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演社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王榮裕 樂暢人父「浮浪貢」
生性浪漫、追求自由的王榮裕說:「我就是浮浪貢」。一九九○年,他辭去月入四萬元的電腦工程師一職,踏進優劇場領六千元月薪,自此,「放出去的小鳥,海闊天空,回不去了。」王榮裕形容,這是「自我選擇的命中註定」。 九三年,他成立金枝演社,請來戲神田都元帥,每天虔誠祭拜,至今廿載。三年前,金枝從落腳十年的淡水,遷移到八里,曾遭祝融的雲門舞集前排練場。從一張白紙,到現在共十五人領薪水,劇團組織和演出規模愈益壯大,王榮裕對表演的要求、和新進演員的訓練及溝通,也累積了許多不同的體會。 聊起近期生活的「例行公事」,王榮裕邊笑說年紀到了,真會坐著睡著,邊不忘補充:「心境還是廿歲,足樂暢的!」每天有兩狗一貓相伴,排練、散步、開車、泡咖啡、抄《心經》都是功課,也都是享受。四十歲得子王品果,更讓他的人生觀出現重大改變。 不過,有件事從沒變過──劇場人總親切喚他:「二哥」。
-
特別企畫 Feature 過來人經驗談
帶著熱情與堅持 踏上劇場創業的第一哩路
投入劇場的創作令人著迷,但如何讓這樣的過程持續下去?於是,年輕人燃燒著熱情創辦了劇團,一個創作的基地,一個實現夢想的空間但造夢不易,維繫更難,在台灣的環境下,多少劇場青年來去,多少表演團隊起落,過來人分享經驗:帶著熱情勇於上路,但也要隨勢而變,永遠要努力充實自己,創作者也要有經營者的思維
-
藝@書
若藝術形於閱讀、成於書
表演藝術在舞台上奪彩一時,但要轉換成書,就又是另一項藝術。近期剛好有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金枝演社與紙風車劇團的相關出版,從歷史、私人情感與事件記錄等角度切入,呈現了三場精采的紙上表演。
-
藝視窗 News
兩廳院與北藝大合作開設「表演藝術場地營運認證課程」
【台灣】 兩廳院與北藝大合作開設「表演藝術場地營運認證課程」 鑑於國內許多大型表演場地紛紛興 建,亟需營運人才,兩廳院與臺北藝術大學攜手開辦「表演藝術場地營運認證課程」,課程包含有演出技術、節目企劃及劇場行政三類,今年將先行開辦演出技術類 課程,為期四個月。授課師資包含北藝大教授如平珩、楊其文、簡立人、詹惠登等,與兩廳院資深企畫與技術人員。演出技術類課程自即日起至6月10日為止招 生,上課時間自7月5日起至11月20日止,分為初階班及進階班,有必修與選修項目。招收對象為高中職以上畢業,對人文藝術有興趣者均可報名參加(進階班 需具劇場實務相關工作經驗3年以上者)。報名方式詳見兩廳院官網。 雲門舞集淡水園區新建工程開工動土 雲 門舞集淡水園區新建工程5月18日在淡水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將成為華人社會第一座以表演藝術為主題的文化園區。占地1.5公頃的雲門淡水園區,位於中央廣 播電台舊址,毗鄰90歲的淡水高爾夫球場,以及1886年劉銘傳建造的滬尾砲台,距離紅毛城車程5分鐘。根據雲門的規畫,建築師黃聲遠設計了自然與人文交 融的綠建築,由大陸工程公司負責營造,預訂2013年竣工。園區建築包括排練場、行政辦公室、佈景工廠,園區中擁有四個表演場所:350席次的雲門劇場將 定期推出雲門與中外團隊的演出,兩個排練場可以改裝為小劇場,草坪上的舞台可進行戶外公演。另也將以雲門時光隧道、展示廳以多元媒體呈現舞團的歷史、舞 作;也會針對不同年齡層學子設計校外教學、舞蹈夏令營、劇場技術研習班等活動。 台北藝術節威廉.佛塞特展 工作坊招生並徵募導覽志工 知 名編舞家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應2011臺北藝術節的邀請,將於7月底至8月底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展出「與佛塞同步─威廉.佛塞新媒體藝術系列展覽」。臺北藝術節 特別策劃為期2天的舞蹈專業工作坊,並公開徵求導覽志工。舞蹈專業工作坊將於8月9、10日假松山文創園區4號倉庫展覽區舉行,邀請曾與
-
演出評論 Review
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
幾場礦坑的場景變換,的確與細膩的投影視覺巧妙結合出魔幻的詩意;擬真的農田村落、山邊夕陽和芒花白雪,真的都能打動我這個懷舊失落的觀眾的心坎。可惜,那都是一剎那間共鳴的浪漫而已,我還期待更多事件的回味和戲劇性的咀嚼。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金枝演社《大國民進行曲》
文字|菲立普,任職TVBS新聞顧問 社會亂象,人生無常,只有進了劇院,燈暗了,幕拉起,專心無旁鶩,享受創作者帶來的震撼、歡笑與淚水。 數年前第一次看金枝演社的《浮浪槓開花》,驚然發現音樂劇早已在台灣發展多年了,而且精采度不比國外差,尤其加上誇張的肢體動作,懷舊的歌曲包裝,笑死人不償命的對白,讓人在演員謝幕時興奮地用力鼓掌,更叫人哼唱著走出劇場。九月的最新作品《大國民進行曲》,相信除了延續創意、輕鬆、懷舊的風格之外,以日本投降但還要矇騙小兵繼續為皇軍效力當主幹、似乎在說政治是騙人的藝術、老百姓都是被犧牲的、真實與謊言之間、不知還有啥驚豔的內容?令人期待與推薦!
-
焦點專題 Focus
正視市場考驗 劇場中生代的大舞台挑戰
台灣劇場界「世代斷層」警報解除了嗎?持續在中小型劇場耕耘的劇場中生代編導如王榮裕、呂柏伸、符宏征、王嘉明,今年紛紛將作品推上大劇場。雖然對他們而言,從小劇場到大劇場不是唯一選項,也不是截然二分的優劣分類。但當表演藝術只是娛樂市場的選項之一,面對商業行銷越來越緻密的手段,市場考量與創作理想的天秤如何平衡,或許是這群中生代導演的劇場之路,所面臨更大的挑戰。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角度八:文化創意產業與空間再生
分進合擊的文化力量 為藝術前景奠基
「文化創意產業」包含的範圍極廣,在這十年間,其中影響表演藝術生態最大的,莫過於政府各單位都努力推動的「閒置空間再利用」。回顧「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另一個平行發展趨勢,也正是這個概念。「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擴大了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想像;被再利用的空間,往往必須承擔經營壓力,讓「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得到實踐機會。從台中二十號倉庫到華山1914的案例,都有這樣的軌跡。
-
演出評論 Review
英雄,最後必須超越自己
以「胡撇仔」百無禁忌的戲路卓著的金枝,原是演繹《山海經》的理想劇團。然硬將稚未定形的宇宙觀、野蠻陌生的無邊恐懼、不可收攝的想像力等等,小心翼翼收縮到台灣歷史的比對上,或一老一小的傳承意義裡,不免讓人覺得保守、呆板,彷彿比兩千多年以前的人更拘泥於「政治正確」。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Local is Global,俗到極致便是美!
二○○八年初,台灣平面設計大師蕭青陽,以《我身騎白馬》專輯封面設計,二度入圍第五十屆葛萊美獎,正當所有光環都圍繞著蕭青陽,「蘇通達」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音樂創作者,也隨著這張電音混歌仔戲的專輯,在網路引起熱烈討論。 這位蕭青陽口中的天才,熟識他的人暱稱他為「阿打」,來自高雄,出身古典音樂家庭,從小被逼著學鋼琴、小提琴。就跟古今中外音樂天才一樣,天賦異稟的才子,總是不被主流教育所接受,他的求學歷程,幾乎是在放牛班、扣考與補考之間渡過,最後才在美國柏克萊音樂學院重拾對音樂的熱情。夢想讓全世界聽見台灣音樂的他,理想遠大的第一步,就是從傳統找素材,讓土生土長的歌仔戲與爵士、拉丁成為全新的混血音樂品種,讓local的歌仔戲更靠近global的市場一點。 同樣的,台灣演劇界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堪稱是「台客文化」第一品牌的金枝演社,人稱「二哥」的藝術總監王榮裕在西方劇場表演體系中,踏上了自我溯源的路,找回小時候打心底排斥的歌仔戲,從這樣一個台灣土生土長、孕育出來的劇種汲取養分,發展出兼具通俗與精緻的劇場表演風格。他說,「台」是一種通俗文化的力量,俗到極致便是美! 一個從小接受西方音樂洗禮,一個是道地在戲棚下長大的囝子,兩者卻不約而同從台灣底層文化的生命力中找到創作的能量,從台灣庶民娛樂中找到發光發熱的舞台。透過蘇通達與王榮裕的對談,我們發現「Local is Global」原來不是句口號,而是全球化浪潮下異軍突起的藍海。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金枝演社《山海經》
金枝演社《山海經》 若驚嘆希臘神話於權力、生死、愛慾無所不包,中國《山海經》的想像猶有過之。人生的渴望與瘋狂、執迷與毀傷,在其中都化為美麗奇絕的意象與情節。祭完特洛伊的金枝演社,繼續敷演《山海經》,理有應然。可以想像的是金枝的草根味必能賦予神話強烈的生命力度,向來華麗的美學也足以形塑女媧、夸父、刑天這些奇特人物,值得期待的則是看他們如何找到神話和現實人世呼應之處,讓演出不只是奇觀,更足以讓我們在看見自身的映照當中,找到共鳴。
-
藝壇動態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國際競圖展
【台灣】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國際競圖展四月推出 耗資八十餘億,預計於民國一○一年底完工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將是台灣近二十年來最重要的表演藝術場館興建計畫。以「南部兩廳院」定位,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不僅銜負提升南台灣表演藝術水準與環境改造的重責大任,更是台灣發展廿一世紀文化創意產業的新據點與核心樞紐。為讓國人更加了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即將誕生的面貌,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於4月上旬於台北101大樓將推出「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國際競圖展」,展出包括首選者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二獎英國建築師札哈.哈蒂、三獎日本建築師竹山聖、佳作瑞士建築師尤.韋伯,以及台灣建築師姚仁喜作品,歡迎國人參觀品賞。(廖俊逞) 音樂教育家張炫文病逝 被譽為台灣音樂本土化先驅的音樂教育家張炫文本月因肺癌不幸病逝,享壽六十七歲。 靠著自學,在音樂之路不斷前進,考上師大音樂系及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致力民族音樂研究的他,是台灣第一位踏入歌仔戲音樂及台語唸歌說唱音樂學術研究領域者,也因而曾任台灣歌仔戲學會理事長。 研究所畢業後的他就職台灣省交響樂團研究部,致力歌曲創作,將本土音樂特性融入音樂創作中,多次在全國創作比賽中獲獎。創作的〈豆芽菜〉、〈螢火蟲〉及〈叫做台灣的籃〉等歌曲,被收錄於國中小學音樂教材,《七字調的音樂研究》、《台灣的說唱音樂》等著作等身。十九歲就寫下的處女作〈母親,我想念你〉,至今仍廣為傳唱。(李秋玫) 金枝演社「轉角遇見金枝」小型展覽 為了讓民眾能在劇場外,用不同面向接觸與認識金枝演社,十五歲的該團特別策劃了「轉角遇見金枝」小型展覽,即日起至3月23日,在台北三處藝文空間,展示金枝經典劇照、服裝、設計手稿及影片播放。台大附近的「女巫店」,推出「迷你劇照轉轉樂」展區,趣味性十足;士林捷運站附近的「流浪觀點」企劃了三場「金枝影像大首播」,淡水的「有河book」書
-
戲劇 鎖定熟年世代,阿公阿嬤也看得懂
《浮浪貢開花2》 「台」得讓人心花怒放
《浮浪貢開花2》延續金枝「胡撇仔」的風格:誇張炫麗的服裝,呈現東西方混搭的趣味,演員操著國語、台語、日語和英文,表演元素葷素不拘,有雜耍般的中國武術、魔術、吞劍,也有如早期餐廳秀的歌舞表演,俗擱有力的演出,保證闔家歡樂,令人捧腹不已。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仲夏夜夢》
我看《李爾在此》,除了為角色扮演嘆為觀止之外,細緻華麗的服裝更是一絕;情境調性迥異的《路跑天使》,簡單卻夢幻的佈景抽換,迴盪耳畔的則是台上台下齊唱同屬每個人的回憶旋律;室內的舞台演出有凝聚情感的魅力,而同時欣賞過優劇場室內與戶外的演出之後,我開始對肢體、旋律與大自然產生共鳴的力量著迷。於是「在炎熱的仲夏,星光與草坪,與一班戲子作場好夢吧!」這句對白讓我產生期待! 雖然金枝演社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團體,莎翁筆下的《仲夏夜夢》卻是天生浪漫的戲碼,淡水小白宮的典雅建築,更為場景加分,我探了探底細:金枝的草根與武功高強讓人吃驚!而此齣編導師施冬麟先生則是愛變戲法的大玩家,看來這將是場充滿驚奇的演出! 文字|洪玉盈 真正認識戲劇是從大學時代選修了李立亨老師的「劇場藝術」開始,學習看戲的第一場表演就是當代傳奇《李爾在此》吳興國一人分飾七角的驚嘆演出。網路書店企劃編輯的工作,出版的多元與快速,看戲讓我的視覺具體了,感官也得以解放。
-
戲劇 融合魔術、雜技和音樂的愛情遊樂場
施冬麟《仲夏夜夢》 辯證夢與現實
金枝版的《仲夏夜夢》並不照本宣科,僅保留劇情主軸,情境和語言都置換成當代,透過雜技般的身體、魔術、歌唱、現場樂器,用鬧劇、遊戲的意象來建構戲中的夢與真實。
-
戲劇
台灣波西米亞的尋根傳奇
原是語帶貶意(抑)、受人訕笑的「浮浪貢」,到了金枝演社的舞台上,變成了一群現代遊俠,發展出一段傳奇感人的尋根之旅。新作《浮浪貢開花》,又是一次金枝胡撇仔戲風格的展現,導演王榮裕百分百肯定地說:「這是一齣快樂的喜劇。」
-
戲劇
淡水砲台上的《祭特洛伊》
這一次《祭特洛伊》完整版與八年前的演出完全不同,華山版側重於英雄的描繪,悲劇人物的宿命同時融入當時台灣的社會現象,砲台完整版將重心完全放在特洛伊城,面對戰爭的威脅,要如何自處,其實完全是台灣的寫照,就像是在三千年後,回首看看台灣的史詩一般。
-
戲劇
少一劑活水的「三合一」
整體來說,《三合一》的演出拼湊梳理不出清晰的創作意念,在編、導、演三合一的融合上,也仍然需要注入一劑催化的活水。
-
戲劇
讓小劇場與傳統戲曲熱烈擁抱
以「主題策展」為大方向的兩廳院「新點子劇展」,在做過「文學」、「文本」之後,今年則更張開跨界腳步,讓「小劇場」與「傳統戲曲」來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熱烈擁抱,從十幾個團對提案中選出了老字號招牌的「金枝演社」,還有兩個年輕的表演團隊「西田社戲曲工作室」、「戲點子工作坊」。在小劇場裡,可以看到創意十足的京劇、崑劇、布袋戲,打破觀眾對傳統戲曲的想像。 不同於往年,今年的新點子劇展除了五月十九日到六月五日將於實驗劇場連續三週拼台演出,還首度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合作,六月十一到廿二日轉至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曲藝館巡迴演出。
-
戲劇
戲劇新訊
用小丑詩意的眼光看世界 《異境詩篇》戲謔中有哀傷 到底什麼是小丑?難道他就是紅鼻子、黃捲髮、大鞋子,滿臉塗白作一些誇張逗趣的動作以博得觀眾一笑而已嗎?小丑除了搞笑,就沒有個性,沒有悲傷,沒有使人感動的力量嗎?曾於法國「賈克樂寇」戲劇學校修習小丑課程的劇場女演員馬照琪,回國後首度發表個人編導作品《異境詩篇》,希望讓國內觀眾認識不同面貌的小丑,並藉由小丑這面鏡子,映照出人類世界的荒謬與自以為是。 馬照琪表示,小丑表演有兩大系統,一種是馬戲團式的小丑,抹白臉,穿著誇張逗趣,以體操動作和特技表演取勝。另外一種,稱之為個性小丑,不同於馬戲團小丑炫麗的技巧與特技,個性小丑回歸到生活,以孩童般單純而直接的邏輯來面對這個世界,默片演員卓別林、曾兩度來台演出的斯拉法《下雪了》即是個性小丑的典型。舞台上的個性小丑不為搞笑,而是釋放靈魂裡天真、脆弱、可笑的一面,觀眾從笑聲中與小丑互動,同時瞥見自己內心的純真和孤獨。 《異境詩篇》以法國詩人賈克‧佩維(Jacques Prvert)的詩作為文本。賈克‧佩維是法國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受歡迎的詩人,他的詩簡單而直接地呈現戰後法國殘敗而淒美的內在風景,充滿想像又不失人道主義關懷。馬照琪認為,他的詩在今日讀來,仍傳神地反映現在這個世界的瘋狂與對立。 《異境詩篇》融合默劇、面具、即興喜劇等小丑表演元素,在紅樓劇場這個充滿酒館氣氛的空間中,運用小丑脆弱而天真的特質,進入詩的意象與動態之中,「感受」到一首詩的精神。馬照琪形容,《異境詩篇》如同廢墟裡的嘉年華,讓觀眾捧腹大笑之餘,又能反思生存處境的困窘和無助。 虛擬與實境的蒙太奇 《盜火計畫》反諷八卦文化 在媒體氾濫、眾聲喧嘩的時代,從事媒介創作的藝術家如何作為敏感尖銳的感知介面,呈現渺小個人在科技文明的龐大驅進潮流中不斷流動的位置?泰順街唱團編導、目前就讀北藝大科技研究所的湯濰瑄的新作品《盜火計畫》,即透過日常生活所熟悉的影像蒙太奇手法,運用電腦數位媒介,諷諭媒體「看圖說話、自導自演」的泛八卦現象。 湯濰瑄的作品