成立,也讓小劇場的未來發展大業進行得更爲積極。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中的台灣史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推出的《紅旗.白旗.阿罩霧》,除了以台灣史爲題材以外,其中涉及了歷史、劇場美學、語言、民俗素材的運用等問題。在以下的座談會當中,製作方面及劇場界的人士以此劇爲出發點,對劇場如何處理台灣史、民俗素材、等議題提出許多意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諸神退位,群魔開始亂舞? 小劇場工作者座談會
從解嚴前夕開始有「精采」演出的小劇場,不管在演出的內容、形式、與議題上,都曾經有一新觀衆耳目的表現。小劇場近十年來所提出來批判的問題,不管是政治性、突破禁忌的議題、或小劇場的美學與身體上的問題,令人關切其後勢的發展。本刊特別邀請數位資深的小劇場工作者,和部分新新小劇場人一起座談。讓大家在檢討實際工作所面臨的問題的同時,也開始為小劇場下個十年整理出過去的脈絡和可以期待的前景。
-
文化政策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九月底,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置條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未來基金會將在十年內募集一百億,並取代目前文建會對國內藝文團體的補助業務功能。補助系統由「官方」轉移至「民間」,基金會未來如何運作、文建會日後的定位、如何與基金會功能相輔,以爲國內文化發展創造更寛廣的空間,成爲了藝文界近來關心的話題。由「文化環保」一連三天舉行的座談會中,在引言人背景資料的提供及與會一百多人次的熱烈討論中,本刊詳實記載這個藝術界第一次自發性的意見表達與共識凝聚的過程。
-
戲劇
華麗馬戲的鄕愁與漂泊肉體 「台灣渥克」劇團
甫成立一年的小劇場新健將「台灣渥克」,以顚覆性的輕快筆觸,描繪台灣肥皀劇社會下的庸俗喜感;馬戲秀場似的表演在粗糙中活力充沛,在陳腔濫調中出人意表,在一切的胡鬧、瞎鬧和倒錯中,觀衆歡樂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